民国时期文人间的骂战稀松平常,有些人是为了政治立场,有些人是为了学术交流,但大部分人是为了自身利益。
显然,这场针对林易之的骂战就是为给他扣上一顶罔顾历史的帽子,营造一个不学无术的形象,让他的写的《寻秦记》,甚至以后写的其他也发表不了。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就无法在民国文人圈生存。
有几个相熟的友人都向林易之表达了问候和关心,唐英托人带话,问需要不需要从中斡旋,两方人坐下来谈谈。
房东邓伟成也表达了关心,想找几个相熟的历史学教授帮忙修改文稿。
小个子虽然不清楚发生什么事,看着最近林易之黑眼圈都加深了不少,担心不已。
连经常吵着要更新的王麟都安静下来,旁敲侧击地询问着事情的进展。
这几天,申城的报纸不停地在攻击林易之和《新申日报》,甚至有些报纸还把《寻秦记》每个章节都一一剖析,挑出其中不符合历史的内容进行批判。
对于外部这些事情,林易之大致都了解到,但他没有选择回应,也没有骂回去。
只是每天多花了些时间,开始写书……
报社的主编陈方硕终于是扛不住了,主动停更了一天《寻秦记》,找到林易之讲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隐约表达了可以停更《寻秦记》的打算。
“易之,之前我听你说过一个修仙的故事,要不我们试试连载这个?”
一边是新人,一边是申城报业的联合势力。
好像怎么看,也不是一场能赢的战役。
“陈主编,最近发生的事情我也了解了一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很棘手,但……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解决。”林易之安慰道,说着便拿出一份书稿。
这是他这几日辛苦的成果。
林易之深知,仅仅通过争吵和相互指责是无法真正解决这件事的。吵到最后,双方都只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到解决方案时,我们不妨尝试从问题之外的视角来审视它,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理解问题的本质。这种策略有时能让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发现那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解决路径。
陈方硕拿起书稿,口中轻声念道:“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0世纪……”
“对历史进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崭新。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这……真的是你亲手撰写的吗?”
陈方硕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纸稿,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翻阅着这份史书,心中充满了震撼和疑惑。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史书,它详尽地记录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真实而有深度,仿佛作者亲历了那些历史时刻。
“这怎么可能……你甚至还这么年轻?”
陈方硕自言自语,他无法想象一个年轻人怎么能够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这份史书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历史时期,还深入探讨了各种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变迁,每一个论点都好像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分析。
“这怎么可能……你甚至都没有一个学位?”
陈方硕再次质疑,他深知学术界对历史研究的严谨要求,通常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才能撰写出这样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这怎么可能……华国人怎么可能写得出来这本史学的巨著。”
陈方硕有些疯魔了,好像并不是在问林易之,而是在问自己。
在国际学术界,华国学者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然而,这份史书的出现,无疑将改变这一现状,它不仅展现了华国学者的学术实力,更是对世界历史研究的巨大贡献。
容不得他不震惊,这本书史用一种全新的写法,在书中摒弃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而是采用全球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这种全新的视角使读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影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视角。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有过一个人能够像林易之这样,拥有如此宏大且全面的世界观,以及深厚的知识储备。他的视野跨越了国界,涵盖了从古至今各个文明的兴衰成败,他的知识库中似乎储存着人类智慧的全部精华。
林易之望着陈方硕那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的模样,心中不禁自问,是不是装过了?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所追求的不过是用实际行动来平息无谓的争论。与其与人争辩不休,不如用笔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有人质疑他的知识水平,那他就写一部历史著作来回应,还是一部涵盖全球历史的巨著。
林易之解释道:“几年前,我曾经周游世界,对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陈方硕连连点头,感慨万分:“此书一旦问世,必将引起轰动,所有的争议都将烟消云散。”
实力就是最大底气。
“在我所接触的人中,至少在我大半辈子的阅历里,还没有发现有人能像你这样精通全球史。”陈方硕由衷地赞叹道。
林易之继续阐述他的计划:“这部《全球通史》将分为上下两册,一共包含20个板块。我打算用四十天的时间来连载这部作品,你觉得如何?”
“完全没问题!”陈方硕兴奋地回应,“我现在就去和印刷厂联系,从明天开始,《新申日报》将连载《全球通史》。”
他可以预见,一旦《全球通史》开始连载,《新申日报》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升,确立其在申城报业中的领先地位,甚至有可能随着这部作品的连载,载入报业历史的史册。
“不过,在版权方面我还有一个特别的要求。”林易之补充道,“我计划将此书的英文版权出售给《泰晤士报》,这样《全球通史》将同步在英国发行和更新。”
“你是说英国的《泰晤士报》?”陈方硕惊讶地问道。
“没错。”林易之肯定地回答。
“……”
想象一下,一个华国人即将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上发表作品,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民族的骄傲。陈方硕听完林易之的计划后,已经完全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