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胡同。
“鹤卿。你来看看这个。”
“必胜三段论?”
“战略收缩……战略相持……战略纵深……华国必胜!”
在北平的一个幽静胡同里,一幢古朴的民房内,两名文人正围坐在一个老式的火炉旁。火炉上放着一个铁壶,壶中的水在火的烘烤下发出轻微的嘶嘶声。屋内弥漫着淡淡的木炭燃烧的气味,温暖而舒适。两人手中各自拿着一叠纸张,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
一人的手不停地颤抖,似乎是因为激动,也或许是因为寒冷。口中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充满激情,仿佛在与纸上的文字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其中一人突然情绪高涨,大声朗读起来,声音在屋内回荡,充满了力量和热情。他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随着文字的起伏而变化,仿佛在演绎一场戏剧。
另一人则在屋内走来走去,他的步伐随着朗读者的节奏而移动,时而停下脚步,时而加快步伐,仿佛在随着朗读的内容而思考。他的眼神时而凝重,时而闪烁,显露出内心的波澜。两人之间的交流虽然没有太多言语,但通过眼神和动作,他们似乎能够理解彼此的心意。
“真知灼见!一针见血啊!中辅,此文是何人所作?”朗读者突然停下,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纸张,声音中充满了赞叹。他的同伴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朗读者手中的纸张上,眼中闪过一丝认同和敬佩。他们知道,这些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它们承载着作者的智慧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是申城的林易之在英国领事馆举办的沙龙上的演讲,在场有人把他的内容整理流传开来。”
“林易之?没听过此人啊!”
“确实。我也未曾听过,不过看其内容应该是个博学之士。”说着,便又递上几张纸,上面记载着林易之其他的演讲内容,不光有政治的内容,还有国学的,文学的,艺术的……
赵鹤卿一张一张的读,越读越兴奋,越读越激动,好像驱散了此刻的寒冷。
尤其是读到,我相信华国即将醒来,也很快会强大起来,到那时,华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此时的他的眼里已经有了热泪。
“若真有那天,死而无憾,死而无憾啊!”
“中辅,此人大才啊,不知如何联系到他,我想请他来北大执教。”赵鹤卿激动地说道。
“我也不知,近日我将前往申城。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登门拜访。”
听到此话,赵鹤卿好像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静下来。
“你想好了……还是决定去申城?”
“是的,北伐即将胜利,我们也要行动起来,争取更多力量加入我们,为接下来的两党合作多拿些筹码。”
“可是……”蔡鹤卿张了张口,想再说一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只有两字:“保重。”
……
“林哥,你看看这个……”
林易之在一间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房里刚刚结束了一堂私教外文课,坐在那张柔软的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咖啡,享受着难得的休息时光。
他还是很享受现在的日子,每天写写书,上上课,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这时,王集安凑了过来,递给他一份报纸,脸上带着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神情。
林易之接过报纸,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的标题用黑体加粗写着《历史不能让一篇武侠来书写》。
报纸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对最近引起热议的武侠《寻秦记》的批判,指责作者林易之在中肆意篡改历史,胡编乱造,完全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始皇帝。
“你再看看这个!”
王集安又递过来一份报纸。这份报纸的标题同样用黑体加粗写着《践踏历史,小儿何敢?》。
这份报纸的内容也是对《寻秦记》的批判,但措辞更加激烈,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指责林易之作为一名作家,竟然如此轻视历史,胆大妄为。
“还有这几份……”
林易之基本都粗略的看了一下,一共有七份报纸,其中还有一份在申城影响力很大的《真理报》。
仿佛一夜之间,林易之成了申城报业的全民公敌。
引发此次轩然大波的根源是《寻秦记》所更新的内容。该章节详尽地描述了赵盘顶替嬴政返回秦国,并摇身一变成为秦国公子的经历。此情节一经披露,瞬间在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然而,林易之深知其中的主要矛盾压根不在于自己笔下的故事情节有多么荒诞或者离奇。
真正的症结所在,实则是由于《寻秦记》这部作品在《新申日报》上的持续连载,使得该报的销售量节节高升。要知道,申城这块蛋糕就那么大,一家卖得风生水起,别家的销量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每况愈下。
那些热衷于市井的普罗大众们,又怎会对历史的真实走向锱铢必较呢?他们大多不过是将视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罢了,绝不会把书中所述当作正史来郑重对待。所以,此番所谓的争议,说白了就是有些人蓄意借题发挥,妄图凭借强大的舆论声势,将正当红的“玉衡”这位作家以及《新申日报》一同抹黑搞臭。
“怎么办?要不我带人去查封几家小报纸?”王集安在一旁期待地搓了搓手,跃跃欲试。他的思考方式很简单,不继续写《寻秦记》是不可能,那只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好了。
“你别给我添乱。”林易之无奈地说道。
看到这些内容,说不生气是假,但生气到直接砸人家饭碗还不至于。他知道,这些报纸的攻击,其实是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
“二哥,你这样乱搞,爹爹也保不了你。”同样在一旁,拿着报纸看的王麟说道。
民国时期的文人可不能乱走,搞不好会造成一场更大的风波。
“林先生,要不就不写了吧。”王麟也表达了自己看法,虽然年纪小,但却一眼看清了他们的真实目的,申城报业好像准备联合打压林易之,这股力量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太过强大。
林易之摇头,置之不理令舆论发酵肯定是不行的,《寻秦记》读本印刷发售在即,这些舆论肯定是会影响到销量。
骂我可以,不能伤害我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