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一块玉壁开始 > 第 49 章 被历史骑脸

第 49 章 被历史骑脸

    中原大地大秦雄据大河以北,其余四国割据南方。形成大秦俯瞰天下,四国联合抗秦之势。

    随着大秦帝国日渐繁荣昌盛、兵强马壮,其国力之强大令南方各国心生畏惧,惶恐不安。于是乎,合纵连横之策大有市场,广受诸国欢迎。每一个纵横学说学者都受到了帝王的欢迎。

    其中最为受到欢迎的便是自称纵横家传人的苏恒。他频繁地出使各国,勾联各国政要。更有传言,说他挂四国相印。大秦也收到了来自锦衣卫的情报,四国联合也引起了大秦群臣足够的重视,一下子将目光从埋头基建,搞发展,转移到了南方割据势力了。

    话说虽然四国联合搞得声势浩大,但是却也不是那么齐心协力。各国派出使节,穿梭于国界之间。表面上看,这种外交互动热络非凡,似乎预示着某种潜在的合作可能。但实际上,尽管使臣们你来我往,言辞恳切,可至今为止,仍未见任何一国真正采取联合出兵的实际行动来共同对抗外部威胁。

    更为有趣的是,就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南方四国之间频繁地展开相互联姻之举,试图通过姻亲关系巩固彼此间的联系。然而,即使有着这样的亲缘纽带,它们在商贸领域依然设置重重关卡,互相掣肘,阻碍了正常的贸易流通和经济交流。

    这种看似紧密实则疏离的关系,使得这个所谓的联盟显得异常脆弱而松散——虽然口头上承诺相互支援,但实质上并未形成有效的统一战线。

    不过在这一系列的沟通中,他们很有默契的将大秦排挤在外了。甚至几乎没有使臣出使大秦。颇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在这复杂的局势之中,蜀国宛如一朵特立独行的奇葩。与其他三国不同,蜀国每逢本国重要节庆之日,总会派遣使者长途跋涉,前往大秦京城,向其表达诚挚的友好之意。

    对于这一举动,其余三国似乎集体失明了似的,他们并没有对此有所非议。而这种往来,大秦也是乐见其成的。大秦也不可能闭关锁国不与外界往来不是。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面对蜀国这般积极主动的示好姿态,大秦帝国对于蜀国的了解却依旧寥寥无几。相较于对吴、郑、楚三国的认知程度,大秦对于蜀国简直称得上陌生。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不禁让人后背发凉,冷汗岑岑。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木君坐在书房内,手抚下巴,眉头紧蹙,心中暗自思忖道。凭借多年来敏锐直觉,他察觉到这看似平常的表象之下定然暗藏玄机。

    于是,他当机立断,挥手招来一名亲信侍卫,沉声吩咐道:“速去传我命令,让锦衣卫立刻将这些年来所收集到的有关蜀国的各种情报资料统统呈送上来,不得有误!”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两年时间的搜集,关于蜀国的资料竟然只有寥寥数张薄纸而已。

    木君不禁皱起眉头,心中疑窦丛生。随后,他又让人调取了其他各国的相关资料,发现每一个国家都有着厚厚的一整本详细记录。

    就在木君调出有关蜀国的详细资料时,天权子便知晓了这一情况。初时他只当木君想要发蜀而坐准备,然而,当他仔细翻阅着这些有限的蜀国资料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愕,越看越深冷汗连连。

    “难道,去蜀国的探子都失踪了?”心中有所怀疑,天权子迅速调出了被安排到蜀国执行任务的所有探子名单。

    令人诧异的是,虽然没有探子死亡的上报记录,但却有着大量的失踪上报。只不过由于这些失踪事件发生得并不频繁,每次都是间隔一段时间才有一起,所以并未引起他足够的重视罢了。

    “看来这蜀国背后定然藏有高人啊!”天权子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随后,他立刻将手头能找到的所有与蜀国相关的资料整理齐全,马不停蹄地进宫请求面见木君。

    进入宫殿,见到木君后,天权子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番大礼,诚恳地请罪道:“陛下,微臣失职,竟未能及时洞察蜀国的真实情况,请陛下降罪!”紧接着,他神色凝重地向木君讲述了自己对于蜀国的看法:蜀国很有可能一直在暗中隐藏自身的真正实力,就连上次他们没有配合唐国共同攻打秦国,或许也只是一种故意示弱、麻痹大秦的策略手段。

    待到次日早朝时分,木君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严肃地向满朝文武大臣们询问起关于蜀国的各种信息。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偌大的朝堂之上,竟然无人能够提供详尽的蜀国情报。整个大秦上下似乎对这个近邻之国了解甚少,仿佛它一直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需知,蜀国和大秦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往来交流,并且每年都有好几次双方互派使节访问。按理说,作为负责外交事务的礼部理应对于蜀国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直到今日大家方才惊觉,每次前来大秦的蜀国使臣竟然始终是同一个人,就连其身边跟随的侍从也毫无变化。

    这件事情犹如一道惊雷,在大秦的朝堂之上炸响,给大秦的君臣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回想起过去那几年相对安稳平和的日子,众人不禁心生愧疚,只因为这段时期的安逸生活让他们逐渐放松了应有的警觉之心。

    幸好发现得及时,如若不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或许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正因如此,木君果断地决定再次增强部署在蜀国的锦衣卫力量。他深知此次行动至关重要,必须确保能够搜集到准确而可靠的情报。

    蜀国位于华夏大地的西南部,其地理位置独特,四面皆被高山环绕,仅留有一处狭窄的缺口通向荆湘地区。此外,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栈道向北延伸,与强大的大秦相连通。每当蜀国派遣使节前往大秦时,都会选择踏上这条道路。

    蜀国的中部地带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极为丰富。加之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人口得以迅速繁衍增长,成为了令人称羡的富庶之地。这样的地形地貌,不禁让木君回忆起自己前世所熟知的川蜀之地,两者之间竟是惊人的相似。

    就在木君紧锣密鼓地对蜀国展开深入调查之际,蜀国国内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婚礼——国主迎娶郑国公主。

    然而,这桩婚事并非出于两情相悦,而是迫于来自大秦施加的沉重压力。尽管蜀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上次赵超大秦铁骑那摧枯拉朽般的攻击场景仍历历在目,给蜀国国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面对如此强敌,他实在不敢心存侥幸,认为大秦没有吞并蜀国的野心和企图。因此,哪怕心有不甘,他也只能与郑国联姻,合纵连横,联合抗秦。

    木君那超乎常人的直觉再次建功。如今的蜀国实力确实不容小觑,可以称得上是南方众多国家中的翘楚之一。

    单论其军事力量,就拥有足足 30 万大军,这可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队伍。不仅如此,蜀地独特的地形地势更是如天然屏障一般,易守难攻,成为了其坚不可摧的防御优势。

    由于蜀国与大秦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种密切的经济交流不仅让双方都收获颇丰,同时也为蜀国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蜀国百姓也较其他三国更为富裕。

    大秦锦衣卫针对蜀国展开的一系列暗中调查行动,自然难以逃脱蜀国自身以及其他各国敏锐的耳目。毕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又岂止大秦一家设有类似锦衣卫这般专业高效的情报机构呢?各方势力皆在暗处紧锣密鼓地搜集信息,试图洞察对手的每一步动向。

    当今之世,大秦已然崛起成为中原地区堂口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其举手投足间的细微变化都会如同蝴蝶效应一般,牵扯到南方各国以及各个大小势力敏感的神经。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动作,都足以令他们紧张万分,严阵以待。

    因此,就在蜀国与郑国完成联姻这一重大事件后不久,双方竟再次相互派遣使者展开交流。令人瞩目的是,此次代表两国出使的人物乃是苏恒——那个挂四国相印的苏恒。据锦衣卫线报,苏恒此次出使不止是郑国,还有吴、楚两国。他将极力促成四国联合,组织联军北伐大秦。

    当木君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仿佛被历史直接迎面冲击一般。回想起上辈子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关于六国伐秦的那段往事,如今所发生的事不说如出一辙,也就是异曲同工之妙而已。

    想到这,木君不禁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自己是怎么了居然记起了课本知识。自己什么时候成学霸了?自己怎么不知道。

    幸而,木君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秦已经与历史记载中的那个大秦截然不同。此时此刻的大秦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强大无比的运朝,对于其他四个国家拥有着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完全不像史书上那般,六国联合起来尚有能力与大秦相抗衡,甚至一度有将其消灭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大秦丝毫不必畏惧他国的威胁,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合纵连横之策。而且实际上,就算想要施展这种谋略手段,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毕竟相较于彼时的“六国”,如今这里的四国要明智得多,不会轻易陷入合纵连横的旋涡之中。也没有愿意与大秦联合的国家。

    所以就算木君想要使用合纵连横之策,近交远攻,慢慢蚕食周边国家的策略,也没有发挥空间,现在的南方四国都不搭理大秦。所以,大秦现在也只能等待时机。

    苏恒不愧是纵横家传人,他顺利的出使三国,并获得了三国的军队指挥权。再加上蜀国的支持,苏恒成功的组织了80万大军经郑国荆州北伐大秦。

    苏恒这操作,又让木君想起了苏秦的六国伐秦。当时秦国是怎么应对的?呃,退守然后猛攻一路,其他各路就散去了。

    这真是被历史骑脸输出了。木君有种既视感,很无语,很无奈,也很真实。

    四国北伐充分引起了大秦上下的重视。李锋,赵超,林翰都被派出来了。同时也带出来了大秦的铁骑,驽阵营,陷阵营等精锐。

    这次出征前,木君还专门挑了历史上六国攻秦的事来说,只是把里面的秦国换成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国。客串了一把历史老师的木君感觉课堂效果不错,他明显感觉到三位大将都听懂了。

    “以前听说大王不通兵事,如今看来是大王太过谦逊了。如今这形式被大王讲得清楚明白,该怎么打也都说明白了。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吗?”李锋在军营大帐对一种属下说道。

    “吾等没有异议,就应该这么打。”众人抱拳行礼道。

    这次防御战,李锋确实使用的就是木君讲的那个战术。他集中优势兵力强攻郑国军队,而对其他三国只是抵御,而对蜀国军队则是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大放水。

    这次北伐,苏恒一共集结了80万大军,但是因为号令不齐,加上李锋的区别对待,直接是的大军内部出现了分歧。

    郑国军队损失最大,吴楚两国正常损失,而蜀国则是基本没有损伤。一下子四国联军开始有了四个不通的声音。

    甚至有士兵在私底下猜测蜀国与大秦暗通款曲,要不然怎么就是蜀国军队没事,其他三国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郑国士兵,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死伤惨重就是遭到了蜀国的出卖。

    经过几次短兵相接之后,大秦损失3000士卒,联军损失了近8万。这8万士卒有一多半都是郑国军队的损失。

    短短1个月不到,兵力损失了十分之一,接连败北,各国纷纷掀起罢相浪潮,要求除去苏恒丞相位,撤回军队,保存实力。

    就这样联军在各国重要将领的指挥下,纷纷撤回。而苏恒的这次北伐,在经历3个月扯皮后,宣告第一次联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