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兴军的强势进攻,吴佩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他意识到,一旦复兴军的铁蹄踏破防线,他将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以他的身份,被当场击毙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结果是被一拥而上的复兴军士兵俘虏。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被俘虏或许只是暂时的不幸,但对吴佩孚这样的高级军官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一旦被俘,他的军事生涯将彻底结束,他的名声和地位将一落千丈。
这不仅意味着他的军事生涯将画上耻辱的句号,更预示着他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命运。
更让他感到恐惧和不安的是,就在不久之前,他指挥了重庆会战,利用优势兵力成功地歼灭了西南地区的革命军。
尽管,在如今,革命党和革命军的名号已成为过往云烟,但对于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现在因为局势变化而选择加入张人骏旗下的旧革命党人来说,这段惨痛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特别是云南的旧革命党人。
他们对吴佩孚的仇恨,如同深埋在心底的种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和水分,便会迅速生根发芽。
一旦落入他的性命张人骏的手中,那些旧革命党人绝不会放过他。他们很可能会向张人骏提出最严厉的惩罚,要求将他这个可恶至极的北洋军将领处以极刑。
而张人骏,为了赢得这些旧革命党人的支持和忠诚,很可能会顺应他们的意愿,选择将他公开处决,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决断。
在这种情况下,吴佩孚的处境岌岌可危。
如果他现在再不采取行动,不尽快逃离此地的话,他将面临必死无疑的命运。他的生命,他的未来,都悬于一线。
因此,逃跑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他必须在复兴军的铁蹄还未踏破防线之前,找到一条生路。他必须在命运的天平还未彻底倾斜之前,把握住最后的机会。
意识到这一点,吴佩孚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副官,语气急促地命令他去寻找他吴佩孚手下的那两个编制尚且完整的主力师的师长——北洋第七师的马成和川军第一师的李笑——将他们召回指挥部。
同时,吴佩孚自己则匆忙地跑回指挥部,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大声命令着工作人员:“快点,把这里的机密文件全部烧掉,我们要转移地方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在场的工作人员原本正忙碌地处理着各种各样来自前线的战报,此时,吴佩孚的命令如同一道闪电一般,震慑了众人,让他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愣住了,仿佛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一般。
看到他们这副模样,吴佩孚的语气更加严厉:“快点,我不是在开玩笑!”他的声音如同雷霆,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被吴佩孚这么一吼,指挥室内的工作人员们终于回过神来,他们开始迅速地行动起来。各种机密文件被投入火中,化为灰烬;重要的出行道具被迅速收拾起来。整个指挥部陷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之中,
吴佩孚随即快步地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试图寻找一条最佳的撤离路线。
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在他的眼中交织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每一条可能的路径都关系到他的生存。
他端详了一会儿地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懊悔。
他狠狠地暗自骂了自己一声:“我真是个猪脑子,我干嘛要选这个地方当决战地点啊?”成都的地形虽然险峻,有利于防守,但一旦战局逆转,这些环抱的山峰却成了他逃生的障碍。
四周的山峰如同天然的牢笼,将他困在了这片狭小的区域。他自己精心选择的决战之地,现在却成了他最大的噩梦。
但抱怨无济于事,他必须立刻行动,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地图上规划出一条条可能的逃生路线。
随即,他开始在地图上画出了五六道路线但很快,他就否定了其中三条通向西藏高原的路线。
那些路线意味着要翻越险峻的雪山和穿越广袤的草地,这对于他手下的部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不禁在心中自嘲,如果自己的部队真的具备那样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或许他还有勇气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复兴军一较高下。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两个师并没有这样的实力,这也让他不得不考虑撤退。想到这里,他不禁再次在心中暗自咒骂自己的愚蠢,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作为决战地点?这无疑是自掘坟墓。
随即,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两条通往成都北部山区的路线上,但很快,他的眉头便皱得更紧了。
这些路线穿过荒凉的地带,缺乏必要的补给点,对于一支需要长途跋涉的军队来说,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可能的选项从心中抹去。现在,他的眼前只剩下了一条路线,一条沿着川峡古道,通往陕西的生命线。
这条路线虽然艰险,但它穿过德阳、绵阳,直至广元,最终能够到达汉中,而且这条路线上的几个大城市能够提供必要的补给,这是他们生存的关键!
对于吴佩孚来说,这条道路是他唯一的成功后撤的希望。
此刻,吴佩孚的心中犹如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如果继续留在原地,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结局——被复兴军全歼。
而另一条路,也就是川陕古道,则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可能让他们逃脱困境,但也意味着他们的部队将不得不穿越那连绵不绝、险峻无比的山区。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不仅可能遭遇重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伤亡。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哪怕前方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为自己和部队谋得一线生机。
于是,他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道:“树挪死,人挪活!”最终,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天路,决心带领部队背水一战,寻找那一丝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