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妙!”离陌寒心中一紧,意识到事态严重,顾不得等待玉瑶,立刻转身下楼,直奔酒窖而去。
待他抵达酒窖,果见暗门大开。离陌寒不及多想,催动紫月轮,便往暗门内冲去。
紫月轮虽非天眼,亦不如竖瞳,但在黑暗中尚能辨物,辅以识海,不至于迷失方向。
随着他沿旋转楼梯而下,那熟悉的热浪再次扑面而来,地窖深处传来干尸的哀嚎,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不舍。
离陌寒不顾一切地冲下地窖。在昏暗中,眼前干尸白牙森森,耳边铁链抖动叱咤声声。
突然,他感觉身后一阵疾风掠过,本能地运起真炁防备。然而疾风旋即向楼梯上方窜去,转瞬消失无踪。
“啊——”上方楼梯传来一声尖叫,原本已有些许光亮的楼梯再次陷入黑暗。
那是玉瑶的声音!
离陌寒急忙沿旋转楼梯追上去,未转几圈,便见玉瑶坐跌在阶梯上,手中握着一盏已经熄灭的煤油灯。
“玉瑶姑娘,可有受伤?”离陌寒扶起玉瑶,重新点亮了煤油灯。
在摇曳的灯光下,玉瑶面色苍白,惊魂未定,呼吸急促。一见离陌寒,她便扑入他怀中,紧紧抱住。
离陌寒一手举灯,一手紧握楼梯扶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慰抚玉瑶,两人的心跳在昏暗中清晰可闻。
过了片刻,离陌寒再次关切地问:“玉瑶姑娘,你可无恙?”
玉瑶这才慢慢松开紧抱离陌寒的双臂,站直身子,低头轻声道:“公子莫担心,玉娘无碍。”
离陌寒猜想玉瑶可能是被那逃走之人撞倒,于是询问:“你可看清那人模样?”
玉瑶轻轻摇头,手抚胸口,似乎方才惊险犹在眼前,“油灯熄灭得太快,未能看清那人的样貌。”
二人相互扶持着走出地面,发现周遭又恢复了闷热,仿佛之前的寒意从未存在。
地窖一上一下,天气从孟夏到仲秋;客栈一进一出,又从仲秋到孟夏。气温转变如此之快,令人困惑。
究竟是何种仙力,能如此撩拨人间四季,如同掌上玩物?
此时正值鸡鸣时分,东方天际已泛鱼肚之白。
离陌寒懊恼地踢飞脚下一颗小石子,石子击中土墙,陷入其中,只留下一个不显眼的小坑。
本以为修为连升两重,又得仙体加持,虽不敢说能横行中土大陆,但至少能轻松荡平昆仑渊,未料在这荒凉之地,却被一个神秘人物玩弄于股掌之间。
自己不仅未能触及对方分毫,甚至连照面都未曾打过。
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连法境五重的修为都对其无可奈何,那他的修为又该有多高?
离陌寒忽然想到什么,立刻展开识海探查,结果却是大失所望——白墨仍在安睡。
此地仅有三人,除了他与玉瑶,便是白墨。他本怀疑是白墨所为,却未料白墨安睡未起,线索似乎就此中断。
“公子,快瞧!”玉瑶纤指轻展,一团墨绿于白皙玉掌中轮廓格外清晰——竟是那海螺玉佩。
“这究竟是……”离陌寒愈发困惑,方才玉瑶分明言道玉珑不翼而飞,怎地转瞬又现于她手?
玉瑶亦是大惑不解,道:“适才感腰间异动,取出一观,竟是玉佩,不知何时它竟悄然归返。”
此神秘人,究竟是人是鬼?来去无踪,取物如拾芥,实在高深莫测。
离陌寒摇头叹息,目光沉沉地凝视着玉瑶手中的海螺玉佩,陷入了沉思:此物遇仙成珑,遇凡成佩,那神秘人居然能用此物打开暗门,莫非他亦是仙体?
脑中思绪经纬万端,离陌寒心中闪念急转。
待白墨醒转,三人共进朝食之际,离陌寒问及白墨日后行止,白墨略一沉吟,道:“今日欲往昆仑渊一行,继续潜修。”
闻听白墨将赴昆仑渊,离陌寒心中一喜,道:“吾亦有此意,不如同往,也好一睹白兄‘此时无声’龙骨箫之神威。”
白墨微怔,随即恢复如常,道:“既然离兄有意同行,彼此亦可相互照应。”
二人议定,匆匆用罢朝食,便向玉瑶辞行,并肩前往昆仑渊。
沿途,离陌寒见白墨步履不疾不徐,料想其修为尚浅,便携其一同御风而行。
白墨身形瘦削,携带飞行并不费力。不消半日,二人便抵达昆仑渊。
临近昆仑渊,离陌寒难抑心中好奇,急步前往那处峭壁豁口,探查从王是否已逃匿。
悬崖下激流依然,豁口处旋流依旧,却不见从王踪迹,不知是已被激流冲走,还是被旋流沉底。
今日云层密布,不似离陌寒昔日独自前来时那般酷热,二人便在崖边闲坐,静候傀妖出现。
离陌寒忆及白墨对此处傀妖颇为了解,便问:“依白兄之见,巨狌何时会现身?”
白墨微微一笑,道:“以我之修为,对付一二从从或婴勺尚可,至于从王、巨狌等高阶傀妖,平日里都是避而远之。今日若非离兄相伴,我定不敢深入红土荒原。”
经离陌寒探查,白墨修为不过术境六七重,对付从王、巨狌等傀妖确实力有不逮。
“那你平日如何在此地潜修?”离陌寒心生纳闷。
白墨面露惭愧,道:“皆在红土边缘挑战一二从从,一旦有其他傀妖围聚,便用龙骨箫驱散,以求全身而退。”
“龙骨箫有何来历?此等威力,着实令人神往。”离陌寒翕然问道。
“亦无甚稀奇。”白墨淡写轻描说道:“此箫之骨,乃取自夔龙。昔年人祖黄帝剥其皮制鼓,取其骨为槌,槌击鼓声,响彻五百里;以此鼓声鼓舞士气,遂在涿鹿之战中获胜。”
“天下始得大定,人祖便将鼓槌赐予功臣,后经几番流转,机缘巧合之下,终落入我手。”
白墨言简意赅,离陌寒却听得津津有味,又问:“此箫何以名为‘此时无声’?”
“含义有二。”白墨面露得意之色,道:“一者,传云敲击夔鼓时,近处不闻其声,唯天际传来回声方知其响;二者,依我之见,乃‘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吹奏此龙骨箫,其效与夔鼓相仿,近处不闻其声而远传回响,故有‘此时无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