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笑我是舔狗?顶流女星却将我当宝 > 第448章 林兆国:我也来凑热闹了!

第448章 林兆国:我也来凑热闹了!

    沪市大学作为孙云浩的“娘家人”。

    网友质疑张立本自家人帮自家人说话,无可厚非。

    然而,这种质疑也并非毫无道理。

    在这个充满争议的事件中,人们对于公正性和客观性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接下来【江宁大学文学院】的入场,就让网友有些看不懂了。

    “今天这群老教授都很闲吗?还是说收了孙云浩什么好处,扎堆来说好话。”

    论名气,江宁大学比沪市大学来的高,因为它是985,211高校。

    江宁大学文学院在华夏高校中,地位很高,不亚于清北、京城这两所高校的文学院。

    江宁大学文学院官博发布的是林兆国写的文章。

    他的这篇文章,单单一个标题,直接惊掉了无数人下巴。

    ——浅谈《月上枝头》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比。

    文章写的很长,很专业,没有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人根本看不懂。

    甚至水平不够的人,看不懂文章里引用的一些句子。

    这一点上,直接筛除了一些无脑喷的低文化人。

    网友们心中瞬间涌起了无数疑问:

    “你老什么时候写的这么一篇文章,不像是今天写出来的?”

    人们开始纷纷猜测林兆国撰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和动机。

    一些网友认为,林兆国可能早就对这两首诗词有过深入的研究,只是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发表出来。

    也许他一直在关注着文学界的动态,看到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发的争议,觉得有必要发表自己的专业见解。

    “说不定林教授早就写好了这篇文章,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呢。现在这个事件这么热门,他发表出来也不奇怪。” 一位网友分析道。

    另一些网友则怀疑这背后有其他的目的。

    他们觉得林兆国的文章出现得太突然,不太可能是巧合。

    也许是受到了某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求。

    “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哪有这么巧的事情,突然就冒出这么一篇专业的文章来。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操纵呢?” 一位网友质疑道。

    质疑归质疑,好奇归好奇。

    网友们最在意的是林兆国怎么看待这两首作品,毕竟他文章的标题就取的很有比较性。

    虽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今天,网友就想让这两首作品分出个胜负来。

    “我认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属古今咏月词第一!”

    当【浩家军】看到文章后面林兆国的点评时,激动不已,身体极度舒适!

    “果然,专业的人就是有眼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当之无愧的佳作。”

    他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为林兆国的点评点赞,同时也为孙云浩感到骄傲。

    同样的,【江宁大学文学院】也向孙云浩发出了邀请。

    那说话的语气,跟沪市大学有的一拼。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所高校是同一个小编呢。

    只不过【江宁大学文学院】给孙云浩发出的是“硕博连读“邀请。

    格调更高……

    两所国内高校文学院的老教授接连为一首词发声,甚至还对对方发出了邀请。

    以至于有网友在网上惊呼道:“中元节到现在都月余了,没想到还能‘见鬼’。”

    “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群老教授疯了?这个世界变得让我觉得我就是个吃瓜的。”

    “孙云浩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两位文学教授的青睐。”

    “本人吴冬冬,目前就读于国内某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名羡慕孙云浩。”

    “张教授,林教授,鄙人不才,也写了一首《明日几时有》,【明日几时有,把酒问舍友。

    不知明天课程,是否可翘课。我欲蒙头大睡,又恐老师点名,罚站不胜寒。起身翻课本,何似在梦间。转教室,低眉处,皆是困意浓。手机不响,飞信无人找,唯有周公伴。课程何时了,作业知多少。昨夜小测验,今日脸犹青。但愿假期久,天天睡不够。人生欢乐事,莫过假期长。】不知道这样的作品,能不能入两位教授的慧眼,明人不说暗话:我也想当你们的学生。”

    然而网友回复他的却是:“嘿哟喂,你可拉倒吧!就你这玩意儿也敢拿出来现眼?孙云浩那是才华横溢,你这顶多算个搞笑段子,还想当教授的学生?做梦去吧你!”

    “哈哈哈哈,你这《明日几时有》简直就是来逗乐的嘛!人家孙云浩那作品是能上得了台面的佳作,你这纯粹是来搞笑的,教授可看不上你这玩意儿。”

    “哇塞,你这勇气可嘉呀!不过呢,你这和孙云浩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你还是乖乖回去多读点书,别在这儿瞎折腾啦,教授的学生可没那么好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