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静静的烽燧 > 第48章 十里香

第48章 十里香

    绥远气候,四月南风始至,坚冰初解。五月骤暖、六月而花、七月而实,一岁之功,毕於此矣。

    或许是战线拉得太长,日军在绥远地区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吧,整整一个冬天,整个归绥大地的日伪军都消停下来了,战士们难得的过了一个宁静的春节。

    农历正月过后,游击队也开始谋划今年的生存与发展方向了,总不能一味地依靠密柳滩和附近的农牧民养活自己啊。受诺朗扎布的启发,明德决定建立游击队自己的产业。他把想法告诉兄弟们,大伙纷纷嚷嚷半天也没研究出啥名堂

    “总指挥,现在密柳滩的沟渠畅通,周边有许多撂荒地,我看兄弟们可以开垦荒地,种上洋芋和苞谷,这样可以补充一部分给养。”陈有海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参谋长这个提议好,日本人现在还控制着主要交通要道,后方的给养运输困难重重,绥东地区农牧民生活也很艰难,如果我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给养,这个提议很好”陈有海话音一落,参会的兄弟们就他的提议展开讨论,最后一致通过。

    “刚才参谋长提出开荒种地很好,绥远天气苦寒,这里的人们都喜欢豪饮。参军以前,我家就是烤酒的,我从小就和老爹学习酿酒技术。我看咱游击队也可以整一个酒坊,充分利用咱游击队自产的粮食和购买草原上农民手中多余的包谷、高粱酿酒出售,既可以增加咱队里的收入,也能密切和密柳滩以及周边农牧民的关系,大家探讨一下可行不?”在热烈的氛围下,明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酿酒好,这样我以后就不用到处找酒喝了,哈哈。”身为连长的巴图天生好酒量,对明德的提议带头举双手赞成。

    “大伙都在说,那我高低也得整两句。刚才总指挥和几位长官都说了要开荒种地、搞货物交易和烤酒售卖,我老朱举双手赞成。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以后咱密柳滩这块肯定人来人往,以我的想法,咱得建一个护路队,来往行商只要给咱交保护费,游击队的兄弟出面保护他们在咱地盘上的安全。”九岭寨大当家出身的一营长朱长发提出了收保护费的想法。

    在大伙的笑声中,张辉提出了意见:“我看朱营长这个意见可行,但是咱不能收取保护费,我看咱还是按照货物适当收一点税,交了税的老百姓受咱游击队保护”

    “可以哈,但是税要少收一点,不能学那些军阀和日本鬼子压榨老百姓”杨峰和其余几个兄弟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队伍里都是大小伙子,对商量好的事情那是说干就干。没两天,密柳滩上种庄稼的好手就被请了过来,明德和杨峰他们陪着在要开垦的土地上走了一圈,老农根据土壤的肥力深浅提出了种植意见,规划好那块地可以栽洋芋、那块地适合种高粱很快,有农民套着牛就开始犁地了,城里的暗桩和队伍里种庄稼的好手也买回了适合的种子。

    “娜仁花,你以后不要光和老尚学习医疗技术了,他一个兽医出身的,能教你啥啊。干脆,我把你调到一连去,他们最近在进行拼刺训练,你去学一些真正杀鬼子的技术多好,做一个真正的战士…”中午,明德去医务队找娜仁花,两人坐在门前的凳子上说话,明德有意的和娜仁花开起了玩笑。

    “唉,我说你小子刚提上校尾巴就翘上天了吧,啥叫我一个兽医教不了娜仁花啊?”明德话音刚落,医务队队长老尚的声音就传进了耳朵。

    “呸呸绥远地方邪,说起乌龟就来鳖。尊敬的尚大夫,不,是尚大爷,我这不是在和娜仁花开玩笑嘛,哪能真的骂你啊,这不是在逗娜仁花嘛O(∩_∩)O哈哈~”看见老尚急了,明德赶紧陪着笑脸道不是。

    看见明德的囧样,娜仁花没心没肺的笑个不停。

    “你小子,追姑娘就追姑娘,可不许拿我老头子开玩笑啊”老尚说完就要走。

    “别,尚大爷你先别走,我还真是有事过来找你商量的,”看见老尚要走,明德赶紧拦住他。

    接着,明德就把游击队需要开辟财源建酒坊的事情说了,然后乐呵呵的告诉老尚,娜仁花到时候真得借用几天,不过不是借去练拼刺技术,是让她去指导几个伤残老兵经营酒坊。娜仁花有这方面的经验,酒坊有收益了可以补充游击队给养不足的问题,酒坊的经营走上正轨以后还得把娜仁花给他还回来,再赔老尚一壶酒。

    “那不行,两壶…”,老尚轻轻地说了一句,就哼着长调走了。

    三月初六,游击队自己烤的第一桶酒出锅了。这锅由苞谷、高粱和糜子为主原料、大麦和豌豆做酒曲,加上大草原上特有的中药材酿成的酒浓香扑鼻,把密柳滩不执勤的兄弟们都吸引过去了。

    “咱们请德高望重的尚神医给这个酒起个名字,大家觉得怎么样?”明德笑着大声提议。

    老尚舀起酒喝了一口,假模假样的咂吧半天说道:“此酒酒香浓郁、穿透力强、具有活血化瘀、滋阴壮阳的功效;更兼香飘十里、熏染万家,干脆就叫它十里香吧。”

    在大伙的掌声中,老尚挥笔写下:十里透瓶香。

    “老猫、黑娃这几个兄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每人奖励一碗酒。”明德拿起几个大碗,给老猫他们几个老兄弟每人倒了一碗英雄酒。

    “总指挥,我不服,哪一次战斗我不是冲在前边?”队伍里,四连长巴图大声地吆喝着。

    “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忍不住,谁让你酒量那么大,咱的第一锅酒还不够你小子一个人喝”在兄弟们的哄笑声中,巴图接过明德倒满的一大碗英雄酒一饮而尽。

    “参谋长,你安排人给马专员和八路军游击队长官各送两坛好酒。一个好汉三个帮,咱游击队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第一桶酒出锅后,明德把游击队表现突出的兄弟们召集过来,每人奖励一碗酒;派人给马专员和八路军游击队各送去两坛,以感谢他们对阴山抗日游击纵队的多次支援之情;剩下的酒全部交给娜仁花,让她指导几个老兄弟搞好经营。

    娜仁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她首先定下概不欠账、不准把酒私下卖给游击队员的规矩,然后邀请草原上的农牧民前来品酒。品酒那天,草原汉子们骑着快马,在风驰电掣中争抢阴山抗日游击队提供的羊子,搏克手们盘旋着鹰舞,干脆利落的把对手摔倒在地

    很快,密柳滩“十里香”的好名声就在草原上传开了。

    十里香以其酒味浓香,穿透力强口劲大的特点获得草原汉子们的青睐。在一坛坛美酒从这里运出去的时候,各种物资也通过种种渠道流进了密柳滩,杨峰牵头,朱长发和张辉组建两支护路队,保护来往密柳滩行商的安全。

    因兵力不足,在绥远地区进攻连番受挫的日军也终于消停下来了,敌我接壤的各条战线都有了短暂的平静。在这几个月里,明德手把手的教几个伤残兄弟酿酒,现在他已经可以放心的把酒坊交给兄弟们去经营了。酒坊也从山上搬到密柳滩一个蒙汉杂居的镇子上,随着各种物资的汇聚,镇子已初具商业气息了。物资品种丰富、游击队保驾护航,安全舒适的商业氛围下,方圆百里的农牧民都喜欢来此购物,就连远近的土匪到了密柳滩也变得本本分分,凡事都讲究公平公正了。饭馆、车马店、杂货铺和土特产经销铺子陆续开张,这里边也有阴山抗日游击队的秘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