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州纪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 第7章 隋末农民起义

第7章 隋末农民起义

    一、背景

    大业五年(609年),隋朝的统治已经开始出现裂痕,长白山一带出现数万“狂寇”。紧接着,在大业六年至七年之间,北方的雁门和东都洛阳先后发生了暴动,尽管这些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但它们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即将爆发。

    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下令对高句丽进行军事行动,这标志着隋朝国力的过度扩张。为了支持这次远征,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了超过一百万的士兵,并征用了大量的民夫来运输粮食和武器装备。这些行动导致了大量的牲畜和人力损耗,士兵死亡率极高,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土地荒废,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邹平的王薄在大业七年(611年)首倡起义,他自称“知世郎”,并创作了《毋向辽东浪死歌》来反对辽东之战,号召人们反抗。王薄的起义迅速得到了逃避征役的农民的支持,起义军迅速壮大。随后,各地的起义军纷纷涌现,如平原的刘霸道、鄃县的张金称、漳南的孙安祖和窦建德、渤海的高士达、韦城的翟让、章丘的杜伏威等。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起义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向江淮流域扩展。起义军主要由贫困农民组成,但也包括了一些身份不自由的牧民和下层僧侣。起义军在各地占据山林川泽,形成了多个抗争的中心。

    到了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再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这不仅没有平息国内的反抗情绪,反而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这一年,起义军的数量急剧增加,起义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到了山东、江淮、河南、关中和河西等多个地区。

    随着起义的持续发展,隋朝的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大业九年(613年),在隋炀帝远征高丽期间,贵族出身的杨玄感在黎阳起兵,试图进军东都洛阳。虽然杨玄感的叛乱最终被平息,但这次叛乱暴露了隋朝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并为起义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此时起义军已经遍布全国,道路被切断,官军无法有效集结。

    二、长白山起义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为了征服高句丽,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并在全国范围内征调了大量的兵士、粮饷以及建造了大量的军船。河北和山东成为了这次出征的主要集结地。然而,当时山东地区正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百姓的生活极其困苦,无家可归的民众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于隋炀帝的苛政和无休止的战争感到极度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山东邹平人王薄站了出来,他聚集了一些农民,率领他们在长白山(位于今山东章丘东北)起义。王薄自称“知世郎”,并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这首歌号召人们不要盲目地为隋炀帝的战争送命。歌词内容如下:

    《无向辽东浪死歌》 隋·王薄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 着 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歌表达了起义军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战争的不满,鼓励人们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王薄的起义迅速吸引了大量逃避征役和饥寒交迫的农民加入。然而,这次起义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很快就被隋朝的官军镇压了下去。

    尽管王薄的起义被镇压,但它却像一把火种,点燃了各地的反抗情绪。起义的消息传开后,各地的农民纷纷效仿,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开始在各地出现,形成了燎原之势。这些起义军多是由逃避征役的农民组成,他们在各地占据山林川泽,与官军展开游击战。

    起义军的活动不仅动摇了隋朝的统治基础,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随着起义军的壮大,隋朝的官军越来越难以有效地控制局面。起义军的发展为后来的隋朝覆灭埋下了伏笔,并为新兴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三、瓦岗起义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中最著名的一支力量,其影响力和实力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起义军。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河南滑县南部的瓦岗寨发起起义,迅速吸引了山东和河南两地众多饱受压迫的农民加入。随着起义声势的壮大,一些重要的军事领袖如单雄信、徐世勣(即徐世绩)、李密和王伯当等也率众投奔,这使得瓦岗军的力量迅速增强。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攻取荥阳作为战略基地。荥阳不仅是隋朝重要的军事据点,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是控制黄河以南地区的要地。翟让采纳了李密的建议,亲自率领军队攻下了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边的县城。同年十月,隋炀帝派遣两万大军前来镇压瓦岗军,但瓦岗军采取了诱敌深入和伏击的战术,在大海寺设伏,成功歼灭了隋军主力,并击毙了“讨捕大使”张须陀。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使瓦岗军威名远播。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洛阳留守杨侗派遣刘长恭和裴仁基率军围剿瓦岗军。双方在战场上对阵,翟让巧妙地分兵十路与隋军对抗,并亲自率领部队强攻隋军营地,导致隋军大乱,最终全线溃败。刘长恭逃回东都洛阳,而裴仁基则投降了瓦岗军。

    随着瓦岗军的不断壮大,翟让意识到李密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于是将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自己则担任上柱国、司徒、东郡公。李密被任命为统军元帅,瓦岗军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组织体系,成立了“魏”政权,设立了三司六卫,标志着瓦岗军已经具备了政权雏形。

    然而,在隋朝即将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关键时刻,瓦岗军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密设计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将领,导致瓦岗军内部人心涣散,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瓦岗军的实力。

    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率军投降了隋朝皇泰帝杨侗。不久之后,他又投降了唐朝。然而,由于对唐朝的忠诚受到怀疑,李密最终被杀,这也标志着瓦岗军的彻底覆灭。

    四、河北义军

    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河北故城县西南的高鸡泊起义反隋,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人数达到万余人。窦建德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迅速成为河北地区起义军的重要领袖。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守将郭洵率军进攻起义军。窦建德率领七千义军,利用敌人不备,突然袭击,取得了重大胜利,杀敌无数,并缴获了数千匹马,郭洵也在战斗中被杀。这次胜利极大地增强了起义军的士气,并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建立了农民政权。隋炀帝派薛世雄率军围剿起义军,双方在乐寿的七里井交战。起义军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隋军进入伏击圈,然后突然反击,与伏兵配合,夹击隋军,最终大败隋军。薛世雄逃回涿郡,起义军再次取得重大胜利。

    随着起义军的发展壮大,窦建德在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称夏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在隋朝灭亡后,窦建德逐渐偏离了农民战争的根本目标。这一时期,窦建德的政权逐渐向传统封建统治模式转变,这也为后来与唐军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起义军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交战。李世民运用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了窦建德起义军,并俘虏了窦建德。窦建德被押送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并在那里被处决。

    武德六年(623年),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击败了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最终平定了河北地区的起义军。这一系列战役标志着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彻底失败。

    除了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之外,隋朝统治阶级在大业十一年以后开始将大部分军队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军。为了切断起义军与民众的联系,隋炀帝下令在郡县城郭、驿站、村庄周围修筑城堡,并强迫农民进入城堡居住。这种做法旨在剥夺起义军获得民众支持的机会。

    隋朝的统治者对起义军和一般农民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例如,隋将樊子盖在镇压起义军时,将汾水以北的所有村庄全部焚毁,并将俘虏的起义军全部屠杀。王世充在击败江南刘元进起义军时,也将诱降的三万人全部屠杀。

    五、江淮义军

    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与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省)组织起义,随后他们率军南下,逐渐扩展到了江淮以南的广大地区。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杜伏威和辅公祏成为了该地区反抗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杜伏威和辅公祏率领的起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在此过程中,起义军与隋将陈棱率领的援军相遇,双方对峙。杜伏威亲自率兵强攻隋军,在激战中,杜伏威的前额被敌军射中的箭矢贯穿,但他依然带箭冲锋,冲入敌阵,英勇杀敌,导致隋军大乱。凭借杜伏威的勇猛和起义军的奋战,隋军最终被击败。

    随后,起义军继续扩大战果,攻下了高邮和历阳等重要地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民政权。杜伏威被任命为总管,辅公祏则担任长史,两人共同领导起义军,继续与隋朝残余势力作战。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了分化。随着隋朝的覆灭,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决定投降李渊领导的唐朝,试图在新的政权中寻求自己的位置。

    然而,杜伏威的投降并没有完全统一起义军内部的意见。辅公祏并不认同杜伏威的决定,他选择继续反抗唐朝。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控制了苏、皖的部分地区,以丹阳为中心展开反唐斗争。

    唐朝对辅公祏的反叛迅速作出了反应,派出大军镇压。辅公祏领导的起义军在当涂与唐军对峙了长达十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辅公祏领导的起义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但由于力量悬殊,最终丹阳失守,辅公祏被俘,并最终就义。

    六、迅速发展

    随着隋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和苛政,越来越多的农民被迫拿起武器反抗。到了大业十二年(616年),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小不一的起义军,起义人数达到了数百万之众。这些起义军攻陷了许多郡县,消灭了大量隋军,对隋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隋炀帝为了应对各地的起义军,一方面调动了杨义臣率领的辽东归来的军队镇压河北地区的起义军,另一方面亲自率领禁军南下江都,以镇压南下江淮的起义军。然而,起义军在与隋军主力作战的过程中,虽然屡遭挫折,但每次战败后都能重新集结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最终形成了三支主要的起义军力量:瓦岗军、河北夏军和江淮吴军。

    瓦岗军是这三支起义军中最为著名的一支。瓦岗军的创始人是翟让。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与杨玄感反隋的贵族李密也加入了瓦岗军。李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了附近的多支小规模起义军聚集到瓦岗军周围,进一步壮大了瓦岗军的实力。

    在李密的建议下,瓦岗军攻破了要塞金堤关,并占领了荥阳(今河南郑州)的多个县。面对瓦岗军的崛起,隋炀帝派遣张须陀率领两万大军前来镇压。李密说服翟让迎战隋军,并亲自率领一千名骑兵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侧。在战斗中,瓦岗军大败隋军,并阵斩了张须陀。这是起义军在河南境内的首次重大胜利,为起义军在中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攻破了兴洛仓(后改称洛口仓),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东都留守越王侗急忙派遣刘长恭和裴仁基分兵两路,准备在兴洛仓围剿瓦岗军。瓦岗军先击溃了刘长恭率领的两万五千步骑,不久又招降了裴仁基。翟让推举李密为瓦岗军的首领,并尊称他为魏公。随着瓦岗军实力的增强,赵魏以南(今河北中部及南部)、江淮以北的各路起义军纷纷归附瓦岗军,瓦岗军的兵力达到了数十万之众,几乎控制了整个河南地区。

    四月,瓦岗军开始围困东都洛阳,将二十多万隋军困于城内。

    七、星火燎原

    随着隋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各地农民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开来。在河北地区,大业十二年(616年),张金称和高士达相继被隋军镇压后,窦建德收编了这两支起义军的残部,重新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窦建德的军队很快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几乎消灭了河北地区所有的隋军武装力量。起义军所到之处,隋朝官吏纷纷投降。次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县(今河北献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称长乐王,并设置了百官,改元丁丑。

    在江淮一带,同样是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抵达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李子通占据了海陵(今江苏泰州),左才相在淮北活动,杜伏威屯兵六合,三路起义军从不同方向威胁江都。隋炀帝派遣陈棱率领八千精兵进行讨伐,双方互有胜负。次年正月,隋炀帝再次派遣陈棱讨伐江淮一带的起义军,尤其是实力最强的杜伏威。然而,隋军大败,杜伏威乘胜攻破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占领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辅公祏为长史。很快,杜伏威控制了淮南各县,江淮一带的小股反隋武装纷纷归附,形成了强大的起义力量。

    从大业十三年(617年)三、四月份开始,瓦岗军开始围困东都洛阳。以瓦岗军为核心,窦建德和杜伏威为两翼的农民起义军对隋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六月,瓦岗军大败隋军,东都危在旦夕。七月,隋炀帝从江淮和燕地调集精兵支援东都,涿郡留守薛世雄率领三万精兵南下进攻瓦岗军,但在河间(今属河北)的七里井遭遇伏击,窦建德率敢死队夜袭,导致隋军溃散,薛世雄仅带数十骑逃回涿郡。窦建德起义军重新控制了河北大部分地区。

    八月,瓦岗军占领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起义军迅速壮大至数十万人。隋炀帝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率洛阳附近诸郡兵与东都留守兵共十余万人与瓦岗军作战。然而,王世充屡战屡败,部分隋将投降李密。洛阳城内缺粮,百姓大量饿死。河北、山东、河南以及江淮流域均被起义军占领,隋朝的军事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隋朝直接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尽管形势对瓦岗军非常有利,但由于内部矛盾加深,瓦岗军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与此同时,隋朝各地的地方官员和贵族也纷纷起兵割据。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进入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杀害,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建立唐朝。隋朝的残余势力在洛阳即位的皇泰主杨侗也自称皇帝,改元皇泰。

    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杜伏威向洛阳小朝廷称臣,被封为楚王。李密在宇文化及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向皇泰主称臣,随后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失利,投降了李渊。窦建德的夏政权在河北仍保持独立,但最终在武德四年(621年)被唐军击败,窦建德被俘并于长安被杀。

    窦建德被唐军镇压后,其部将在刘黑闼的领导下,分别于武德四年(621年)和五年(622年)两次在河北起义,但最终在武德六年(623年)被消灭。杜伏威在武德二年(619年)降唐,后入朝长安。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领导的起义军也被消灭。

    结果

    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曾经是最为强大的一支力量,但在有利形势下,却因内部争斗和战略失误而逐渐丧失了优势。李密怀疑翟让意图夺权,最终谋害了翟让,导致瓦岗军内部人心浮动。此外,李密重用隋朝降官降将,忽视了对士卒的爱护,使得瓦岗军的凝聚力逐渐减弱,士气低落。

    当宇文化及率领十余万大军北上到达河南地区时,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已经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与此同时,隋朝残余势力杨侗在洛阳称帝,即皇泰主。李密未能利用杨侗与宇文化及之间的矛盾,反而被杨侗所利用。当杨侗派人招降李密时,李密为了避免两面受敌,接受了杨侗的官职,并调集精兵专攻宇文化及。

    李密率领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军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下展开激战。尽管瓦岗军取得了胜利,但自身的实力也因此大为削弱。王世充趁机窃取了洛阳的军政大权,并趁瓦岗军疲敝之时发动进攻。在偃师(今河南偃师)的决战中,瓦岗军不敌王世充的军队,最终败退。李密无奈之下,率领残部投降了李渊。

    然而,李密并未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不久之后,他试图再次起兵反抗唐朝,但最终被唐朝大将盛彦师所杀。瓦岗军的失败,标志着李密领导的这支起义军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