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削弱德国的力量,在拆散德国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1949年5月23日在美英法三国操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由美英法控制的德国西部诞生,首都定在波恩,史称“西德”;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立,史称“东德”。
由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德国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国内工业瘫痪、厂房被炸、机器被拆、交通中断、住房和食物空前匮乏,而占领国还向德国索要高额战争赔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首任西德总理阿登纳在谈判中利用他的智慧,使得一批工厂保存了下来。阿登纳又四处游说,使西德跻身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受援国之列,从而获得了大量美国资金。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开始改变对德政策。阿登纳抓住机会,先是与宿敌法国修好,促成欧洲煤钢联营,进而使西德在现代工业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等国向西德购买军火,西德工业由此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又得以重新武装自己,获得了独立主权,并加入北约组织。
东德在昂纳克的领导下,内外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品供应有所改善、社会稳定。尤其是对外政策方面东德打破了长期被孤立的局面,赢得了许多国家的承认,1973年两德一起加入了联合国。
两德的统一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有着密切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发起一场“新思维”运动,对内提倡“公开化”、“民主化”、“多元政治”,对外主张与西方缓和,推进欧洲和解与合作,以结束“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