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人类数千年来期盼能够登上月球的愿望的反映。而今,这个梦寐以求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实现的时间就是1969年7月20日。

    1969年7月16日(星期三)9时32分,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连同它36层楼房高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综合发射台发射了。在飞船上的是民航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两个空军军官小埃德温·奥尔德林上校与迈克尔·科林斯中校。“土星5号”的第三级火箭把他们送进了一条距地球110英里(约177千米)高的轨道。把一切工作系统检查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再度发动了第三级火箭,这就使他们获得了每小时24245英里(约39万千米)的速度,脱离地球大气层向25万英里(约40万千米)外的月球前进。

    在离地球5万英里(约8万千米)处,科林斯操纵名为“哥伦比亚”的指挥舱,使它与称为“鹰”的脆弱的登月舱正面相对。“哥伦比亚”和“鹰”互相一钩住,土星号的第三级火箭就被抛弃了。航行的第二天,他们开动了“哥伦比亚”的发动机,这样到星期六他们就可以进入月球背面69英里(约111千米)之内的一条轨道上。在肯尼迪角时间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过两个运载工具之间的管道,进入了登月舱“鹰”号。那天黄昏,宇航员们进入了月球的重力场,这时他们离月球已不到45万英里(约72万千米),速度越来越快了。

    第二天下午,宇航员们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3736英里(约6013千米),进入了绕行月球的轨道。休斯敦航控台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 时

    02分叫醒他们,因为这一天是预定在月球上着陆的一天。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登月舱着陆用的四条难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告诉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驶离船舱了。”于是,登月舱就和“哥伦比亚”分开,这时阿姆斯特朗说:“‘鹰’已经长了翅膀了!”15时8分,他发动了宇宙飞船的引擎,于是,他们朝着月球上的静海飞去。两名宇航员在距离月球表面98英里(约158千米)处进入了一条低轨道,在一片可怕的满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飞行。

    这时,休斯敦的一部计算机开始在他们的仪表上闪光,向他们发出警报。但是,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们当然不能回头。于是,他们根据在休斯敦的一个青年指导官员的指示向前飞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纵器,奥尔德林不停大声读出仪器上显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们在下降的最后时刻遇到了一些麻烦。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将落在广阔的不可接近的西山火坑时,“鹰”舱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已不到500英尺(约152米)了。他向火山坑外面飞去,但这计划外的延长路程,意味着燃料很快就要用完了。他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要么转向,要么冒坠毁的危险。就在这一刹那,他前面的仪表盘上发出了两道白光,显出接触月球字样——“鹰”舱已经着陆了。

    他说:“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陆。”他讲这句话的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美国东部时间16时17分42秒。

    把仪器检查了三个小时之后,两个宇航员向休斯顿请示,他们可否省去预定的四个小时休息时间而现在下机。休斯顿回答说:“我们支持你们这一行动。”于是他们穿上了价值30万美元的特制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舱内的压力。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级阶梯上他拉了一根绳子,拉开了电视照相机的镜头,让五亿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凉的月球表面上去。

    阿姆斯特朗的九号半B的靴子接触到月球表面,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此刻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晚上2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在地上走来走去,他说,月球表面是纤细的粉末状的土,它像木炭粉似的一层一层黏满了他的鞋底和鞋帮。他一步踩下去不到1英寸(约25厘米)深,也许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他能在细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脚印。

    阿姆斯特朗把那细粉状的物品捡一些放在他太空衣的裤袋里。在阿姆斯特朗下舱后19分钟,奥尔德林走到他身旁说:“真美呀!壮丽凄凉的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标桩打入土里,把电视摄影机架在上面。样子像蜘蛛的“鹰”舱离镜头60英尺远,正处于电视图像的中央,它后面就是外层空间的永恒的夜。这里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电视观众会看到这两人像羚羊似的跳来跳去,并听到奥尔德林说:“当我要失去平衡的时候,我发现恢复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竖起了一面三英尺(约09米)宽的美国国旗,它是用铁丝缚在旗杆上的,奥尔德林向它行礼。他们还存放了一个盛有76国领导人拍来的电报的容器和一块不锈钢的饰板,上面标着下列字样:“来自行星地球的人于纪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这里踏上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地来到这里。”

    两位宇航员收集了五十来磅(约227千克)石块供科学研究之用,并测量他们太空衣外面的气温:阳光下是234华氏度(约112摄氏度),阴处是-279华氏度(约-137摄氏度)。他们摆出一长条金属箔来收集太阳粒子,架起测震仪来记录月球震动,还架起反射镜来把结果送给地球上的望远镜。在半夜里他们回到“鹰”舱,总共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37分钟之后,发动引擎离开了月球。返回轨道之后,他们和呆在“哥伦比亚”里的科林斯会合。科林斯把两个飞行工具重新钩在一起,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就从管道里爬过去进入“哥伦比亚”舱,“鹰”舱则被放走飘入太空,最后将坠毁在月球上。

    7月21日下午1时56分,科林斯使“哥伦比亚”朝向地球发动引擎,指挥舱摆脱了月球的引力。回程需要60个小时。那天晚上,宇航员们通过电视送到地球上一幅他们摄自175000英里(约281635千米)外地球本身的照片,奥尔德林说:“坐在这里看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大而月亮变得越来越小,这情景多美!”阿姆斯特朗说:“不管你航行到哪里,回家总是好事!”

    星期四,他们以每小时24602英里(约39593千米)的速度飞行,在太平洋上空57英里(约917千米)处重新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守候着的美国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的雷达已探测到正降落的哥伦比亚宇宙飞船在138英里(约222千米)外,在三个英尺(约25米)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伞下疾降。指挥舱溅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约18米)高的大浪,并倾翻了。指挥舱内三人努力把舷边的气袋充了气,立即使它恢复了平衡。从大黄蜂号上起飞的直升机在他们头顶盘旋,引导这只船开往目的地。尼克松总统在舰桥下挥动双筒望远镜。大黄蜂号上的乐队吹奏起了《哥伦比亚,你是海上明珠》,在整个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城市里,教堂钟声四起,汽笛长鸣,汽车驾驶员都按响了车上的喇叭。

    阿波罗11号登月舱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壮举。“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新资料,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结构特性、月面物质的化学成分、光学和热力学物理特性,并探测了月球的重力、磁场和月震等。“阿波罗”计划为人类研究月球开创了新的阶段,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实现了人类多年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