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梅尼斯统一埃及

梅尼斯统一埃及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不同于美索不达米亚,它的东面是阿拉伯沙漠,西面是利比亚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下的大瀑布,北面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天然屏障使尼罗河流域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会受到外族的入侵。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地区,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命运。

    公元前五千多年,古埃及人逐渐在尼罗河三角洲定居下来。最初,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清除了尼罗河两岸的荆棘,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尼罗河年年给古埃及带来丰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埃及人。

    农业出现后,社会向前发展了,古埃及慢慢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尼罗河附近出现了奴隶制小国。这种小国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一些组合起来的村庄,叫做“州”。当时,埃及有四十多个州,每个州独立存在,都有自己崇拜的神,后来又出现军队和用来代表自己部落的旗帜。各州之间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把埃及分成了北部和南部两大独立王国:南部叫上埃及王国,北部叫下埃及王国。上埃及和下埃及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逐渐强盛起来,国王梅尼斯决定完成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于是,他亲自率领大军北征下埃及。

    双方的激战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梅尼斯没有一点畏怯,他亲自在阵前督战。经过三天三夜的大战,下埃及军队被击溃。下埃及国王跪在地上,双手把王冠献给梅尼斯。从此,古埃及初次统一了。梅尼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把决战的地点命名为“白城”。200年后,这里成了统一的古埃及王国首都孟斐斯城,它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雨,公元7世纪被毁。

    战争结束后,梅尼斯为了赢得下埃及人民对自己的拥戴,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他尊重下埃及国王,尊重下埃及人民的宗教感情,并允许他们信奉自己的保护神,这些举措都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梅尼斯统一埃及后,渐渐地建立起一套专制统治机构。国王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人们不能直接称呼国王的名字,而要尊称为“法老”。大臣们见法老时,都必须说出一番赞美词,并匍匐在地,亲吻法老脚前的土地。

    从公元前3100年一直到公元前1100年的时期里,古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共31个王朝。此后国力逐渐衰落,先后遭到利比亚、亚述等国的侵略,公元前7世纪中期重获独立。此后又被波斯帝国、马其顿等国征服。公元前30年,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侯国。

    古埃及人发明图形文字

    文字,在人类进化史上,是发蒙启昧的钥匙,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文字出现后,人类便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在早期王国以前,古埃及人就发明了图形文字。比如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表示水流动的样子,逐渐演变为“水”字;画两座山峰夹着河谷,表示“山”字。

    有些图形文字逐渐演变成音节符号和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一音一符号的字母共24个。所有字母都只标辅音,不标元音。各种符号组成词组,共有六百多个词组。

    不断演变的古埃及文字,是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一种复合文字。

    为了便于长期书写习惯,第八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草书体,到中王国时期草书体已广泛流行,只有正式文件和铭刻才用象形体。

    随之又出现了纸草,纸草是下埃及的特产,其茎干剖为长条,彼此排齐连结成片,然后压平晒干成纸。这种纸草后来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纸,希腊人、罗马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人都曾用它书写。古埃及人的笔用芦管制成,墨汁用菜汁加烟渣调和而成。

    由于文字的出现,文学、艺术便应运而生了。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文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的祷祝法老死后升天获福的诗歌,也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金字塔咒文;另一类是大臣墓地上的碑传。

    到中王国时期,文学作品中有起源于人民口头创作的故事。如《一个能说善道的农夫的故事》,叙述一个农夫到城里去买粮食,半路上被仗势欺人的大官仆从抢光了。后来农夫靠着自己的机智和辩才控诉其罪行,使抢劫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又如《西努海特的故事》,叙述西努海特逃亡叙利亚的奇遇,是描写奴隶主生活的一部自传体故事。《船舶遇难的故事》写一个官吏到矿山去旅行的经历,其中充满了奇迹和神话。

    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流传最广的是诗歌,它也像中国古代的《诗经》一样,大都是民间的创作。古埃及的诗歌包括宗教诗、对国王的赞美歌、世俗诗和宗教哲理诗,等等。其中不乏对神和统治者的歌颂,有的也反映了一些人生痛苦和死后幸福无凭的灰暗思想。例如《绝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这首诗,作者对死后世界及永久生命是否存在表示怀疑,和传统的宗教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相信死亡对富人和穷人是平等的,富人在死后也享受不到那华美的花岗石建筑与巍峨的大厦,只能和穷人一样在灼热的太阳下面听一听水里鲤鱼的对话。

    最著名的是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时所产生的对阿吞神的颂歌,这颂歌热烈赞颂使大地产生生命的太阳的伟大力量,代表了古埃及在宗教诗歌方面的成就。

    写实的旅行记是新王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体裁。著名的《乌奴阿蒙旅行记》,描写了底比斯阿蒙神庙大祭司派乌奴阿蒙去毕布勒购买木材的故事。

    富有史学意义的作品有《吐特摩斯三世远征记》。作者可能是参加远征的塔涅尼,所记最详为第一次远征,即美吉多之役,以后一直记到第十七次远征。这篇远征记是研究古埃及军事史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