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 宋元明清篇(6)

宋元明清篇(6)

    105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明朝末年,湘水一艘客船遭遇强盗抢劫,一名旅客的行李、旅费都被洗劫一空,靠跳水逃跑才保住了性命。当时有人劝他结束此次旅行,早日回家,并愿意资助他回家的旅费。他却婉拒了,将身上的衣物典当了换了些钱,坚持完成了此次旅行。这名固执的旅客便是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他一生之中有三十多年都在旅行途中,这种旅行绝非普通人的游山玩水,而是名副其实的冒险,各种各样的危险对于他来说宛如家常便饭,以至于热衷冒险的现代旅行家将他这种精神称为“徐霞客精神”,并视他为偶像。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世人更习惯称他为徐霞客,他的代表作也被称为《徐霞客游记》。这部主要用日记体写成的著作,记录了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见闻,是一部伟大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旅游名篇。

    明朝万历年间,徐霞客出生于富庶的江苏江阴一户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徐有勉淡泊名利,宁愿在乡间过着悠闲洒脱的生活,也不愿进入仕途。徐霞客受其影响,对做官也没有多大兴趣。少年时代,他博览群书,尤其对地理、历史之类的书籍兴趣浓厚,将所有钱都用来买书,没钱时甚至会变卖衣物换取书籍。通过,徐霞客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心生无限向往。

    徐霞客二十二岁那年,萌生了外出游历的想法,并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其后三十余年,直至去世,徐霞客一直在祖国各地游览,他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四大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十六个省份,以及现在的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市,泰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庐山、华山、武当山、五台山、衡山等名山,太湖、黄河、富春江、闽江、钱塘江、湘水、黄果树瀑布、滇池、洱海等大川。在此期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旅途多么让人疲惫,徐霞客都坚持写日记,将自己的旅途经历、考察成果和心得体会详细记录下来,这才有了之后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去世以后,后人将他所写的十七篇名山游记和《滇游日记》《黔游日记》等作品加以收集、整理,出版了这部传承数百载的《徐霞客游记》。此后,民间藏书家又不断对其进行校订、增补。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共计六十多万字,有十卷本、十二卷本、二十卷本多个版本。书中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都做了相当详细的记录,有很高的地理学价值。比如书中记录了大量植物的生态品种,指出植物分布与开花时间受地形、气温等的影响。又如书中纠正了此前文献中对一些水道源流的记载谬误,此前一千多年间,人们都误以为长江的源头是甘肃天水境内的一座山,徐霞客正确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再如书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更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记录了喀斯特石灰岩地貌,比欧洲最早对喀斯特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的记录早一百年,比欧洲最早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瑙曼早两百多年。为了详细考察并科学记录这种地貌,徐霞客单是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便亲自考察了多达二百七十多个岩洞,这使得他的考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除地理价值外,《徐霞客游记》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书中在记游的同时,时常兼顾当地的居民生活、风俗民情、少数民族的部落分布、土司间的战争兼并等在正史中很少出现的内容。比如书中对衡阳石鼓山中石鼓书院的详细记录,便为后世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另外,徐霞客文采斐然,撰写的游记还颇具文学价值。他的词汇量相当丰富,且极具创新精神,用词新颖,不落窠臼,写景写物细致生动,并兼具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完全可以当成文学散文。

    《徐霞客游记》具备多重意义,对地理学家而言,它是相当珍贵的地理学研究资料,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更像一本精彩至极的旅游指南,令人眼界大开。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评价其:“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其:“《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在问世数百年后,这部巨著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106王思任《王季重集》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下令销毁一部书《王季重集》,这是明末文学家王思任的诗文集,“季重”是他的字。这部书惨遭销毁,并非因为书中的内容,而是因为王思任本人一直力主反清,清兵攻破绍兴后,他甚至绝食而死,誓死效忠明朝,如此忠义,令人敬佩。好在《王季重集》并没有因此失传,一直流传至今。

    王思任是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朝万历年间,二十岁的王思任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在陕西兴平、安徽当涂等县担任县令,政绩颇佳,却屡遭排挤,之后又任袁州推官、九江佥事等官职。顺治三年,清兵攻破绍兴,王思任绝食殉国而死。

    王思任身处乱世,又仕途坎坷,他曾三度遭到贬黜,因此非常推崇陶渊明,向往纵情山水的出世生活,表现在他的诗文创作中,便多是山水游记。《王季重集》收录的诗文以山水游记为主,其中的代表作有《天姥》《游五台山记》等。《天姥》中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描绘了天姥山及其周围的环境,十分洒脱不羁:“……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桷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不啻云凤之尾……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游五台山记》则描述了一次畅快的雪中旅行,酣畅淋漓地展现出诗人的真性情:“……惟是寒瘦之性,爱雨而贪雪,谓雨可以减事,雪可以益心也。而善游也,误入皓冥,吸吞元气,恍惚置身于邃古之初……”

    在向往出世的同时,王思任又满怀爱国热忱,创作了不少爱国题材的诗歌,比如《王季重集》中收录的《于忠肃墓》一诗。于忠肃便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忠肃”是他的号:“涕割西湖水,于坟对岳坟。孤烟埋碧血,太白黯妖氛。社稷留还我,头颅掷与君。南城得意骨,何处暮杨闻?”字里行间展现了王思任立誓效仿于谦,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王思任的诗文文笔特色鲜明:放纵诙谐,不加修饰,嬉笑怒骂,毫无顾忌,以至于被人斥责为“入鬼入魔”,“滑稽太甚,有伤大雅”。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曾评价他:“季重为诗,才情烂漫,无复持择,入鬼入魔,恶道岔出。”他本人也在评价有“诗鬼”之称的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歌时,暗示了自己的诗文风格:“故以其哀激之思,必作涩晦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类,幽冷溪深,法当矢乏,敖陶孙考之为食露盘也。”但也正因为如此,王思任的诗作才得以在明清两朝的文坛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107宋应星《天工开物》

    历史上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有中国是世界上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这要归功于明朝崇祯年间一部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这部书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美誉,综合了当时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早年曾五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不过他却借此机会大大增长了见识。他在田间作坊中掌握了大量生产知识,之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加以总结、整理,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以及《易·系辞》中的“开物成务”,连在一起便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全书共十八篇,分为上、中、下三卷,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的顺序排列。上卷记录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染色技术,还有制盐、制糖工艺;中卷记录了砖瓦、陶瓷的制作方法,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磺、白矾的开采与烧制,还有榨油方法、造纸术等;下卷记录了金属矿物的开采与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还有珠玉的采集、加工等。为方便理解,书中还附有一百二十余幅插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书中记录的很多生产技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科学论述了锌和铜锌合金即黄铜,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首次记录了冶炼锌的方法。而其中对用金属锌取代锌化合物炼制黄铜的方法的记录,也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

    在记录这些丰富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同时,书中还记录了一些相关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生物学方面,书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案例,研究了土壤、气候和栽培方法会对农作物的品种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还记录了不同品种的蚕蛾杂交引发的变异,证明人为的努力能改变动植物品种的特性,推进了中国古代生态变异理论的发展,从理论方面为人工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提供了依据。又如在物理学方面,书中记录的风车、船舵、灌钢、排除煤矿瓦斯的方法、熔融等内容,都牵涉到大量力学、热学物理知识。

    作为全世界首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各项生产技术,建立了完善的科学体系,其中记述的很多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明朝末年,《天工开物》在社会上传播极广。可惜到了清朝,它的传播越来越艰难,原因就是书中出现了诸如“东北夷”之类的反清字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朝廷甚至借着收书的名义销毁了大量《天工开物》,以至于在当时的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这部书了。好在《天工开物》并没有因此失传,还被翻译成日语、法语、英语、德语、俄语等多国语言,在东亚和欧美各国广泛传播,书中的制墨、制铜、养蚕、用竹造纸、冶锌等技术,都对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达尔文在读了《天工开物》中养蚕部分的译本后,更将其称为“权威著作”,还视其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的重要例证。

    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开拓眼界,读《天工开物》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108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明清之交,社会动荡,民生多艰,多部力图挽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之间的著作应运而生,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便是其中之一。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本名绛,明朝灭亡后因仰慕南宋爱国诗人王炎午而改名为炎武。因其故居旁边有亭林湖,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最出名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共计一百二十卷,是一部记录明朝时期中国各地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及地理著作。全书以郡国的利病贯彻始终,重点记录了兵防、赋役和水利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兵防部分,详细摘录了与当时全国各地的形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民兵、兵力配备、粮草供应、屯田、农民起义以及其余社会动乱等方面相关的各类资料,内容翔实,极具参考价值。书中还有极其丰富的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为研究明朝社会政治经济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书中对边疆形势与沿革的叙述也非常细致,对后人了解中国古代边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了写作这部书,顾炎武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不光通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二十一史”,还了各郡国地方志、名人文集、奏章文册等资料,总数多达几万卷。单是搜集资料还不够,他还亲自到南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行程两三万里。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很值得后人借鉴。

    此外,顾炎武还有一部代表作《日知录》也颇值得一读。这是顾炎武历经三十多年才写成的一部大型学术札记,用他的话说就是“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旨在经世致用。书名取自《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全书共三十二卷,上千个条目,每个条目长短不一,最长的有五千多字,最短的只有寥寥几个字。这本书内容丰富,涉及汉族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吏治等多个方面。书中出现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句,比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等等。

    在写作《日知录》的过程中,顾炎武同样坚持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他曾说当时的人写书就像将古人采铜于山铸成的旧钱用作废铜铸钱,不光毁坏了古人的传世之宝,铸出的钱也十分粗鄙。而他写作《日知录》却是直接“采铜于山”,因此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除了这两部著作外,顾炎武的代表作还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肇域志》,这是一部囊括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可惜部分内容现已失传。另有研究汉语上古音的专业著作《音学五书》,诗文集《顾亭林诗文集》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都找来一下。

    10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法国在1789年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一部《人权宣言》,而中国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便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余姚人,早年力主抗清,因此遭到清廷通缉,祸及家人。顺治十年,黄宗羲开始著书立说,于康熙年间完成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成书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著作。书名中的“明夷”取自《周易》,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是指等待后世的明君来采纳。全书共分为二十一篇,开篇《原君》便揭露了封建君主的罪恶,指出皇帝是唯一荼毒百姓的贼子、“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应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之后又提出君主专制下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且没有公法可言,为实现人权平等,天下太平,一定要废除君主专制,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要“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官者“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些观点是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相当惊世骇俗的,因此有人称其为“另一部《人权宣言》”,不过这本书成书却比《人权宣言》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早了整整一个世纪。

    不过,受时代所限,黄宗羲在这部书中并未提出推翻君权,他认为只限于对其加以限制。尽管如此,此书依旧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末民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革命派,都深受这部书中民权思想的影响。

    康熙十五年,黄宗羲又完成了自己的另外一部代表作《明儒学案》。所谓“学案”,就是记录学派内容、师生传承、学说发展的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顾名思义,便是一部系统总结明朝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全书共计六十二卷,记录了明朝二百一十名学者。首卷《师说》提纲挈领,列出了方孝孺等二十五名学者。此后又分别列出了十七个学案,基本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和学术流派传承顺序。各个学案的结构都比较统一,包括案序、传和语录三个部分。案序是对学派基本状况的概述,例如学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等,传是学派学者的传记,语录是学派的名言,还有附加的评论。全书结构分明,论述全面,观点独到,后能让读者对整个明朝的学术史有完整、清晰的认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

    黄宗羲博学多识,著作丰富,总数多达三百余卷,涉及历史、地理、经学、律历、数学、诗文等多种类型。除上述两部代表作外,还有《宋元学案》《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等作品,也都各具特色。

    110李渔《闲情偶寄》《十二楼》《笠翁十种曲》《无声戏》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所作的一部戏曲理论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李渔六十岁左右开始系统总结自己一生的艺术和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闲情偶寄》,又名《笠翁偶集》,“笠翁”是李渔的号。

    全书分为八部: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前两部讲述的是戏曲理论:“词曲”论述的是戏曲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和格局;“演习”论述的是选剧、变调、授曲、教白和脱套;“声容”中的“习技”部分论述了教女子读书、写诗、表演歌舞、演奏乐器的方法。这几部分是李渔在前人戏曲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全面总结,论述了戏曲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到语言、音乐、服装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颇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在它问世一个世纪后,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才创立了自己的戏曲理论体系,而在它创立全世界最早的导演学两个世纪后,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才提出了导演学理论。

    书中的“声容”除“习技”以外的部分和后面的五部,主要论述的是养生之道、建筑园林,涉及当时民间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各个方面,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提高生活品位,保持身心健康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以“饮馔”部为例,讲述了李渔在饮食方面的主张,主要有二十四字原则: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时至今日,依然为人所推崇。

    由于《闲情偶寄》开头部分讲的都是专业的戏曲理论,相对枯燥,我们在时,可以先略过这部分内容,从后面读起,更容易培养自己的兴趣。据说,李渔本人也曾这样建议读者。当时有位对戏曲理论毫无兴趣的朋友,向李渔借阅了这本书,翻看了十几页,发现里面都是枯燥的戏曲知识,顿感兴致索然,就将书送回来了。李渔就此写了一首诗:“读书不得法,开卷意先阑。此物同甘蔗,如何不倒餐?”意思是说,甘蔗最甜的是根部,吃甘蔗时要从根部吃起,读《闲情偶寄》也是一样,须从后面读起。

    李渔一生总共创作了五百多万字的作品,除《闲情偶寄》外,还有杂文集《李笠翁一家言》、喜剧集《笠翁十种曲》等。

    其中,《笠翁十种曲》相当有名,收录了《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十部喜剧。特别是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怜香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作为一名戏曲家,李渔只创作喜剧,这在中国戏曲史上还是头一个。关于自己为什么只写喜剧,李渔曾这样解释:“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笠翁十种曲》讲述的全都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语言通俗易懂,带有浓厚的喜剧氛围,被当时的戏剧界盛赞为“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据记载,《笠翁十种曲》出版后十分畅销,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并长年活跃于戏曲舞台上,深受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喜爱,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广受欢迎。《笠翁十种曲》的书中附有版画,共计七十二幅,全部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的同时观赏这些画,能获得更多的乐趣。

    而在创作方面,李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短篇集《十二楼》《无声戏》都是他值得一读的代表作。

    《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共十二篇。“十二楼”这个名词在《史记》《汉书》中都曾出现过,指代仙人的住所,也就是仙境。李渔以“十二楼”命名此书还有一重意思:其中每篇都以一座楼的名字命名,基本每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会牵涉到楼。十二个故事大部分都是李渔自己原创的,《三与楼》和《闻过楼》两篇写的还是李渔自己的经历。这在中国白话史上,是作者首次将自己的经历写成的主要故事情节。

    李渔的写作风格清新、幽默,没有深刻的内涵,却又极具娱乐性,《十二楼》就是如此。每个故事都有其鲜明的主题、线索和主要人物,情节安排十分独特、曲折,存在大量悬念,在符合逻辑、情理的前提下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结局虽然令人匪夷所思,却又符合逻辑,这些都使得整个故事极具可读性。

    《无声戏》又名《连城璧》,里面收录了十八篇。“无声戏”之名,跟“有声戏”(也就是戏曲正好相反之意),即展现的是人生舞台上活生生的剧情。跟《十二楼》的故事多为原创不同,《无声戏》中的故事多来自民间传说。李渔创作这部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惩恶劝善,李渔将以往的艺术创作风格同样贯彻到了这部作品中。在语言方面,《无声戏》中的每篇都十分通俗易懂、生动诙谐,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在情节方面,故事跌宕起伏却又合乎情理,且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在人物塑造方面,各种身份、地位的人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对角色心理的把握尤其到位。

    除《十二楼》和《无声戏》外,李渔的《肉蒲团》也颇为有名,讲述了风流才子未央生四处猎艳,最终遭到报应,后来大彻大悟,遁入空门,修成正果的故事。李渔在其中提出了颇为前卫的性观念,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非常难得。

    111张廷玉等《明史》

    公元1645年,即清军入关第二年,顺治皇帝便下诏修撰《明史》。当时清廷在政治上还未站稳脚跟,便急急忙忙为前朝修史,目的昭然若揭,无非是为了公告天下,明朝已经灭亡,否认南明弘光政权,同时笼络已经投降清廷的明朝官员。然而,由于当时政局动荡,史料匮乏,人员不足,诏令最终变成了一纸空文,修史工作毫无成果。这便是《明史》修撰的初始阶段。

    直至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过后,《明史》的修撰工作才正式开始。康熙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下令召集博学鸿儒,于第二年三月从召集的一百四十三人中选取了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开始修撰《明史》。这便是第二阶段的开始。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朱彝尊、尤侗、毛奇龄等人都参与其中,史学家万斯同更是其中的大功臣。

    这一编撰阶段持续了四十多年,直至康熙去世。此时,《明史》已初具雏形,但依然未能完成。直到乾隆四年,即公元1739年,清廷三度组织人手,修改明史稿,最终修撰完成了《明史》。由于第三阶段的修撰工作由张廷玉主持,所以之后流传的《明史》便题为张廷玉等撰。

    最终成书的《明史》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共计三百三十六卷。书中的本纪部分,从卷数上说只占全书不到十分之一,从篇幅上说只占全书不到二十五分之一,这一比例是相当小的。很明显,《明史》是把本纪当成了全书的纲领,放在最前面,让读者时首先对明朝的历史概况有所了解,然后再深入了解各个细节,这是《明史》体例中的一大特色。另外,《明史》的本纪部分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不盲目依从明朝实录,而以真实历史为依据。比如建文帝被明成祖赶下皇位后,其在位四年的实录就被明朝史官附录于《明太祖实录》之后,并没有单独列出。《明史》中却专门编撰了独立的一卷《恭闵帝纪》,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加公允。

    书中的列传部分大致沿袭了之前的体例,采用以类分传的形式,比如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这些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合为一卷作传,将郭子兴、韩林儿、刘福通这些明朝开国元勋合为一卷作传等。此外,列传中还有很多采取以事附传的体例,比如《马录传》在为马录立传之余,还将与他相关的“李福达之狱”中受牵连的颜颐寿、聂贤、汤沐、刘琦、卢琼、沈汉、王科一同立传。而《明史》中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列传《外国传》和《西域传》,记录了明朝和其余国家、地区的关系,保留了大量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相关史料。

    志的部分按照天、地、礼、乐的顺序排列。其中,《天文志》由汤斌编撰而成,展现了明朝天文学的成果,特别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不过,由于汤斌并非天文学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他编撰的《天文志》语言上相对艰涩难懂,算不上出彩。他另外还编撰了其后的《五行志》和《历志》,也都不算成功,前者出现了很多缺漏和错误,后者则难以理解。接下来是《地理志》,其中详细记录了明朝各地的地理沿革,虽然也有缺漏和错误,但整体而言还是比较成功的。《礼志》详细记录了明朝的各类礼制,颇具可取之处,不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官民之礼的记述也太过简单。其后的《乐志》《仪卫志》《舆服志》也都与礼制相关,却分别论述,因此更加完备。《选举志》出自进士出身的陆之手,叙述清晰,通俗易懂,颇具可读性;《职官志》是志中之重,以明朝官制主体六部为主,叙述翔实,还列出了明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土司制度,虽篇幅不长,却使得该部分更加完备;《食货志》记录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河渠志》主要记录了水利,而非河渠,在内容方面与《食货志》互为补充;《兵志》详细记录了明朝的军政;《刑法志》记录了颇具特色的明朝刑律;《艺文志》的序和正文分别由当时的目录学名家倪灿和黄虞稷编撰而成,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部收录书目九百零五部,史部收录书目一千三百一十六部,子部收录书目九百七十部,集部收录书目一千三百九十八部,共计四千五百八十九部,为后世了解明朝书籍目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明史》的表分为五部分:一是诸王世表,二是功臣世表,三是外戚恩泽侯表,主要记录了外戚的封赏、封爵状况;四是宰辅年表,主要记录了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前的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等职位的任免,以及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后内阁大学士的任免;第五部分是七卿年表,罗列了明代六部和都察院最高长官的更迭。

    《明史》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修撰时间和花费精力却居于“二十四史”之首,是公认的一部水准较高的史书。全书无论是在史料的考订、利用、对历史事件的贯通上,还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都相当成功,为历朝学者称赞。清朝学者赵翼曾盛赞:“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现代作家余秋雨也曾表示:“《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这样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时需要付出相当的耐心,但最终的获益必然也更大。

    112孔尚任《桃花扇》

    清初戏剧界有南北两泰斗,分别是南方的洪升和北方的孔尚任,人称“南洪北孔”。时人有种说法:“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可见孔尚任和洪升的作品有多受欢迎。孔尚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部传奇剧本《桃花扇》。

    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桃花扇》是他花费十余年时间,三易其稿写成的,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灭亡前夕,复社文人侯方域旅居南京,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之前曾依附大宦官魏忠贤的阮大铖为了笼络侯方域,送给他三百两白银为李香君置办嫁妆。定情当晚,侯方域在扇子上题诗,将其作为信物送给李香君。翌日,李香君发现嫁妆是阮大铖送的,马上全部退还,阮大铖因此对二人怀恨在心。

    清兵入关后,阮大铖和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权,与清廷对抗。之后,阮大铖利用手中大权,大肆搜捕复社文人,侯方域被迫告别李香君,去扬州投奔了史可法。他走后,阮大铖就想把李香君许配给其他人。李香君不从,一头撞在桌子上,鲜血溅到她跟侯方域定情的扇子上。复社文人杨龙友信手将血迹绘成几株桃花,是为桃花扇。此后,李香君托人将这把桃花扇带给了侯方域。没过多久,李香君被安排出演阮大铖写的一出戏《燕子笺》。演出时,她临时改变戏词,在舞台上直斥马士英和阮大铖,因此遭到软禁。

    第二年,清军攻破扬州,福王和马士英、阮大铖一行人逃跑,李香君也逃到栖霞山避难。过了八年,侯方域才找到李香君。此时,他已经变节,依照清廷的规定剃发易服。李香君失望至极,将桃花扇撕碎,与他决裂。侯方域羞愧离开,出家做了道士。

    现在提到《桃花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实际上,这部作品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孔尚任曾说,《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书中将李香君和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跟南明弘光政权的兴衰结合在一起,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书中描写的历史事件都跟真实的历史非常接近,如福王昏庸无道,马士英与阮大铖结党营私,史可法孤立无援,弘光政权迅速覆灭等。

    《桃花扇》问世时正值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清廷的统治已经比较稳固了。孔尚任在这时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无疑会触动统治者的神经。据说就是因为这样,孔尚任才丢掉了官职。不过相信孔尚任不会因此懊悔,因为《桃花扇》非凡的价值远非一官半职所能比。

    《桃花扇》自问世以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所塑造的人物,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盛赞《桃花扇》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功力堪称中国戏曲史上一绝,而书中个性最突出的人物当数女主角李香君。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身为妓女的李香君虽处在社会最底层,其人格却散发出了最绚烂的光芒:善良、正直、勇敢,不贪慕虚荣,不畏惧强权,对国家、民族忠贞不二。为了抗拒自己不喜欢的婚事,她不惜以命相搏,以致头撞桌子,鲜血飞溅;为了抗议无道的阮大铖等人,她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在舞台上当众痛斥他们;她和侯方域历尽悲欢离合,辗转多年才又重逢,侯方域身为须眉男子,都选择了投降清廷,她一个柔弱女子却斩断情丝,至死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令其余男性角色全都相形逊色。

    《桃花扇》问世三百余年,依旧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频频上演。《桃花扇》于康熙年间首次上演时,就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虽然孔尚任因此丢了官职,却不妨碍康熙皇帝欣赏这部戏,他自勉能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弘光王朝的覆辙。

    113洪升《长生殿》

    作为与孔尚任齐名的清朝戏剧大家,洪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是《长生殿》。洪升是浙江钱塘人,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洪升到京城游学,因擅长写诗文,在京城小有名气。后来,他的父亲因被人污蔑遭到放逐,家道中落,洪升由此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他花费十多年的时间,三易其稿,写成了《长生殿》,该剧在京城上演,引来极大的反响。可惜好景不长,《长生殿》就因在康熙的孝懿仁皇后的丧期内上演,被冠以“大不敬”的罪名。洪升虽未入狱,却在京城饱受冷遇,不得不离开京城,重返故乡。后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的《长生殿》,邀请洪升前去观看。返回途中,洪升因醉酒失足落水而亡。

    所谓“长生殿”,就是昔日长安的华清池——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夕盟誓之地,在古代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最出名的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两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而洪升的《长生殿》同样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自登基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因此自满,耽于声色,下旨选美。才貌双全的杨玉环被选中,册封为贵妃,享尽荣宠,她的哥哥杨国忠被封为右相,三个姐妹也都被册封为夫人。其中虢国夫人不施脂粉,淡雅美丽,被唐玄宗宠幸。后来,唐玄宗私召梅妃,杨贵妃醋意横生,口不择言,惹恼了唐玄宗。唐玄宗愤而让高力士送她回娘家,之后却又十分后悔。高力士将此事告知杨贵妃,她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剪下来,托高力士送给唐玄宗。唐玄宗见到头发,非常感动,连夜将杨贵妃接回宫中,两人冰释前嫌,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立誓,永不分离。此后,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了她,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还千里迢迢从海南运来新鲜荔枝给她吃。两人终日玩乐,唐玄宗根本无暇理会政事。

    这段时期,安禄山通过贿赂杨国忠,得到唐玄宗的重用,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他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终于起兵谋反。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到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些大臣匆忙逃离,走到马嵬坡时发生兵变。唐玄宗在将士们的逼迫下处死了杨国忠,并赐杨贵妃自尽。后来,安禄山叛军被大将郭子仪击败,唐玄宗重返长安,日夜思念杨贵妃,还让人为她招魂,最终打动了上天,到天上与杨贵妃重逢,两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在洪升创作《长生殿》之前,民间已经出现过很多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洪升却将结局改成了二人大团圆,以此寄托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长生殿》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语言方面,清丽、婉转,打动人心;在人物塑造方面,多面、立体、人性化,尤其是女主角杨贵妃,既美丽温柔,才貌双全,又有着恋爱中的女人都有的嫉妒心,整体形象真实可信,颇具说服力。

    虽然讲述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长生殿》中又加插了很多历史事件和反映百姓疾苦的内容,比如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让人快马兼程,将刚刚采摘下来的荔枝从海南运到数千里外的长安。沿途大片农田被马蹄踩坏,百姓的心血付诸东流,还有的百姓因躲闪不及,惨死在马蹄下。这些在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对比下,极具现实意义和讽刺意义。洪升创作《长生殿》时正值清朝初年,很多文学作品都在探究前朝灭亡的教训以警醒清廷,《长生殿》也不例外,书中描绘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正好可以给清朝皇帝以借鉴。

    《长生殿》自问世以来便广受欢迎,直到现在依然是戏剧舞台上的常演剧目。这部作品时,也可以去看看相关的演出,相信对理解作品会有帮助。

    114佚名《三十六计》

    史书记载,南朝宋将檀道济“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思是败局已定,无法挽回,于是撤退便成了上策。“三十六计”这个词语一直被后世沿用,到了明末清初,这个词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时人便以此为题,根据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斗经验总结编撰了一部兵书《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的原作者是杨南柯,是秦朝咸阳人。《三十六计》全书包含六套,分别是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其中前三套是占据优势时用的计,后三套是占据劣势时用的计。每套又包含六计,共三十六计。

    为了方便记忆,曾有人取每一计中的一个字,组成了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除“檀公策”三字外,其余依次代表“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这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的大部分故事都家喻户晓,不必多加解释,如金蝉脱壳、擒贼擒王、反间计、调虎离山、暗度陈仓、走为上、欲擒故纵、空城计、苦肉计、美人计、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都是人们很熟悉的。

    以“围魏救赵”为例,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出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当时,田忌准备直接赶赴邯郸。孙膑却说,魏国的精锐部队目前都集中在邯郸,国内兵力空虚,若在这时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必然会回师自救。田忌接纳了这个提议,向大梁进军。魏军果然上钩,匆匆回国。齐军趁其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之际,一举将其击败,解除了邯郸之困。之后,这种“围魏救赵”的计策常为兵家所用。《三十六计》将其收入第一套胜战计中,指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先想办法将其分散,再分别进攻,先打击气势弱的敌人,后打击气势强的敌人。用在实战中就是,当敌人太强大时,就要避免与之正面交锋,应采用迂回的战术,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集中进攻敌人的薄弱环节。

    又如“欲擒故纵”,即为了深入掌控敌人,可以先故意放他一马,让他放松戒备,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最后再乘机将他收服。比如西晋末年,大将石勒为消灭意图谋反的幽州都督王浚,就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计策。当时王浚实力强大,石勒担心很难击败他,就先用计蒙蔽他,用大量珍宝贿赂他,还写信对他表示愿意拥戴他做君主。不久,王浚有一名叫游统的部下,背叛了王浚,去投奔石勒。石勒将其处死,并将其首级献给王浚,王浚终于对石勒彻底放松了戒备。其后,幽州遭遇水灾,百姓食不果腹,王浚却不顾百姓死活,增加苛捐杂税,引来民怨沸腾,军心动摇。石勒认为时机到了,便亲自率军攻打幽州。王浚还以为他是来拥戴自己称帝的,完全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很快兵败被擒。至此,石勒的欲擒故纵之计终于取得了成效。

    除此之外,三十六计中也有一些计策单看字面意思比较难以理解,比如“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意思是树上本没有“花”,却需要“花”,可以人为剪出彩花,贴在树上,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真假。“花”和“树”交相辉映,便玲珑剔透、满堂生辉。也就是在友军的阵地上布下己方的精兵强将,造成强大的声势,以震慑敌人。在具体应用时,就是自己原本实力弱小,却要借助各种因素,造成自己实力很强的假象。战国时期,齐人田单就曾用这个计策,击退了实力远超过己方的燕军。当时田单命人集中了上千头牛,在牛角上绑了尖刀,尾巴上扎了浸油的芦苇,牛身上还披了五彩龙纹外衣。夜里,田单下令点燃牛尾巴上的芦苇,受惊的牛疯狂奔向燕军大营,五千齐国勇士紧随其后,另有军民擂鼓呐喊,为他们助威。燕军被他们的声势吓得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迅速落败。

    《三十六计》中的计策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并被推广运用到政治、外交、经济等很多领域。它除了在中国广泛流传外,还传到了世界各国,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