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登上长城 > 第50章 背叛

第50章 背叛

    当秦明等人率领义军踏入永安村时,一幅宛如人间炼狱般的景象赫然展现在他们眼前,令人触目惊心、悲愤交加。放眼望去,村庄内大多数房屋已被熊熊烈火吞噬,只剩下残垣断壁和滚滚浓烟。而在村口那棵高大的树上,竟密密麻麻地吊挂着一具具村民的尸体,他们的身体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场浩劫的悲惨。

    再看地上,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安静地躺着,没有一丝生气。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孩子们,则满脸泪痕,无助地哭泣着。他们用力摇晃着身旁一动不动的大人尸体,试图唤醒自己的亲人,但一切都是徒劳。

    看到这般凄惨的场景,杨芸不禁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地说道:“对不起,我们来晚了!”她的心如同被千万根针扎一般疼痛,自责与愧疚涌上心头。

    一旁的耿直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道:“这群丧心病狂的匈奴人,简直就是一群毫无人性的畜生!他们居然将整个村子屠杀得鸡犬不留,如此残暴的行径天理难容!待来日我若见到他们,定要将其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义军战士都被眼前这血腥残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这片废墟,内心充满了对匈奴人的无比愤怒。这些匈奴人的凶残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敌人的邪恶与冷酷无情。

    可就在这时,耿直环顾四周却不见张国安的身影。

    “国安,国安兄弟。”耿直大声的喊叫着,希望能得到一声回复。

    “启禀大帅,刚才有兄弟看见,张将军率领他的人马被匈奴人追杀,至今未归。”一名小兵忽然禀报道。

    “什么?”听完此话的耿直犹遭晴天霹雳,毕竟张国安是他过命的兄弟,义军就是他们兄弟俩手把手的拉起来的,如今他的离散,势必会对义军造成影响。

    “兄弟们,立马集结,随我一起出发前去找张将军。”耿直骑上战马勒令道。

    “不行啊耿大帅,我军刚经历一场惨战,现在急需休养,不能因为寻找一人,再次大动干戈啊!”一旁的秦明及时劝道。

    “不行,那是我兄弟,我不能弃之不管!”耿直撕心力竭的嘶吼着,“弟兄们立马集合,随我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见一名浑身沾满灰尘、满脸惊慌失措的小兵跌跌撞撞地飞奔而来,口中高呼着:“不好了大帅!大事不妙!匈奴趁着我军毫无防备之时,突然发动袭击,目标直指我军的粮草大营啊!”说到这里,这名小兵仿佛被恐惧攫住了咽喉,再也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我军粮草到底怎么样了?快说!”耿直怒目圆睁,声如洪钟地吼道。

    那名小兵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嘴唇颤抖着说道:“我军粮草……悉数被毁。”

    话音刚落,坐在马背上的耿直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猛地一晃,险些从马上跌落下来。要知道,耿直本就是农民出身,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远超常人。如今匈奴竟然一把火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大营,这意味着今后的日子里,义军将士们将面临断粮的绝境。想到此处,耿直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脑袋嗡嗡作响,紧接着便双眼一闭,直直地向后栽倒,晕厥了过去。

    见此情形,一旁的秦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迅速接过了现场的指挥权。他目光坚定,大声喊道:“事已至此,大家不要慌乱!现在,所有人听我的命令,带上所有百姓,立即撤退!”

    随着秦明的一声令下,原本有些混乱的场面渐渐稳定下来。所有的义军战士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搀扶起受伤的同伴,有的帮助百姓收拾行囊,还有的则负责殿后掩护。在秦明有条不紊的指挥下,这支队伍带着仅剩的一点希望,朝着泰安方向缓缓撤离。

    在那匈奴人的监狱之中,一股令人作呕的浓烈尸臭味弥漫开来,仿佛要将每一寸空气都染成腐朽和死亡的颜色。在这片阴森恐怖的环境里,可以看到被俘获的张国安正被粗壮的麻绳紧紧地捆绑在十字柱之上,他低垂着头,一动不动,似乎已经失去了意识。

    就在这时,毫无预兆地,一桶冰冷刺骨的水猛地泼在了昏迷中的张国安身上。刹那间,寒冷的刺激让他从昏迷中骤然惊醒过来。

    “哟,终于醒了啊。”站在张国安面前的两名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匈奴彪形大汉,用带着明显挑衅意味的语气开口说道。

    刚刚苏醒的张国安还有些迷糊,待看清自己身处何地以及目前的状况后,他不由得惊慌失措起来。“我……我这是在哪里?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把我绑在这里?”张国安声音颤抖着问道。

    见到张国安如此惶恐不安,两名匈奴人眼中闪过一丝戏谑之意,他们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起来。其中一人手持一块烧得通红的烙铁,故意在张国安眼前不停地晃动着,嘴里还念念有词:“烫死你,烫死你!哈哈哈哈。”伴随着刺耳的狂笑声,那灼热的温度仿佛能透过空气灼烧到张国安的肌肤。

    面对这样可怕的场景,张国安心头一阵恐惧袭来,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原本就被绳索束缚住的四肢此刻更是变得绵软无力。极度的惊恐之下,他连忙苦苦哀求道:“两位好汉,求求你们大发慈悲,放过我吧!我向你们发誓,从今往后,我绝对不会再跟匈奴人为敌了,真的,求求你们饶过我这条小命吧!”

    然而,那两名匈奴人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张国安的苦苦哀求充耳不闻。他们面目狰狞,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正准备对张国安实施残酷的烙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匈奴主将拓跋耶乌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大声怒吼道:“住手!”

    话音未落,拓跋耶乌便如闪电般快步冲上前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夺过那名匈奴人手中炽热通红的烙铁。紧接着,他装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对着那名匈奴人大声训斥道:“是谁给了你胆子这样胡作非为的?难道你把咱们草原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成?”

    拓跋耶乌的这番怒斥显然起到了作用,那名匈奴人见状,立刻心领神会地配合起来。他慌忙低下头,诚惶诚恐地向拓跋耶乌认错道歉,然后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退出了房间。

    “实在不好意思,让您受惊了。我在此代表我的手下,郑重地向您表示歉意。”拓跋耶乌一边说着,一边假惺惺地走到张国安面前,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

    此刻的张国安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就连嘴角也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你们……你们究竟想要干什么?为何不在战场上直接取我性命,非要把我带到这个鬼地方来受尽折磨?”

    “哦,这位将军,您不必慌张,我只是想跟你们中原人交个朋友,不知可否?”拓跋耶乌继叙假模假样的说道。

    听完这话后的张国安,瞬间就洞察到了他们隐藏在友好面具下的真实企图。他怒目圆睁,冷哼一声道:“哼,交个朋友?你们无非就是想让我给你们当走狗罢了!老子告诉你们,门儿都没有!休想让我向你们这些蛮夷低头!”

    面对张国安如此强硬且坚决的态度,拓跋耶乌脸上非但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恼怒之意,反倒是嘴角微微上扬,笑嘻嘻地回应道:“哼哼,既然张将军您对与我们交朋友这件事毫无兴趣,那咱们之间可就只能成为敌人咯。而对于敌人嘛,我们草原部落向来只有一个处理方式,那便是——杀无赦!”话音未落,拓跋耶乌大手一挥,朝着门外高声喊道:“来人啊!”

    随着他的呼喊声,方才刚刚离开房间的那两名匈奴士兵如旋风般冲了进来。这两人身材魁梧,肌肉贲张,犹如两头凶猛的野兽一般,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尤其是他们那狰狞的面容以及手中闪烁寒光的兵器,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眼看着这两个凶神恶煞、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再次踏入屋内,并一步步朝着自己逼近,张国安心头猛地一紧,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感瞬间涌上心头。他原本坚定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慌乱无神,额头上也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此刻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险境。

    就在拓跋耶乌转身准备离开之际,张国安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急忙大声喊道:“等等!别走!咱们还有商量的余地,还可以再谈谈!”

    听到张国安这番突然转变的话语,拓跋耶乌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他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迈着从容的步伐重新走到张国安身旁一脸谄笑地问道:“哦,那谈什么?”

    “说出你们的条件吧,你们想让我干什么?”张国安气喘吁吁的说道,仿佛刚才经历了一大波心理上的斗争。

    “我们准备放你回去。”

    “什么?”听到这话的张国安顿时傻眼了,以至于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询问了一遍:“放我回去?就这么简单?”

    “哈哈哈,没错,就这么简单,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我要让你充当我在耿直那里的眼睛,有什么情况立即汇报。”

    听到这儿,张国安也是无奈的笑了笑,随后问道:“你就不怕放我回去之后,我立即反悔吗?”

    “哈哈哈,既然我下定决心要放你回去,那我就有那个自信不怕你反悔,实话告诉你吧,你们山东义军的粮草大营已经被我烧毁,说实在的,你们义军目前已经断了粮,灭了你们这帮匪寇,对我而言也只是动动手指的事情,我既然能放你回去,我也能把你再抓回来,怎么做你心里应该自己清楚。”说完,拓跋耶乌便下令将张国安松绑,放了回去。

    回到营帐之后,大将马儿扎面色凝重地走到拓跋耶乌面前,眼中满是不解和困惑。急切地开口问道:“大帅啊!您为何要放走那个咱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到的山东义军将领呢?这不是等于放虎归山吗?将来恐怕会后患无穷啊!”

    拓跋耶乌听着马儿扎的质问,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但很快便收敛起来。他微微侧过头,目光深邃而犀利地看向马儿扎,仿佛能洞悉一切。稍作沉默后,拓跋耶乌突然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地问道:“刚才你与那支由山东流民组成的部队交过手,依你之见,觉得他们的实力究竟怎样?”

    马儿扎连忙抱拳躬身,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大帅,那些流民虽然身份低微、缺乏训练,整体战斗力可以说是相当低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方略竟然丝毫不逊色于中原地区的正规军。只不过嘛……跟咱们英勇无畏的匈奴铁骑相比,还是略微差了那么一点儿火候。”说到最后,马儿扎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

    拓跋耶乌微微点头,表示认可马儿扎的看法。接着,他缓缓踱步至营帐中央,双手负在身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正因如此,我才决定放走那个义军将领。如今他们的粮草大营已被我方尽数摧毁,没了粮食供应的军队,就算拥有再精妙绝伦的作战方略,也难以长久支撑下去。把他放回敌阵,无非就是想借他之手来扰乱对方军心,加速这群流民部队走向覆灭的进程罢了。”

    听完拓跋耶乌的话,大将马儿扎也明白了这位大帅的意图,对他的想法也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