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登上长城 > 第49章 救援

第49章 救援

    见火候已经差不多,耿直便按照原计划行事,果断的下令义军撤退。

    “撤,快撤!”伴随着耿直的命令下达,原本奋勇杀敌的起义军们瞬间改变战术,他们相互掩护,且战且退,纷纷挣脱匈奴军的纠缠,朝着村外迅速撤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混乱而又紧张。

    匈奴主将马儿扎眼见起义军开始撤退,心中大喜过望。他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怒吼道:“给我追,一个都别放过!”得到命令的匈奴士兵们像一群饿狼般紧咬着起义军不放,马蹄声响彻云霄。

    然而,当追到半途之时,马儿扎那狂躁的心绪忽然冷静下来,脑海中闪过拓跋将军临行前严令交代的话语——如遇义军逃跑,切不可追击。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勒住缰绳,大声喝道:“停下!停止追击!”

    追击的匈奴军士当听到主将的将令,尽管心有不甘,但也还是逐渐勒住缰绳,停止了追击。

    眼看着距离预计的伏击地点越来越近,耿直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他紧张地攥紧缰绳,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然而就在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身后那原本嘈杂纷乱、如雷贯耳的马蹄声竟逐渐变得稀疏起来。这异常的变化让耿直心中不由得一惊,他赶忙勒住马头,回过头去查看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气势汹汹、穷追不舍的匈奴军队竟然开始往回撤了,而且速度还挺快,转眼间便停止了对他们的追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耿直的心头,瞬间让他从头凉到脚。要知道,这次策划的伏击可是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如果就这样功亏一篑,那永安村的村民们可就要遭罪了。

    想到这里,耿直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既然伏击计划已经无法顺利实施,那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猛地一挥手中的长剑,高声喊道:“兄弟们,跟俺冲啊!咱们不能让这些匈奴狗小瞧了咱!”说罢,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率先朝着匈奴军队冲杀过去。

    与此同时,匈奴阵营这边也是一片混乱。当看到原本被追杀得狼狈逃窜的中原人居然又掉头杀回来时,许多匈奴士兵都不禁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尤其是负责禀报军情的那名匈奴骑兵,更是吓得面如土色,慌慌张张地策马奔向主帅马儿扎所在之处。

    “不好了,将军!那些中原人……他们又重新杀回来了!”这名匈奴骑兵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

    正在马背上与众将领商议战事的马儿扎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勃然大怒。他猛地一勒缰绳,用马鞭指着那名骑兵骂道:“什么?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本将军好心放他们一条生路,没想到他们竟敢主动送上门来找死!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传我的命令,全军出击,给我狠狠地教训一下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原人!我要用我们的铁蹄将他们彻底碾碎,让他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孤魂野鬼!”

    随着马儿扎一声令下,匈奴大军立刻整顿队形,如潮水般向着耿直所率领的中原义军涌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双方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毕竟人数有限,耿直所率领的义军虽异常凶猛,但最终还是不敌匈奴的金戈铁马,很快便死伤大半,见此情形,耿直也不得不下令撤退。

    “将他们围起来,绝不能让他们逃跑!”主将马儿扎在阵中大喊道。

    由于耿直这边死伤惨重,已经没有能力再逃出重围,很快便被匈奴兵们给包围。

    跟随耿直一起来的张国安由于在最外围作战,很快他便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先行撤退。

    看见有人想逃跑,马儿扎立马命令一队匈奴骑兵进行追击。

    就在耿直所率领的那一千名义军即将要被斩杀殆尽之际,突然间,只听得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自后方传来。众人惊愕地转头望去,只见从远处如潮水般涌出一股气势汹汹的义军。

    “弟兄们,杀啊,一定要把耿大帅给救出来!”为首之人正是秦明,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地冲在了队伍的最前端。手中挥舞着那柄寒光闪闪的长枪,宛如战神下凡一般威风凛凛。

    “哼,真是不自量力!就凭你们这点人马也妄想与我军对抗?”在阵中观战的马儿扎见状,不禁冷笑出声。原来,秦明带来的这支军队充其量也就是一千多人而已,在人数上与他们的匈奴大军相比,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完全没有胜算可言。于是,马儿扎毫不犹豫地下令派出一支精锐的匈奴部队朝着秦明他们猛扑过去。

    “弟兄们,俺们的援军到了,大家跟我一起奋力冲杀出去啊!”此时,被困在敌军军阵之中的耿直看到这一幕,顿时精神大振,连忙高声鼓舞着身旁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友们。然而,尽管众人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但无奈匈奴的兵马实在是多得惊人,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源源不断地涌来。秦明所率领的援军虽然勇猛无畏,但一时间还是难以突破敌人重重的包围,将耿直他们成功营救出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匈奴大后方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动地,又一支气势如虹的义军如神兵天降般骤然杀出,而为守的正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杨芸!

    “不好了,将军!大事不妙啊!我们大后方突然冒出了一支部队,来势汹汹,咱们的后军此刻已是伤亡惨重!”一名匈奴骑兵神色慌张地疾驰到马儿扎面前,气喘吁吁地禀报着战况。

    “什么?竟然还有一支部队?”听到这个消息,马儿扎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下意识地单手提起手中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怒吼一声:“岂有此理!来人呐,随本将军一同杀过去!”说着就要率领部下朝后方的义军猛扑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副将眼疾手快,赶忙伸手紧紧拉住了冲动的马儿扎,并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将军,请您三思啊!咱们此次出征所带兵力不过区区三千余人罢了。如今已有两股义军朝着我们凶猛冲杀过来,后续还不知是否会有更多的队伍加入战局。再者说,眼下我们已然孤军深入敌境,如果再这样不顾一切地死战下去,恐怕对我军极为不利啊!而且,我们此行已经成功完成了拓跋将军交代的任务,此时此刻,正是撤退的最佳时机啊!”

    听完副将这番入情入理的劝说,马儿扎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万般不甘和愤怒,但他也深知继续恋战只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绝境。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马儿扎终于无奈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道:“唉……也罢!那就听你的,撤军!”随后,他大手一挥,率领着匈奴大军迅速向着来时的方向撤退而去。

    眼见匈奴大军已撤退,秦明这伙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撤退了,要是再战斗下去,胜败与否,难以定论啊!”秦明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感叹道。

    “哈哈哈。”耿直一脸笑着朝秦明走来,“兄弟你怎么来了?幸亏你来得及时啊,要不然哥哥俺和手下的这帮弟兄就得全军覆没了!”

    “耿将军,你没事就好。”秦明说道,随后便跟他讲起了他们这边的情况。

    眼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始终未见耿直等人的身影出现,秦明心中不由得一紧,他立刻意识到,肯定是耿直他们那边遇到麻烦了。

    此时,站在秦明身边的文书先生贾羽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他焦急地开口问道:“秦将军,这可如何是好?耿大帅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会不会是遭遇不测了呀?”

    秦明眉头紧皱,摇了摇头说道:“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依我之见,或许是他们在匈奴阵营之中被敌人缠住,一时间难以脱身撤回。”说罢,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贾羽听后,连忙追问:“那咱们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吧?是不是应该出兵前去支援一下?”

    秦明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回答道:“确实如此,如今也别无他法,只能出兵援助了。”紧接着,他迅速调整心态,有条不紊地开始部署作战任务。

    只见秦明目光坚定地看向杨芸,大声吩咐道:“杨芸,此次行动由我和贾羽带领一千人马从正面发起攻击,而你则率领另外一千人迂回到敌军后方进行包抄。我们要相互配合,务必打乱匈奴军队的阵脚,只要救出耿大帅他们就立即撤退,不要恋战!”

    听完秦明的讲述,耿直对此人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山东义军将不再是一支野蛮的军队,而将会是一支百战百胜的王者之师。

    这一边,张国安带领着一队人马,正拼命地向前狂奔。他们身后紧紧跟着一支匈奴骑兵小队,这些匈奴士兵个个身强体壮、面目狰狞,挥舞着弯刀,口中发出阵阵嘶吼声。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张国安心头一紧,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就在这时,只听见一阵弓弦响动之声传来,身后的匈奴骑兵们纷纷慢慢地搭上了弓箭,并瞄准了前方逃窜的张国安等人。紧接着,伴随着“嗖”的一声尖锐破空之响,利箭如同雨点一般朝着他们疾射而来。

    张国安身旁的几位随从躲闪不及,瞬间就有几人中箭倒地,惨叫连连。他们从马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张国安眼睁睁地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悲痛万分,但此刻他已无暇顾及太多,只能咬紧牙关,继续策马疾驰。

    然而,尽管张国安拼尽全力想要逃脱,但他胯下的那匹马毕竟年事已高,经过长时间的奔跑早已气喘吁吁,速度越来越慢。相比之下,身后的匈奴骑兵所骑乘的皆是精良的战马,它们步伐矫健、耐力十足。没过多久,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变得微乎其微。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张国安胯下的那匹老马终于支撑不住了。它突然前蹄一软,整个身子失去平衡,连带着张国安一起狠狠地摔倒在地。张国安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与地面剧烈碰撞带来的剧痛让他几乎昏厥过去。

    好不容易缓过神来的张国安,挣扎着从地上爬起。当他抬起头时,却发现那些匈奴人已经骑着马来到了他的面前,将他团团围住。望着眼前这些如狼似虎的敌人,张国安的双腿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起来,恐惧瞬间占据了他的心头。

    走投无路的张国安慌乱之中抽出腰间的佩剑,双手紧紧握住剑柄,剑尖微微颤抖地指向匈奴人,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警告对方不要靠近自己。可是,那几个身材高大威猛的匈奴人看到他的举动后,不仅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反而相视一笑。其中一名匈奴人猛地一抬脚,准确无误地踢在了张国安握剑的手上。张国安吃痛,手一松,佩剑便脱手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掉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还没等张国安反应过来,另一名匈奴人又是飞起一脚,直接踹在了他的胸口。这一脚力道极大,张国安只感觉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袭来,整个人向后飞去,重重地撞在了一棵树上。随后,他眼前一黑,彻底失去了意识。

    最后,这群匈奴人轻而易举地将昏迷不醒的张国安捆绑起来,放在一匹马背上,然后扬长而去,向着他们的营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