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民国做个大佬 > 第004章 翻身把歌唱

第004章 翻身把歌唱

    时间过得很快,对蔡兴民来说,沉浸在以秦朝为背景的新武侠世界中不可自拔。

    时间过得很慢,对林易之来讲,枯坐在冷板凳上和对面的民国大叔尬聊。

    水都喝完三壶。

    又过了一个时辰,蔡兴民意犹未尽地把手中的《寻秦记》看完。

    缺点很多!

    但优点也不少。

    与传统文学作品相比,这部《寻秦记》就像是现代快餐与百年老店佳肴的较量,除了那让人眼前一亮的时空穿越设定之外,其他方面几乎乏善可陈。书中的文风,通篇都是大白话,简单直接得仿佛是未经雕琢的原石,让人难以寻觅到文学底蕴的点滴痕迹。

    然而,若是你把它当作一份轻松的消遣读物来看,那么在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无聊琐事和陈词滥调的报纸文章中,《寻秦记》可谓是独领风骚,其他作品与之相比,简直没有一个能打的。它就像是一股清流,让人在时不禁会心一笑。

    蔡兴民,这位在文字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对于作品的鉴赏力自然是不容小觑。他清楚地认识到,《寻秦记》虽然缺乏传统文学作品的深邃与韵味,但作为一本通俗,它的魅力也不容小觑。

    尽管蔡兴民自己本身对这类快餐文学并不感冒,认为它们不过是文化快餐,难以滋养心灵,但这本《寻秦记》却仿佛对他施了魔法,一旦翻开,便让他欲罢不能。它的情节紧凑,人物鲜明,让人情不自禁地随着故事的发展一路追踪下去,直至最后一页。这让他不禁自问,究竟是什么魔力,让这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作品如此吸引人,让自己这位资深编辑也无法抗拒地沉浸其中?或许,这正是《寻秦记》的魅力所在——它以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捕捉了读者的好奇心,将他们牢牢地锁定在故事的世界里。

    这本《寻秦记》怎么一读起来就停不下来呢!

    “唉!”蔡兴民皱着眉头叹气。

    林易之等了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这整整四个小时让他真正体会了如坐针毡。

    民国的椅子怎么也没个软垫啊!

    听到蔡兴民的叹气,心里不免一紧,连屁股疼痛也少了几分。难道写得不好?

    刚想开口解释一下,比如自己第一次写作,《寻秦记》只是练手,以后会越写越好等等。只要能发表给钱,钱少点也无所谓的。

    却听蔡兴民侧身看着陈方硕,张口说道:“稿酬方面怎么定?”

    陈方硕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反问道:“兴民兄,你觉得该如何?”

    蔡兴民考虑了一下,说道:“稿件质量尚可,你看千字3角如何?”

    在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或,稿费一般为千字1元左右,像某些大师级人物的稿费可以达到千字5元或者6元。

    但都是一些散文、诗歌、评论、杂文的价格,长篇的稿酬相对偏低。

    对于一个新的作者来讲千字3角并不算低,因为现在市场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现阶段看个戏曲表演,门票差不多两毛,四五个好友吃顿好菜硬菜也差不多四五毛左右。

    “少了。”陈方硕想了想,开口说道。

    蔡兴民点点头,心想确实也是。这篇通俗连载一出版大概率会让报纸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千字五角,如何?”

    这是蔡兴民心中最高的价格。

    《新申日报》是两年前由申城的一个商人创办的,因为其还有其他业务,所以并不怎么管理这边。整个报社的运营主要还是由陈方硕和蔡兴民两位商量着决定。简单理解老板属于出资人,二人才是CEO。

    该报刚开始本来是偏政治方面的报纸,针砭时事,嬉笑怒骂,但发现老百姓并不买账。渐渐地报纸也开始变得平民化,很少掺和政治与学术之争。

    这份报纸发展极快,销量从最开始的1000多份,最高峰已经涨到1万多份,算是申城排得上号的报纸。但最近因为连续几名作者因种种原因离开报社,报纸的销量也降到五、六千,二人很是着急。

    “我觉得千字8角比较合适。”陈方硕沉吟片刻,深深看了一眼林易之,沉声道。

    蔡兴民听完一惊,一个新人作者,写的还是这种偏武侠的“新文”,一上来就给这么高的稿酬,合适吗?

    这可是,不是散文诗歌啊!

    虽看起来此文必火,但万一折了,读者不爱看,这钱花出去真是打水漂了。

    但陈方硕也有他的难处,眼看报纸销量日渐式微,申城几乎每月都会有新的报纸杂志推出,不拼一把的话,这报社真有可能干不下去。

    他心里清楚,千字8角,买的并不是这本书的价值,而是眼前这个人。

    林易之来报社之前对民国时期的稿酬并不了解,以前读书看着鲁迅一支笔养活一大家子人,觉得写作应该是现阶段不错的行当。自己又是中文系毕业,找这份工作可谓是专业对口。

    当听到千字3毛时,林易之差点就想同意。

    按照他这日更上万的写作速度,一天就赚3块大洋啊,一个月90块大洋。按照后世的购买水平对比,这一个月的工资就得上万。

    从此翻身把歌唱。

    不料陈方硕又给了他一个大惊喜,千字8毛!岂不是要月薪破四万块。

    这哪是辛苦码字的牛马,完完全全是草原上的猎人。

    “咳咳。”林易之赶紧摁压住自己的兴奋,两世为人,他知道此时还不是开心的时候。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益最大化。

    既然能开出千字八毛,说明他们对《寻秦记》是认可的。林易之也相信只要该书推出市场,以现在老百姓对爽文的阈值,火起来是必然的。

    按现在千字八毛来算,他写的《寻秦记》预计100万字结束。

    那就是整整800块大洋!

    要不试试千字一块?

    陈方硕看着林易之低头不语,知道他已经心动了,但要真把他拿下,可能还需要下点血本。

    想了想,继续说道:“不知易之是否愿意来我报社当一编辑,月俸20元,可否?”

    “成交!”

    林易之一听,立即答应道。

    千字1元可能能谈到,但一个月20大洋的底薪才是打工人真正想要的。

    现在经济不景气,作者要求也不高,有个3000保底工资就可以了!

    毕竟是第一部,万一不火呢!

    蔡兴民听了陈方硕把林易之招来做校对员,心里瞬间也明悟了。

    买文是其次,买人是主要的。

    以后这部《寻秦记》大火,新申报社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也会传遍申海滩,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写手愿意来新申报社投稿。

    想到这,蔡兴民也不再说什么,同意了千字八毛的稿酬。

    林易之此刻正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往更深层次的原因去想,只是觉得这个年代的人真是好呀,没有阴谋诡计,也没有藏着掖着,当着面就把稿费谈妥了。

    敞亮!

    局气!

    陈方硕微笑着说道:“那我们先拟个协议,如何?”

    林易之点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你们校对员……包食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