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老祖宗们,请看视频! > 第 30章 韩信的人生履历:王侯将相

第 30章 韩信的人生履历:王侯将相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几日后,一个小将匆匆跑进刘备等人议事的大殿内,说道:“主公,外面有一位带着一个十几岁小孩的妇人自称是天水郡冀县人,想要见您。”

    诸葛亮欣喜:“定是姜维来了。”

    刘备也高兴:“速速将人请进来。”

    不一会儿,姜母便牵着小姜维走到大殿中央,恭敬行礼道:“民妇带着犬子不请自来,不知刘将军可愿收留我们孤儿寡母。”

    刘备起身来到姜母面前,扶起姜母:“老人家愿携子投靠于我,况且你们原是大汉子民,我怎可弃你们于不顾。”

    诸葛亮拉过小姜维的手,越看越喜欢,温声询问:“伯约?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小姜维看着面前温文尔雅的男子,认真答道:“可以。”

    姜母看向拉着小姜维手的男子,断定道:“想必这位就是光幕先前所介绍的,仁德忠诚,恪守信用的诸葛武侯吧,您若不嫌弃我儿姜维,便让他拜您为师,侍奉您左右吧。”

    姜维也希冀地看着诸葛亮,意思很明显,想拜诸葛亮为师,以便将来为匡扶汉室尽一份力。

    刘备在听完姜母的话后,便用眼神示意下属去备茶。

    诸葛亮眉开眼笑:“亮与伯约有缘,怎会嫌弃他?”

    于是,小姜维行完三拜九叩之礼后,将刘备命人备好的茶水献给诸葛亮:“先生,请喝茶。”

    诸葛亮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后,将茶杯放到桌案上,拉起小姜维,愉悦道:“今得伯约,乃亮之大喜!”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看着充满少年意气的小姜维,心中惊奇:这就是未来拼死守护蜀国基业的姜维啊。

    赵云感觉自己虽然是第一次见姜维,但对这个小少年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赵云将小姜维拉到身边,假装恐吓:“以后你可能就要跟我们上战场杀敌了,你怕不怕。”

    小姜维眼神坚定:“不怕!”

    赵云摸了摸小姜维的头:“好孩子!”

    这日,新视频出现:

    【他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浑身“长”满成语的男人,王侯将相是他的人生履历,他就是被后世奉为“兵仙”的韩信。】

    春秋时期

    已经隐居乡间的孙武:“韩信被称为’兵仙’,应该精通兵法谋略吧,我倒是想和他结交,顺便探讨用兵之道。”

    战国时期

    吴起:“兵仙?韩信竟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会不会言过其实了?”

    秦昭襄王时期

    白起:“可惜不能与韩信一较高下,不然我还真想挑战兵仙的威名。”

    秦始皇时期

    嬴政问身旁的刘季:“朕记得光幕先前介绍西汉历史时,说韩信是开国功臣之一,你现在认识这个人吗?”

    刘季:“不认识。”

    嬴政:“没事,等光幕介绍完了,朕派人去寻韩信,能被奉为’兵仙’就已经说明此人领军作战的能力非同一般,若是为大秦所用,朕的大秦只会更加坚不可摧。”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与韩信息息相关的成语吧。

    韩信刚出道那会儿,整天背着一把剑在街上晃悠,有个地痞流氓看不惯韩信的做派。

    于是,那人故意挡住韩信的去路,扬言韩信要么杀了自己,要么就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不想因杀人而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记住那人的样貌后,便真的从那人的胯下钻了过去。胯下之辱由此而来。】

    秦始皇时期

    嬴政:“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现有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倒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韩信受辱不久后就参加了反秦义军,先是投靠了项梁,项梁死后,韩信又投靠了项羽。

    韩信投靠项羽后,给项羽出了不少主意,但项羽是勇战派,和奇谋派的韩信注定走不到一起。

    于是,韩信转投了在汉中的刘邦。

    韩信投靠刘邦后,刘邦也没有发现韩信有做三军统帅的天赋,只让韩信管理粮仓。

    韩信在管理粮仓时,把粮仓前后各开一个门,前面放进去的旧米陈米从后门先拿出来吃,这样就能尽量减少粮食的浪费。推陈出新由此而来。

    不过,韩信志在战场,不在后勤,在刘邦那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刘邦不会重用自己,于是跑路了。

    刘邦虽然没有看出韩信有军事大才,但萧何看出来了呀。萧何听闻韩信跑路后,便连夜追赶,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追回韩信后,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便建议刘邦重用韩信,萧何为了突显韩信对汉军的重要性,给予了韩信国士无双的评价。

    刘邦虽然有些怀疑韩信的能力,但他相信自己的好兄弟萧何不会坑自己。

    于是,刘邦便拜毫无作战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做汉军的三军统帅。

    刘邦既然拜韩信为大将军了,自然想知道韩信是否真的有做统帅的资格。

    于是,刘邦便询问韩信谋夺天下之策。韩信直接用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两个成语盖棺定论项羽。

    在韩信看来,项羽虽雄霸天下,却不得民心,只要刘邦传檄而定,把自己出兵的消息传出去,那些不服项羽的诸侯自然就服刘邦。

    随后,韩信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助刘邦成功从偏远的汉中攻入关中。

    不过呢,明修栈道来源于元代戏曲,而暗度陈仓却是历史上的真事。

    刘邦占领关中后,楚汉争霸的序幕也被拉开。但是,刘邦并没有完全信任韩信,刘邦看出韩信不安分,野心太大 ,就没有让韩信单独领兵。

    等到刘邦彭城惨败后,张良就跟刘邦说了,跟项羽打正面那谁都不行,但项羽那边就他自己厉害,所以咱们应该开辟第二战场,您手下能独当一面的也只有韩信了。

    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让他领一点兵去攻略黄河以北。

    接下来,便是韩信的三大战役,

    安邑之战中,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安邑,击败了河东的魏王豹军队,拿下魏国。

    攻下魏国后,刘邦给韩信增兵三万,韩信摧毁代国后,刘邦急忙调走了韩信的精锐。

    井陉之战中,对于兵多将广的赵军,韩信并没有强攻,而是先挑选2000名轻骑,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旗,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潜伏下来。

    接着,韩信派出1万人为前锋,趁着夜深人静、赵军未察之际,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东岸背靠河水布列阵势。

    天际晨曦微露,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都禁不住窃窃哂笑,

    天亮之后,韩信亲率汉军向井陉口东边的赵军主动发起攻击,赵军离营迎战,两军厮杀一阵后,韩信佯装战败,向绵蔓水方向后撤,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部队迅速会合。

    赵军哪肯轻易放过汉军,赵王歇和赵将陈馀倾全力猛攻汉军的背水阵。

    汉军士兵看到前有强敌,后有水阻,无路可退,所以人人死战,个个拼命,竟抑制住了赵军的猛烈攻势,

    这时,埋伏在赵军营垒翼侧的二千轻骑汉军则乘着赵军大营空虚无备,突然出击,袭占赵营。他们迅速拔下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战旗。

    赵军久攻韩信的背水阵不下,想回赵营休整,却发现自家营地已插满汉旗。

    赵军顿时军心涣散,纷纷四处逃窜,汉军迅速对赵军发起猛烈攻击,不久后,赵军全军覆没,赵将陈馀被杀,赵王歇和李左车束手就擒。

    拿下赵国后,韩信跟将领们说,背水布阵,就是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春秋时期

    孙武惊奇:“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韩信果然深谙兵法之道。”

    【韩信虽攻克了赵国,但他对赵国降将李左车还是很尊敬的,便向他请教攻燕、伐齐之事。

    李左车也是先客气一下:“您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随后,李左车给韩信的建议是,不要再去打燕国和齐国了,在赵国这块地方先站稳脚跟。

    其实李左车真正的意思是坐山观虎斗,虎是刘邦和项羽,韩信呢,也真是这么干的,他既没有去攻打齐国,也没有去支援刘邦。

    所以后面就有著名的一出戏,刘邦一大早突然跑到韩信的大营,把他的兵权给缴了,给他留点兵,让他别在赵国待着了,打齐国去。

    这个时候,韩信和刘邦的矛盾就已经越来越大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刘邦已经把齐国劝降了,韩信还是听了蒯彻的意见,突袭齐国,他就是想要这块地盘。

    闻知韩信袭破齐国都城临淄时,项羽便派大将龙且领军支援齐国,结果是中了韩信的水淹之计,全军覆没,龙且也被汉军所杀,韩信攻克齐国全境,名震天下。

    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成语,首先就是项羽派使者劝韩信,金石之交由此而来。

    使者跟韩信说:“虽然你现在是跟刘邦为金石交,最后还是免不了被他所擒,不如反了刘邦归附项羽也好,自立为王也行,这对你最有好处。”

    但是韩信却说:“刘邦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且是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这就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我不反。”解衣推食是从这来的。

    韩信手下的谋士蒯彻也拿了一堆成语来劝韩信,先是肝胆照人。

    蒯彻跟韩信说:“我恨不得剖开肚皮,把心、肝、胆拿出来给你看,我不是坏人,我是真心劝你谋反的,你可以信任我啊。”

    那后面三个词,意思就差不多,蒯蒯彻说韩信已经是功高震主,立下了不赏之功。

    为啥不赏呢?功盖天下者不赏,你的功劳已经太大了,刘邦没法赏你了。

    还有一句略不世出,也是蒯彻说韩信功劳世间罕有,所以这个时候,你是能反也必须反刘邦,跟刘邦、项羽三足鼎立,逐鹿中原。

    韩信呢,也很犹豫,琢磨来琢磨去的,最后也留下一句成语:“刘邦对我这么好,怎么能乡利倍义呢?”

    韩信的意思就是追逐利益,背信弃义的事不能干。

    韩信不反就不反呗,但是却又在刘邦被项羽围困之际,不仅不出兵解救刘邦,还向刘邦要假齐王,那这个时候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接下来便是楚汉争霸的最终决战,垓下之战,韩信率领三十万汉军全面包围项羽的十万楚军,最终,项羽自刎。

    打败项羽之后,刘邦连忙夺了韩信的兵权,把他从齐王改封为楚王。

    韩信本来就是楚国人,这会回到家乡之后,留下了一个成语,即一饭千金。

    韩信早年落魄的时候没饭吃,都快饿死了,在河边钓鱼也钓不到,有个洗衣服的老太太经常给他点饭吃。

    韩信功成名就回来后,千金重谢。

    还有一个成语,一竿之微。出自后世的诗句,说的是曾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那个地痞流氓,韩信不仅没杀他,还让他当了一个小治安官。

    这也是找回面子,展现姿态嘛,那这会儿是韩信最风光的时候了。

    那边刘邦也给韩信凑了一个词,勋冠三杰。

    刘邦的意思是说自己打仗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搞后勤不如萧何。

    所以,刘邦也不可能让韩信风光太久,他想打韩信,又怕打不过。

    陈平就给刘邦献了一计,伪游云梦,让刘邦假装到楚国巡查,按礼节,韩信得到楚国国界云梦处迎接刘邦。

    结果是刘邦兵不血刃,当场拿下韩信,伪游云梦现在就代表着阴谋诡计。

    韩信这会儿也明白了鸟尽弓藏的道理,但这词按时间应该是越王勾践的。

    刘邦抓韩信回长安后,将他贬为淮阴侯。

    韩信当然很不爽了,这段时间他是“居常鞅鞅”,闷闷不乐,很多抱怨。

    有一次,刘邦找韩信谈话,问自己能统领多少兵马,韩信给出的答案是十万。

    刘邦又问韩信,那你呢,韩信说自己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也由此而来。

    按史书记载,韩信后来是趁刘邦不在想造反。其实真造反假造反已经不重要了,韩信是必须死的。

    萧何把韩信骗到宫里来,吕后把他给杀了,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现在韩信也是因萧何而死。

    因为吕后是在长乐宫的悬钟之室把韩信弄死的,所以这个事也叫“钟室之祸“。

    剩下的几个成语都是形容韩信的,一个是战无不胜,韩信也确实打平手都没有,还有说韩信是兵仙神帅,韩信也确实担得起。

    另外有一个词,气吞山河是后人诗句夸韩信的,其实跟正史没啥关系。

    还有一个小故事,问路斩樵,说韩信行军的时候,碰到一个樵夫,韩信向他问路,问问完后便把樵夫给斩了,不能让他泄露军机,这纯属杜撰。

    最后一个成语可以作为韩信的盖棺定论,伐功矜能,这是司马迁的话,意思就是自恃功劳大,能力大,做事就开始出格,飘了,不恭不敬了。

    那这种错误从古到今,许多人都犯过,司马迁这句话其实不是专门说韩信的,但是放在韩信身上也很贴切。】

    评论区:

    {韩信攻克齐国后,要是听从谋士蒯彻的意见自立为王,那么三足鼎立会提前四百年上演。}

    {其实我要是刘邦,我也怕韩信谋反。}

    {是啊,而且最重要的是韩信不需要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他自己只要有钱,短时间内也能训练出为自己所用的军队。}

    {还有,不管什么兵种到了韩信手上,他都能发挥出各兵种的最大优势。}

    {刘邦虽然拜韩信为大将军,但他对韩信的忌惮就没有放下过。}

    {要不是彭城惨败,刘邦意识到自己正面刚不过项羽,刘邦也不会给韩信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

    {韩信指挥千军万马时有多胸有成竹,面对政治纷争时就有多手足无措。}

    秦始皇时期

    淮阴县,一贫如洗的韩信看着光幕:“既然我的能力已被后世认可,现在去始皇帝手下效力,始皇帝应该不会拒绝吧。”

    咸阳宫,嬴政:“朕还以为要大费周章地找韩信,看来现在不用了,韩信应该会自己来咸阳找朕,毕竟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为大秦效力也能实现他建功立业的抱负。”

    汉高祖时期

    刘邦:“吾严重怀疑光幕是在偏袒始皇帝,不然怎会时不时地给始皇帝介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