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镇是桂柳县第一大镇,下辖三十六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三万七千多,占地四十平方公里。不过辖区一半是山区,耕地不足两万亩。全镇有二十二所小学、三所初级中学、一所职业专科学校和一所普通高中。
这里农业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少数村子能种水稻,产出的大米在本地很有名,有钱都很难买到,口感比粮油店卖的东北大米还好,更不用说南方米了,这可能是本地水土和日照时间长的缘故。
东河镇人多地少,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也一般,人均年收入不足一百块。而且这还是官方统计数据,实际情况不清楚。还要维持庞大的政府机构运作,各村先不说,仅镇政府就有一百多人的编制,这些人的工资都由镇上负担。
梁枫上任后发现东河镇的编制很不合理,小小镇政府竟有九个副镇长,其中六个还是党委会委员,机构臃肿得超乎想象。看了分工情况表后,他很生气,有的副镇长纯粹是挂名拿福利,分管的工作根本不存在。
比如副镇长李勇,他是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分管劳动保障分局、环保分局、污水处理厂,还联系上丹村。但梁枫落实他的分工后发现,劳动保障分局连牌子都没有,环保分局还在筹建其实就是没有,污水处理厂也没有,唯一实际的就是联系上丹村,主要工作是收缴提留款。
为此,梁枫专门找过县长谭靖涵,本想在县常委会上提一提,不过没成功。
这几天梁枫一直在思考镇上的人事问题,想出了一个办法,打算这两天开会讨论。今天约钟楠晚上喝酒,也有提前沟通的想法。
所以宣传委员覃丽一开口,他就猜到大概是提留款的事。因为镇政府运作困难,好多人工资欠了半年多,之前的韩镇长把镇上干部都派下去收提留款,分片包干。
梁枫上任前,韩镇长刚调走,他这几天没顾得上这些事,但不是不了解。他能理解覃丽避开钟楠的心理,因为提留款一直是镇长负责,钟楠当副镇长几个月对收提留款没异议,上任镇长后也没改变,所以覃丽不想当着钟楠的面说。
覃丽低着头说:“很多人家卖了公粮后连口粮都不够,哪有钱交提留款?”
梁枫点点头,没说话,点了根烟。他是农村出身,知道提留款收缴一般是在卖公购粮时从粮款中扣除。但东河镇耕地少,人均只有半亩左右,公购粮再多也不够乡村两级政府的提留款。而且还有教育费、农业税等各种税费,农民卖了公粮往往拿不到钱还得补交税费,没有其他收入就只能卖粮,但人均半亩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沉默片刻,梁枫问:“你家是丹村的吧?”
覃丽愣了一下说:“嗯,丹村有能种水稻的水地,这几年大米在黑市能卖高价,比单纯种小麦和玉米好,虽然不宽裕,但提留款差不多能交齐。”
梁枫摆摆手说:“今天你跟我下乡,去你们丹村。”
覃丽虽不明白梁枫的用意,但还是有点兴奋。梁枫上任时间不长,但在镇政府威望不错,因为他是县委常委,镇长在他面前也得低头。
梁枫不会只带覃丽下乡,也带上了那个办事员小王。小王虽然年龄比梁枫大,但还是自称小王,梁枫也这么叫他。没想到小王有驾照会开车,梁枫把钥匙给他,自己坐到后排,覃丽很机灵地坐在副驾驶,还不时介绍路过村庄的情况,她搞宣传,对下面村子比较熟悉。
五六里路很快就到了,远远看到村口有一群人,梁枫一眼就看到丹村党支部书记刘大炮、村主任刘天良和镇上下来蹲点的副镇长韩艳宁。梁枫上任虽才一个多星期,在镇上也没待几天,但大部分人都认识了。
他看了小王和覃丽一眼说:“以后别自作聪明。”小王没吭声,覃丽脸一红,着急地说:“我就跟家里人说了一声,不知道会惊动这么多人。”
梁枫正想下车,丹村村主任刘天良已经从外面拉开了车门,弯腰说:“梁书记好,欢迎来丹村。”
刘天良三十多岁,看起来很精干,是丹村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见识广,曾在西藏当过三年汽车兵,复员后搞手扶车运输,后来换成丰收三十五拖拉机,是村里的能人。
梁枫下车,笑着和副镇长韩艳宁等人说:“什么视察不视察的,今天是来请刘支书和刘主任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