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末我带义和团虐列强 > 第 109章 日俄战争(上)

第 109章 日俄战争(上)

    伴随着黎明曙光的缓缓升起,天色也渐渐地明亮了起来。在这片广袤的战场上,日军那原本隐匿于黑暗中的身影,此刻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就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一般,有条不紊地调整着自己的战略部署。

    只见日军的炮兵部队宛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向着前沿地带挪动。一门门沉重而威武的大炮被小心翼翼地推至最佳位置,黑洞洞的炮口直直地对准了远处的俄军阵地。这些炮兵们动作娴熟、神情专注,仿佛早已将目标锁定在了心中。

    与此同时,日军的步兵们也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素养。他们整齐划一地排列成紧密的阵型,手中紧握着寒光闪闪的武器,一个个严阵以待,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每一名士兵的眼神都充满了坚毅与决绝,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场残酷血战的准备。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面的俄军却依然毫无察觉。他们或许还沉浸在前一夜的宁静梦乡之中,又或者是过于自信己方的防御工事能够抵挡住任何来犯之敌。总之,此时此刻的俄军依旧浑然不觉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他们逼近,整个阵地笼罩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氛围之下,但这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安宁罢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乃木希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登场,他那果断且勇敢的领导才能令人为之惊叹不已!只见他目光如炬,迅速而敏锐地扫视着周围复杂多变的地形,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幅精妙绝伦的战略蓝图。

    凭借着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乃木希典巧妙地抓住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机,并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与敌人展开周旋。他指挥若定,有条不紊地调度着麾下的日军部队,让他们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狼群一般悄然潜行。

    终于,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与部署之后,乃木希典成功地率领日军抵达了最佳的攻击位置。此刻,整个战场上弥漫着一股紧张到极点的气氛,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当天上午,阳光还未完全驱散晨雾,突然之间,一阵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炮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氛围。那炮声犹如雷霆万钧,震撼着大地,似乎连空气都在为之颤抖。紧接着,大批日军士兵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着东鸡冠山发起了第一轮凶猛的进攻。

    这些日军士兵一个个面容狰狞,目光中透露出疯狂与决绝。他们高举着手中的步枪和寒光闪闪的刺刀,嘴里不停地高呼:“天皇陛下万岁!”那激昂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将这片土地彻底撕裂开来。

    这声音宛如来自地狱深渊的恶魔咆哮,充满了无尽的杀意和暴虐,令人闻之不禁毛骨悚然,心生恐惧。整个战场上弥漫着紧张而又恐怖的气氛,硝烟滚滚,战火纷飞。

    此次攻势规模空前浩大!日本陆军第 11 师团与第 9 师团倾巢而出,总计调动了多达五个联队的兵力,兵分两路,分别从东鸡冠山的东面和西面发起了凌厉的攻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况愈发激烈,到了 22 日这一天,投入战场的兵力更是急剧攀升至七个联队,总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他们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向敌军阵地。

    面对如此凶猛的进攻浪潮,俄国军队却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抵抗意志。他们凭借着坚固无比的防御工事以及那令人胆寒的马克沁重机枪,构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当日本士兵们高喊着冲锋口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密集如雨的子弹。无情的火力交织成一片死亡之网,瞬间将许多英勇的战士击倒在地。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日军前仆后继,毫不退缩,但换来的却是惨重至极的伤亡代价。只见在俄军阵地前沿,堆积如山的日军尸体已经高及腰部,景象惨不忍睹。短短五天的激战下来,日军方面就有高达一万五千人的伤亡数字,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

    就在那北堡垒以及大鹰窠山炮台阵地之前,短短一天时间内——也就是 22 日这一天,竟有多达三千余人壮烈牺牲!那惨烈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未就此停止。到了 23 日,第 11 师团眼见形势不利,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原本计划的左路进攻策略,转而与第 9 师团会合一处,集中兵力从东鸡冠山的右路发起猛烈攻击。可是,即便他们如此奋力一搏,依旧未能打破僵局,无法撕开俄军坚固的防线。更为糟糕的是,在这激烈的交战中,第 11 师团自身也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最终不得不于当天黯然退出战斗。紧接着,第二天,即 24 日,独自继续进攻的第 9 师团同样遭遇重创。面对俄军西伯利亚第 4 师的强力反击,他们难以抵挡,只得狼狈败退下来。至此,日军精心策划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这场战役不仅让日军损兵折将,更使其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9 月 6 日这一天,阳光依旧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但对于身处前线的日军第 3 军来说,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他们所面对的,是那座久攻不克的旅顺城,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面前。

    在前沿指挥部内,乃木希典将军阴沉着脸,宛如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天空一般压抑。他默默地伫立在那张巨大的旅顺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在东鸡冠山下那一个个被阻滞和凝固的进攻箭头之上。这些静止不动的箭头,就像是无情的嘲笑,刺痛着乃木希典的心。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乃木希典心中的焦虑愈发沉重起来。他深知,这场攻坚战已经持续了太久,而士兵们的伤亡也越来越惨重。然而,此刻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正因为攻取东鸡冠山对于日军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拿下这座山头!

    那么,他那狡诈如狐的对手——康特拉琴科又怎么可能会对此毫无察觉呢?毫无疑问,这个狡猾至极的家伙必然早已做好了万全之策,正全力以赴地与他展开这场激烈无比的地盘争夺战!此刻,乃木希典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双眼紧盯着眼前那张巨大而详尽的作战地图。他深知这一战关系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于是,他开始仔细思考、分析着每一个可能的突破口,试图找到那个能让康特拉琴科防不胜防的关键所在。

    乃木希典的目光先是停留在旅顺的东侧,但很快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选择从东侧进攻,很容易落入敌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接着,他缓缓将视线转移到了西侧,一寸一寸地扫视过去。突然,他的眼神定住了,紧紧地锁定在了一个地方——203 高地。这座高地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战场的局势。如果能够成功占领它,不仅可以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还能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203 高地静静地矗立在旅顺城的西北部,宛如一个巨大而圆润的馒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座小山丘虽然看似普通,但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它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如高山、后石山和猴石山等,这些名字都承载着当地人们对它的记忆与情感。然而,在军事地图上,它被标记为 203 高地,成为了战争中的关键地点。

    日本将领乃木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注意到了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与固若金汤的东鸡冠山阵地相比,203 高地并没有像前者那样布满密密麻麻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据了解,直到 1904 年 3 月,俄罗斯军队才开始在这里修建防御设施。

    这一情况让乃木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难道对手康特拉琴科将军并不重视这块土地?亦或是他认为此处并非战略要地,所以没有投入过多精力来加强防御?如果真是这样,那么 203 高地很有可能就是俄军防线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定要攻下 203 高地!”乃木紧皱着眉头,暗自思忖道。他深知这一行动意义重大,尽管无法像攻克东鸡冠山那般达成关门打狗、彻底封锁整个旅顺港的宏伟目标,但只要能够成功占领这个能够俯瞰旅顺全景的战略制高点,对于日军而言,无疑将会扭转当前在进攻中处处受制、极为被动的不利局面。

    乃木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的 203 高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和决心。那里地势险要,敌军防守严密,但他坚信自己所率领的英勇将士们定能突破重重阻碍,将其收入囊中。一旦占据了这块高地,他们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居高临下地观察敌军的动向,精准地实施打击,从而逐步打破僵局,实现最终的胜利。想到这里,乃木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起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正在前方不远处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