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270章 全新体系

第 270章 全新体系

    张人骏环视一周后,确认安静之后,他开始缓缓开口说道:“关于首都的选址问题,各位所呈上来的建议,我都有认真地考虑过了。”

    “不得不说,每一份提议皆有其独到之处。”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建议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性,无法全盘照搬照用,因此在我看来,这四座城市皆非理想的建都之所。”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会议厅内瞬间一片哗然,众人脸上无不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对张人骏这番出人意料的言论感到震惊和困惑。

    见此情形,张人骏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并接着说道:“在此,我愿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供诸君参考。咱们不妨将目光投向位于这四座城市中心区域的武汉。”

    “众所周知,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我国的东、西、南、北四方的距离恰到好处。若以此地作为统领全国政局的首都,实乃不二之选。”

    张人骏话毕,场内众人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开始相互对视起来,似乎都在揣摩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只见一人站起身来,拱手向张人骏问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武汉的地理位置确实无可挑剔。但如今的武汉历经战火摧残,早已变得满目疮痍,其发展水平与咱们眼前这四座繁华都市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倘若真要将首都定于此地,只怕难以服众啊!”

    “是啊,张大人,您可得再慎重考虑考虑啊!”众人忧心忡忡地看着张人骏,纷纷摇头表示反对。

    张人骏微微颔首,缓缓开口说道:“其实,我又何尝不知此举会引发争议呢?”

    “然而,对于定都武汉这件事,我确实经过深思熟虑。诸位只看到了武汉如今破落不堪的表象,认为这是一大缺陷,但换个角度想,这恰恰也是其独特之处所在。”

    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此次我们和北洋政府的全面大战,给各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武汉更是首当其冲,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将近九成的建筑物毁于一旦。”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各方势力在武汉暗中布下的棋子皆已被清除殆尽。如今的武汉,宛如一张白纸,呈现出一种纯粹、干净的状态。”

    张人骏目光炯炯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在武汉这片废墟之上重建一座崭新的城市,那便无需像在其他已有深厚根基和复杂关系的城市那样顾虑重重。”

    “届时,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事先共同商定好的规划蓝图,精心打造一个符合所有人期望的首都,岂不美哉!”

    “而且,通过对武汉的大规模重建工程,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也有了重回故土、安居乐业的希望。”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民生问题,又能推动国家建设发展,岂不是一举多得之事吗?”

    听到这番话后,在场的众人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在飞速地转动着,仔细思考着这个对策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

    就在此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质疑:“张大人,您提议将武汉定为新首都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如今建国大典迫在眉睫,而武汉的重新规划与重建工作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难道我们真要在这片残垣断壁的土地上举行如此重要的建国大典吗?”

    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的众人纷纷随声附和起来:“对啊,对啊!这也太不合理了吧!”

    一时间,议论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变得有些嘈杂混乱。

    然而,面对众人的疑虑,张人骏却只是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他缓缓开口说道:“对于这件事情,其实我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既然武汉的重建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那么我们不妨暂且选定广州作为临时首都。”

    “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建国大典得以顺利举行,也不会耽误国家正常运转。”

    “待得全国政局稳定下来,武汉的重建工作大功告成之后,我们便可顺理成章地将首都的地位归还给武汉。”

    “而且,在此期间,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清剿全国范围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等到建国一周年之际,当我们把首都的地位正式交还给武汉时,不仅能够收获一座崭新繁荣的首都,更能拥有一个相对稳定安宁的世界,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众人在经过一阵思考之后,不禁连连称赞道:“好好,张大人,您这计策真好。”

    在一片热烈而激昂的赞同声浪中,首都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至此,这场意义非凡的建国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六千名代表共同商讨并确立了全新的体制——三权分立。

    这个制度包含立法、治理以及法务三大核心职能,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以实现权力的平衡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版的三权分立并非简单地模仿美国模式,而是充分汲取了后世制度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巧妙融合与创新改编。

    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司法独立了,法务院就是司法独立的体现所在,其独立于治理院之外,不受行政的干涉,而且其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机构,肩负着诸多关键职责。

    它不仅要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司法公正得以贯彻;还要对各级官员实施严格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同时,还承担着追捕犯罪嫌疑人、将罪犯绳之以法以及妥善管理罪犯等一系列与法律执行密切相关的任务。

    可以说,法务院宛如法院、检察院、警察部以及监狱四者的有机结合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至于立法院是参考前世的代表大会,通过公投的方式选出代表,所有的代表一起组成一个机构,主要负责立法以及人事任免。

    至于立法院,其中作为具有最高立法权的最高立法院,负责制定管理全国的宪法,刑法等在全国地区通用的法律。

    至于其他的法律则由地方的立法院负责,经过上报批准之后,交由法务院进行实施。

    治理院则是负责全国的日常管理,包括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

    由国策局负责领导,下设多个专业部门,如军事部、财政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治理院中的其他各部门中的高层领导者们都必须紧紧围绕国策局所指明的大方向来精心策划具体的行动计划。

    而第一任国策局的局长便是张人骏本人,由他来负责统领整个民国的前进方向,以确保革命果实不会被其他别有用心之人所窃取。

    而在治理院下面的其他部门的各负责人三按照国测局的指示制定出计划之后,他们需要上报这个计划,交由国策局批准,在得到批准之后,他们需要将之不断细化分解成更多的小计划,然后依次传递给更低层级的部门,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抵达最基层的工作单元,让他们进行实施。

    与此同时,治理院和法务院这两个机构的高层职位人选,皆需经过立法院的严格审议与任免程序方可敲定。

    对于各院中处于基层岗位的众多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招录则由是由三院共同联手组织举办的全国级考试进行招录。

    这种精心设计的分权制衡原则的核心目的在于坚决杜绝独裁统治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民主得以长久延续。

    就在第三共和所具备的一切属性均已在此会议之上圆满完成最终确认之时,整个广州城瞬间陷入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之中。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国大典,全城上下总计约有上百万民众被积极动员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于这场盛大庆典的筹备工作当中。

    位于总督府正前方的广场更是经历了又一轮大规模的扩建工程,如今已能轻松容纳将近五万之众同时身处其中。

    不仅如此,在广场的四面八方还密密麻麻地插满了象征着第三共和的鲜艳旗帜。每当狂风呼啸而过时,这些旗帜便会随风舞动,发出阵阵猎猎声响。

    举目远眺,视线所及之处皆是那鲜艳夺目、令人热血沸腾的红色海洋!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热情似火的色彩所浸染。每一户人家都满心欢喜地领到了一面精致的小红旗,那小小的红旗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豪之情。

    那些有幸获得小旗帜的家庭更是激动万分,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忙碌起来,精心制作着只有在重大节日里才舍得享用的美味佳肴——香气四溢的饺子、爽滑劲道的面条……以此来传递着对这个特殊时刻的热烈庆祝。

    有些家庭在拿到分发下来的旗帜后,更是喜不自禁,当场就自发地唱起歌来,以此来迎接这份荣耀。

    还有些则毫不犹豫地点燃了喜庆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将他们内心无与伦比的喜悦尽情释放出来。

    一时间,整个广州城都沉浸在了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那种热闹非凡的场面简直比春节还要喜庆几分。

    然而,在这座城市的郊区,却是另一番紧张忙碌的景象。复兴军第四军正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地为即将到来的建国大典阅兵式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极其有限,仅仅剩下短短的不到两个月,但此时此刻,其他的五支主力军队还分别远在成都和平北两地执行重要任务,无法前来支援。

    所以,此次阅兵重任就全部落在了复兴军第四军现有的六万将士身上。

    随即,他们从这六万人当中精挑细选出一万五千多名精英,组成一支威武雄壮、训练有素的方队,代表全军上下30余万复兴军和几十万的民兵,接受现场所有人的检阅。

    而为了保证第三共和的首次阅兵能够带来绝对震撼人心的效果,复兴军第四军全体官兵不辞辛劳地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数也数不清的高强度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士兵甚至因为长时间、高负荷的训练而导致膝盖受伤磨损,但他们却浑然不觉,直到鲜血染红了裤腿才被战友发现。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战士们仅仅是简单地打上一个绷带止住血后,便毫不犹豫地再次投身于紧张激烈的训练方阵之中。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让阅兵方队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复兴军第四军更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严格标准,从两广地区众多的民兵队伍里再度精心遴选出整整三千余名最为精锐出色的民兵,并将他们吸纳进本次阅兵方队之列。

    可以说,每一名参与其中的士兵都誓要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月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眨眼间,日历便翻到了 1916 年元旦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同时也是第三共和的诞辰。

    当黎明的曙光尚未穿透黑夜的帷幕时,总督府前宽阔的广场上已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极目远眺,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尽头,仿佛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每个人都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他们手中紧紧握着先前分发下来的旗帜,那鲜艳的色彩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在这片漆黑的环境里,人们与身旁那些原本陌生的市民们热切地交谈着,话题无一例外全都围绕着即将举行的建国大典展开。

    从他们激昂的言辞当中,可以感受得到那份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