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我当初为啥要选择在这里指挥战斗呢?”负责总指挥的团长此刻在内心之中无比懊悔。
要不是为了更好地指挥战斗,他们绝对不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指挥所。
谁能想到,眼前的复兴军暂编第十五师,这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窝囊废的部队,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发起反攻?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就在他们后悔没有选择一个更安全的指挥位置时,灾难降临了。
一个圆滚滚的迫击炮炮弹,带着不祥的呼啸声,直直地砸穿了指挥所的房顶。炮弹的落点是如此精准,以至于指挥官们甚至没有时间做出反应。
紧接着,又一通爆炸声响起。
炮弹在指挥所内爆炸,这几个几个面容惊愕的高级军官在一阵惊呼之中,被爆炸产生的热浪所席卷。
他们的身体被气浪抛起,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成为了战场上又一具具无生命的尸体。
而其他更容易受到攻击的前线小型指挥所的情况更为糟糕。
墙壁被炸出了大洞,屋顶的一角已经坍塌,指挥所内的通讯设备被炸得四分五裂,电线和设备的碎片散落一地。电话线全部被炸断,他们失去了和总指挥所之间的联系。
指挥所里的连长们被爆炸的气浪掀翻,有的人被飞溅的碎片击中,痛苦地呻吟着。
他们试图维持指挥,但是他们的命令在混乱中变得模糊不清。这些前沿指挥所,原本是他们在战场上的神经中枢,现在却因为复兴军的精确打击而失去了作用。
这一次精确而致命的袭击,将北洋军阵地上大部分的基层军官一网打尽。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北洋军几乎是群龙无首,他们原本严密的指挥体系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在这片突如其来的混乱之中,北洋军的士兵们失去了来自高层的指挥,他们的抵抗变得毫无组织,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在战场上,士兵们环顾四周,却发现找不到任何一个能来稳住他们情绪、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军官。
哪个地方需要支援,哪个地方可以有序撤离,哪个地方需要死守,这些关键的指令已经无法传达。
他们只能看到局势越来越混乱,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北洋士兵们的士气开始崩溃。在最前线的一些小阵地上,北洋军士兵面对着复兴军的猛烈攻势,他们选择了丢弃枪支,连与复兴军进行白刃战的勇气都没有,就选择了投降。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他们的手中不再是紧握武器,而是高举双手,示意投降。
混乱的战场中,复兴军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敌阵,他们的攻势如同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
他们成功地冲锋到阵地上,将北洋军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
他们的呐喊声、枪炮声在战场上回荡!
复兴军第三军的将士们在初步得手几个阵地之后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占领几个阵地,而是要彻底击溃北洋军的抵抗活抓段祺瑞!
随即,他们留下少部分人看守俘虏,压制北洋军的残余力量,而大部分人则继续向前推进,试图一举击破北洋军在这里的所有防线。
另外一边,原本驻守在其他地方的北洋士兵开始回防,他们放弃了大部分的外围阵地,向中心城区靠拢聚集兵力,以此来抵挡复兴军第三军的进攻。
随着北洋军开始逐渐撤离防区,复兴军第二军赵天宇部的推进变得异常顺利,北洋军的防线被顺利第突破。
他们如同猎豹追逐猎物一般,紧紧咬住北洋军的尾巴,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赵天宇的部队以迅猛的速度和凌厉的攻势,迅速穿过了北洋军放弃的阵地,他们的目标明确——中心城区,北洋军的核心区域。
他们紧随其后,追击着眼前正有序撤离,向中心城区聚集的北洋守军。赵天宇的部队在战场上划出一道道锐利的进攻线,每一次冲击都让北洋军的撤退变得更加混乱。
另一边,随着回防的北洋军援军的到来,复兴军第三军的进攻遭遇了严重阻碍。
他们几乎寸步难行,北洋军的援军如同一道坚固的堤坝,阻挡了复兴军洪流的进一步蔓延。
他们利用地形和残存的防御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得复兴军第三军的每一步推进都变得异常艰难。
而且随着他们的逐渐深入北洋军的阵地,复兴军第三军所遭遇的阻力越来越大。北洋军的士兵们在援军的支持下,开始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一时间,整个战场显得十分奇妙,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独特战场局面。复兴军在追击,北洋军在撤退,双方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中,都在试图找到对方的破绽。
子弹在空中呼啸而过,士兵们的身影在浓烟和火光中时隐时现,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但这个结果并不是段祺瑞想要看到的。随着外围阵地的北洋军不断撤离,复兴军正在快速地占领城内的各个阵地,他对南京城的掌控力度正在逐步下降。这样的局面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果他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他甚至都有可能在这一天之内就被赶出南京城。这意味着他数十日以来,付出数万人伤亡代价才取得的战果将会功亏一篑。
但眼前的局面让他感到束手无策。复兴军第三军的攻势如同狂风暴雨,他们气势汹汹,一刻不停地向他这个方向攻来。
如果不调集兵力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防守的话,他很有可能又要面临被俘虏的风险。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结果,也是他无法承受的耻辱。
所以他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令他痛心的局面而感到无能为力。
时间缓缓流逝,然而前线却不断传来令人痛心的噩耗,每一则消息都如同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头。
虽然他迅速做出决策,调动兵力,成功地减缓了复兴军第三军的进攻步伐,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处阵地能真正抵挡住复兴军的猛烈攻势。
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只要复兴军发起三轮冲锋,北洋军所坚守的阵地必将沦陷。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恶化,不用多久,他所在的总指挥部也将面临被攻占的危险。
段祺瑞可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当机立断下达命令,要求自己在指挥部的手下尽快收拾好重要的物资和文件。
与此同时,他派出专人返回浦口和下关两地,全力维护那里的渡桥。因为这两处渡桥乃是北洋军撤退的生死线,一旦被敌人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无论如何,他绝不能让别人断了自己的退路。
不过,对于段祺瑞来说,有一个好消息是,他们这一次的总指挥部是临时建立的战时指挥部,所需要收拾和整理的物品很少。
在不到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内,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收拾,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庆幸的事情。
说来也是惨,段祺瑞率领北洋军攻入南京城还不到十天,就要面临被赶出去的命运。这场战争对他来说,就像一场过山车,从胜利的巅峰迅速跌落到失败的谷底。
凌晨六七点左右,天空破晓之时,一抹淡淡的曙光划破了黑暗的夜幕,段祺瑞在警卫部队的严密掩护下,已经成功撤出了南京城,并且越过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到达了长江北岸。
在长江之上,战败的北洋军士兵们正排成队列,有序地通过一座座临时搭建的浮桥抵达长江北岸。
尽管遭遇了重大的损伤,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进行着有序且迅速的后撤。他们不愧为袁世凯手中的主力部队之一,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部队的纪律和秩序。
而在他们身后,南京城正被熊熊烈火所吞噬,那里的硝烟从天而起,爆炸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随着他们的撤退,这惊天动地的声响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显然,这说明南京城内的战斗已经越来越稀疏,复兴军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南京城的大部分地区。
只留下少部分北洋军还未来得及撤离,在城内与复兴军发生了零星的火力冲突。这些冲突就像是落幕前的余晖,预示着一场大战的终结。
段祺瑞站在远处的高地上,举着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南京城。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一股强烈的不甘在胸中涌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遗憾和自责,他知道,这次的撤离可能意味着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次踏足这座城市。
他心中暗自叹息:“唉,还是没能把握机会把南京占领下来,这一次撤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当前局势的无力感。
“不过,这该死的张人骏也太谨慎了。”他心中暗骂,对张人骏亲自到战场上指挥感到不满。
“为了确保战局的顺利进行,居然自己都跑到战场上来指挥了。”
“一看就不是能够成大事的。我看张人骏就是走狗屎运了,怎么可能比得上我袁大总统的威武呢?”他试图通过贬低对手来安慰自己,掩盖自己失败的事实。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袁世凯的崇拜和忠诚,同时也有一丝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成功的渴望。
正当段祺瑞心中吐槽不断,以此来安慰自己掩盖自己失败的事实之时。
他的副官徐树铮跑到他的跟前。
“段总司令,我们应该向后撤了,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徐树铮的声音打断了段祺瑞的沉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担忧。
段祺瑞听到徐树铮的催促后,心中不免生出一丝不快。
他没有立刻回答徐树铮,而是眼神凝视着南京城的方向,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别急嘛,让部队先有序撤退,让我在这边再看一会战况。”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继续说道:“而且复兴军现在跟我们还隔着一道长江,还有北洋水师在长江上为我们的后撤部队护航,我们何必如此担忧呢?”段祺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尽管战局不利,但他仍然试图维持着指挥官的镇定。
可徐树铮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急切地说道:“可是,复兴军的炮火威力巨大,他们在几年前的武汉之战中,就曾让英国人的舰艇沉入江底。”
“如今,数年过去了,他们的火力只可能变得更加凶猛。而我们的北洋水师,却依旧停滞在20年前甲午海战的状态,那些舰艇最小的都已经有20岁以上了,早就老旧不堪了,根本无力抵抗复兴军陆军的猛烈攻势,恐怕经不起几轮炮火就会被彻底摧毁。”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仿佛已经看到了北洋水师的悲惨结局。
“更糟糕的是,根据我们安插在复兴军中的眼线传来的消息,广东水师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北上。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北洋水师!这可能是我们的北洋水师面临的最大危机了”徐树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段祺瑞听到这些话,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但他依旧试图保持镇定:“广东水师?那些老掉牙的船只,年纪比我爸都大,怎么可能与我们的北洋舰队相抗衡?”
徐树铮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段司令,广东水师早已今非昔比。他们的舰队已经全面更新,拥有4艘先进的驱逐舰,更别提其他数量众多的舰艇了。他们甚至拥有战列舰这样的海上巨兽,这样的实力,足以令任何对手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