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193章 顾祝同的决定

第 193章 顾祝同的决定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一隅,传令兵李笑的身影渐行渐远,他的离去似乎带走了指挥所内最后一丝生气。

    李笑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助,仿佛承载着无法言说的绝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沉默,众人的心情如同被乌云笼罩,压抑而无法释怀。

    陈济棠和方觉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李笑,直到他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李笑的同情,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陈济棠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感慨:“李笑这孩子,一直以来都是顾祝同的影子,对于光复会信仰坚定,忠诚无比。”

    方觉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是啊,但光复会和兴中会之间的纷争,早已让我们的战士们疲惫不堪。”

    “他们之间的斗争,让我们革命党内多少热血青年迷失了方向,又让多少人成了牺牲品。”

    他们这番话,并非毫无缘故,早在这场战争之前,光复会和兴中会之间的争斗就像是一个无休止的旋涡,将无数人卷入其中,包括李笑和顾祝同。

    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一开始的热血青年,逐渐变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

    其中,顾祝同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如今身居第七军军长、位高权重的他本来只是一个第七军的一名平平无奇的师长,但是光复会对他的洗脑相当成功,是他们在革命党高层中极为重要的一颗棋子。

    自从徐州会战失败,“光头”战死之后,第七军军长的位置空悬,革命党内各路势力对此虎视眈眈,但是光复会倾尽全力,终于将顾祝同推上了这个位置。

    这不仅是对他顾祝同个人的认可,更是光复会对革命党影响力的一次扩展。

    这份恩情,对顾祝同来说,重如泰山,因此他对光复会的忠诚几乎到了盲目的地步,对光复会会长的命令唯命是从。

    他的狂热,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他的信仰和灵魂。

    然而,随着革命党的解散,光复会也走到了尽头。

    对于顾祝同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重创,他的信仰和忠诚,似乎在一瞬间失去了依托。

    而李笑,作为顾祝同的忠实助手,他的观念和信仰也深受顾祝同的影响。他对顾祝同的尊敬和信任,让他对光复会的解散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

    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危机。他们所坚守的理念,他们所信仰的事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崩塌。

    “李笑和顾祝同这两人可真是可怜啊!”

    方觉的声音在简陋的指挥部内回荡,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是啊!”陈济棠听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他的思绪仿佛被一阵无形的风吹拂着,飘飘荡荡地回到了那个革命党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那时的他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然而如今,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曾经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已经离开了革命党,加入张人骏阵营,而其他的高层要么纷纷追随孙先生加入了张人骏的阵营,要么就在残酷的战争中壮烈牺牲。

    如今的革命党,只剩下他们这两个党派的躯壳,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朝气。

    突然之间,陈济棠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那关于兴中会和光复会他们两个党派之间的那些恩怨情仇,我们还要继续插手吗?”他的语气中明显带着一种对党派内部争斗的厌烦之情。

    方觉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成王败寇,这是乱世中的生存法则,我们既然选择了跟随孙先生,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将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至于兴中会和光复会之间的纷争,就让他们自己去争夺胜负吧。”他的目光凝视远方,仿佛透过时间的长河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就看他们这两党还能在这空壳之中整出个什么东西吧,反正我们也不跟他们玩了。”

    陈济棠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是啊,我们已经为了理念付出了太多。现在,是时候为了人民,做出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了!

    另一边,在返回第七军指挥部的漫长道路上,李笑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和无助。

    与之前那个满怀信心、步伐坚定的传令兵相比,现在的他仿佛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四周的战火依旧在燃烧,子弹在空中呼啸,炮火在远处轰鸣,但李笑却似乎对这些危险视而不见。

    他的心神不宁,思绪飘忽,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大大降低。

    他走过来时所遇到的危险,在返回时同样会遇到,甚至更加危险。然而,他却像是一具行尸走肉,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毫无察觉。

    在一条狭窄的壕沟中,李笑跌跌撞撞地前行,不时被散落的弹药箱和破损的装备绊倒。

    他的军服已经被泥土和身上渗出的血迹染得辨不清颜色,脸上的尘土和汗水混合在一起,让他看起来更加狼狈。

    在一次穿越敌军火力封锁线的行动中,李笑几乎被一颗呼啸而过的子弹击中。他本能地扑倒在地,子弹擦着他的头盔飞过,发出刺耳的呼啸声。

    他趴在地上,心跳如鼓,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另一次遭遇北洋军侦察兵的危机中,李笑差点被对方发现。

    他躲在一堆瓦砾后面,屏住呼吸,听着北洋军侦察兵的脚步声逐渐靠近。他的手紧紧握住腰间的手枪,准备在被发现的瞬间做出最后的抵抗。

    幸运的是,侦察兵最终没有发现他,悻悻地离开了。

    在返回指挥部的路上,李笑遇到了不知多少场生死危机,每一次都让他感到绝望和无助。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对战友的责任感,一次又一次地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

    当李笑终于回到第七军指挥部附近一千米时,他已经筋疲力尽,几乎站立不稳。他的眼中充满了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憔悴。

    但他没有停下,他必须将联合宣言的消息传达给顾祝同军长,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对革命事业的最后贡献。

    他开始跌跌撞撞地穿过废墟,他的意识因为极度疲惫而愈发的模糊,心中充满了混乱和绝望。

    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潭中挣扎。

    他的耳边仿佛回响着陈济棠和方觉的话语,那些关于革命党、关于未来的话语,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突然,在一处断壁残垣的阴影中,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闪过。这道身影宛如鬼魅般灵活,即使是在这片废墟之中也能如鱼得水,迅速穿梭于瓦砾之间。

    李笑只是瞥见了一眼,便扭头不再注视着那个人影。此刻的他,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脑海中不断回响的指挥部里的对话声。那些话语如同沉重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他的神经,令他心烦意乱。

    他以为那只是一个战争中的难民,一个同样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无辜者。

    毕竟现在北洋军在南京城内横行霸道,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没有北洋士兵会选择走这条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极为难走的道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可能是普通人在这个极为难走的地方游荡。

    然而,他错了。长时间的奔波和紧张的战斗已经让他疲惫不堪,精神高度紧绷。

    以至于此时的他,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敏锐的洞察力。

    他甚至对眼前这个明显的威胁视而不见,将其误认为是普通的难民。

    那个影子并非难民,而是一名潜伏在废墟中的北洋士兵。他隐藏在暗处,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袭击。

    这个士兵的眼神冷酷,他的手指紧紧扣在扳机上,当李笑的身影出现在他的射程之中时,他没有犹豫,直接开枪。

    子弹呼啸而来,击中了李笑。

    李笑感到一股猛烈的撞击,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地推了一把。他的身体猛地一震,随即一股热流从他的军装中涌出,那是血,他的血。

    顿时疼痛瞬间传遍全身,李笑的眼前一片模糊,他的意识开始涣散。

    但生存的本能在这一刻爆发,肾上腺素的激增压制了身上的疲惫和疼痛,同时让他的身体爆发出最后的力量。

    他开始狂奔,尽管身体已经不听使唤,尽管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但他依然拼命地向前跑,逃离那个北洋士兵的射程。

    他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当他终于逃离了危险,他的身体也到达了极限。

    他感觉到自己的力气在迅速流失,就像是被抽干了一样。他的眼前越来越黑,最后一丝光明也在逐渐消失。

    最终,李笑倒在了距离自己阵地几百米的地方。他的身体再也无法动弹。只是强撑着留下了一口气,那是他的信仰所带给他最后的力量,他必须要将这些消息带给顾祝同才行。

    另一边,革命军第七军的阵地上,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北洋军逐渐逼近,顾祝同手下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是李笑的消息却迟迟未到。

    这让顾祝同感到一阵绝望,他咬咬牙,决定亲自去找李笑。

    在混乱的战火中,顾祝同冒险突围,朝着李笑曾经走过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他看到了无数伤员和废墟,战争的残酷令他心如刀绞。

    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成功地在路上找到了重伤倒地的李笑。

    此刻的他一手捂住伤口,一手撑地,试图再次站起来,打算不顾伤势继续前进,以此向顾祝同传达这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顾祝同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如刀割,急忙向李笑的方向奔去。然而,此刻枪林弹雨的恶劣环境极大地阻碍了他的前进速度。当他终于抵达李笑所在之处时,却惊愕地发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李笑开始不停地吐血,脸色变得惨白如纸,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已经处于生命垂危的边缘。顾祝同心急如焚,小心翼翼地询问:“小李,你怎么了?你还好吗?千万不要吓唬我啊!”

    在李笑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都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突然传来的熟悉声音令他惊喜万分。他吃力地回答道:“军长,您怎么来了……”

    顾祝同焦急地打断他:“别管我怎么来的,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李笑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我挺好的,就是有些虚弱而已。对了,军长,我有重要事情要禀报。”

    “快说吧。”

    “联合宣言一事确实不假,我们的革命党彻底没了希望!”顾祝同震惊地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他的声音颤抖着,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过了一会儿,顾祝同猛地抬起头来,急切地问道:“那方军长和陈军长他们是什么态度?”

    李笑摇了摇头,艰难地说道:“他们决定跟随孙先生的步伐,投靠张人骏……我们被所有人抛弃了……”

    说到这里,李笑的脸上露出一丝绝望之色。

    他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身上多处伤口正在流血,脸色苍白如纸,气息也变得越来越微弱。

    顾祝同瞪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他原本以为方军长和陈军长会与他一起坚持下去,没想到他们竟然选择了投靠张人骏。

    这个消息对于顾祝同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李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支撑不住了。

    顾祝同连忙上前扶住他,发现他的伤势非常严重。

    鲜血从他的口中不断地涌出,染红了地面。

    顾祝同焦急地呼唤着他的名字,试图唤醒他,但李笑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

    李笑的身体逐渐变得冰冷,他的生命正在慢慢流逝。顾祝同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笑的眼前闪过了许多画面。有他的母亲,有他的战友,还有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兄弟们。他的心中充满了遗憾,他还有很多话想说,还有很多事想做。

    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最后,他的眼睛缓缓闭上,李笑的心跳停止了。

    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了。

    只留下一具尸体,对于李笑而言,能够顶着这么重的伤势将顾祝同的任务完成,将这么多消息告知顾祝同,已然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顾祝同摇了摇李笑的身躯,试图唤醒他,不愿相信他就此死去。

    然而尸体怎么可能会被唤醒呢?顾祝同此举不过是徒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