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边,城外撤离的部队中,一辆不起眼的车辆缓缓行驶着,车身上覆盖着尘土,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那是孙先生的交通工具。
车内,孙先生在颠簸的旅途中逐渐从昏迷中苏醒。他的头部仍旧感到一阵阵的昏沉,但意识如晨曦中的雾气,逐渐散去,变得清晰起来。
当他睁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年轻的战士,他们正警惕地守护在他身旁,手中的武器紧握,目光锐利,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
孙先生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被安全地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他,也是为了革命的未来。
然而,他的心中却又不可避免地生出了一股怒气。他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脖子,那里传来的酸痛感,仿佛时间的烙印,时刻提醒着他刚才所经历的一切——他是在陈济棠的命令下被人强行打晕的。
ot这个臭小子,真是不干人事啊。我话都还没说完,竟然就派人把我打晕了。ot孙先生心中暗骂,他的怒气如同被压抑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喷发出来。
他决定要找陈济棠好好理论一番。尽管他的身体依然感到有些不适,但他还是强忍着疼痛坐起身来。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ot停车!ot他命令道。
随着他的命令,车辆缓缓地停了下来。孙先生缓缓地从座位上爬起,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但他的意志坚定,如同钢铁一般不可动摇。
他的目光如炬,声音虽然低沉,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小兄弟,麻烦你们去把陈济棠那个臭小子给我叫过来,我有事问他!”
其中一个战士迅速领命,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如同一道影子,很快就消失在了队伍之中。
时间在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但不久之后,陈明的身影出现在孙先生的视线中。
他骑着马,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尊敬,他跳下马,快步走到孙先生的身边,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孙先生,您醒了,您感觉怎么样?”
孙先生没好气地回答道:“这还用说吗?要不你被打一下试试?”
陈明听后,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尴尬的神色,他那充满歉意的目光闪烁着。随即,他急忙向孙先生道歉:“孙先生,我我真的很抱歉,我当时我当时也是没办法”
看着陈明如此诚恳的态度,孙先生也不再追究,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仿佛是在告诉陈明,事情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再过多解释。
接着,孙先生将目光转向陈明,好奇地问道:“你是陈济棠手下的陈明小子吧?”
陈明听到这个问题,赶忙恭敬地回答道:“是的,孙先生。”
随后,孙先生又追问道:“陈济棠,他没有来吗?”这句话让陈明不禁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孙先生的问题。
事实上,陈济棠并没有亲自前来。陈明面对孙先生的询问,感到有些为难,不知如何作答。
最终,陈明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回应道:“他没有来,孙先生。他决定要留在南京城中主持大局。”
“那方觉呢?我怎么没见到他?”孙先生皱起眉头,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陈明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赶忙回答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方觉军长和陈济棠军长一起留在城中主持大局,他们决定率领着城内剩余的八万余名革命军,与北洋军展开最后一场的血战。”
“请孙先生放心,他们绝对不会丢了革命军的脸。”陈明挺起胸膛,坚定地说道。
孙先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责备:“我说的是丢不丢脸这个问题吗?他们作为党国的元老,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撤出来呢?”
陈明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无奈地说道:“孙先生,我们需要有人断后,而且我们不只需要断后,我们还要用南京这一仗,彻底向袁世凯,向世界宣布我们革命军永远都是有血气的。”
孙先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对陈济棠和方觉的深深敬意:“陈济棠、方觉他们两人的行为真是大义啊。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四万万人崇敬!”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费!“
孙先生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转向陈明,问道:“哦,对了,我还忘记问了,我们此行先去哪里?”
陈明迅速回答:“我看过地图了,我们去的方向,从地图上来看,应该是九江地区。”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已经对这条路线了然于胸。
孙先生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九江那个地方好像不是我们控制的吧?”
陈明点了点头:“没错,孙先生,那个地方不是我们控制,那里处于张人骏实际的控制势力范围之内。”
“就连那里的总指挥官都是张人骏所任命的!”陈明继续地补充道。
听到这话,孙先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沉思,随后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回忆和感慨说道:“又是张人骏那个老头吗?”
陈明微微一愣,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探询:“难道先生和张人骏有过什么往事吗?”
孙先生叹了口气,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缓缓开口:“确实有一段过往,当年广州起义时,我和他有过激烈的争论。”
陈明闻言心中一惊,没想到先生与张人骏之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不禁追问道:“那后来呢?”
孙先生顿了顿,接着说道:“那时,尽管我们都怀着改革的热忱,但最后,理念上的差异让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遗憾。
陈明沉默片刻后,忍不住问道:“那张人骏现在的态度如何?”
孙先生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沉重:“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做出改变。”
孙先生继续说道:“而且,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国家刚刚摆脱封建的枷锁,接下来自然应该迈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世界的潮流。但张人骏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的理念我至今难以完全理解。”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唉,要是他的理念跟我相同就好了,我们本可以携手并进,共同改变这个吃人的世界的!”
突然间,孙先生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还有这老头的行为真的是气人。我们都说好了,要跟我结成同盟,甚至都已经对外发出了正式公告,没想到,张人骏居然见死不救,放任北洋军直直地攻入南京。”
陈明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探询:“孙先生,我冒昧地问一句,为什么张大人他选择见死不救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位前辈的不解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孙先生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的语气中流露出愤怒和无奈,说道:“你个大头兵,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还用问,当然是利用袁世凯的力量来对抗我们,然后坐收渔利。”
他的言辞中明显表现出对张人骏策略的不满,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局势的无奈接受。
他接着叹气道:“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将所有的委屈埋在心底。”他叹息着,眼中闪过一丝疲倦,似乎在这一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