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57章 往后谁敢惹孤?

第57章 往后谁敢惹孤?

    报纸拿在世家手中,却显得无比沉重。

    朱皇帝这是疯了吗?为了控制天下舆论,竟不惜血本的往里砸银子。

    这么大的张,单拿出来一张,印上这些字后,成本最低也要2文钱吧。

    他却5张大纸只收1文钱,这还不亏到佬佬家了?

    不行,报纸这东西,绝不能让它掌控在皇家手里,否则对世家极为不利。

    这个东西可比童谣什么的厉害多了,简直就是毁天灭地的舆论大杀器啊。

    必须把它收归朝廷,才能由世家的官员控制,发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文章上去。

    然而,在早朝上刚一提出来:

    “陛下,臣建议,将《大明报业》收归朝堂。”

    此言一出……

    孔学希第一个就跳出来强烈反对。

    这关系到俺孔二愣子扬名立万,收回朝当,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整天为咱标榜丰功伟绩吗?

    刘伯温第二个跳出来反对,报纸整天都在宣扬新政的好处,你们收回来,写一些你们想要的东西,老夫还怎么顺利推行新政?

    老夫还要在退休以前,把新政彻底的推行完呢。

    老夫可是立志,要做一个与商鞅并列的大改革家,万古一相。

    宋濂等人随后也站出来极力反对。

    现在老夫是副社长,是首席大主编,他们仨都是主编。

    全天下文人都在追捧咱,这要是收回去,老夫还怎么享受这些好处?

    满朝武将,功勋文臣也在反对。

    还等着《大明伟业》来采访呢,采访完的也只是暂时采访完了,后面还有许多大战没有采访呢。

    你们敢给断掉?老子回头带上人,把你家房子都给点喽。

    于是,只得退而求其次。

    “陛下,臣请求户部拨款,由朝庭开办一家报业,不能民间都有了,朝廷却没有,如此,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刘伯温:

    “《大明报业》乃是太子受陛下敕封为记者,由陛下授权,太子牵头,”

    “宋大人等主办,各大勋贵子弟参与,天下文人共享的发声渠道,”

    “说是民间创办也可,说成朝廷创办的也并无不妥,”

    “自古文学不分家,又何必刻意把官民区别看待呢?”

    “再者,徐大人可敢保证,由朝廷官办的报业,能比得上《大明报业》否?”

    “若不如《大明报业》,岂不更加丢尽朝廷颜面?”

    “若无人问津,导致半途而废,造成的损失,是否需要有人担责?”

    “既然已经有了成熟的报业,官民皆可畅所欲言,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国库里的税银呢?”

    小朱拿着小本本,一边记录着,又给补了一句:

    “孤以为,这件事情不如就见著报端,让天下人做个评判吧,倒底是应该收归朝堂呢,还是朝堂该另行创办一家,与《大明报业》一争高下,行那等与民争抢之事。”

    所有支持者纷纷咐喝:“对对,就让这件事情见报,让天下人都来评评理,那些个整天把不与民争利挂在嘴上的官员们,都是怎样一副嘴脸。”

    徐子兴顿感不妙,此事一但见报,自己的名声就臭了。

    赶紧往回找补:

    “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支持《大明报业》的,臣还发表过两篇文章呢,”

    “臣只是担心报纸卖的便宜,长此以往,必将入不覆出,”

    “臣是在为殿下考虑啊,这笔银子本该由朝庭支付,是以才出此言。”

    小朱:

    “孤身为太子,父皇常常教导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孤虽衣食无忧,但百姓却依旧艰苦,报纸之所以卖的便宜,”

    “是因为这些纸,穷苦百姓可以拿来包东西,拿回家里糊墙;”

    “买不起纸的书生们,也能用来练字;与之相比,区区一点银子算什么;”

    “孤要做一个像衍圣公那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天下万民之人。”

    群臣:这犊子让你给装的,地上人间都装不下你了是吧?

    该说不说,这太子是真会做人啊。

    一番话,先把皇上夸一顿;又把孔老匹夫给夸上天了;还变向的把自己给夸赞了一通。

    老朱一脸自豪的表情:看到没,咱儿子这么优秀,都是咱教出来的,你们行吗?

    虽然咱没说过那样的话,但咱的意思也大差不差。

    回去咱就把这句话记在皇明祖训里面,传至后人。

    孔学希直感觉体内有一股圣光,隐隐将喷之欲出。

    我孔二愣子,注定是要成圣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老夫所感化,太子爷将来也必将成圣。

    宋濂等人:能不能别装批了,你要真那么高尚,那广告部是干啥用滴?这几天门槛都被人给踩烂了。

    众臣:“吾皇圣明,太子殿下英明,衍圣公仁德。”

    ……………………

    仪凤门外的江畔码头。

    硕大的铁甲舰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码头上,朱标、刘伯温,以及刘的夫人,在此送行。

    刘家小儿子刘璟,今年也满20岁了,今天带上家小,以及刘琏的家小,准备去瀛洲。

    刘伯温本打算让夫人也去那边的,奈何夫人死活不从,只得由她。

    一家人道别,小朱不便打搅,把一封信交给刘璟后,便让到一旁。

    不多时,那群“案犯”换了行头,人人带着包袱,被毛骧带过来。

    当日在朝堂上指证的人,必须让他们全身而退。

    “殿下,人已带到。”

    小朱点点头,来到众人面前。

    “不论你们中间,之前犯了何等罪过,到了瀛洲以后,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如果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孤也救不了你们,听到没有。”

    “多谢殿下开恩,小的们一定牢记殿下的叮嘱,到了那边,一定好好做人,决不让殿下失望。”

    “嗯。”

    小朱一摆手,王胜上前,每人给发了十两银子。

    “你们到那边,一切要重新开始,这点银子你们拿去应急;”

    “孤答应你们的,到了那边就按人头分田,最少十亩田,”

    “不再有人头税,每年只收两成租税,就绝不会食言;”

    “不过嘛,毕竟山高皇帝远,有时候孤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看见他们了没有?”

    “看到了。”

    “那少年的兄长,是瀛洲最大的官,你们只要不得罪他,就不会有差池。”

    “多谢殿下提点,小的们到了瀛洲后,一定每天为殿下烧香祈福。”

    “祈福就算了吧,只要你们在那边好好的就行,等回头有机会,孤会去看你们的,你们可别让孤失望,谁要是没能把日子过起来,孤非把你们吊起来抽不可,没出息的人,不抽留着干啥?”

    之前说的不一定,让大家好生担心。

    现在,有太子爷这句话,大家就放心了。

    只要不去招募那一大家子人,到那边指定能分到田。

    太子爷当真仁德无双,不像那些官员大老爷们一样,不把咱当人看。

    咱只不过是交往了一次,就念着咱的日子将来会不会过起来。

    相信只要不好吃懒做,日子就一定能过起来。

    众人还想说些感激的话,太子已经去刘伯温那边。

    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