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邀请梁宁进屋,让自己的孙女儿给他准备早饭。梁宁摸摸空空如也的肚皮,又想起老乡长赵永贵说的话:要是想做事情就要先融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老汉也是姓赵,红石村赵姓是大姓。刚才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是他的孙女。
女孩的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个人在这个穷乡僻壤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便丢下当时还不到两岁的孩子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村里人见孩子可怜,赵老汉又是一个人,便把孩子送到了他这里。问他愿不愿意收养,赵老汉看着眼前的孩子,想都没想就伸手抱了过来。
赵老汉就一个人拉扯着孙女,日子过得倒也还算是凑合。孙女今年上高三了,是村里为数不多上过学,还上到了高中的女娃娃。
可赵老汉年纪越来越大,女孩看到自己的爷爷为了给自己筹集学费。这么大年纪还起早贪黑,甚至还要冒着风险上山采药。
于是就死活不肯再去上学,硬是要在家里帮着爷爷分担家务。不论爷爷怎么说,她就是不肯让爷爷一个人操劳。
提起自己这个孙女,赵老汉眼中充满了自豪,也夹杂着自责和遗憾。
其实赵老汉原本并不姓赵,在六几年代那个动荡的时代,有天红石村的村民在路边,发现已经昏死过去赵老汉。好心的村民就把他背了回来。
发现赵老汉的时候,他浑身伤痕累累只身一人,身边放了一只行医箱,箱子上面用细麻绳捆了厚厚的一摞书。
回到红石村将养了一个来月,赵老汉的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在那个年代,村民自己都吃不饱饭,可淳朴善良的他们,你家一点他家一点,硬是把个将死之人,从鬼门关里给拉了回来。
等身体稍稍恢复之后,赵老汉就自己上山采药给自己治伤,又过了数月身体已经完全康复。
从那以后赵老汉就留在了红石村,当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在那个贫瘠的年代,他就像是一道光,守护者村民们的健康。
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赵睿书,可大字不识的村民们,觉得还是叫他赵大夫更顺口。
赵大夫从来没和人说起过自己原来的姓名,也从未和人谈起过往。没人知道他原本姓甚名谁,也没人知道赵大夫是哪里人,以前是做什么的。
只知道他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很是了得,特别是那手针灸的神奇,真可说是可以起死回生。
几十年过去了除了村里的老人,几乎没人还记得赵大夫的来历。
梁宁接过小姑娘端过来的玉米糊,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慢点吃,慢点吃,瞧你那样。”赵睿书在一旁慈祥的看着他那副狼吞虎咽的模样关切地叮咛。
“你吃完了帮我劝劝小倩,年纪轻轻的哪能不读书呢,不读书以后怎么走出这个山窝窝。”
“爷爷都说了我哪儿也不去,我就要在家里守着您。”
女孩的名字叫赵冰倩,这个名是赵睿书替她起的。此刻她正站在爷爷身后,一边替爷爷捶着肩,一边用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对面的梁宁。
“唔……唔……爷爷说的对,要读书不读书以后就只能一辈子待在这里了。”梁宁一边往嘴里扒着糊糊,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吃你的饭吧,饿死鬼投胎一样,又没人和你抢,你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作哑巴。”
“哎,怎么说话的呢,人家小梁到家里来了,那就是咱们家的客人,哪有你这么和客人说话的。”赵睿书责怪的语气中,也带着对小女孩的疼爱。
“他才不是客人呢,三天两头跑咱们家,蹭吃蹭喝还往回拿。”梁宁听了也不觉得害臊,时间长了他和祖孙俩的关系早就已经熟络。
“我这不是没地方吃饭嘛,这里又没有食堂,我一个人只能东蹭一顿西蹭一顿了。要不以后我就交伙食费。”
赵睿书笑骂着朝着孙女的手拍了一巴掌:“人家小梁到家里吃饭咋了,那用得了几个钱。”
接着又朝梁宁说道:“小梁啊,别听她一个小妮子胡咧咧,啥时候想来就啥时候过来,就把这里当做是你自己的家。你一个人年纪轻轻的,哪里懂得照顾自己。”
梁宁自从离开了兰江,在赵睿书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赵冰倩嘴上虽是这么说,看见梁宁碗里的糊糊见了底,又转身走进厨房,给他拿了一个馒头。可小嘴还是不饶人:“给你,吃这么多。”
从这天开始,梁宁每天下午忙完了,就会过来吃饭。吃完饭他就给赵冰倩补习功课。
不愧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在赵冰倩的眼里,面前这个大哥哥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许多功课经他的嘴里说出来,甚至比课堂上老师讲的,更容易让自己理解和接受。
再说赵永贵和崔向前他们几个村长,对梁宁也是很照顾。虽然赵书记已经挑明了梁宁到工作组,负责的是协助计生工作。可他们心里清楚,这摆明了就是赵春生在打压梁宁,所以并没有人拿这个当真。
梁宁倒也是没有闲着,凡是书面上的工作,给镇里写报告,上报数据这些工作,都是由他来完成。
这倒也解放了几个村支书,梁宁没来之前,这些事情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工作,自己都得硬着头皮去应付了事。每次提交上去的文字材料还总是挨批,现在可算是有了帮手。
至于赵书记分配给梁宁的计生工作,依旧是按部就班,以前是怎么办现在还是怎么办。
赵冰倩在梁宁的劝说下,也回到了县里的中学。
再说到乡中心小学的王校长,在听说工作组来了一位京城大学毕业生的消息之后,兴奋得两眼直冒绿光。
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便从家里拎着两瓶过年从县里买回来的高粱酒,匆匆跑到了老乡长杨永贵的家里……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这不都是为了娃娃们着想嘛。咱们在这山窝窝里穷了一辈子,总要想办法让那些娃娃们走出大山。可是关于让梁宁去学校给娃娃们上课这事,我可不能替他做主哦,这事还是要问问他自己的意见。”
得知王校长来意之后,杨永贵的心里也活泛了起来。石坡乡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窝窝里,是应该为年轻的娃娃们谋一条路。
梁宁的到来,老校长的建议,让杨永贵看到了石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