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高昌王国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关键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然而,随着唐朝的崛起和对西域影响力的扩大,高昌王麴文泰的行为逐渐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不满。
贞观四年(630年),麴文泰曾亲自前往长安朝见唐太宗,并贡献了地方特产,这表明当时双方之间存在着相对友好的关系。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麴文泰开始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唐朝利益的行动。他选择依附于西突厥,并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阻挠西域各国通过高昌向唐朝进贡。此外,他还发兵袭击了已经归附唐朝的伊吾(今新疆哈密)和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进一步激化了与唐朝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消除这一障碍。
二、经过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解决高昌王国的问题。此前,麴文泰曾亲自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并贡献了地方特产,但随后他转而依附西突厥,阻挠西域各国通过高昌向唐朝进贡,并袭击已经归附唐朝的伊吾和焉耆等国。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对唐朝在西域的权威构成了直接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于同年征召麴文泰入朝,但麴文泰借口生病拒绝前往。这表明高昌王并不愿意服从唐朝的命令,进一步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于是,在十二月初四,唐太宗下诏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领数万步骑兵以及突厥、契苾等部族的军队,准备对高昌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麴文泰低估了唐朝的决心与能力,认为从长安到高昌的距离有7000里之遥,中间还要穿越约2000里的沙漠地带,地无水草且气候异常恶劣,因此判断唐朝不会派遣大军前来攻打。然而,侯君集率领的大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导下,顺利克服了自然障碍,抵达了碛口。这一突如其来的军事压力让麴文泰感到极度恐慌,不久便因忧惧而去世,其子麴智盛继位。
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唐军开始正式进攻高昌。首先攻占了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获了7000多名男女平民。接着,侯君集命令中郎将辛獠儿作为前锋部队直奔高昌城。麴智盛试图组织抵抗,但在唐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很快败退,并退回都城坚守。为了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侯君集下令士兵填平护城河,并建造高达5丈的巢车以俯瞰城内情况,从而能够准确掌握敌方动态。
与此同时,奉命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队也被唐军的威势所震慑,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投降。失去了外部支援后,麴智盛意识到继续抵抗已无意义,遂于八月初八开城门投降。至此,历时近一年的高昌战役宣告结束。
战后,侯君集指挥部队继续扫荡剩余地区,最终共占领了3个郡、5个县以及22座城市,统计得到户数8046户,人口377万人,马匹4300匹,控制区域东西长800里、南北宽500里。为了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管理,唐朝在当地设立了西州,并在可汗浮图城设置了庭州。此外,还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建立了安西都护府,留驻军队以确保该地区的长期稳定。
三、结语
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