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决定发动一场北伐曹魏的战役。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采取了分兵策略,命令赵云和邓芝作为疑兵,占据箕谷,而他自己则率领十万大军直取祁山。
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让他镇守街亭这一战略要地。街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通往汉中的关键通道,一旦失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北伐计划的成功与否。因此,诸葛亮在出发前特别叮嘱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
然而,马谡在到达街亭后,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在山脚下靠近水源的地方安营扎寨,而是出于自负,选择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山上。马谡的这一决策,完全忽视了地形对于作战的重要影响。面对副将王平的多次劝阻,马谡非但没有采纳建议,反而表现出极大的自负,认为自己的兵法知识远超他人,甚至暗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诸葛亮还要懂得用兵。
马谡坚持认为,占据高地可以居高临下,形成优势,同时,他认为将部队置于绝境之中可以激发士兵的斗志,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然而,这种战术忽视了实际战场上的诸多因素,比如水源供应、后勤补给等问题。
王平多次劝说马谡改变部署方案,但均被拒绝。最终,马谡一意孤行,将大军部署在了山上
二、经过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的消息后,迅速反应,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名将张郃前往抗击。张郃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曾多次与蜀军交锋,深知蜀军的作战特点。他率兵抵达街亭后,立刻侦察到了马谡的错误部署——蜀军在缺乏水源和粮草补给的山上扎营。张郃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果断采取措施,切断了蜀军的水源和粮道,将马谡的部队围困在山上。
张郃利用这一地理优势,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先是切断水源,使蜀军士卒饥渴难耐;接着,他指挥部队纵火烧山,加剧了蜀军的混乱。蜀军在饥渴和火攻之下,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战自溃。在这种情况下,张郃命令部队发起总攻,最终导致了蜀军的大败。
马谡在街亭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遵守诸葛亮的指令,擅自改变了部署地点,将部队置于不利的地形之中。这一错误决策直接导致了街亭的失守,进而使得蜀军失去了继续进攻曹魏的最佳时机。作为前线指挥官,马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到汉中后,诸葛亮面临了艰难的抉择。马谡不仅是他的爱将,而且是蜀汉内部荆州系的重要人物。然而,街亭的失守不仅是一个军事上的失败,也是一个政治上的挑战。为了维持军纪,稳定军心,诸葛亮必须严格执行军法,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马谡。诸葛亮最终决定处决马谡,这一决定不仅是基于军事上的考虑,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三、结果
诸葛亮总结街亭之战的失利教训时,痛心疾首地说:“用马谡错矣。”他意识到,虽然马谡才华横溢,但在实际指挥作战中却表现出了严重的失误。街亭之战的失败不仅使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战略要地,还导致了整个北伐计划的受挫。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将马谡革职入狱,并最终判处死刑。
在临刑前,马谡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封遗书,表达了他对诸葛亮如同父亲般的尊敬,并承认自己的过错。他在信中写道:“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诸葛亮看到这封遗书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他深知马谡是自己非常器重的人才,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然而,作为一军之帅,诸葛亮深知军纪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支想要成就大事的军队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凌驾于军法之上。如果赦免马谡,将会失去将士们的信任,也会削弱军纪的权威性,这对蜀汉未来的军事行动将是致命的打击。
尽管内心极度挣扎,诸葛亮还是做出了决定,他命令执行军法,将马谡处斩,并承诺会照顾好马谡的家人。在执行军法之前,诸葛亮承诺收养马谡的儿子为义子,以保证马谡家族的未来。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诸葛亮作为领导者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部下的关怀之情。
当马谡被处决的消息传遍全军时,将士们无不感到震惊与痛心。诸葛亮的这一决定,虽然残忍,但却在军中树立起了严格的纪律观念,让所有将士明白,军令如山,任何人违反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