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州纪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 第22章 商鞅变法

第22章 商鞅变法

    一、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分封制逐渐崩溃,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芽。这一转变伴随着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特别是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这些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原有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催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对立的社会阶层。

    新兴的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寻求相应的政治权利,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以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并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一过程中,各国纷纷掀起了变法运动,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需求。著名的变法包括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与此同时,秦国的情况与其他六国有所不同。战国初期,秦国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以及赋税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晚于其他六国,导致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力较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增强国力,秦孝公开始寻求人才,引进改革者,以图强盛。

    秦孝公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秦国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占据有利地位,避免被其他国家吞并。为此,他积极寻求改革人才,最终引入了商鞅。商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激进但有效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的军事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变法经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各国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纷纷掀起了变法运动。秦国也不例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激进而有效的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使其最终成为统一六国的强大帝国。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计划在国内推行变法,但担心国人会有异议,因此犹豫不决。为了讨论变法事宜,秦孝公召开了朝会,让臣工商议此事。在朝会上,旧贵族代表甘龙和杜挚反对变法,他们认为除非利益增加百倍以上才应该改变法律,除非功效超过十倍以上才应该更换工具。他们主张遵循古法和礼仪,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对此,商鞅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他以商汤、周武王为例,说明不遵循旧制而兴盛的例子,以此驳斥了旧贵族的复古主张,并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了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商鞅采取了一个颇具创意的行动来展示他的诚意。他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宣布: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能得到五十两黄金。起初人们都不相信,但当有人真的搬动了木头后,商鞅兑现了承诺,给了此人五十两黄金。这一举动极大地提高了商鞅在民众中的威信,为变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令商鞅颁布了《垦草令》,作为变法的序幕。《垦草令》的主要内容包括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削弱贵族特权、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这些措施为后续的全面变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颁布并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轻罪重罚;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和赋税;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第一次变法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令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年,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编订户口,实行户籍制度;推行小家庭政策,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通过这两次变法,秦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鞅的变法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实力,还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变法结果

    商鞅变法的结果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激进但有效的改革措施,秦国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到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的转变,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在秦孝公去世后,失去了强有力支持者的商鞅处境变得十分危险。旧贵族利用这个机会发起了反击,商鞅被迫逃离秦国,但在逃亡途中被秦军追捕。

    商鞅最终在秦军的追捕中丧生,遭受了残酷的“车裂”之刑。尽管商鞅本人的结局悲惨,但他所推行的变法措施却得以延续。秦惠文王虽然出于政治考量对商鞅进行了严厉的处置,但并没有完全废除商鞅变法的成果。相反,这些变法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并继续在秦国推行。

    四、变法影响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吸收了前人的经验,如李悝、吴起等人在魏、楚等国的变法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使得变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改革: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扩大了亩制,鼓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生产方式,并奖励垦荒。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政治改革:商鞅推行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打击了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力,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这些改革措施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为后来秦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军事改革:商鞅实行军功爵制,鼓励士兵在战场上立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一制度使得士兵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和荣誉而奋勇作战,极大地增强了秦国军队的军事实力。

    法制建设:商鞅变法重视法治,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禁止私斗,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秦律》就是在这一变法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的。《秦律》强调对“盗贼”的镇压,并对轻罪采用重刑,如盗窃少量财物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此外,《秦律》还规定了连坐法,即如果户籍登记不实,不仅相关官员要受罚,同伍的人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社会秩序:商鞅变法还规定了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的小家庭政策,旨在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商鞅变法的成功不仅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为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汉代学者王充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确立了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基于商鞅变法的成果,它不仅体现了变法的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法律体系。

    总的来说,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命运,还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