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走了,师娘们也没了,也没人管束了,韦笑俨然成了府中的少主子,于是成天和后羿社的兄弟们混在了一起。
韦笑在离丛碧山房(弓弦胡同一号)不远的平民居住区,租了一套小四合院,他的兄弟们就被安置在那里,兄弟们一共八人,自称“后羿八义”,也是后羿社集结之所。
兄弟八人以年龄排序
老大金石道人,三十一岁,擅易容之术,经常以鹤发童颜的老道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精通测字,看相,炼丹,看风水,消灾解难,降妖除魔等等,只要业务允许,几乎没有什么他不会的,其实基本属于招摇撞骗,而他真正擅长的其实是做局,但他也只是针对富贵人家,倒也不是因为有多高尚,而是穷人没钱,富人有钱。
老二韩国仁,三十岁,长白山采参客,少林俗家弟子,练金钟罩,铁布衫,罗汉拳,精钢铁骨,拳可裂石,但在一次采参归来遇到日本人,人参被抢,还差点被枪打死,这才辗转来到北平。
老三那鹰,二十八岁,满清后羿,北平土著,天天在北平城里转悠,为人八面玲珑,和各种人都能打交道,消息灵通,常靠出卖消息,给古玩买卖双方“拉纤”而赚取费用。
老四范贾同样二十八岁,中州人,比老三小几个月,精通古玩修复,亦能制造出以假乱真的赝品,圈内人称“鬼手大师”。
老五唐霸,来自蜀中,擅长毒药暗器,轻功亦不俗,本是和师门几位师兄弟一起去黑龙江极寒之地,寻找一种特殊的药草作为配制毒药之用,结果遇到日本人,师门兄弟皆死,只有他一个人独活。
老六简莫言,二十六岁,有国外留学经历,会英,日两门外语,在北平城开有一家西式药房,精通现代化的各种器具的操作和使用,痛恨日本人的对华侵略,但其身份背景有些神秘,韦笑只是隐隐觉得其背后可能依托着某个红色组织。
老七甘蔗,女,二十一岁,巴蜀酉阳人,使分水峨眉刺,腰缠飞虎爪,轻功超绝,乃是一名女飞贼!一次在盗窃日本人驻北平大使馆的时候失手中枪,重伤费力逃脱后为韦笑所救。
韦笑知晓其身份后大概猜到了她的来历,只是仍然好奇的问道“你为何叫这名字,难道你喜欢吃甘蔗?”
甘蔗解释道“我们家族的老祖姨婆白再筠……”
韦笑心神激荡打断甘蔗道“等等,老祖姨婆是怎么回事?”
甘蔗继续耐心解释“明朝末年,建奴犯边,我们老祖宗白再香代夫出征战辽东,平奢崇明叛乱被朝廷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酉阳土兵总兵官,为了纪念她的功绩,我们都尊称她为老祖婆,白再筠是她的妹妹,所以我们称她为老祖姨婆……”
甘蔗继续讲述“白再筠嫁给一个叫甘蛰,字恒田的汉人书生,他教我们族人武艺和技术,淘金生产,歼灭流寇,保卫了我们的家乡,但他一身无后,待他死后,我们族人为了纪念和感谢他的贡献,便世代从族中选一女孩作为他的后代,我就是这一代他的后人,所以我叫甘蔗。”
听完甘蔗的讲述,韦笑心里百感交集,微微一笑很惊魂……
后羿社的人几乎都与日本人有着血海深仇,就连满清后裔的老三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皇上都被日本人抓走了,变成了一个傀儡,直接从皇亲国戚变成破落户,其恨可想而知。
日本人侵华以后,大肆掠夺中华民族的国宝文物,在东三省敌战区,日本人毫不顾虑的杀人越货,挖掘古墓,然后把大量文物运送回国。
在非占领区,特别是北平这样的历史名城,曾经的帝都更是有无数的日本特务组织,他们明面上会对看中的中华国宝高价收购,暗地里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后羿社的宗旨就是破坏日本人的这些掠夺行为,明面上会有韦笑的师父张伯驹出面和日本人竞价,并同时告诫圈内人不许把国宝卖给日本人。
暗地里,韦笑则带领后羿社的成员们有组织,有策略的和日本特务机关,挂羊头卖狗肉的日本各种组织展开斗智斗勇。
韦笑虽然年纪最小,却是后羿社的社长,因为他是发起人,功夫最好,鉴定技术最高,靠山最硬,活动资金也全是他所出。
后羿社对日本人肯定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他们会采用各种手段对付日本人,明偷暗抢,下毒暗杀,设局掉包,制假瞒天过海等等不一而足。
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国宝或者文物韦笑都会交给师父处理,张伯驹很认同他们的做法,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活动资金,并表示等时局稳定之后,就把这些国宝文物无偿的捐献给国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北平沦陷!
在日本人攻入北平城以前,韦笑将师父家里的收藏品通通转移隐藏了起来,然后带着后羿社的伙伴们动身前往南京,寻找自己的师父。
在南京,韦笑找到了时任南京盐业银行经理的师父张伯驹,也见到了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师母潘素。
韦笑和伙伴们安顿下来之后便在南京各文物市场,古玩店转悠,结识了不少南派工艺大师,并学习到了不少南派制瓷工艺,南派玉石翡翠雕刻之法,以及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鉴赏之法,大大的提高了他古玩方面的鉴赏水平。
身处乱世,面对日本人可能打过来的危险,很多人选择变卖藏品兑现防身 ,张伯驹怕这些国宝级藏品落入日本人之手,倾尽全力加以收购,其中就有李白书法作品《上阳台贴》,唐寅作品《孟蜀宫妓图》轴,王时敏作品《山水》轴,蒋延锡作品《瑞蔬图》轴,西晋陆机书法作品《平复贴》等。
《平复帖》是现如今中华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作品,后被张伯驹夫妇捐献给了国家,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