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伍振洋为公事去了药厂,是李厂长接待的,他们去食堂吃饭时,李厂长想起霞姐和伍振洋都是单身,于是跟伍振洋提了一嘴。
伍振洋觉得跟霞姐格外有眼缘,便答应了,让李厂长帮忙做媒。
李厂长知道想要说服霞姐,只有汤总出面才行。
汤玉知道这事后,就极力劝霞姐。
她跟伍振洋打过很多次交道,也听说过他在农场的事迹,是一位好干部,脾性都很好。
当年伍振洋离婚,是因为夫妻异地,妻子又不愿意到农村来,于是提出离婚。
霞姐被劝动了,接受了相亲。
结果俩人第一回相亲就相中了,决定先了解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也没有多久,不过两个月,他们就去民政局扯了证。
霞姐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小家,并且离工厂很近。
话说回来,院子里的人都在期待着见到欧阳雪。
汤玉笑道:“你们别急啊!我现在就把她请下来。”她进了屋里。
欧阳雪其实就在她的房间里边。
刚刚客人进来,都只请到了院子里。
院子比先前扩大了几倍,还用砖砌了个很大的灶台,弄了个大理石桌在院子里,为的就是来客可以在院子里聚餐聊天,这样比起在屋子里要舒服很多。
不一会,汤玉拉着欧阳雪出来,顿时把院子里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欧阳宇志瞪着眼睛捂着嘴巴问:“你,你是我姐吗?”
此刻的欧阳雪身段凹凸有致,穿着一件立领荷花边的的淡蓝色长裙,裙子是最近流行的款式。
再加上她的脸蛋由以前的圆饼脸瘦成了漂亮的瓜子脸,配着她精致的五官,脸上还化着淡淡的妆容。
这身段,这模样,简直就像画报上的明星。
她和汤玉站在一起,长得真是有八九分相像。
欧阳雪笑看着弟弟:“宇志,你以后可不能再管我叫大胖姐了,不然我该揍你。”
这句话惹笑了院子里的人。
欧阳宇志走到欧阳雪跟前来,拉着姐姐的手说:“姐,你现在真是太美了。”
他还伸手摸着欧阳雪纤瘦的手臂,“姐,你手上的瘤子都没了。”
汤玉笑道:“你姐身上一个瘤子都没了。”
欧阳宇志笑道:“这真是太好了。”
他笑着笑着,竟然哭了起来。
欧阳雪拍了下弟弟的手:“你哭什么啊?”
欧阳宇志哽着喉咙说:“我高兴哭的。”
后边,欧阳明和刘莹都激动得哭了,但他们都在极力掩饰。
何惠珍也拉着孩子走了过来,笑道:“小雪,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
欧阳雪看着何惠珍的脸,的确不认识,但她已经猜出来了。
这时方进走了过来,他先是逗了下哲哲,摸着哲哲的脑袋对众人说:“今天我家有三件喜事要宣布。”
李大海大声笑道:“哪三件啊?”
方进先看着欧阳雪:“第一件,小雪姐完美蜕变,病好了,也变美了;第二件……”
他又摸了下哲哲的脑袋,“哲哲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正常孩子的标准。”
他语气一顿,看着众人,像是在卖关子。
董小芸大声问:“方进,第三件事情呢?赶紧说啊!”
郑石附和:“真是的,急死我们了。”
方进走到汤玉身侧,揽着她的肩,又伸手抚着她的肚子。
他这一个动作瞬间就让人明白了。
董小芸一脸惊喜地喊了出来:“汤玉你怀孕了。”
汤玉抚着方进搁在自己肚子上的手低头羞笑了一下:“你猜对了。”
霞姐闻声忙走到她身侧来问:“多大了?”
汤玉笑道:“三个月了。”
霞姐一脸惊讶:“怎么没见你有孕吐反应?”
罗丽插了一句:“这都是我师父的功劳,经常给我师娘调养身体。”
欧阳雪惊问:“都三个月了啊?我到你家来的时候,你就怀孕了啊!”
方进笑道:“所以小雪姐,你是我们的贵人啊!”
这话说得,欧阳雪心里十分舒坦。
她在这里呆了三个多月,总觉得欠方进和汤玉他们太多了。
当然了,她准备了一笔钱要给他们,算是报答。
方进又说:“其实我们家的好事,还不止这三桩。”
郑石嚷嚷着:“还有什么啊?赶紧说,让我们高兴高兴。”
方进朝邱宇看了一眼,便见邱宇一脸郑重地端着一个方形的红漆木盒子来,盒子还扎着红绸带。
何惠珍一看就明白了,她激动地抱起了儿子,走到了欧阳雪身边。
方进接过红漆木盒子后,将木盒子递到欧阳雪的手上:“你打开看看。”
欧阳雪有点好奇,她将红绸带解开,再打开木盒子,里面搁着一张纸。
她把纸拿起来一看,上边大标题上写着的是“亲缘鉴定书”。
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有点激动了。
虽然她心里有八分肯定自己和汤玉是亲姐妹,但必竟没有相关证明,也有误会的可能性。
她看着上边的鉴定结果,她和汤玉就是亲姐妹。
何惠珍也看着这上边的结果,激动地道:“你和汤玉真的都是我的亲妹妹。”
她激动得都哭了起来。
欧阳雪看着何惠珍,又转脸看着汤玉,眼睛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
方进过去把哲哲抱了过去,三姐妹便拥在一起抱头痛哭。
一时之间,在场中人无不感动落泪。
汤玉家的事情,在场的人基本都清楚。
三姐妹,两个被卖,一个被扔,她们竟然还能相认,这是方进多方努力的结果。
这一天太让人振奋开心了。
这天晚上,欧阳雪跟着养父母和弟弟回了市区。
她在房间枕头下留下了一千块钱,在汤玉去整理房间时被发现了。
方进说:“这钱是铁定不能收的,等改天送去给她。”
由于化妆品厂的药妆产品反馈特别好,再加上业务运作高效,全省各个市区都陆续有经销商加盟,并且慢慢地渗透到外省,厂里因此又新增了两条生产线。
药厂也有新药上市,也因疗效好,药品供不应求,得增加生产线。
两家工厂大量吸收本地工人,为松湖农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