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释迦摩尼这个译名,众人皆是若有所思。
如今大唐虽然以道教为国教,但也容得下庙宇僧人遍地,但尽管如此,他们却也只知道寺庙中的大雄宝殿之上,供奉的是本师释迦摩尼佛,却对他为何被称作佛一无所知。
哪怕是好奇上来询问修行高深的方丈,他们也会捻着佛珠,来句“佛曰:不可说。”
见众人都是一副好奇模样,李斯文言语一顿,将悉达多追求超脱而出发求道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一一道来。
良久后,李斯文连喝几口白开润润嗓子,解释道:
“因为佛陀在雪山苦修后,便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所以西域高僧都会选择在修行得到一定成果后,便效仿释迦求道,行苦修之事,以追求身体或心灵上的超脱。”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应和,催促李斯文继续往下说:
“而世间万世皆有正反两面,这苦修,自然也分成了正道苦行和外道苦行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所谓正道苦行,是一种舍好衣,戒三餐,去多眠,以行为压制人心贪欲的修行,僧人们会借此精进办道,逐渐修成无我的中道之法。”
众人皆是聚精会神的,听着李斯文将这些佛门不会轻易外传的秘辛缓缓道来。
期间,房玄龄无声笑了笑,揶揄的看向一脸无聊的程咬金,那眼神中的意思让他不禁冷哼一声,尽是些歪门邪道。
“而某想要说的,却是这被世人视作外道或异行的,外道苦行。”
李靖突然正色,事关自己身体健康,容不得他不认真,然而
“外道苦行,是一种西域僧人会以我执‘贪求世福天乐’为由,而行的种种无益极端之苦。”
“简单些的只是沐浴当地母亲河,认为一日沐身三次,百年后便可得道超脱。”
“而除了沐浴圣河以外,剩下的苦行,便是外道被世人视作异类的主要原因。”
李斯文皱着眉头,强忍着恶心说道:
“牛狗外道,即僧人认为前世是从畜生投生而来。所以今生要持牛狗戒,吃草食秽,洗刷前世罪孽。”
“或是自坐外道,即以赤身裸体,不惧寒暑,自修行后便以蓬头垢面大行于世,忍受世人讥讽侮辱,借苦行增进心灵。”
众人听闻紧锁眉头,甚是不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不珍惜也就算了,怎么还会有人好端端的不做人,去学鸡狗出入腌脏地,以秽物为食,甚至不惜自残,以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修行。
“而要说这其中最让人胆寒的,那无疑是一种名为赴火外道的行为。”
李斯文话还没完,说出了他心中最是残忍的所谓外道苦行:
“修行此道的僧人,会在修行开始时主动投身烈火,以自焚来效仿曾经火神降生的传说,以此来向神明展示内心虔诚。”
众人脸色更是阴沉似水,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人世间竟然有如此邪魔的修行。
长孙皇后更是捂着朱唇,恶寒之感从脚底涌向全身。
“嗯综上所述,外道苦行就是一种怎么极端残酷,西域僧人就怎么来的折磨。”
“他们认为这种修行可以洗净身上罪孽,也就是大唐境内,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说法的源头。”
说到这里,李斯文忍不住叹息一声,这就是上等人种婆罗门和刹帝利,愚化下等人的手段,因果报应,为下一世积德
而大唐现在的九品中正制,如果发展到极致,那就和后世三哥的种族制同出一辙。
明明是潜力堪比华夏的古老文明,却被婆罗门搞成了世界级谐星。
“但殊不知,释迦摩尼佛在经历了六年苦行后,便认为这是一种歪门邪道,于是愤然结束了这种折磨”
李二陛下突然想到了什么,也顾不上心中恶心,起身焦急问道:“李斯文,你的意思是说高僧玄奘西行求经,求回大唐的,会是这种歪门邪道?”
李斯文略微思考一番,好像后世的外道苦行来过华夏,但并未在华夏境内兴盛,多是三哥那边出的笑话,于是宽慰道:
“哪怕是在西域这种孕育出它的土壤,这种苦行也同样被视作异行,遭到世人不喜。而玄奘大师内心虔诚一心向善,挑选佛经时一定会再三抉择,定不会出现如此疏忽。”
李世民点点头,玄奘的本事和志向他自是清楚的,他求经也不是全为了自身,更多的是为了普渡苦难之人。
“再说,汉人心中皆是务实的,全国庙宇最是兴盛的,莫过于送子的观世音,求学的文殊,好运的弥勒”
李斯文张张嘴,除了这三位大佛,他好像说不出另外的名字,地藏?正常人谁拜地藏,下去了好有人罩着?
只好振袖一挥掩饰脸上不自然,继续说道:
“神佛若灵验那信他也无妨,若是不灵验便会被驳斥为淫祠邪祀,这些无益之苦,汉人是吃不得的。”
李二陛下听闻他的分析,终于是长呼一口气,放松的坐回原位。
听完这些佛教的不传之秘,他已经认定了李斯文便是当今大唐,最为了解西域的那个人,他说的假不了。
而且李二陛下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等玄奘返京时势必要亲自盘查,一定要把这种听了就糟心的恶心东西绝之国门以外!
李斯文虽然疑惑,但并没有思考李二陛下此问的缘由,而是继续道:
“而某开的这方佛手小金刚,便是外道苦行之中,信奉自残一派的不传秘药,传说有接骨易筋的神奇功效。”
长孙皇后心神大震,欲要起身询问,却被更冷静的李二陛下拦住,低声道:“观音婢莫急,且听听李斯文是怎么说的。”
“相传,某一流派的西域高僧,会将黄金涂抹至全身,再由旁人以钝器巧劲儿拍打,久而久之,身体就与黄金不分你我。”
“通体金黄所谓成就金刚之身。”
众人听闻,脸上都浮现古怪神色,再一想到寺庙中香案上,那佛陀的丈八金身,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