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家主落网,六万粮食没收,林立刻就让刘猛带人卸下来,煮粥救济灾民。
看着三万淳朴的灾民井然有序的吃的白粥,林墨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些灾民都是贫苦人家,房子田地毁于一旦,被逼无奈才聚集在此,如今总算解决了。
至于城里的灾民他倒是不担心,其一粮食价格已经恢复原价,其二,能进去的不是有亲戚的,就是不差钱的主。
事情尘埃落定后,林墨不再逗留,返回了府衙。
外公王长林接到他的求助,马不停蹄的就来了,他得去见见,他们已经两年未见了。
再有,外公以前在官场混迹多年,经验老道,有些问题他也想请教一下外公。
来到府衙,一位精神矍铄,须发皆白老者早已等候多时。
林墨笑着打招呼道,“外公,两年未见,风采依旧啊。”
“哈哈,你这小嘴啊,还是这么甜!”王长林笑骂道,“这次叫我过来,是不是还遇到其他难事了?”
“怎么说,外公曾经也是大周叱咤风云的人物,当过刑部侍郎,可以给你指点指点。”
“外孙哪敢麻烦您老人家呀。”林墨挠挠头,“只是想着您老见多识广,来给外孙指点一二。”
“少废话!”王长林板起脸来,“到底怎么回事?”
林墨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长林。
王长林听完,沉思片刻道:“这件事确实有些棘手,涉及宣王,要时时小心。”
“宣王可不是好相与的,此人手握重兵,心狠手辣,睚眦必报。”
“你断了他的财路,他可不会轻易放过你。”
“你不要轻举妄动,先看看陛下的意思再说。”
林墨点了点头,“外公想法,和我如出一辙,放心吧,我很惜命的。”
王长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相比两年前,你可谓是换了一个人。”
“不错,有勇有谋,这才能在官场混得开。”
“对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王长林考教道。
“我想先整顿城中的秩序,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林墨说道,“同时,也想办法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
“嗯,这是个不错的想法。”王长林点点头,“不过,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可不容易啊。你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还要有一颗为民着想的心。”
“外孙明白。”林墨郑重地点点头,“外孙一定会努力的。”
“光有这些还不够。”王长林提醒道,“你还需要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林墨眉头微皱,“可是,那些大臣大多都是秦侩的党羽,他们怎么会支持我呢?”
王长林笑了笑,“这就需要你动动脑子了。你可以利用一些手段,让他们看到你的能力和决心,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林墨恍然大悟,“多谢外公指点,外孙明白了。”
“还有,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鲁莽行事。”王长林嘱咐道,“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外孙记住了。”林墨点头应道。
王长林见说的差不多了,喝下最后一口茶,起身道,“好了,墨儿,外公还有要事,就先走了。”
日后有空记的来平州玩,你表妹王可儿常常把你挂在耳边。”
听到王可儿,林墨情不自禁陷入回忆。
“五年前,原主十三岁,十岁的王可儿因为病情严重,灾平州无法治愈。
原主母亲便带她来洛阳找太医治疗,住到了王府,就在他旁边的院子里。
记忆中,王可儿长得很可爱,笑起来有一个小酒窝,经常跟原主身后叫个不停。
“表哥,表哥,我们出去玩儿。”
“表哥,你要去哪里,我也去,好吗?”
“表哥,我好难受。”
“表哥,我喜欢你。”
……
“表哥,我要走了,你会想我吗?”
直到王可儿离开,原主都没有在意,当时原主心里只有赵嫣然,哪里会管她。
思绪回转,林墨长叹了一下,“这段缘分是原主的,他不得不背锅。”
“至于王可儿,他只能说未来看缘分了。”
“好的,外公,墨儿一定记得。”林墨保证道。
“恭送外公。”
林墨将王长林送出府外,便转身回府,叫来墨素颖,刘猛,商议下一步计划。
“刘猛,你先说一下当前情况。”林墨出声道。
刘猛难掩笑意,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林大人,眼下灾民吃喝问题已经得到控制,百姓不满的声音也消失了。”
“都说,你是在世活佛,下凡历劫,救众生于苦难。”
“尤其是你直接拿了梁文广这个江州第一贪官,三大家族,百姓更是津津乐道。”
林墨摆了摆手,打断刘猛,“好了,别拍马屁了,说正事。”
“三大家族家产抄了吗?人抓了吗?”
此话一出。
刘猛立即正色起来,“林大人,按照你的吩咐,三家家产全部抄没入库,店面查封,人也一个不落,全部入狱。”
“好,那些店铺全部想办法卖了,换成钱,入库保存,等本官回去,上交国库。”
“看好梁文广,别让他跑了,或者死了,待到解决灾情,一同押解回洛阳。”林墨有条不紊安排道。
“那王筱孙三家?”刘猛疑惑道。
“他们?还用我说吗?”
“他们书信中只提到梁文广,可见和宣王联系的人只有梁文广一人,他们无用了。”
“按照大周律法,抄家灭族,知道该怎么做了。”林墨一脸平静道。
刘猛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道,“知道了,三大家族,午时问斩。”
林墨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很快,午时三刻到来,三大家族人员纷纷被押解刑场。
林墨坐在椅子上,墨素颖,刘猛在其两侧。
看着写有“斩”字的令牌,唏嘘不已。他也有当监斩官的一天。
墨素颖看着人群中还有三个不足三岁的幼童,不忍道,“林大人,那三个孩子可以不杀吗?”
“不行。”林墨摇了摇头。
“你怎么能这么残忍,他们是无辜的,什么都不懂。”墨素颖不可置信。
“乱世之中,何谈无辜,抄家灭族,岂能儿戏。”
“要怪就怪他们投错了胎,下辈子注意点。”
“斩立诀!”
话音落下,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大地,围观百姓高呼。
“杀的好!”
“死有余辜!”
“青天大老爷,万福金安!”
墨素颖不忍目睹,提前回了府衙。
事了,林墨闭目休息了一会儿,才步履蹒跚的走了回去。
前世今生,第一次杀人,鲜血淋漓,尸首分离,他感觉反胃想吐。
好半晌,在刘猛搀扶下,才回到府衙,站在明镜高悬四字下面。
林墨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江州城未来的繁荣景象。
“刘知府,我们不仅要解决贪官污吏,还要为江州百姓创造一个长久安宁的环境。”林墨语气铿锵有力。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一味的放粮赈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本官认为,当下该以工代赈,让百姓建房子,有活干,有钱赚,如此才是上上策!”
刘猛拱手施礼,“林大人高瞻远瞩,属下愿誓死追随!”
墨素颖坐在椅子上,此时她也想通了。
林墨做的是对的,杀一儆百,不仅可以震慑其他官员,还能收拢人心,赢得百姓支持。
听到林墨此话,来了兴趣,起身询问道,“林大人,何为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