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面积广阔,东南西北四城形成工整对称的布局。
都督府位于北城,军营、粮仓都位于此。而知府衙门则位于横跨整个中轴线的南城。主要人口,也都在南城。
正堂之内,北平、大同两处大营主帅铁铉面南而立。
在他面前站着一位风尘仆仆手持圣旨的太监。
“巡抚北平、领兵部尚书衔铁铉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兹特加封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北平大营指挥使,钦哉!”
太监名叫三囍,乃是司礼监少监,同样是朱允熥潜邸时期的旧人。
他上前一步,将圣旨交到铁铉手中。
“恭喜指挥使大人。”
依照大明官制,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为正二品,兵部尚书也是二品。五军都督府负责调兵,兵部负责遣将。同时担任这两个,意味着铁铉只需对天子负责,调兵遣将可不必知会兵部与大都督府。
只不过,铁铉的脸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喜色,他掂量了一下圣旨,似乎在感受其中的分量。
似乎,这道旨意来的太过突然。
站在侧后方的解缙低头轻轻咳嗽一声。
而三囍见铁铉迟迟没有反应,脸上的笑容变得十分僵硬。
“臣领旨谢恩。”
铁铉回过神来,“天使请坐。”
三囍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铁铉让解缙收好圣旨,落座之后说道,“君赐之恩,臣不敢辞。然而无功受禄,臣十分惶恐,还请天使明言解惑。”
三囍当然知道这位封疆大吏的脾性,对铁铉这种直白的风格也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指挥使大人不必自谦,自您赴任北平以来,北平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官吏清正廉明,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政绩。您是朝廷栋梁,却甘愿为大明远赴边陲。如此心性,满朝上下都无比敬服。”
对于这种常侍奉宫中贵人的内监来说,这种称赞人的场面话可谓信手拈来。
铁铉稍稍沉默,三囍这些话没有任何价值。
要是按照三囍的说法,只要做好本职就能加封指挥使,那朝中各文武如何能心服。
片刻后,铁铉加重语气,“敢问天使,在下为边将,无功却受禄,如何能让三军将士心服。陛下究竟还有何口谕,还请天使明示。”
铁铉如刀锋一般的浓眉渐渐拧起。
三囍下意识有些紧张,“朝廷意欲北伐兀良哈,陛下让杂家转告指挥使大人,北平、大同当整军备战。”
解缙心生不妙,连忙笑着插话,“两处军务,天使放心,请移步驿馆歇息。”
铁铉很清楚解缙这是在替他解围,免得做出不合时宜的神情,谁知道这个太监是不是那种阴险小人。在翰林院多年,解缙太清楚,得罪谁都不能得罪皇帝身边的潜邸旧人。
“敢问天使,何人挂帅。”
三囍停住脚步,老老实实的回答,“营国公挂帅。”
“何人为副。”
“曹国公与您。”
三囍离开时,解缙赶紧追上去,把一把金豆子塞进三囍袖中,“再问天使一句,光凭京营、北平、大同,如何能北伐兀良哈。这秦王、晋王、宁王三位,也要动一动吧。”
“自然,陛下已经给旨,大宁府、西安府、太原府三处大营,尽归指挥使大人节制。”
解缙稍稍松了一口气,“天使请去驿馆歇息。”
送走三囍,再度回到正堂,铁铉已经不在这里。解缙便来到书房,果然见铁铉坐在长案前眉头紧锁。
他走到一旁拉开椅子坐下,喟然道,“知道会北伐,却没想到这么快。”
铁铉沉默不语,只看着手中的卷宗。
“大人,您这是何必呢。”
铁铉抬头,“北伐自然不错,错的是时机。其实我倒也清楚,陛下为何要急于北伐。兀良哈虎视中原,随时都会南下。朝廷里,藩王、文武各方压力,再就是百姓”
“可如此急躁,就怕弄巧成拙。”
解缙缓缓起身,看着逼仄庭院里星星点点的绿色,“大人,陛下旨意是,大宁府、太原、西安诸营尽皆归您节制。营国公坐镇后方,实际带兵在前的,就只有您与曹国公。如此一来,胜率又可加上几成。”
“还是因为藩王。”铁铉默然,似是在平复心情。
翌日,拂晓之前。
第一抹阳光射向大地时,铁铉回到自己的宅子。
一宿未眠,他的脚步略显疲惫。
铁铉考虑问题,看待战局的角度并不是一城之得失,而是从全局通盘考虑。
这一夜,他不知翻阅了多少资料,甚至解缙也在帮他翻找,前前后后做了十几种方案。
“大人,歇歇吧。”
两人的脸色都很有些不好看,北方三镇重兵都驻扎在北平城郊,而且这些人与铁铉从应天带到北平的京营互相看不对眼。
但铁铉没办法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折腾人,更何况眼下正是用人之际。
铁铉带着亲兵回到住处,简单的一个冷水澡,换上常服回到书房。
一名心腹亦步亦趋的跟着,另一人则站在廊外。
“让诸营主帅全都到北平来,我不管他们原先跟着的是秦王还是晋王,我奉的是陛下的旨意,有不来的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