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老四卖力靖难,朱允熥背后偷家 > 第23章 贼首可斩

第23章 贼首可斩

    明洪武三十五年,五月初七。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狂风般升腾,席卷了整个江淮之地。

    燕虏丘福这一路,进逼泗州。两万兵马驻扎于盱眙以南三十里处。另一路朱棣亲率四万,与朱能分于来安两侧,遥望汊河。

    泗州守备徐真与扬州监察御史王彬,几乎是同时向京城发去紧急奏报。

    维持了将近三月的承平岁月,被悍然打破。京畿周遭四府七州,陷入了极大范围的恐慌。

    朝廷新任江北大营主帅郭英亲至滁州,主持战局。

    郭英应对及时,各城张贴安民告示。将三州七县欲献城或弃城的主政官,斩首示众,杀鸡儆猴。

    十几颗人头落地,四府七州暂时恢复平稳。

    一些躁动不安的心,犹如被泼了一盆冰水。这些人这才想起,如今坐镇滁州的江北主帅,绝非原先马溥那种迂腐可欺的酸书生可言。

    平安、铁铉各路,反应迅速。

    徐辉祖坐镇扬州府,守住各条官道。防止北军,从泗州南下扬州,对镇江发起突袭。

    原驻镇扬州的盛庸,北上宝应。稳定后方,同时作为后备军,临机待命,随时驰援泗州、来安一线上的朝廷侧翼。

    来安、汊河一线,利用境内密布的水网河道,再加上各处寨、堡、城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的防御体系,使得朱棣在此处,寸步难行。

    滁州原本官民逃了大半,如今江北都督府搬到这里,官民也安分了许多。

    都督府里,与往日比更加忙碌。

    几乎每个人,都是走路带风。

    郭英端坐在正堂,脸上看不到慌乱,唯有沉稳肃然之色。

    正堂内,幕官与幕宾们早已经屏退。郭英负手站在沙盘旁,厉眼之中精光熠熠。

    沙盘对面还站着一人,此人是朝廷新任的兵部侍郎杨荣。

    他微微垂手,恭敬的站在一边。脑子里还是临行前面圣时,朱允熥对他的嘱咐:若擅预军务,朕必斩你。

    “武定侯,锦衣卫派人到了,四府七州十四县搜捕燕虏细作。蒋大人说,宁抓错不放过,免得这些人浑水摸鱼。还请武定侯,也务必小心,莫要着了燕虏奸计。”

    郭英抬头看了对方一眼,颔首道,“侍郎大人辛苦了。”

    他很清楚,若不是战事临近,锦衣卫也不会这么急着抓人。这些人本就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中,先前不抓,也只是因为不确定。

    眼下局势严峻,一旦两边开战。哪座城被细作,开了城门。那便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斩断这些互相联系的枝蔓,也能震慑敌军。

    “这些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

    杨荣对郭英十分的恭敬,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是大军主帅。更多的是,杨荣十分赞同郭英对战局的判断。

    守江必守淮,这是郭英在靖难之初就提出的理念。

    只不过,朝廷、兵部,对此置若罔闻。硬生生的让郭英把江淮大军抽空,拉到冀鲁,直面朱棣。

    再就是李景隆兵败,虽保住了五万伤残,却造成了江淮无兵的现状。

    如果弃淮,只靠着长江天险,是一定守不住江山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郭英凝望着沙盘上的来安防线,淡淡道,“各路粮草,都送到了没。告诉盛庸,让他分出兵力来,帮着协防京城。燕王可是在漠北鞑子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咱们不能把他当庸才看。”

    泗州与扬州接壤,而滁州又与扬州挨着。朱棣分兵去了泗州,名义上是祭拜祖陵,但到底是做什么,没人知道。

    正因为这样,郭英实在没法放心。

    杨荣恭敬道,“武定侯放心。”

    虽然消息传递有些滞后,但在这几天之后,京城的男女老少也得知了泗州、扬州尽皆被围的消息。

    尽管战场态势僵持不下,但前几日的战况激烈程度足以证明燕虏绝不是浅尝辄止的试探。他们坚决的想要拿下扬州、滁州这道防线。

    后方消息真真假假,有说扬州已破,燕虏屠城上万。也有说,朝廷节节胜利,已将燕虏赶回徐州,不日将收复故土。

    众说纷纭,令人茫然。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能嗅到空气中浓稠的战争的味道。

    各城百姓神情肃然,快速的穿过街巷。

    郭英将茶盏放在桌上,无暇再去赞赏杨荣。继续走在简易的沙盘旁边,“若扬州有失,燕虏再横穿过来。彼时,滁州也将不保。滁州没了,京城也就危了”

    双方破局之点,都在扬州。

    郭英判断,丘福这一路的目的,就是扬州府。

    “可主动找燕虏决战,再图”

    话音戛然而止,忽有一旗官匆匆走进正堂。

    “禀大将军,京城来令。”

    旗官走到郭英身边,双手捧着一封火漆完整的信。

    郭英接过拆开,目光落在信纸上,脸色微变。信纸上除去抬头和印章之外,便只有寥寥几个字:战事若不决,贼首可斩,以大局为重。

    杨荣也看了一眼,放在一边。

    “这封军令”杨荣惊疑不定。

    “有何不妥。”

    杨荣摇摇头,他说不出。

    郭英呼出一口浊气,招呼旗官,“去,把这信再送去扬州。再加上本帅一道将令:守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