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谁敢叫我剃发易服 > 第124章 初见帝师孙承宗

第124章 初见帝师孙承宗

    武节将军是明代正五品武官,他之前的职位是把总,正七品武官,相当于一连提升好几个级别了。

    这个官职只是一个荣誉和激励,关键是后面这个千户一职,意味着他至少可以光明正大的率领1000以上的人马,这个才是最大的实惠。

    至于世袭,他现在没有后代,根本无需继承这个职位。

    再者说了,等他的后代长大,天下是怎么样的谁又知道呢?

    升职之后,还有一些物资上的奖励,传旨太监一同带了过来,放在通州城中稍后就会交给他。

    除了他之外,像赵铁、赵村、贺关等人也有封赏,只不过没有赵秩的级别高。

    圣旨念完众人纷纷上前祝贺。

    赵秩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武节将军,再加上义父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很多人都想和他打好关系。

    至于赵率教,会有专人去给他传旨的。

    接旨谢恩之后,一行人来到阿巴泰面前。

    “你就是鞑子的贝勒,老奴的儿子?”

    太监询问道。

    “死太监……”

    阿巴泰嘀咕一句后把头扭向一边,无论传旨太监怎么问话他都不应。

    “阿巴泰,高公公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

    旁边一个武将问道。

    此人正是通州总兵杨国栋。

    “哼”

    阿巴泰依旧一副傲娇的样子。

    对于赵秩,他很服气。

    因为他是被赵秩俘虏的,而且一路走来他发现赵秩真的有几分本事,属于令人崇拜的强者。

    强者,他自然服气,也愿意跟他们说话。

    至于其他人,一个太监,一个总兵,这些人根本就不配他正眼相看。

    “有没有懂女真语的,咱家听着好像在骂人我啊……”

    高公公虽然听不懂女真话,但是他看得懂对方的表情。

    那副不屑、蔑视的样子。

    四周的人都摇了摇头,没有人站出来。

    左右看了看,他将目光落在赵秩身上:

    “小赵将军,你和赵总兵常年处在边关,和女真人蒙古人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应该懂得一些女真话吧?”

    听他这样一问,很多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了过来。

    这可是表现的机会,整好了他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皇帝一旦记住了晋升的机会就大了。

    这些人哪里知道赵秩的想法,他只想抱着这个千户好好苟一下,潜心发展一下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想出什么风头。

    可是传旨太监问起来了,又不能不能给对方面子,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上来,轻轻说道:

    “高公公,他觉得我们这些人不够资格审讯他,而且跟你猜的一样,他出言很不逊。”

    赵秩并没有将阿巴泰的话翻译出来,这样对方会很没有面子的。

    模棱两可的解释对大家都好。

    高公公脸上闪过一丝愠怒,作为皇帝的特使,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的存在。

    来到通州这些日子,除了孙承宗这个最大的官员之外,谁看到他都是客客气气的。

    现在却被一个女真俘虏鄙视和咒骂,他的心情怎么可能会好。

    然而他又拿阿巴泰没有办法。

    因为对方虽然被俘,可总归是女真人,根本不在明朝的体系之内。

    这样的人不给面子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再者,此人是皇帝点名要的重要人物,打打不得,骂不骂不得。

    随即他又明白过来,赵秩说的这么小声其实是在照顾他的面子。

    这小子,年纪纪轻轻,太懂事了。

    看来日后得照顾点才行,日后他做的官大了,我也能顺手捞点好处。

    “好了,既然他不愿意说,等到了北京城进了锦衣卫的大牢自然就会说的。”

    想到这里,高公公丢下阿巴泰,让赵秩跟着他一起进城。

    这可是一份殊荣,多少人想都想不到的,不过在赵秩这里却是很不情愿的。

    推不敢推,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当然,有人抬举并不意味着可以横行无忌,现在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武节将军能趾高气昂的时候。

    赵秩让通州总兵杨国栋等人走了之后他才敢挪动步伐。

    见他如此懂事,杨国栋等人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把位置让出来,都紧紧跟着高公公的后面。

    “大哥,你怎么不走前面,高公公不是让你跟着他吗?”

    见赵秩一步步落在后面,赵铁走过来轻声问道。

    赵秩作了一个啉声的手势:“低调,低调,和兄弟们走在一起我的内心安心一点。”

    “原来如此”

    赵铁恍然大悟。

    就这样,一群人簇拥着高公公和押解着阿巴泰前往城内。

    行走的时候,刘勇还有意识的落在后面,和赵秩等人走在一起。

    不会儿了,众人来到通州县衙。

    就是在这里,赵秩见到了明末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大明忠臣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保安高阳人(今属河北),1563年出生,现年已经66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算得上高龄了。

    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中国明朝末年的大臣,民族英雄。

    他一生起起伏伏多次,做过翰林院编修、中允,谕德、洗马、少詹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督师辅臣……

    这个洗马可是给战马清洗的意思,洗是一个通假字,通先,是一个官职,主要负责辅导教育太子政事,文理等职。

    换句说是太子的老师。

    等太子做了皇帝之后,他就顺理成章变成皇帝的老师。

    孙承宗辅导的太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

    正是因为有这个身份存在,魏忠贤几次想陷害孙承宗没有得逞。

    己巳之变的时候,孙承宗因为柳河之役失败而赋闲在家。

    柳河之役发生在大明了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份。

    明军将领马世龙误信已经投靠女真人的奸细刘伯漒之言,派鲁之甲、李承先袭取耀州,结果二将中了埋伏,在柳河战死,一同损失的还有四百多人。

    因为这事,朝中少有少人开始弹劾孙承宗。

    天启皇帝不允,因此和朝中大臣针锋相对。

    消息传到辽东,孙承宗为了不让皇帝为难,主动辞去督师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