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视频通历史,我打造十大帝王金榜 > 第460章曹操大怒:来人,把曹丕打入大牢!

第460章曹操大怒:来人,把曹丕打入大牢!

    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里用煮豆燃萁,暗喻曹丕手足相残。

    结果曹丕听了后,动了手足之情,眼中含泪,神色惭愧,最终没下手。

    原本就是同胞兄弟,理应同气连枝,何必如此相煎?

    或许曹丕是担心后人耻笑,为了保住声誉,安抚天下,就把曹植贬为永平侯。

    曹植以自己超群才华逃过一劫。

    虽然此时流露出曹植对曹丕非常不满。

    另一面,由此也反映出封建统治内部斗争极其残酷,还有诗人艰难的处境,以及抑郁悲愤的思想感情。

    曹植用豆比喻自己,用泣表达了受迫害的悲愤和痛苦。

    第一二句,说了豆被蒸煮过程的惨痛和无尽折磨。

    第三四句,点明了煮豆的燃料,却是让豆得以成长的茎竿。

    茎竿在锅底使劲燃烧,导致锅里的豆承受无比煎熬,忍不住哀声痛哭。

    茎竿燃烧,把跟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生生煮熟。

    以此来比喻兄弟步步紧逼,手足相残,实在有违天理,于情理不容。

    曹植脱口而出的七步诗,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又抒发了曹植心中的痛苦。

    显然,已经在责问曹丕:

    “你我本是同胞手足,为何要如此咄咄相逼?”

    曹植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点出了此时的主题。

    “同根而生的豆萁和豆粒,为何要如此冷酷无情,欲致对方死地而后快?”

    其中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千百年来,用来劝导手足相残的用语。

    足以见得曹植这七步诗对后世的影响力极大。

    诗里讽刺之中有内涵规劝提醒。

    足以看出,曹植无比聪慧,衬托出曹丕残害手足的残酷。

    此诗绝妙之处,在于比喻巧妙,寓意通畅。

    豆萁和豆粒本是同根生,就像同胞兄弟,茎秆燃烧把豆粒煮得翻转。

    用这个比喻手足相残,非常伤感。

    听着如此饱含血泪,带着哽咽的控诉,如果还良心未泯,就会心中有愧,无法自拔。

    这让人不得不佩服曹植应对敏捷,手段高明。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这种超乎常人敏捷的创作实力,以及创造思维的高度称之为神思妙悟!

    当然,这首诗在危机中而成,自然说不上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巧妙。

    可七步诗,虽说救下曹植性命,却未能改善他的处境。

    最终,一身才华无处可施展,才中年就郁郁而死。

    可因为这首诗,千载世人都同情曹植,也骂了曹丕千载。

    可凡事都有两面,也有人猜想,曹植有错,曹丕故意放过他,知道曹植能力超凡,为救他而让他做七步诗。

    后世也有人用本是同根生来比喻手足情深,更用此时来讥讽那些不爱惜手足之情的人。

    其实曹植聪慧不止这七步诗,他的洛神赋成为流传千载的浪漫主义名作。

    至于不知是否真的威胁了曹植,曹丕的,被称之粗鄙朴素,像是两人在对话。

    而曹植则是好得不得了。

    不过,有势力的名门望族都能理解曹丕为何心思重,恐惧曹植才华横溢,让父皇宠爱影响他的皇位。

    只是,曹丕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坐上龙椅。

    更多世人信奉成王败寇,只有极少数同情弱者,有点恻隐之心。

    却也难保有人因为嫉妒。

    毕竟千载以来有多少人怀才不遇?

    所以曹植的遭遇让他们感同身受。

    不过曹植兄弟也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嬴政见了同根生,突然想起一些过往。

    直到现在,手足之情根本不存在。

    在嬴政看来,他那同父异母兄弟简直死有余辜,可这事终归有悖道德风尚。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正风气,生于皇族,永远都要直面这种事情。

    别说是嬴政,就连所有时空的皇帝都同样无比感慨,毕竟能有几人没有经历兄弟相残,就能坐上皇位,就连龙子龙孙,都会老调重弹。

    仿佛对于皇帝而言,这是必须跨过去的门槛。

    曹操深吸一口气,大怒,“来人,把曹丕打入大牢。”

    没办法,毕竟这时的曹操更加宠爱曹植。

    而那七步诗,更深得曹操喜爱。

    而曹丕所作所为,让原本不是很喜欢曹丕的曹操,愈发愤怒。

    他曹操还健在,如何能容忍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

    “空旷城墙上。”

    “一把蒲扇。”

    “如高山流水琴音。”

    ……

    诸葛孔明坐在城墙上,谈笑风生,羽扇纶巾,一手弹琴,一手扶扇!

    身边有两名兵卒在伺候茶水,透过大开的城门,隐约可见有百姓在清扫路面。

    此刻,司马懿,集结大军正静默城墙下。

    城墙上不时传来琴声。

    司马懿神色凝重地仰头,看着城墙上弹琴的诸葛亮。

    许久,司马懿吼叫着下达撤军军令,成千上万将士有条不紊,转身撤退。

    自从诸葛亮挥兵北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西凉,生擒夏侯桥,降服姜维,连破南安、天水、安定!

    然而,正当蜀军威震关中时,形势突然逆转,战局从胜利顶端直接跌入谷底。

    诸葛亮就是在这样的急转直下的形势下临危受命,用超人才华,淡定定力及杰出军事才华指挥蜀军,从颓败的低谷,平安撤军。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空城计!

    也成为三十六计中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心生暗鬼的心理战。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曹睿因为抗蜀,不得已重新启用司马懿,令其率军前往长安会合。

    这时,司马懿突然获悉孟达准备谋反消息。

    对诸葛亮来说,孟达叛变对整个魏蜀战局中,是分兵讨伐魏的一大千载难遇大好机会。

    即便诸葛亮跟关外呼应,进攻关中,孟达直击洛阳,魏国局势会相当险峻。

    所以司马懿,立马知道这事关乎全局,毫不迟疑平了孟达,然后赶赴长安。

    他当机立断,平复了对魏国有危险的孟达造反,铲除了诸葛亮意图内外夹击的重要力量。

    对此,曹睿非常赞赏司马懿的果断。

    司马懿这步棋相当厉害,从战略上拦住了诸葛亮往前推进的脚步。

    足以见得,魏国忠唯一能跟诸葛亮抗衡的,则是司马懿这位卓越的军事家。

    接着,司马懿又出奇制胜夺下街亭。

    意图卡住汉中要塞之地,不但让诸葛亮夺下陇西一带无法安守,而且撤退也受到拦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