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的名声在《三国演义》里是不甚高的,此人刚愎自用,以致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此故事影响不小,至今当地人还称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下之斩将桥,即得名于黄忠斩夏侯渊的传说,桥上刀痕宛然。
这是有悖于史实的。
据《三国志》有关夏侯渊死事的几篇传记,(一)《夏侯渊传》:“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二)《张郃传》:“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三)《先主(刘备)传》:“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四)《黄忠传》:“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四传所写,因传主身份不同,各有侧重,但仍可窥出夏侯渊并非在两军对阵和阵前交锋时死于黄忠刀下(当时战场不用刀)。他是死于乱军之中的。所以后来夏侯霸归蜀汉,刘禅特与相见,且作解释说:你家老头子乃是死于乱军之中的,“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后来有人说,当时确有刘备亲手斩了夏侯渊的传说流行于魏蜀,所以刘禅要做如此解释。
罗贯中写黄忠斩夏侯渊这段描绘,似有神来之笔,但这是演义,是出自贬曹的需要。
夏侯渊是帅才,是能独当一面的特殊人才,曹操就常让他挂帅出征。建安十六年(211),夏侯渊由东线战场调防河东,以后参加了曹操组织的讨伐关中马超、韩遂的战役,曹操返还邺城(今河北临漳),奉命留守长安,是西方军团大主帅。在此期间,夏侯渊指挥西线张郃、朱灵、路招诸军,东讨西征,先后打败马超、韩遂军的反扑,赶走氐王千万,而最大的功绩则是歼灭宋建的袍罕国割据。
宋建是陇西人,东汉末年乘乱据袍罕(今甘肃临夏),自称河首平汉王,改元,置百官。建安十九年(214)夏侯渊等围攻袍罕一月余,终于拔掉了这个长达三十余年的割据集团,擒斩宋建和所置丞相等多人。
后留守汉中。夏侯渊屡获胜利,很是得意。深知他性格、气质的顶头上司曹操却担心,经常提出警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可是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将军难免阵前亡,终于战死。
黄须儿曹彰
曹彰是曹操第三子。
肯数邺下黄须儿。曹操相当欣赏这个儿子的勇武精神;因为曹彰长得满口好黄须,有时就谑呼他为“黄须”、“黄须儿”。
汉建安二十三年(217),曹彰为北中郎将,首次带兵出征北方的乌桓,进入涿州(今属河北)界。乌桓骑兵几千迎战,曹彰只有步兵千人,骑兵几百,他采用田豫计,固守阵地,乘隙出击;出击时,曹彰身先士卒,射无虚发,一直追到桑乾河北。
当时曹操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调集各路兵马南援汉中夏侯渊。曹彰得胜后,奉命赶回,待到长安,曹操已由汉中撤退归来。
曹彰没有参加争夺汉中之战。
曹操东归洛阳,曹彰留守长安;曹操回来后患病不起,驿召曹彰,待曹彰来到洛阳时,曹操已病死了。
这时在洛阳的曹操诸子,卞氏所生的只有曹彰。有一个说法,曹植也在洛阳。曹彰与老弟关系极好,时劝曹植接班。“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引《魏略》)。此或是当时谣传,但曹丕对于同母弟都是相当猜忌的。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说,曹彰在黄初四年(223)“朝京都,疾薨于邸”。所引《魏氏春秋》说,“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老兄故意奚落,不接见,自是皇帝对兄弟的一种惩罚和羞辱,但总不至于死吧!这是为尊者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魏文帝忌弟任城王(曹彰)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世说新语·尤悔篇》)。
申耽、申仪
申耽、申仪兄弟是东汉末年盘踞上庸、房陵地区的地方豪强。
东汉末年,申氏兄弟聚众起事,初与汉中张鲁相通,后曹操据汉中,以申耽为上庸太守。刘备下汉中,命孟达由秭归攻北,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东下,合攻上庸等地,申耽降。《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引《魏略》称,“申仪兄名耽,字义举。初在西平、上庸问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曹公加其号为将军,因使领上庸都尉。至建安末,为蜀所攻,以其郡西属。”
当时申耽为表示对刘备忠诚,还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刘备仍以申耽为上庸太守,申仪为西城太守。
申耽不久病死。申仪复回归于曹魏。《魏略》又称,“黄初中,仪复来还,诏即以兄故号加仪,因拜魏兴太守,封列侯。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于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达死后,仪诣宛见司马宣王,宣王劝使来朝。仪至京师,诏转拜仪楼船将军,在礼请中”。
《三国演义》说二申配合司马懿军合攻孟达,欠确。
司马懿把申仪留在洛阳,此后申仪也就在朝为官。他想回去也不敢回去。这正是司马懿的高人处,懂得申氏家族的掌门人申仪的作用和影响。所谓留在京都,其实就是使他脱离旧地。按,申氏源出西周申国,姬姓。后为楚灭,但国民仍于汉水上游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房陵(今属湖北)就地而居,世代相承,为本地最大的宗族,根深叶茂。以至曹操、刘备时期,都不影响他们的地位。
杨修
《世说新语》记有曹操和杨修谈蔡邕读上虞邯郸淳《曹娥碑》,作隐语“绝妙好辞”的故事。
据清钮琇《觚媵》考证说,没有这回事,那是刘义康道听途说编集了的。他说:“余尝谓此皆后人传颂说,必无其事也。或谓当时有两蔡邕,皆字伯喈,一陈留人,即中郎;一上虞人,以教行举,终隐不仕,乃辟柯亭之竹,撰孝娥之碑也者,事因有巧合者,遂致讹传讹。”(《续编》卷一)此本乃文坛轶事,行之不远,却因为《三国演义》也说了,以致流传极广。
此故事很可能是移花接木。
“魏文(曹丕)为世子,经陈太丘墓,见碑题曰:‘黄绢幼妇,外孙□臼’,意之不解。杨答曰:‘陈实之墓,蔡邕之碑,钟繇之书,绝妙好辞也’”(《典略》)。
杨修真是聪明人?
杨修只能算是小聪明。靠着这点儿聪明本钱用在上层政治领域,包括参与封建王朝的接班人之争,那就非倒霉不可。
杨修常在曹操面前作秀,说巧话,真个是完全、彻底探到了主人的心理,这是一条曹操灵魂深处的蛔虫。主子最嫉恨下属猜透自己的心理及行为;更有甚者,杨修还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站在曹植这边,为他出馊主意、想办法应付曹操。他是曹植得意时的栋梁,失意时的一根救命稻草,“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三国志·魏志·曹植传》引《典论》);而杨修此种出格,在曹操认为,是别有用心地干涉了他的家事、国事。
他是必死无疑的。
杨修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虽在丞相府做着管理钱粮的主簿要职,也想到过随时有可能走上断头台的。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秋,杨修被杀,罪名八个字:“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竟然将丞相府内事宜以非正规渠道外泄,说来有些道理,可是证据呢?向谁漏泄呢?
据称杨修在刑场上也曾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曹操杀人,往往株连三族。他的根除杨修,乃是为避免曹植树党,封一张嘴而已,由是没有连累、罗织家属和亲友,包括杨修老父——大汉元老派高千杨彪。于是,自东汉杨宝、杨震以来昌盛、张大了的弘农杨氏继续流芳,成为中世纪颇有实力、对后世颇有影响的一个大家族。北朝杨忠、杨坚(隋文帝),唐杨贵妃玉环小姐及其家族,都说出自弘农杨氏。直到今天上海杨氏也有说是源自弘农后裔的。
于禁
曹操很善于选拔将才,其中一个是于禁。
于禁原来是齐北相鲍信部属。曹操和他作了一席谈话后,发现是块材料,选拔为军司马、陷阵都尉。因为治军有方,建安十一年(206),升为虎威将军,独领一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时为右将军的于禁奉命率七军援救在樊城被围的曹仁,时逢秋天,大雨霖霖,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关羽军乘大船而来,于禁和领护军的徐州刺史浩周和所率领的几万人马无路可走,多投降了,被囚禁在江陵大狱。只有庞德不屈被杀。
曹操听得这个消息,大为震惊,更为于禁失节感到伤悲,说:“我与于禁相处三十年,怎么在危难时节经不起考验,丧失气节,竟比不上庞德呢!”
孙权军俘获关羽,占领江陵,于禁等人获释。孙权在江陵很有礼貌地接见了于禁。孙权外出,还与于禁并马齐驱;在楼船上宴会,也请于禁参加。
当时孙权向曹操称藩,为讨好起见,写了一信与曹操,征求何时送还于禁。曹操迟迟没有答复。曹丕继承魏王时,孙权派了浩周和原于禁的司马东里衮回洛阳,并写了封信让他们带去抒表忠心。
黄初二年八月,曹丕力排众议,决定封孙权为大将军、吴王,加九锡。孙权也为表示输诚,事先就在江陵举办高规格的送别仪式。当时,虞翻几次三番当着孙权面羞辱于禁,此时又对孙权说:“于禁这个家伙,身为降虏,又不能死,送回去有什么意思,不如诛杀以号令三军,作为做臣子有二心者之警戒。”孙权没有听从。
曹丕在洛阳宫殿接见军覆归来的于禁,见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痛哭流涕的模样,在广庭大众前也发不出火气,只得慰谕以春秋晋苟林父、秦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出使吴国;但嘱咐他至吴前先到邺城拜谒高陵(曹操墓)。
于禁来到高陵。
忽而在陵墓屋墙上见有关羽高坐,庞德直立不屈,自己屈膝而降的壁画,顿感惭愧、羞愤,无地可容,很快发病死了。原来是曹丕在他到来前,有意命画师赶画的。
于禁事迹相当别致,后来宋朝孔平仲读《三国志·魏书·于禁传》颇有感触,写了一首古风《于将军》:长安遣兵百胜强,意气何有汉中王。
七军之心俱猛鸷,虎兕插翼将翱翔。
睥睨荆益可席卷,白帝城高如堵墙。
秣马蓐食朝欲战,雷声殷殷山之阳。
沉阴苦雨十余日,汉水溢出高腾骧。
苍黄不暇治步伍,攀缘蹙踏半死伤。
计穷岂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
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
遥观大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
蒙冲直绕长堤下,劲弩强弓无敌者。
虽有铁骑何所施?排空白浪如奔马。
将军拱手就絷缚,咋舌无声面深赭。
捷书一日到锦城,只轮不返皆西行。
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稀犹得生。
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
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
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
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
洧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
此处所谓“淯水之师”,是指于禁在张绣军追击曹操时,诸军皆乱,青州兵更为抢掠,他独率所部几百人且战且走,队伍整齐而还,为曹操表扬:“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神医华佗
神医华佗,家喻户晓。
那当然是《三国演义》帮的忙。要说是医术高明,此类高才有的是;是说书人把他和关羽挂了钩,甘心情愿地为亿万人崇奉的“武圣”刮骨疗毒。这才是天赐良机,千载难逢。一个医生只要能找上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病人治疗,足可名扬千古,誉传全球了。
这是华佗几百年为后世称颂的一个原因。
罗贯中笔下的华佗很有政治倾向性:拥护关羽,反对曹操。
但是不管说书人如何突出政治,站在兴汉一边,华佗毕竟是医生,什么阶级的病人都医,与人为善,人道主义,因此也为曹操者病。
曹操的病是头风,即偏头痛。此病只能缓解一时疼痛,难以根治。
可是曹操不懂科学,也用政治标准衡量,以为华佗有意不作完全治愈。他在杀了华佗后,说:“佗能愈此。小人愈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他认为,华佗连疑难杂症都手到病除了,遑论小小的头风症;那是想学军事家的游戏法则,养寇自重。大人物通常是把自己的思维装进所有人的头脑里的。
华佗被害,他本人也有责任。按史传,曹操还是相当器重华佗医术的。先是将他留在许都当私人保健医生,因他离谯郡(今安徽毫州)老家久了,同意他回家省亲;可他回家后推说妻子有病,几次延期不回。日久,曹操生疑,说:如果妻子真患病,送四十担小豆,再宽限些假日;若说谎,捉拿回许都。
华佗被处死了。
权势者最痛恨下属说谎。
曹操对华佗还是宽容的。要是华佗赶回许都述职,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看来他有点恃才傲物,很不识时务。
自取其咎。
这是华佗的悲剧。
华佗是在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由征乌桓前线回到邺城后被杀的。这年六月,曹操任丞相,世称“曹丞相”是也。
按,华佗的“佗”是死后追加的,他生前应该叫“华□”。所以裴松之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首句“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考信“华佗字元化,其名宜为□也”。当是。说称“华佗”,据陈寅恪考证,以为系来自天竺语agada,意为药。音译即为“华佗”,这是鉴于华□医术高明,人们将他比附印度神话中的药神降世。
番睿
潘濬在《三国演义》是一个反面角色;并说关羽用潘濬而不用赵累,是导致荆州城陷一大原因。
此真乃戏说加胡说了。
潘濬,《三国志》有正传,四百余字,如加上裴松之所引的六处九百余字,则相当完整地刻画了一个真实的潘睿形象。
这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又有作为的高级学者型官员,三国时期的一流政治人才。
他是荆州大儒宋忠先生的学生。宋忠桃李满天下,有两个得他真传的好学生:一个是写《孔子家语》的王肃,一个就是潘睿。
潘濬始为刘表聘任江夏从事时,就雷厉风行,以贪赃罪立诛沙羡长某。出任湘乡县令时,办事认真,非常清廉,远近闻名,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的孙权也知道他。
刘备借得荆州时,聘潘睿为治中从事;入川后,又请潘濬负责州事。可是总理荆州事宜的关羽刚愎自用,以出身低微,自来傲视士大夫和高级知识分子,当然也包括潘濬。潘濬和诸葛亮、庞统等都是荆襄知识分子代表,关羽不懂得团结、依靠,反而歧视、排挤之。孙权取荆州,来到了南郡郡治所在地江陵。潘濬装病,孙权就让人将他连同床一起抬来,予以慰劳。《江表传》将此段故事描绘得惟妙准肖:“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溶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溶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都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溶起下地拜谢。”
士为知己者用,潘濬终于降服,此后成为东吴一代重臣、直臣。
孙权确有开朝帝王的雄才魄力:让潘濬领兵。领兵制度是东吴独创的军制,凡属于本集团圈子里的将帅和若干朝臣,都分派有从属于自己的军队,子孙世袭,所领将士也是代代从属。它是奴隶制在中世纪的残余。仍任他为治中,凡是荆州军事都向他请教,听取建议。
孙权晚年对大臣猜疑过甚,设立刺探、侦查大臣日常举止的秘密机构,并令阴险刁钻的吕懿主持;吕懿打的小报告,孙权一概采纳,有一次甚至单向采纳小报告所说的,未经调查,将丞相顾雍和女婿、左将军朱据分别软禁。潘濬与陆逊自陪都武昌(今湖北鄂州)赶回来,当他知道太子孙登的进谏都未见效,就打算在朝会上,亲手诛杀吕懿,尔后承担责任。吕懿吓得躲开了。潘濬仍抓住不放,每次见孙权,就揭露这个奸猾;孙权后来终于醒悟,杀了吕懿。
潘濬是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人,与蒋琬是连襟。他于吴赤乌二年(239)病死后,却葬于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此地很有可能是他的家族聚居地。[1] 注释:
[1]苏南潘姓,据今上海嘉定博物馆所藏《明迪功郎顺德府知府潘公墓志铭》:“世居河南,随宋南渡,遂居之于苏之嘉定。”又《华亭志》有潘垲,元代人,翰林学十,先代为“汴人”,南渡经无锡迁华亭。似苏南潘姓多系靖康乱后由北方南迁,但也不排斥原有潘姓在焉。
魏文帝曹丕
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但只当了七年,在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四十岁时就呜呼哀哉了。
曹丕其人,千百年来,因为是曹操之子,又以代汉而立,被贬为反面角色,舞台上的曹丕脸谱,也是油白脸。
他原是大汉五官中郎将,因为篡汉,被传统史学界定为不忠;称帝后,他把曹操留在铜雀台上的侍妾当作遗产全盘接收,又被定为乱伦,以为不孝。更有甚者,是他的残酷对付同胞兄弟。
兄弟不相容,动如参与商。曹丕最忌的是同母所生的兄弟曹彰、曹植。
《三国演义》将此事归咎于曹丕,说他非常嫉妒老三的文才。
这是有悖于史实的。
其实,曹丕也是大才子。
《三同志·魏书·文帝纪》裴注所引曹丕少年时代故事有二:“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魏书》);“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典论·自叙》)。有此治学著文功底,所以本纪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文武双全,知识面极广。一篇《典论》蕴含高深的文艺理论。《吴历》说他曾抄录《典论》各一遍送与孙权和张昭,相传他还喜欢收集民间光怪陆离的神妖轶事,写成了流传至今的《神异传》。清光绪《亳州志》记有曹丕的文论多篇,比之曹植大不见得逊色。平心而论,哥儿俩难分高低,亦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曹丕对本家家族排挤、打击,以致后人多认为他是吸取了东汉帝国广封亲族、导致亡国的教训。
此说有偏颇。
曹丕只是对同胞兄弟倾轧,但对家族其他成员却倍加青睐、重用。如曹真、曹休。这是因为(一)他们虽姓曹,因非大宗,不会对营丕子孙拥有的绝对继承权产生威胁;(二)他们毕竟姓曹,比之其他文武亲近得多。因此可以托为腹心。
曹丕非庸主,而是有帝王术的。如搞统战,就有两下子;在称帝时,先后接纳了蜀汉重臣孟达、黄权的归降。此中颇见用心的是接受黄权的归降。
蜀汉镇北将军黄权随刘备伐吴扎营江北,夷陵战后,因回路被隔断,不得还,只得率南郡太守史郃、荆州治中从事庞林(庞统弟)等三百一十八人降。曹丕亲自接见,会谈在友好气氛中进行。事后,授黄权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后擢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其余如史郃、庞林等四十二人皆封列侯;为将军、郎将者百余人。
曹丕的宽容和恩赐,表示了他容纳百川的大度。
曹丕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是先吴后蜀,为此两次大规模南下,饮马长江,做出一鼓作气、攻占江南的姿态。第一次是黄初三年(222)“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第二次是黄初六年(225),“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两次都没有成效。
据光绪《毫州志》记载,曹丕做皇帝期间,曾六次回到谯郡(今安徽毫州)老家。谯郡是曹丕所定的四个陪都之一(另三个是邺城、许昌和长安),也是征吴的后方大本营。他至谯郡,有两次是南征经过,还有四次是为准备南征驻扎。他封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后说:“若吾临江授诸江方略,则抚军当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镇军随车驾,当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皆假节鼓吹,给中军兵骑六百人。吾欲去江数里,筑宫室,往来其中,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引《魏略》)他是念念不忘于统一大业的。
八斗才曹植
曹植是魏晋大诗人,也是古代中国的大诗人。
谢灵运曾比拟,天下诗才为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所以通常就用八斗才来指代曹植的创作才华。钟嵘《诗品》也把曹植列为上品,高于他的父亲和兄长。
曹植的诗,确实很美,又有情感,从审美视角认知,真正堪称大家手笔。
曹植是在家庭和友朋氛围里孕育了自己的文思,但他不是政治材料,当年曹操曾打算立老三曹子建为当然接班人。可是以曹操选择接班人的标准,并经过多次在实践中的考察、培育后,他失望了。
有史家称这是曹丕在背后捣鬼,做小动作,这当然有。但终究曹植是书生,文人才子气派,不懂得搞权术。而政治家,特别是开朝皇帝必须具备耍权术的特质。政治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它是要特殊人材才能运用自如的。
要是曹植当上接班人,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皇帝模式呢?
一是此人过于任性、放纵,浪漫主义色彩过浓。《三国志·魏书’曹植传》称,“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不节”,是大酒鬼。诗人多酗酒,此说不谬。这真有点像陈叔宝和李煜。
二是此人亲近的是酒肉和诗友。同声相闻,同气相求。他们自持聪明,其实乃是空谈家、吹牛大王,如杨修、丁仪、丁虞等文人。杨修,另有专篇,此处略过。丁仪,因曹丕说他是高度近视眼,不让曹操招为女婿,因此憎恨曹丕改投曹植门下。人有这样的气度能帮出什么事?
曹丕做皇帝平平。曹植如做皇帝可能比乃兄更差些。
曹植后期处境不妙。曹植因为有知名度,继位之争,更系嫌疑。在曹丕做皇帝的第二年,即黄初二年(221),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大不敬罪,将他由临淄侯贬为安乡侯,旋改鄄城侯。翌年定为鄄城王,四年为雍丘王。侄儿曹叡登位后更狠些,太和三年(230),徙封东阿王,六年,改封陈王。看来是富贵王侯,可是周同没有能说闲话的人,更谈不上有几个知心友朋醉酒吟诗了。按规定,亲王可以有二百人隶役。曹植的隶役却不到百人,“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而且还时时受到朝廷特派员的监视。特派员就是太上皇。有一年曹植和兄弟白马王曹彪由京都启程回国,本要同行,因为监使阻止,只得分道扬镳。监使还搜集他的著作,看看有无炮打曹丕父子的黑材料,并送到皇家档案库里存档。
坏事也会变为好事。曹植死后,曹叡假惺惺地为死人恢复部分名誉,并下诏销毁曹丕在位期间臣僚诋骂、诬告曹植的多份小报告,又从档案库中找出过去搜集的曹植赋颂诗铭和杂论百余篇,抄录了两份副本。这些文稿因而得到妥善保存,后来陈寿写《曹植传》就引用了四篇长疏的全文,使《三国志·魏书·曹植传》长达五千余字,是该书最长的一篇。
关兴
关羽有子关平、关兴。
关平跟随老爸一起被孙权部队杀死;关兴当时留在江陵,为吴人俘虏;估计他们是在吴蜀通好后,放还居住成都的。他作为关羽的正宗传人,二十岁做侍中、中监军。《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说他“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器异之”。几年后病死。
《三国演义》在刘备东征和诸葛亮北伐前期,都写了关兴的英武。虎父无犬子,又一个关羽的翻版。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理念。刘备时代的英雄豪杰,都应有儿子接班,继承老爸遗志,完成恢复汉室基业的宏愿。
可是《三国演义》的塑造关兴形象,有如写貂蝉故事,都属于镜里花水中月,就是那个龙骧将军也是“客里空”。
关兴没有做过龙骧将军。
龙骧将军是杂号将军。但三国魏晋时期第一个获得龙骧将军封号的,是晚于关兴半个世纪的七十多岁老将王濬,此后两晋十六围,多有这个武职。前秦国苻坚在做皇帝前,也曾做过龙骧将军;做皇帝后准备伐晋时,还把此职授予来降的姚苌,对他说:“朕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未曾假人,今特以相授,山南之事,一以委卿。”(《晋书·姚苌载记》) 张苞
张苞是张飞的大儿子。
《三国演义》写刘备东征,张苞和关羽之子关兴斩将蹇旗,大显神威,为刘备赞叹:“虎父无犬子也。”其实,此时关兴还因荆州失陷于吴,被囚禁在吴。而张苞同样没有参加东征。他是死在张飞被害前些时候的,当然不可能在东征中弄刀舞枪;至于他和关兴随诸葛亮南征和北伐,那都是子虚乌有。它是一种关张文化的延续。
农耕社会的人们是很欣赏老子英雄儿好汉的。
张苞大约生于汉建安六年(201)或稍后几年里。
在此年前,即建安五年(200)春天,张飞由徐州外出,他走得不近,竞南行到谯郡(今安徽毫州)地界,“时霸(夏侯渊子夏侯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引《魏略》)。这位夏侯小姐年纪虽小,但张三爷却一见钟情,夏侯小姐也甘愿以身相委,因而结为夫妻。
张飞青睐夏侯小姐。据明《涿州志》说,张飞是庄园主,属于缺乏贵族官僚血统的地方土豪。民间传说他还独资创办卖肉公司,富则富矣,所不足的就是没有与高层交往引以为荣的世家王公门第,因而当知悉夏侯小姐系汉初功臣夏侯婴之后,世代簪缨,也就不及其余了。当时,张飞已是三十五六岁的中年汉子了,两人最少也得相差二十岁。但这对老夫少妻感情还蛮融洽,先后相继生育了两子两女。
因为张苞早死,所遗儿子张遵还是婴儿,张飞的西乡侯爵位即由次子张绍相袭。张绍在蜀汉小朝廷做了四十年的官,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邓艾在绵竹击溃诸葛瞻大军,刘禅望风迎降,张绍被委为首席特使,代表刘禅出成都向邓艾送上玺绶。他至少在蜀汉投降事宜中是出过不少力的;因而在赴洛阳后,刘禅封安乐县公,他也封为列侯,估计当时已六十开外了,子孙满堂,后来有可能回家乡涿州,明修《涿州志》,就记有张飞后裔在本地做官事。
张飞长孙张遵,蜀汉亡国前夕已做到尚书,他是随诸葛瞻战死于绵竹的。张遵有否后裔,有否随张绍赴洛阳,那就语焉不详了。
张飞和夏侯小姐生育的两位千金,后来先后嫁与刘禅做皇后。大千金系蜀汉章武元年五月(221),刘备立刘禅为太子时,所聘太子妃,时在张飞被害前一个月。她做了十五年皇后。蜀汉建兴十五年(237)病死;次年,小千金立为皇后,蜀汉亡,和刘禅一起到洛阳。
傅彤
傅彤是义阳(今湖北枣阳南)人。
刘备借得江陵后,竭力经营,广揽人才,文的如马良兄弟、习桢;武的有冯习、张南和傅彤等人。
刘备东征,动员了全军精锐,主力部队是随同入蜀的荆襄将士。这是他积蓄多年的王牌军武装。《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称,刘备东征部队,“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各为别督”;此处大督(总司令官)冯习是南郡人;先锋张南和辅匡、廖淳(廖化)和傅彤也都是在荆州时就跟随刘备的干部。他们怀着打回老家去的心理,出川来到夷陵抗吴前线。
傅彤战死了,而且死得很壮烈。
“时又有义阳傅彤,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彤令降,彤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刘备东征初期,气势如虎,但当被陆逊一把火,兵败如山倒,兵将成群结队举白旗投降,像傅彤以及程畿、王甫英勇战斗,直至战死的只是少数,也许是这个原因,《三国演义》特地把他大大地表彰了一番。
朱然
朱然是东吴大将。
他是孙权少年时的同学,又是同龄人。孙权十九岁当家,起用年方十九岁的同龄人朱然出任余姚长。他治理颇有政绩,有才能;后在讨伐关羽和取荆州战役中立了大功。
吕蒙病重,自知不起,孙权问,你如果好不了,谁能继任呢?吕蒙说:“朱然胆识有余,是最好人选。”
吕蒙死后,朱然出守江陵。
刘备大军东侵,他率兵五千与陆逊合力迎击,获得大胜,因功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三国演义》为突出赵云英武,竟编造了朱然在追赶刘备时,正逢赵云由江州赶来接驾,相斗只一合,就被赵云刺杀于马下的情节,把朱然的卒年提前了二十多年(朱然病死于吴赤乌十二年,249)。
朱然独当一面的表现,是以少敌多成功地守卫江陵孤城。
吴黄武元年(221)秋,魏国曹丕乘夷陵大战后,自往宛(今河南南阳)督战,派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军南侵,把江陵城围困得有如铁箍,水泄不通。孙权先后派诸葛瑾、徐盛、潘璋和杨粲等率军解同,皆未成功。朱然坚守江陵城,孤军奋斗,虽援绝粮乏,将士多患浮肿病,能上城守备和作战的仅五千人,但他指挥若定,还主动乘隙出击,攻破围城敌屯两座。六个月后,魏军师老兵疲,只得撤走。
江陵保卫战,大大提高了朱然威信,陈寿修《三国志》,称赞说,“由是(朱)然名震敌同”。
以后朱然又参加了多次战役。
朱然去世时六十八岁。他原姓施,是吴郡太守朱治的外甥。朱治初无子,以甥为嗣,改姓朱。黄武三年(223)朱治病死,朱然行丧后,要求归宗,恢复本姓,孙权拒绝了。五凤二年(255),朱然子、骠骑将军朱绩再次要求归宗,这时孙权已死,继位的孙亮同意了。朱绩即施绩,儿子施训(尚书左丞)。施姓与朱姓同为故鄣(今浙江安吉)一大宗族。东吴亡国,施姓未衰,且源远流长。据同治《安吉县志》,西晋有申蠲侯施彬,南宋有开国侯施巨。江南施姓多源出于此系。
朱然父子墓葬,同治《安吉县志》作在该县定福乡黄墓山,其子孙聚葬于此。1984年安徽马鞍山市郊雨山乡黄沿冈发现古墓,出土有“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杨朱然再拜”的木谒(拜帖)等多件。
陆逊
《孙子兵法》称:“百战而不殆。”
军无定势,胜负乃兵家常事,常胜是罕有的。
要说有,吴陆逊堪称常胜将军。
他没有打过败仗。
《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用兵谨慎。李贽诗:“诸葛一生唯谨慎。”但史传的诸葛亮有时也担风险,如离开成都南征年余,初出祁山丢失街亭、列柳城;而真正做到谨慎行事的却是陆逊。
陆逊胜不骄。他在战前和战后(即使获胜)处处谨慎。谨慎,就是考虑得周密、小心。陆逊就是这样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
孙氏支柱主要是江东四大族:顾、张、朱、陆。所谓是“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世说新语·赏誉》)。庶族身份的孙氏要充当龙头老大,必须要拉拢各条地头蛇,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主要手段之一,是采取政治联姻,纳入王族的准血缘圈。孙权当政若干年后,把侄女嫁与陆逊为妻。
汉建安六年(200),孙权替代孙策做将军,掌管江东六郡。二十一岁的陆逊出任将军府东西曹令史,不久外放为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管县事务。他没有参加讨伐江夏黄祖的几次战役,赤壁之战也没有赶上,在此时期正忙着与会稽、鄱阳等地区的山越部落作战呢。攘外必须安内,东吴主要将帅几乎都参加过攻打各地山越的军事行动:要地、要粮食、要人力。
赤壁战后,东吴强化西线工事,陆逊始奉调到长江中游地区。鲁肃死后,成为鲁肃接班人吕蒙的首席助手。吕蒙取荆州,陆逊是出过大力的。
知己知彼,陆逊能注意对方将帅的性格、脾气和爱好,并以此作为资料库依据。他分析关羽是“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刘备举军东下,他又正确地指出“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三国志·陆逊传》)。由此经验不多的陆逊打败了老资格的关羽、刘备。骄者必败,他们都是看歪了陆逊,而被陆逊看准了弱点身遭惨败的。陆逊不愧是懂得心理战术的能手。
《三国演义》说陆逊火烧连营时还是少年书生,是少壮派,不确。按,夷陵大战时,陆逊已是四十出头了。吕蒙死后,陆逊理所当然继任主持东吴西线,成为负责荆州事务的主帅。刘备东征,他驻守江陵,首当其冲,是前敌最高指挥官。《三国演义》编造刘备军出川势如破竹,连败孙桓、周泰等部,直至夷陵,这是虚构。其实,蜀汉大军长驱直上,所遇到的吴军主力就是陆逊大军。当时陆逊第一线部队是五万人,以逸待劳在夷陵界阻挡刘备八万大军前进。刘备孤军深入五六百里,在相持七八个月后,又犯了舍船登陆、处处结营的兵家大忌。
陆逊打了个大胜仗。
几年后,他指挥吴军在夹石(今安徽潜山北)把魏军东线主力曹休部打得大败。
陆逊能取得胜利,也是靠孙权的信任,让他放手干,不搞遥控。
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后,旧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即命陆逊辅助太子镇守。孙权与蜀汉结盟,与诸葛亮常有信件往来,怕所写文字有纰漏,“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三国志·陆逊传》)。
孙权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君主。他对陆逊的信任是基于陆逊是顺着他的思路行事的。但当陆逊有障他的思路和行为时,就不高兴了。
这表现在立储问题上。
封建君主在晚年最重视选择接班人。
孙权在太子孙登死后,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对第四子鲁王孙霸却倍加宠爱,给以与太子同一规格的待遇,还私下对老四承诺日后立他为太子。这样助长了孙霸的气焰,竞招罗人员组成一个谋夺接班人地位的庞大集团。朝廷高官分为两派,陆逊和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顾雍子)等属于“奉礼而行宗事”的太子派,骠骑将军、继陆逊为丞相的步骘、大司马全琮等属于鲁王派。陆逊深忧王室内讧,在武昌几次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三国志·陆逊传》)。甚至要求来建业面陈。孙权我行我素,加上女儿孙大虎(全琮妻)在旁煽风点火,竟向太子派开刀,严加惩罚,陆逊外甥顾谭和兄弟顾承、太常姚信等被流放岭南,还多次派使者至武昌严责陆逊;太子太傅吾粲因与陆逊有书信往来下狱被杀。孙权的敲山震虎,使陆逊终于忧郁病死。
陆逊有学问,有卓见,从《三国志·陆逊传》所录的《与关羽就托好事书》、《与孙权议破刘备书》、《与孙权阻至夷州书》、《与孙权谏伐公孙渊书》,可见其读书务实、文能载道。遗憾的是后来陆机、陆云却没有编集一部“陆逊集”。
后主王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之大名,多人不识;但小名阿斗,却妇孺皆知,是庸君、昏君的符号。
《三国演义》特写阿斗昏聩,说他几次在蜀军凯歌行进的关键时刻,稀里糊涂地下诏书命诸葛亮或姜维班师,以致坐失良机。
实际上,这并非事实。史传阿斗并无此荒谬情事。大凡帝王睿明,有头脑,无非有二长:善用干部,出好主意。阿斗有否出过好主意,语焉不详。但他信任诸葛亮和诸葛亮所信任的每一个干部。不能将兵,而能将将,让他们群策群力群威群胆去出好主意,办满意事。
阿斗对诸葛亮,堪称是完全、彻底信任。他自章武三年(223)五月十七岁继位做皇帝始的十二年间,是诸葛亮畅展己才的最佳时期;他对诸葛亮的尊重与刘备比肩,而使用之力度则远远超越乃父;刘备对诸葛亮并非全是言听计从的,有如曾不听诸葛亮劝说,冒险赴东吴与周瑜会谈荆州归属事宜,而阿斗言听计从,“政出葛氏,祭由寡人”,“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一切交由诸葛亮便宜行事。成都丞相府就是主持朝政的中央机构,所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也。
阿斗信任诸葛亮,还兼及由他所推荐的接班人和重臣群体蒋琬、费祎、董允和姜维。诸葛亮生前班底的文臣武将,都得到妥善安排和继续重用,对诸葛亮大不敬者则严加处罚。如诸葛亮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李邈妄图以诽谤求宠,竟诬蔑诸葛亮是吕禄霍禹,“‘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华阳同志》)。他是绝不允许在死去的诸葛亮脸上抹黑的,表示了对诸葛亮的无限尊敬。
因为任人仍多贤才,即使蜀汉亡国之际,朝臣未曾出现有似刘璋时代的背主私降;守土之臣,仍有如霍戈、罗宪和柳隐等良将。终阿斗做皇帝的四十年余,一无朋党和权臣;二无家族或外戚倾轧和弄权;三无政变和夺位,这在同期吴魏,以至中华史书里所列其他小朝廷是罕有的,也是蜀汉小国在诸葛亮死后政局稳定三十年的一大原因。
阿斗是三同鼎立时期,在龙床上坐得最长的皇帝。
诸葛亮不愧为一代贤相。但他能治国处世,大展平生所学,是遇到了刘备父子。当乱世际,既有君择臣,亦有臣择君。这是诸葛亮的绝对聪明处,是他在双向选择中成功的;要是遇到刚愎自用(袁绍)、懦弱可欺(刘璋)、保守无志(刘表)、骄横狂虐(袁术)的草包,或聪明狡黠、大权独揽、麾下人才如林的明主、英主(曹操、孙权),他都难以施展才干,释放治国平天下的最大能量的。
所以在某种角度审视,是阿斗造就了诸葛亮,历史应该谢谢阿斗呢!
阿斗奉行黄老无为之治,得过且过,在前期、中期,把军国大小事宜全交给诸葛亮和蒋琬。延熙九年(246)蒋琬死才宣布主摄国事,但实际仍由大将军费祎说了算。他长年在保姆群里生活,必然缺乏自己应有的主体思维;老爷子临终要他读《汉书》、《礼记》,闲暇时可浏览诸子和《六韬》、《商君书》,说是能增进智慧,大有好处,诸葛亮也为他手抄《荀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可是这些本本没有实践做载体,仍是没用的。所以陈寿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日‘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三同志·蜀书·后主传》)确是至评。
有诸葛亮等的事必躬亲,必然会产生缺乏主见的阿斗,所以到延熙十六年(253)费祎死后,他就跟着宦人黄皓团团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