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说三国 > 第四章 郭嘉

第四章 郭嘉

    郭嘉是曹操谋士。

    曹操相当器重郭嘉。自荀彧推荐后,出任司空军师祭酒。十一年里,为曹操运筹划策,出过很多条好主意,可以说是言必有中,条条到位;他看对手也相当准确、老到,如对付袁绍、吕布,预测孙策,在此辈方兴未艾、得意非凡时,就能据这些人的素质、性格和脾气,判断未来走向必是非正常死亡的下场。他把这班飞扬跋扈者真个是解剖得一清二楚,有似其肚里的蛔虫;但其策也有为曹操没采纳的,如放刘备出走。一日纵敌,则数世之患。

    指点江山,白云苍狗。郭嘉不愧为群雄逐鹿时的心理学大师。

    郭嘉能取得曹操信任,更在善于揣摩主子不同时空的心理行为。所以曹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但他只能是理想的参谋人员,毕竟是书生,切切不能独当一面。在这方面,曹操真不愧是人尽其用的帅才。

    《三国演义》采撷了曹操于赤壁战后对郭嘉的评说,“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但却将它移植于赤壁之战后的即刻,显然不合。我以为,要是郭嘉还未死,可能是在曹操进军江陵后,就劝他穷寇莫追,听凭刘备东走;则东吴为既得利益,必然会与刘备火并。它其实仍是公孙康杀二袁的故伎,正如曹操当时军至柳城(今辽宁朝阳西)而回,不再引兵追至辽东,“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是最善于利用敌对双方的矛盾的。

    可惜的是,曹操太急了些,或者是过于在战略上藐视对手,这样却把孙权、刘备打到一起来了。这就是曹操抚今思昔,不仅要痛哭郭嘉,更要痛哭自己头脑发热,把当年曾运用的老策略也忘了的原因。

    袁绍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大牌军阀。

    袁氏是河南大家族,所谓“四世三公”,即是四代在洛阳朝廷中做大官。所以府中门下属员多、学生多,送红包、拍马屁的成群,自在情理之中,袁绍就凭这股力量,组织自己的强力圈,且作为日后逐鹿中原的资本。

    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兄弟,他是小老婆生的,按理非大宗,但因过继给伯父,这样反而超越了袁术在家族中的地位,加上比老弟纨祷气少,比较懂得些人情世故,由此周围人群也就多些了。

    前期袁绍在洛阳朝中任司隶校尉,曾辅助何进,清理内廷门户,也提出某些果断、可行性建议,可惜刚愎自用的何进寡断;董卓进京后,有豪门作本钱的袁绍竟敢和他面对面争吵。争吵、公然抗衡,却捞到了政治资本,被认为反董的英雄。

    有宋人刘敞《袁本初》诗为证:横刀长揖紫廷中,健者宁须属董公。

    郿坞然脐直假手,始知天下有英雄。

    后期袁绍袭得冀州作为地盘后,俨然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军阀。开始,他还能貌为谦虚,懂得收买人心,笼络地方大族,搞扎根串连,如礼贤博陵崔琰、与无极甄邯家攀亲。袁绍麾下人才是相当饱满的,有些原是韩馥的部属,如审配、田丰、沮授,他们眼看韩馥庸碌,而误识袁绍是英主,就忠心耿耿投奔而来,也有的是原朝廷官僚,如荀攸、淳于琼。

    袁绍毕竟志大才疏,像头蠢猪,躲进菜园子里就不想奔出来了,这时,即使有建功立业的最佳方案,也难打动他了。汉兴平二年(195),刘协(汉献帝)为李催、郭汜逼迫逃难,如丧家之犬的消息传到河北,沮授建议袁绍,“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夫权不失几,功不猒速,愿其图之”(《后汉书·袁绍传》)。可是袁绍却听了郭图、淳于琼的屁话“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而拒绝。后来曹操迎立,袁绍始才懊悔,几次要从曹操处夺过这面旗帜,却已迟了。

    得人才,还得用好人才,袁绍刚愎自用,致使像沮授、田丰那样的奇才被废弃,旬攸、郭嘉不得不走。他那羊质虎皮,渐为人所悉,稍有头脑的武人也会脱离而去,如朱灵:“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三国演义》说赵云本系袁绍部将,后脱离投奔公孙瓒,此事虽不见史,但反映了袁绍得冀州流失人才事。

    当代IBM创始人汤姆斯·约翰·沃特森有句名言:“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但你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袁绍晚年喜欢戴高帽子,听漂亮话,摔阔牌,终于自己拉倒了自己的基业,不久就呜呼了。一蟹不如一蟹。他的儿子们更是酒囊饭袋,都不争气,兄弟几人不相容,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后仍落了个座上席不暖、头颅走千里的应得下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汉河南袁氏世为大族,以至清末袁世凯之流亦可视为袁绍一脉。

    三国的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都很讲究军粮草料的供应充沛。将士要吃饱肚子,坐骑要喂足草料,缺一不可,而一支部队,比如说三千人马吧,十天出征,就得输送、贮藏五六百担粮食,后勤人员负担够重的。即使是《封神》中双方带队的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兵神将,但他们麾下的将士都是凡夫俗子,要吃饱肚子的。所以当年姜丞相被困西岐,还得靠韩毒龙、薛恶虎送来碗米救济饥荒的。他后来东征,除了先锋大将,押粮官也得选杨戬、土行孙和郑伦等高手能人。姜太公是很重视粮草供应的。

    肚子填满了才有精神打仗,所以在冷兵器时代的三国,行军作战就得考虑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在东汉末那种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景况中,筹划粮草是极困难的,曹操讨董卓时在扬州募兵四千,因为饥饿,跑掉了三千五。不少军队因为缺粮而哗变、溃散。因而在运筹帷幄时,作全面规划,就得先考虑粮草了。

    粮食充备,可以说是胜利的一半。曹操行军,对粮草是考虑得最周到的。他是尝足了缺粮苦楚的。他的屯田,主要是解决军粮。诸如夏侯悖为鼓励将士种植稻米,“身自负土”,实行三同;邓艾倡议在两淮屯田,六七年间,使十万将士能有五年的屯粮。聪明的将帅,往往从粮草的储备制定作战方案,司马懿征孟达和辽东公孙渊,就是据敌我双方粮草比重失衡,决定战略方针的。诸葛亮出祁山,忙忙碌碌,而对方曹真或司马懿,都是采取以守为攻,以逸待劳,因为掌握了蜀汉军粮出栈道运输的艰巨。果然,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囿于缺粮不战自退了的。尽管他的木牛和流马能运粮草,但走在栈道上,一步一个脚印,把粮食送往汉中前线,来回途中就得消耗几多粮。粮草跟不上去,是三国绵延鼎立半个世纪的一大原因;要不然,早就分久必合了。

    因为粮草具有潜在的功能,聪明的将军就懂得粮草在战争中的价值,尽量制造对方缺粮的误区。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的转折,就是曹操烧鸟巢的粮车;孙坚参加讨伐董卓,屡战屡胜,可是他的上司袁术,有意打横炮;袁术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只是断了孙坚军的粮源,使他的军队乱了套。千里行军靠粮草。因此当郑度向刘璋建议用坚壁清野的战略传开后,刘备、庞统就都很紧张。这是因为进川部队乃是就地筹粮打西风的,如果刘璋以此办理,刘备的军粮就要断档。刘备在长期流离失所的生活中,也是深知军粮的重要。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亲自带兵北上和曹操争夺汉中,经两年苦战,方达到目的,此中全仗诸葛亮在后方,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可是在夷陵的一次大仗,他吃了亏。个中因素,传统说法是刘备连营七百里轻敌所致,其实,他犯的大错误,是主力弃船就陆,让吴军控制了江面,使蜀中的粮草运输艰难。种种原因,说来说去,仍是一个粮食问题。

    陈琳

    建安文章蓬莱骨。通常认为建安七子打造了建安文学的架构,他们在文学史上是可以大大写一章的,可在《三国演义》却相当的平淡,为曹丕《典论》所列的建安七子,只提到了孔融、王粲和陈琳;徐斡、阮瑀、应场和刘桢都不见于书,且所提及的三位,因为与军国大事有点关系,否则也可能不见于《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平话》等的。

    此中有故事可讲的是陈琳。

    《三国演义》写陈琳,乃是按《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所附陈琳事迹写的。陈琳虽是典型文人,但在任大将军何进主簿时,却劝阻何进招董卓之流进京。董卓专政及李郭乱中原时,陈琳避难冀州,为袁绍聘为文案,当笔杆子;袁绍与曹操争斗时,奉袁绍命,写了一篇长长的讨曹操檄,把曹操祖宗三代骂得狗血喷头。电视剧《三国演义》就加以发挥,按上一个情节,是写曹操俘获了陈琳后,要他当着几万得胜者面前朗诵,遂令陈琳胆战心惊,语不成章,而曹操哈哈狂笑。

    其实因时因地,不需要这样做如此添足之事。他更不合曹操此时的心理行为,有才识的胜利者对有才识的俘虏是相当宽容的,惺惺惜惺惺。只要陈琳承认错误就可以了。曹操确是大度,从史传上看来,他一不要陈琳写悔过书,包括交代罪行及写讨檄的动机;二没有让陈琳揭发他人,搞那些立功赎罪、将功补过的玩意儿,而是“爱其才而不咎”。日后,还提拔做司空军师祭酒,管记室,同时任命的还有阮瑀、路粹。他们为曹操起草文书,被称为第一流的章表书记。《典略》称,“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这段轶事,《三国演义》作者竟以神来之笔,移植为陈琳奉命写讨曹操檄,正在发偏头痛的曹操读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反而把病除掉了。

    曹操爱才,不计前嫌,颇令后世艳羡,有唐温庭筠于下邳(今江苏邳州)《过陈琳墓》七律为证: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沮授

    沮授是袁绍的大智囊。

    《三国演义》把他包装为戴方巾的谋士型,其实不然。他很能带兵打仗,指挥若定。

    沮授很有见识。《后汉书·袁绍传》有沮授的另类记录,都很有见地。

    沮授原是冀州刺史韩馥的骑都尉;韩馥引进袁绍对付公孙瓒时,沮授和长史耿武等竭力抵制,奈何韩馥被鬼迷了心窍,最后落了个丢州丧命的惨局。袁绍领冀州牧,把他比作管仲、范蠡,前来请教,礼请出山担任冀州别驾。沮授坦率地提出:“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以此争锋,谁能御之。”(《后汉书·袁绍传》)这话正说到袁绍心里。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的袁绍很高兴,就向全军发表,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负责监督诸将。

    汉兴平二年(195),李催、郭汜的叛军追逼刘协(汉献帝)到曹阳,沮授建议袁绍“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同上)。又说,“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他是第一个提出“挟天子以号令诸侯”主张的。可惜这样高超的建议,却因郭图、淳于琼反对,“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短视的袁绍坐失了良机。后来当他接到实为曹操授意的诏书,方才有所认识自己的被动格局,也曾借口许都潮湿、洛阳残破,要曹操乖乖地将皇帝送往邺城。曹操拒绝了。

    这时,田丰也建议说:“徙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动托诏令,响号海内,此算之上者。”可是袁绍却听不进去。

    官渡大战前夕,沮授又提出战略对策,未被采纳,反而让进谗者郭图倒打一耙,说他“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此等言语,却打中了袁绍心坎,就此沮授又把兵权,让出了三分之二。

    也许此时沮授已觉察到袁绍其人执著的劣根,与韩馥实在是五十步和百步,乱世之际,要选择好主子太难了。

    因而当袁绍南下,自引兵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时,沮授在从行前,将家财全都散发给家族,说:“孰存,则威无不加;孰亡,则不保一身。”渡黄河后,他带着牢骚,向袁绍请长病假;袁绍却认为是有意捣蛋,又将沮授所属的军马人员,全都转拨于郭图,沮授仅是光杆将军了。

    官渡惨败,沮授被俘。曹操很高兴得此旷世奇才。对他说,“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可是沮授却以叔父、母和兄弟都在邺城加以拒绝,后在逃归时被杀害。

    东汉末期,像沮授那样的聪明人多得很,可是多因不识时务,不得其主而遗憾终生。

    曹操读史学汉光武

    电视剧《官渡之战》(下)有一个镜头,当曹操在官渡获胜后,看到许都和军中不少人员与袁绍通谋的书信时,连看也未看,命令烧掉,左右都感到惊讶。他说:“当袁绍强大的时候,连我都以为不能自保,何况他人呢!”

    故事是有本本的,见于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裴注《魏氏春秋》,《三国演义》也采撷了。

    这是曹操的器度,是成熟政治家的权术、机变。

    曹操有此见识,得益于早年“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孙盛《异同杂语》)。曹操读现代史,是“三史”中的《东观汉纪》。这出烧书简故事,是由《东观汉纪》中向刘秀学来的。

    刘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河北活动时,开始力量不大,而他的对手王郎却势力雄厚,致使刘秀部属有不少人与王郎拉关系,准备后路。但当刘秀破王郎,进邯郸,查获“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的书简几千章时,他没有按图索骥,捕杀通敌者,反而下令把书简尽数烧毁。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处。

    曹操非常崇拜刘秀。

    刘秀从弱而强,由北至南而西及东统一了中国,原因之一就是有天下之志,能容天下之人。在他称皇帝后,带兵围攻还在更始帝势力圈的洛阳。洛阳已是孤城,但守将朱鲔坚守不降。朱鲔曾与刘绩、刘秀哥儿俩一起反王莽,但后来却投靠更始帝,被任为大司马,参预杀害刘绩,且还劝阻更始帝不令刘秀赴河北,所以迟迟不降。但刘秀却以“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宽恕了他,还封他为侯。曹操读了后,大受启发。他在言谈和书信里,一而再地说“光武不问伯升(刘縯)之怨”、“光武指河而誓朱鲔”。因此,他对张绣降而复叛,杀了他的长子、爱侄和典韦诸人,自己也差点送命,却能审时度势,持宽容态势,在张绣再降后,“执其手,与欢宴”(《三国志·魏书·张绣传》),并拜扬武将军、封侯,封邑多达二千户,是当时最多的食邑者。

    曹操对于刘雄鸣也是够宽容的。刘雄鸣为曹操任为将军,可他离开曹操后,却在武关道口造反,失败后逃到汉中,“汉中破,穷无所之,乃复归降。太祖(曹操)捉其须曰:‘老贼,真得汝矣!’复其官。”(《魏略》)参与马超、韩遂叛乱的杨秋、程银、庞德等人,先后“诣太祖降,皆复官爵”。曹操的这种宽容,是不断壮大自己力量的原因之一。

    因为受光武帝行为影响,曹操常以光武帝自居,在行文和谈吐中,常以云台诸将比拟部属,如以耿纯比李典、冠恂比杜畿,以岑彭联系追赐郭嘉,等等,在荆州刘琮归降后,犹以其任青州刺史位低,而升授谏议大夫,在推荐表中为称赞刘琮,引用了窦融献凉州故事,“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表刘琮令》,《曹操集》)。刘琮虽为曹操嘲为“豚犬”,但所受政治待遇却是不低的。他常以光武故事开导诸将。将军朱灵,未听规劝,致使在守许都南边时,所部新兵哗变。曹操得悉后,即手书以教,“兵中所以为危险者,外对敌国,内有奸谋不测之变。昔邓禹中分光武军西行,而有宗歆、冯愔之难,后将二十四骑还洛阳,禹岂以是减损哉?来书恳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引《魏书》)。用邓禹轻敌败于赤眉,久战无功,而引起内部叛乱为例进行教育、开导,可说是得体。

    但是,汉光武的行为只能借鉴。时空不同了,曹操有一次出了偏差,那是在前述征张绣时。当时曹操对不战而张绣降很得意,以为是自己推心置腹,遂令张绣服服帖帖地顺从了。大概这时想到了刘秀:刘秀在河北收降铜马军几十万,“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阵,降者更相语曰: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后汉书。光武帝纪》)。这就是成语“推心置腹’’的出典。曹操要学刘秀,对张绣非常信任,让他继续领兵,所部不改编、不调动,保留原有建制。张绣就利用对他的信任,请求调遣军队外扎,而军队行路却必要穿过曹操营寨,曹操同意了。张绣又以“车少而重,乞得吏兵各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谢承《吴书》)。哪知张绣在穿曹营时突然袭击,曹操大败,就此演出了一场《战宛城》。戏中那个和曹操相好的张绣婶邹氏,也就是电视剧《宛城之战》被寄以同情的邹氏。

    崔琰

    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北)崔氏是三国至隋唐北方的名门大族。

    崔琰是代表人物。

    袁绍据冀州时,以大将军身份征召崔琰,任骑都尉。骑都尉本是皇帝近侍官员,管理羽林将士。袁绍死了,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窝里斗,都想拉崔琰在自己那一边。他持骑墙态势,哪边都不去,装病。由此获罪,大概是袁尚吧,把他捉来囚禁,幸亏好友阴夔、陈琳营救,方才脱险。

    曹操为冀州牧,要拉拢北方大族,崔琰出任别驾从事。

    崔琰说话爽朗,处世公直。曹操为丞相,崔琰授丞相府首席大吏东曹掾。曹操的目的是要树立百官群僚的排头兵,所谓是“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曹操为魏王,建魏国,要立太子。正室卞夫人所生三子曹丕、曹彰、曹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对究竟立哪个儿子为接班人,犹疑不决,多次暗箱操作以密信形式征求答复,很多高官以匿名回信,惟独崔琰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作公开答复:坚决拥护五官中郎将(曹丕),坚决支持五官中郎将;还表示了铁的决心:“琰以死守之。”用前个时候的流行术语说,就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誓死维护曹二公子。崔琰这种慷慨激昂的气概,曹操备加赞赏,这是因为当时曹植做接班人的呼声很高。

    曹操升崔琰为中尉(京都卫戍司令官)。

    物极必反。曹操晚年,猜疑更甚,稍有不顺,就大动肝火。崔琰的朋友杨训曾上表称赞魏王曹操功德,有人说是拍马屁。崔琰读了杨训的奏表,与杨训信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意思是:读了你的奏表,不错嘛!事情总是有变化的时候的。他的本意是指责那些喜欢鸡蛋里找骨刺的人不懂常理。但有人故意歪曲了,向曹操打小报告,说崔琰有怨恨。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曹操此时丧失了理智,发怒说:“谚语说‘生女耳’!用‘耳’,就不是好话。‘会当有变时’,意指不谦恭。”就这样,一言定性,崔琰被罢官,还受罚剃去长发和美丽的长胡子,关在牢狱里做奴隶。

    崔琰虽然跌进地狱,依然不亢不卑,泰然如常;这样又召来怨家打小报告,说他不认错,还与宾客来往,门前的客人像街上的行人那样多,还在宾客面前吹胡子瞪眼珠,时时露出不服气的样子呢!

    曹操听了,更加恼火,心里想除去崔琰,但嘴里且说:再看三天吧。派密探前去观察。密探猜测曹操用意,见了崔琰也不说清来意。几天后却故意回报说:崔琰仍是老样子,傲慢得很哩!于是激怒了曹操,曹操说:崔琰难道一定要我给他受刀锯吗!此话传与崔琰处,崔琰就自杀了。

    曹操冤杀了很多有才华的文人杰士。这些人有的摆老资格,也有的持不合作主义。惟独崔琰什么都不是。他本和曹操只是零距离,却遭到莫名其妙的加罪。这是曹操打造的冤狱,是他晚年喜怒异常、神经衰弱的心理变态行为。所以陈寿后来为崔琰作传,说是“高格最优”,而也最为冤枉,令后人怀念不已。

    也有说,崔琰还是相当聪明,他的自杀,只是一人而已,没有连累友朋、家属和子女。所以清河崔氏仍是门第兴旺,自此到唐的四百余年,他们始终被尊为中原顶级望族。

    徐庶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可谓倜傥之人。

    徐庶本名徐福。《魏略》说,“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单家子”,孤寒人家的子弟,《演义》即误解为单姓了。三国时史家著《魏书》就有《徐福传》,后佚。

    《三国演义》高举兴刘灭曹的大旗,凡是站在刘备立场上的,是正人君子、红牌英雄,否则即使武艺盖世、智谋夺人,充其量是明珠暗投的黑牌角色。

    按传统道德游戏法则定格,徐庶所为当视为变节,但在这里却是被作者以特殊材料充作特殊人物处理的。

    他前期曾因坚定不移、有如磐石地和刘备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而被家肯定、赞扬,后来没奈何赴曹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竟然打造得能为广大读者、观众谅解、同情,非朱即墨,两边都说得过去;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是也。这是演义的塑造。要是用阶级立场论古人,那就难了。

    徐庶进曹营不发一言,可能吗?吃着曹操的俸禄,却不为曹操出谋划策,这种亏本生意,曹操愿意吗?当然,饱食终日,不干事,自古皆有。但曹操、徐庶都不是这样的人。我看其根本原因还是曹营类似徐庶或超过徐庶的人才太多了;况且凭曹操的用人标准,信任力度,他也对不上号。所以徐庶不是“不发一言”,而作为曹营后来者,资历浅、又非曹操小同乡、旧朋友,他是难以发挥自己特长的。此时即使换了诸葛亮投在曹营,也是无所事事的。若千年后,诸葛亮出祁山,得悉老朋友徐庶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事迹平平,无所作为,不禁感慨系之:“魏国真是人才多啊,连像元直(徐庶)那样的人,都还挨不上重任呢!”

    《三国演义》有徐庶离开刘备时推荐诸葛事。实是故意打造时间误区。据史传,诸葛亮由徐庶推荐后[1],尚与徐庶同事数月。徐庶赴许都的原因,乃是他随刘备离樊城南走途中,因母被曹军俘虏为人质而投曹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称,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可见徐庶因母被俘,主动投向曹操。这也是投降。因为是徐庶,要是换了他人,必然定性为叛徒。

    至于徐母情事,不见于史传,当是家参照或移植汉初王陵母事迹。刘邦同乡人王陵在刘邦出关中后,在南阳(今属河南)与刘邦合兵同击项羽,“(王)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汉书·王陵传》)。

    注释:

    [1]因为徐庶推荐,很可能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每次都有徐庶陪同;而且是每次都见到诸葛亮,且作了谈话。

    田畴

    曹操统一北中国的一个功绩,就是安定塞北,讨伐乌桓(乌丸)。

    乌桓是继匈奴在长城塞外的一个游牧民族,常南攻中原王朝。袁绍据河北四州时,为拉拢他们,送去诸王、列侯印信,甚至把本家的姑娘充作会说话的礼物,出嫁通婚。

    曹操占领冀州诸郡,袁绍的两子袁熙、袁尚逃到了乌桓地区,和乌桓酋长蹋顿联合,等候时机,以图卷土重来。

    斩草必须除根。曹操乘胜追击,他用田畴为乡导官。

    田畴避实击虚,不走无终旧道(今天津蓟县),而走徐无山(今河北遵化东),出卢龙口(今长城喜峰口附近),越白檀(今河北承德西)之险,历平冈,登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大破乌桓,斩蹋顿。田畴立了大功。

    田畴是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汉末大乱,民不聊生。田畴二十二岁就为刘虞推荐为从事,后刘虞为公孙瓒诱杀,他拒绝与公孙瓒合作,回到家乡,率领宗族等几百人,“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以法治山,徐无山就此被营造为乱世社会的一块净土。

    近年也有学者界定,它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理想世界。它其实就是坞堡。

    田畴把徐无山建设得如世外桃源,前来投奔的流民更多了。当时在冀州坐镇的袁绍父子曾多次请他出山做官,还送来了将军印,他都婉言谢绝了。

    《三国演义》说田畴是袁绍旧将,显然是胡说。他从来没有与袁绍合作过。

    更为可贵的,在欲海难填的官场里,田畴不是做官迷。当曹操要嘉奖他向导的功劳,封亭侯爵,食邑五百户,他先后拒绝了四次,没奈何,只得担任徒有虚名的议郎。

    田畴只活了四十六岁,汉建安十九年(214)病死。相传田畴辞去官职,仍回到徐无山隐居,所以徐无山后称为田盘山,简称盘山,意为田畴盘桓之处,现存盘山《感花寺碑》称,“魏太和中,无终县民田畴兹焉营办其地”。据今人实地考察,盘山玉石庄仍有田氏后裔。

    老臣张昭

    张昭是东吴顾命首辅、第一大臣。

    孙策死前把大弟孙权托孤于他:“策谓昭曰:‘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三同志·张昭传》引《吴历》)此言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如出一辙。所以要说托孤的发明权,应该属于孙策,而不是刘备。

    《三国演义》还形象化地浓缩了所谓孙策临终嘱咐:“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死后,张昭尽心尽力地扶助孙权。

    这年(建安五年,200):孙权,十九岁(182年生);张昭,四十五岁(156年生)。

    孙权打天下,张昭坐守后方,使之无后顾之忧。“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权每出征,留昭镇守,领幕府事”(《吴书》)。可是张昭毕竟书生气太重了。他只能就孙权修身正心、出格之处做些合乎情理的谏规。如孙权喜欢打猎,常乘马射虎;孙权酗酒,率群臣作长夜醉饮,张昭都能作劝阻。而对于东吴重大事宜,就缺乏作出正确决策的谋略。最典型的,是赤壁战前,曹操取荆州,张昭竟劝孙权乖乖地丢掉江东,纳土归顺。他的身份很有权威。孙权出于既得利益,没有听从。

    张昭也许是为保护孙权及其家族安全,在他看来,在强大的曹兵压境下,以卵击石,战则亡,不战还能幸存,盖有刘备、刘琮之前车足可鉴也。说起来动机还是好的,因而此后他也不会就此建议而遭贬,被排挤、打击,以至下放农村为民。孙权对他还是尊重的,可是此老仍不知变通,依旧倚老卖老。随着孙权地位日尊,抚今思昔,对他也日益不满,有时还借机挖苦。《江表传》称,“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对此触霉头,陈其年《满江红》词中有“乞食肯从张子布,举杯但属甘兴霸”两语。“乞食”即指此故事。少年冒广生(鹤亭)颇喜诵此词。盖孙权性情中人,于此也可略见一二。

    孙权称帝,首置丞相。他让百官群僚联手推荐丞相人选;朝中百十张票都属意张昭,张昭也洋洋得意准备入相。可是孙权以自己的一票否决了他,让一位本家老头孙邵出任;孙邵做了一年就死了,大臣又都全票举荐张昭,可是孙权又以决定性的一票,任命顾雍当丞相,他说:“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知臣莫若君,这正是孙权知人之处。

    张昭仍没有当上丞相。

    张昭是看着孙权成长的,在他眼里,熟谙军政事宜的孙权,仍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所以常怀恨铁不成钢之心,批评多于肯定。“昭每朝见,又直言逆旨”(冒广生《疚斋日记·读(三国志·吴书)》)。张昭晚年,故态依然,对孙权如不顺从己意,必唠叨不已,是以激得孙权气愤不已。《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称张昭某次因孙权通辽东直谏,引得孙权相当恼火:“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土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张昭是老臣,孙权对他尚能容忍。在他死后,儿子张休、张承都倒了霉,孙权就借芍陂之战冒功事,将他们革爵罢官流放,后借故赐死。砖曩豢型甓蕊吴大帝孙权,雄才大略,是个很有魄力的人。

    孙权十九岁就当家,再过十九年,三十八岁,建立了鼎足三分的吴国,为开发江南、发展经济文化和海上交通作出了成绩。

    早年孙权虚怀若谷,很懂得选拔人材、使用人材,有一套治围的办法。

    曹丕曾问吴使者赵咨:“吴王何等主也?”

    赵咨回答:“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问:“有什么依据呢?”

    赵咨又答:“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这就是赵咨对孙权“任贤使能,志存经略”的大致表述。

    他说得对。

    可是赵咨漏了一处,也即外臣都易疏忽了的:孙权不会治家。

    中国不少极为能干的皇帝,如刘彻(汉武帝)、杨坚(隋文帝)、李世民(唐太宗)和玄烨(康熙帝)都不善于治家。治家难,难治家,大小老婆养那么一大群王子,要从里面选拔一个最最理想的接班人,本来并非难事,可是能干的皇帝往往太聪明了,为这么点事东想西想,听这听那,立长立嫡立贤立像自己的,以致朝三暮四,被大小老婆和儿子们闹得团团转。治家比治国难。

    帝王以国为家,以家为国。帝王是大家长,他也影响皇家的兴亡盛衰与否。

    孙权本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做了皇帝后又立为皇太子。可是孙登在吴赤乌四年(241)三十三岁时病死了。

    第二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皇太子(次子孙虑早死),又以四子孙霸为鲁王。他对太子和鲁王同样看待,“犹同宫室,礼秩未分。群公之议,以为太碧眼儿孙权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于是分宫别僚,而隙端开矣。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殷基《通语》)。孙霸和孙和乃同母兄弟。“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三国志·吴书·孙霸传》)本来兄弟俩是可以分上下的,孙权却要搞一碗水端平,致使大臣们狐疑不一,若干持正宗理念的,如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顾雍子)、骠骑将军朱据(女儿孙小虎丈夫)、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太子太傅吾粲等站在孙和这边;站在鲁王孙霸一边的,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女儿孙大虎后夫)、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等。朝廷里外将军文臣一分为二形成朋党,每次朝会谈及立太子时,相互作喋喋不休的争吵,从没有折衷和调和的余地。

    孙权相当恼火,却又无法解决,他对侄孙、侍中孙峻说:“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乱?”于是有改嗣之规定(殷基《通语》)。

    开始,孙权还对太子蛮欣赏的,这时女儿孙大虎在跟前挑拨,说孙和如何如何,还说孙和母王夫人见孙权发病时,面露喜色。这样老年多疑的孙权不放心了,对太子时有谴责;还严惩站在太子这边的大臣,顾谭、顾承、张休(张昭长子)充军交州,太傅吾粲砍头;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因上书进谏援引春秋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大乱故事,竞遭灭族。丞相陆逊也为此事遭到责备、揶揄。

    孙和终究被黜,流放到故鄣(今浙江安吉)。孙霸稍有得逞,得意得飘飘然了。孙权对他的飞扬跋扈,更生疑窦,就在黜孙和不久,赐死孙霸,并将作伥的全寄、杨竺等处死。他对派系倾轧非常痛嫉,是铁面无情的。

    几个月后,他立七岁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学习晚年汉武帝立幼子为帝故事。

    一年后,太元元年(251)冬天,孙权病重。这时他已七十岁了,自知来日无多,求神仙无望,这个平生非常喜欢读书,特别爱读《汉书》、《东观汉记》的皇帝,飞速从武昌召来大将军诸葛恪,命他和会稽太守滕胤等辅佐太子。

    第二年夏,孙权死。

    他是三国最高统治者中活得最久的一个君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孙权前期功业辉煌,晚年陷入家事,危及国事,这也是他的性格悲剧,正如陈寿所说:“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由是为日后国力衰败和亡国种下了祸根。

    鲁肃

    鲁肃是周瑜的黄金搭档。

    两人虽在赤壁战后对待刘备政见相悖,但不影响彼此牢不可破的友谊。周瑜非常肯定鲁肃的才识,病重时上疏孙权,“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江表传》所记周瑜与孙权信,也说“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他认为鲁肃是继承他的事业最理想的接班人。

    鲁肃是东汉末期最有军事思想的战略家之一。史传里的鲁肃,文武兼备,善击剑骑射,硬箭能贯穿几层铁盾,更具有战略家眼光。

    汉建安六年(201),鲁肃由周瑜带领去见孙权,密谈兴王图霸之策。

    孙权虚心求教。

    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此说早在诸葛亮《隆中对》前八年。我很怀疑封闭在隆中的诸葛亮,是否受到来自兄长那里的鲁肃见解的影响呢?

    鲁肃的卓识受到孙权的赏识、认同。汉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死后的十二年,孙权做皇帝,登上天坛,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想到这三十年前的鲁肃一席话,对群臣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孙权抚今思昔,再次赞赏了鲁肃的战略眼光。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得好:“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鲁肃的奇才,还特别表现在“借荆州”一事上。

    所谓“借荆州”,其实就是荆州七郡之一南郡的首县江陵城和江陵城南的油江口(公安)地区。荆州的其他郡,包括南郡的其他县,都不在此例。

    当时,刘备以为所屯油江口太狭,难以筹备给养,趁至京口之机,提出借江陵暂驻。孙权的文武官员都持反对意见,只有鲁肃赞同出借。《汉晋春秋》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着棋。“借荆州”,鲁肃之意是借刘备之力,为之守边。难怪睿明的曹操为之大惊。“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是时周瑜已死,鲁肃来到江陵,代领瑜士众。由是,他出屯陆口(今湖北嘉鱼陆溪口镇)。

    老子说:“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鲁肃这项建议,很多人,包括后来的孙权都认为是帮了刘备的忙,让野心勃勃的刘备进驻江陵,威胁东吴。其实从骨子里找利弊,它的正面功效远远超过负面效应。因为一是借刘备之力,分散曹操南侵兵力。盖曹操在赤壁战后,曾几次在东线发动战争,其中有两次是大规模的:一次是建安十八年(213);一次是建安二十一年(216)。但他因在西线为关羽部队牵制,东线战事构不成对东吴严重威胁;二是孙权得以有力控制岭南交州地区,扩大了疆土;三是东南腹地的山越(山民)长期是东吴统治集团的心腹之患,由此也可抽出兵力予以对付。

    所以鲁肃是非常有见识的。

    应该说鲁肃是倡导孙刘两家联盟的主心骨,他手提橄榄枝,为的是稳固东吴、开拓东吴。但《三国演义》把他写得过分忠厚、纯朴;20世纪的京剧里,鲁肃在诸葛亮面前更是像块糟豆腐,迂腐得可笑,往往为诸葛亮的三言两语障眼法所欺瞒,自己还不知所然,竟在一旁帮着敲边鼓,稀里糊涂上当受骗了。

    甘宁

    甘宁百骑劫魏营,为逍遥津后的孙权挽回了些面子,也为败于张辽八百人众的十万吴军扬了威壮了胆。谁说江东无人。当时,孙权是很感激他的,采用了亲自相迎的高规格礼仪。几十年后,撰写国史的韦昭,也为这次小小的夜袭,不厌其烦地写了一大段。甘宁的有胆有识,正如唐孙元晏诗称:夜深偷入魏军营,满寨惊忙火似星。

    百口宝刀千匹绢,也应消得与甘宁。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笔墨还算是饱满的,此中谈他初见孙权,就提出取荆襄和巴蜀的战略。他和周瑜、鲁肃都是不谋而合,大概这套“据楚关,规巴蜀”颇见价值,史传就记录下来,佐证他有政治识见。

    甘宁有武更有文才,史传说他“颇读诸子”,这在当时可称高级知识分子了,但他的本领,还是源于复杂曲折的经历。《三国志》本传只说他在长江为水盗二十年,却没有在此前引用韦昭《吴书》“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顷之,弃官归家”,此后又归顺了益州牧刘焉。甘宁是刘焉死后,不服接班人刘璋领导,举兵反对失败后出川投奔刘表荆州的(见《英雄记》)。在刘表处呆了十年、黄祖处又杲了三年,直到汉建安十三年(208)春,赤壁之战前几个月才隶属孙权麾下。良禽择木而栖,从此方才有煌煌事业。可是岁月不居,此时他的年龄当已五十开外,应该列入老将圈圈了。汉建安二十年(215),他领导百骑劫营时,已属于退休年龄了,却是不服老、不卖老。老将不减当年勇,他才是三国史传有记录在案的正宗老将。清《晚笑堂画集》绘图,却绘以少年无须,是想当然耳。他比吕蒙估计要大二十岁,比凌统更要大些。

    凌统在父亲战死时,只有十五岁。初生牛犊不畏虎。凌统和甘宁有怨仇,《演义》据史传作了性格和行为的种种描绘,但双方并未因私怨戮短拳,相反却为国立功杀敌,各争雄长。这是为孙权所欣慰的。但要说他俩后来这么好,好得结成“一对红”,这也是家言,因为它毕竟与廉颇蔺相如、祭遵寇恂等结对子和好不同。这种和好的理想人格化显然是有障于伦理法则的。双方只要不以私怨而误国事就不错了。所以《三国志》就没有写两人最后结为刎颈交。

    看来甘宁的后半生,即百骑劫营后,仍是回到西陵太守任上。他长期与关羽据地接壤,双方剑拔弩张,但没有参与吕蒙、陆逊奇袭荆州。他也没有参加抗拒刘备东征的战事。《三国演义》说他中了蛮王沙摩柯一箭,从夷陵前线跑到相距千里的阳信富池口大树下才力竭而死,纯属虚构。明清,从来是缺乏时空观念的。但《三国演义》说他死时乌鸦护体,却是采纳当地传说。按,神鸦故事,清人亦多有记。宋牧仲《筠廊偶笔》:“楚江富池镇有吴王庙,祀甘将军宁也。宋时以神风助漕运,封为王,灵显异常。舟过庙前必报祀。有鸦数百,飞集庙傍林木,往来迎舟,数里舞噪。帆樯上下,舟人恒投肉空中喂之,百不一坠,其送舟亦然。云是吴王神鸦。”其实,此种附会是因富池口甘宁庙周边多合抱古树,为群鸦择巢佳处,故蔚成附近长江上空自然景观了的。

    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刘备东征时,甘宁在任上病死。据元《至正金陵新志》,他归葬于南京,“宁墓在直渎山下”。但那是遗址,因为《建康府志》说,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因甘宁墓所在处压王气,坏风水,将它凿毁。甘宁的身后,据《三围志》,因儿子犯罪遣徙,也就绝后了,但据唐人所修《晋书》,却有儿子当尚书,子孙在两晋当大官的。我曾与江苏社科院陈辽研究员谈及,南京甘氏多有人才,如明末郑成功部勇将甘辉以及大侠甘凤池,等等,怀疑是出自甘宁血脉的。

    按,甘姓,相传源出于春秋甘国,国亡后国人散居各处,而望出渤海(今河北沧州)。《郡望百家姓》:“甘氏望出渤海郡”,有联:“望出渤海,源自甘国。”秦有甘茂、甘罗,汉有甘延寿,此间甘姓有流入四川的。据《华阳国志》,甘宁本出自临江大族。

    乐进

    乐进是曹操的将军。

    王沈《魏书》称赞曹操善于提拔将帅,“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

    乐进原是曹操主营的帐下吏,是靠军功一步一个台阶递升上来的。建安十一年(206),经曹操向汉帝表彰,由游击将军晋升为折冲将军。

    曹操南征,刘琮在襄阳迎降;乐进奉命驻屯襄阳;赤壁战后,曹操北撤,乐进驻襄阳与江陵曹仁军互为犄角,防御吴蜀联军。当时,周瑜率吴军主力围攻江陵、夷陵,刘备配合作战,在江陵北线展开攻乐进(中国画) 陆晓勤势。刘备部将关羽、苏非等部活跃于襄阳周边,与乐进相持;乐进坚守襄阳,击走关羽等,并大破刘备所置的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

    刘备入川,乐进仍在襄阳防御,屡败关羽。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南征,乐进在襄阳西北青泥河与关羽对阵。消息传到葭萌,刘备就借口荆州危急,向刘璋求援,“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虽是打招呼,似可见乐进对江陵北线的威胁。

    曹操南征北返,调乐进与张辽、李典等七千人屯扎合肥。后曹操征汉中,孙权率大军十万围合肥。合肥守将,乐进是折冲将军,和荡寇将军张辽,都是假节,官阶、权力并列,李典是破虏将军,权力小些。而从资历、出身,乐进似更高些。《三国演义》所称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为副将不知出自何据,正因官职相等,张辽不能号令两人也。战争结束后,乐进晋升右将军(二品)、张辽晋升征东将军(三品)。

    建安二十三年(218),乐进病死。有子乐琳,在扬州刺史任上时为诸葛诞杀害。

    周泰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写了甘宁,也写了周泰救孙权于重围事。

    这次战事,孙权是处下风的。

    周泰在这次战斗里如何表现,未见于史,《演义》所写,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它当然有所据,就是孙策讨伐皖南六县山越的那年,周泰护卫孙权在宣城,被几千山越围攻,当时将士逃散,幸亏周泰勇敢,“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三国志·吴书·周泰传》)。

    这次战斗,使孙权终生难忘。

    由此演变为周泰在这次逍遥津大战里再次受创,再次救护孙权,令人感动不已。昔人有诗记之:三番救主出重围,忠勇如公世所稀。

    遍体创痍犹痛饮,酒痕残血满征衣。

    孙权在逍遥津战结束回师前夕,因濡须坞重镇为捍卫建业门户、兵家必争之地,选择周泰为濡须督,拜平虏将军。当时所拨归指挥的朱然、徐盛等都不服帖,孙权知道了,特此前来濡须坞,与各位将军开了一个隆重的联欢会。酒过三巡,孙权举杯来到周泰面前,命周泰脱下战袍,亲自指着他身上的伤疤,一个一个地详细询问这些伤痕的由来。周泰一一回复。完了,孙权说:“幼平(周泰字),你为我们哥儿俩战不顾身,体无完肤,是我们的大功臣,我应当和你同荣辱、等休戚。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出身寒门而退让啊。”

    当夜通宵欢乐。

    第二日,孙权就以自己所用的仪仗,在鼓角声中送周泰上任。

    朱然、徐盛等就此敬服。

    唐孙元晏有诗赞之:

    名与诸公又不同,金疮痕在满身中。

    不将御盖宣恩泽,谁信将军别有功。

    后孙权欲进图蜀,拜周泰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周泰把守濡须坞,自此年(建安十七年,212)到黄武三年(224),长达十二年,死于任上,儿子骑都尉周邵继承父业,守卫濡须坞,阻挡曹丕、曹仁等不得过江。濡须坞对于东吴兴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孙元晏《濡须坞》七绝有说:风揭洪涛响若雷,枕波为垒险相隈。

    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

    周仓

    《三国演义》的关羽是放大了的神人,而日夜紧跟关羽的首席侍卫官则是周仓。

    其实,历史上是否有周仓其人,大可怀疑。

    元民间塑像大师刘元为涿州关羽庙制作关羽造像,尚无关平、周仓侍立(见民国《涿州志》)。

    现最早见有周仓名字的为元中期印行的《三国志平话》,但他系诸葛亮北伐时,掌管木牛流马运粮的偏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周仓名字开始与关羽挂钩,初见于元末说唱词话《花关索传》,内称有关羽父子入川,关索在成都活捉守军元帅周仓,周仓情愿服侍关羽,刘备遂得西川之地。此词话诞生前后,鲁贞汉寿亭侯碑铭刻有“乘赤兔兮从周仓”。因此金兆丰认为,“似未可以史失其名疑之”(《校补三国疆域志》)。

    《三国演义》或由此嬗化、加工、制造了关羽侍从“周仓”,且以黑面黑甲,为红面绿袍的主子作衬托,相得益彰。《演义》还将《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鲁肃与关羽在益阳相会时的关羽侍从,赋以“周仓”符号。

    由于《三国演义》的张扬,明清地方志多有拉所谓的“周仓”入志,以显荣光的。鲁迅《旧闻钞》引用《山西通志》称,“周将军仓,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公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清《平陆县志》亦同。清《顺德府志》还称,“周仓守麦城殉难,墓在霍庄东北,有题名在”。还有学者以周仓死于麦城,且在麦城附近有周仓墓为证,云“周将军仓殉麦城,而墓无可考,稽其遗迹,即长坂坡曹刘交兵处也”,“可见周仓确有其人,只是在正史中把他遗漏了”(王槭《秋灯丛话》卷二,台北广文书局1988年版)。

    近年也有著作论证周仓确有其人。据《运城地区古今名人传》(山西运城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1985年出版)称:周仓系山西平陆西祁村人,少时家贫,靠从解州盐池担贩私盐谋生。后参加黄巾军,平陆坡底乡的黄河对岸黄巾寨,即是当年他驻扎处。在西祁村后来还盖了规模宏伟的周仓庙(俗呼“周爷庙”)。

    但学界并不予承认。如清纪昀说:“关帝祠中皆塑周将军,其名则不见于史传”(《滦阳消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