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不好了…,守门将军陈大先私通敌军,偷偷打开城门放飞军入城,现在城外的那些兵马全都涌进城来了,弟兄们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还有不少将军因听了飞军的蛊惑,全部率众投降了,整个皇都城现在都在那些人的掌控之中了。”一名羽林军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向宰相蔡桓禀报道。
蔡桓听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颤抖着,仿佛遭受了重大打击一般。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那名羽林军士兵,声音沙哑道:“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名羽林军士兵用力点头,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千真万确!丞相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蔡桓浑身一震,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摔倒在地。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但心中的愤怒和绝望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亏老夫昨日还为了稳定军心,特意给每位羽林军将领发放了赏赐,他们就这样对待老夫的,老夫之前是如何提拔和善待他们的,可就在这大军压境正需要人手之际,他们却投降了,可气,可耻。”蔡桓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怒火。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精心策划了三十年的计划竟然毁于一旦,而那些背叛他的人更是令他痛心疾首。他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同时也对自己计划的成功与否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传本相的命令,现在在场的所有人听好了!给我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安远门城楼!只要能擒拿住皇帝,我们就还有希望!”宰相蔡桓声嘶力竭地吼道,仿佛要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这道命令之中。此时此刻,他就像是一只走投无路的困兽,虽然表面上还算冷静,但内心却焦急得如同一群蚂蚁在热锅上爬来爬去。然而,他并不知道,这场战斗的结局早已经注定,即使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无功。
与此同时,包围安远门的羽林军在得知皇都城已经被他人占领之后,心中的斗志瞬间消散殆尽,军心大乱。面对如此局面,宰相蔡桓心急如焚,不断地在战场上呼喊、指挥,试图重新点燃士兵们的斗志。可是,无论他怎样努力,羽林军的士兵们个个都已无心再战,纷纷丢下盔甲和武器,只想着尽快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因为他们深知,如果继续留在这里与敌人对抗,等到飞军的数万大军到来,恐怕自己将会落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大人,我们快走吧,现在我们军心已乱,在打下去,等飞军他们合围上来,我们想跑都跑不掉了。”蔡桓的一名侍从惊恐地说道。他看着周围士兵们慌乱的眼神和不断后退的脚步,心中充满了恐惧。
蔡桓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淋漓,但仍然试图保持镇定。他明白,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他又不甘心就这样轻易放弃,毕竟这场叛乱耗费了他太多心血。
就在蔡桓犹豫不决时,他身边的几位忠心的家将和侍从纷纷劝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我们还是先撤退吧,保存实力,日后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蔡桓咬咬牙,最终决定听从他们的建议。他带着几名亲信,悄悄从战场上撤出。尽管内心不甘,但他知道此刻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与此同时,城楼上的赵世泽得到了勤王之师已经攻占皇都的消息,欣喜若狂。他激动地挥舞着拳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天来,他一直坚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今终于等到了胜利的曙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赵世泽感激涕零,他深知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离不开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将士。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皇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时,一旁的宇文述看到城下叛军开始溃散,觉得时机成熟,便向赵世泽进言道:“启禀皇上,现在城楼下的叛军军心已乱,而我军士气正盛,不如现在下令冲杀出去,配合外围部队共同诛杀叛贼,扫清余孽。”
赵世泽听后,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好,此法甚合朕意,宇文将军,传朕旨意,命杨锋将军速速带领城楼上所有能战斗的人员给我冲下城去,务必要擒拿蔡桓叛贼。”
宇文述领命而去,迅速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很快,城楼上的士兵们欢呼雀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紧密排列成阵,手持兵器,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就在这时,太子赵允乾站了出来,他挺直了身子,向皇帝请求道:“父皇,请允许儿臣跟随杨将军一起上阵杀敌!”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虽然此时他身上已经布满了伤痕,但眼中依然闪烁着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赵世泽看着眼前这个满是伤痕的儿子,心中不免涌起一阵刺痛。然而,他也为儿子的英勇和不屈感到无比的骄傲。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行,朕准你出战。”他的目光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赵允乾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然后恭敬地行礼:“谢,父皇。”
随着一声令下,城楼上仅剩的飞军将士和宫廷护卫羽林卫军如潮水般涌出,冲向混乱中的叛军。他们气势如虹,喊杀声响彻云霄。
蔡桓等人正在匆忙逃离战场,却听到身后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回头望去,只见城楼上的士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扑向他们。蔡桓心中大惊,连忙催促手下加快速度逃跑。
然而,此时的叛军早已失去了斗志,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许多人甚至直接放下武器投降,以求活命。
在一片混乱中,蔡桓拼命逃窜,希望能够逃脱追捕。但他发现无论逃到哪里,都会有士兵追杀过来,这些人中有飞军,有羽林军,也有赶来勤王的神武军,绝望之中,他意识到这次叛乱可能真的要失败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城楼上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奋勇追击,不给叛军喘息的机会。
赵世泽站在城楼上,目睹了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感谢上天保佑,让他度过了这场危机。同时,他也决心加强皇权统治,以防止类似的叛乱再次发生。
最后,在数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蔡桓最终还是未能成功逃脱,被押到赵世泽面前。
“蔡大人,你曾经也是声名远赫的一国之相,朕待你不薄,朝堂之上,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日却沦落到这种地步,还被安上一个叛国之贼的罪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赵世泽问道。
眼见自己已经失败,蔡桓也不想再多说什么,现在唯一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但在死之前,他也一定要想尽办法拉上赵世泽垫背。
“皇上,臣蒙您信任,由一个小小的士子门客一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几十年,也知道自己就是一混蛋,对不起皇上的培育之恩,但现在也活够了,临死之前也没什么想说的,就只是想朝北跪拜一下赵世业太子殿下,请皇上恩准。”蔡桓假意说道。
听到此话,赵世泽也同意了,并命令侍卫给他松绑。
就在侍卫正在给蔡桓松绑之时,蔡桓突然挣脱束缚朝天大喊:“太子殿下,臣就来陪你了。”,随后掏出暗藏的匕首,猛刺向赵世泽。千钧一发之际,赵允乾挺身而出,挡住了这致命一击。匕首深深地刺入了赵允乾的身体,他剧痛难忍,鲜血染红了衣襟。
赵世泽悲愤交加,怒斥道:“逆贼!朕如此信任你,你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他迅速下令将蔡桓拿下,侍卫们一拥而上,将蔡桓制服。
赵世泽抱住奄奄一息的赵允乾,泪水夺眶而出:“皇儿!你为何如此傻……”赵允乾艰难地睁开眼睛,微弱地说道:“父皇……孩儿不孝……不能再陪您了……保护好江山……我去陪母后了。”说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赵世泽悲痛欲绝,这几天所发生的乱事和接二连三的死亡,让他身心俱疲,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的眼神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黯淡无光;他的面容憔悴,仿佛被岁月无情地抽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气息,仿佛生命的力量正在从他身上渐渐消逝。
年事已高的他,本就承受着时间的重压,而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他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每天早晨醒来,他都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需要别人的搀扶才能勉强起身。曾经矫健的步伐如今变得蹒跚不稳,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
他的食欲也大不如前,食物对他来说似乎失去了吸引力。即使勉强吃下一些东西,也难以消化,让他感到胃部不适。夜晚的睡眠成了他最大的困扰,噩梦连连,时常惊醒,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赵世泽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他依然坚持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每一天都像是在与死神搏斗。
在最后几天的日子里,赵世泽找到晋王赵恒桢并一同宣见了宇文述。
勤政殿内,赵世泽奄奄一息的躺在龙塌上,当看见赵恒桢和宇文述进来之后,强撑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睁开眼,待赵恒桢走到龙塌后,紧紧握住赵恒桢手说道:“现在朕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如今朕已经时日不多,有些事情还是要和你交代一下。”
说完后,赵世泽挥手示意王公公宣诏。
诏如下:晋王赵恒桢品性纯良,屡立军功,再加上平定叛乱有功,于国于社稷,当是皇储的不二人选,朕思量多日,决定立晋王赵恒桢为皇太子,宇文述为辅政大臣,协助其处理军国大事。
听完诏后,赵恒桢和宇文述赶紧低头谢恩,并且宇文述还承诺:“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有生之年一定要驱除鞑虏,收复失地。”
当听完宇文述的承诺后,赵世泽也松了一口气,缓缓闭上眼,此时脑袋里思绪万千,不断回忆着过往,因为长城毕竟是在他的手中丢的,最后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当年,赵世泽曾亲自率领大军镇守长城,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的无能与疏忽导致长城沦陷。这一事件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如今,他虽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恒桢,并希望他能够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但内心深处仍然感到无比愧疚和自责。
赵恒桢含泪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并表示一定会努力实现父亲的遗愿。随后,赵世泽便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二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悲痛,人们纷纷悼念这位伟大的皇帝,缅怀他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在葬礼上,赵恒桢宣布追封父亲为太宗,以表彰他的功绩。同时,他也正式登基称帝,开始了新的统治时期。
朝堂之上,赵恒桢对于此次参加由宰相蔡桓发起的叛乱的参与者进行了严重的惩罚,宰相蔡桓因犯叛国之罪,削其官位,剥夺爵禄,于秋后午门问斩,其余随从有的被贬为庶民,发配边疆;有的被查抄家产,永世不得为官。对于萧眉,当赵恒桢面对这个昔日的战友时,感到的只有无比的惋惜和痛恨,但介于其匈奴人的身份并且又是渗透到中原这边奸细,赵恒桢认为从她身上或许能得到不少关于匈奴人的情报信息,所以暂时将他关押起来,并进行严加审问。
有罚必有赏,介于岳霖几人在这次平叛之中立下奇功,赵恒桢决定将他们在飞军中的军职再晋升一级,并协助统帅宇文述完善飞军编制等工作,为日后的北伐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恒桢积极推行改革,加强军队建设,努力提高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他心中现在只有一个目标——收复长城,将匈奴人彻底赶出他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