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正说大汉廿二帝 > 第十九章 玩偶皇帝 献帝刘协

第十九章 玩偶皇帝 献帝刘协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献帝刘协。汉献帝年仅9岁被拥立为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1年之久,但他的皇帝生涯自始至终都在扮演着大臣们手中的玩偶角色,最终刘家的江山被曹丕篡取。此后刘协以“山阳公”自处,54岁终老山阳(今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葬禅陵。

    1幼立长废:权臣的翻云覆雨手

    刘协历经千险,在没有任何庇护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却是在权臣之间随波逐流,苟且偷生,扮演着一个玩偶角色。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灵帝死前将自己所钟爱的幼子王美人所生的刘协托付给心腹蹇硕,让他抓住机会拥立刘协为天子,可惜蹇硕事败为何进所杀。刘协当时的庇护人董太后也因与何太后在把持朝政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为何氏所害。眼看性命岌岌可危,一场变故却挽救了多灾多难的刘协,并使他历经重重大难后戏剧性地登上了皇位。刘协的皇帝位置没能在蹇硕的帮助下争取到,却在外戚与宦官之争的意外宫廷政变中,唾手得来了。

    在外戚何进与宦官张让的火并事件中,董卓带兵进入了洛阳。董卓这个人成长于桓帝末年,他当时任军中司马,因征讨并州立功被封为郎中,他将赏赐分给部下,得到了部下的爱戴。黄巾起义爆发后,董卓随左中郎将皇甫嵩领兵击退了围攻长安的凉州军韩遂、马腾。此后,汉灵帝担心董卓拥兵自重,几次调动他的兵权,但董卓始终不肯交出,无奈之下灵帝只得顺水推舟委任他作河东太守。于是,董卓屯兵于河东,以静观朝野变化。董卓是奉何进之召前来宫中的,他看到何进的信感到自己终于有机会了。宫廷政变时董卓已逼近洛阳,他听说少帝在北芒,就与大臣们一同前往奉迎少帝,少帝刘辩见有大军来,吓得失声痛哭。董卓上前参见时,刘辩已吓得语无伦次了。董卓只好与时为陈留王的刘协交谈,详细问起政变之事,刘协不慌不乱,从始至终详细作答。董卓以此认为刘协贤能,并且刘协是董太后养大,董卓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了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的念头。

    董卓因救驾之功而自居,他蛮横地对文武百官说:“这个皇上没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的君主。我想效仿伊尹、霍光之举,改立陈留王为皇帝,大家认为怎样?”官员都十分惶恐,没有人敢回答。唯有尚书卢植认为此事不妥。董卓甚为气愤,第二天又集群臣于大殿,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何太后无奈只好下诏书说:“皇帝的仪表缺少帝王应有的威严,而且在为先帝守丧期间,未能尽到做儿子的孝道,如今让他做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一国之君。”于是扶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朝臣则心中悲伤,却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就这样,刘协即了皇位,年号初平,是为汉献帝,董卓自己则当了相国。

    献帝刘协在没有任何庇护的情况下,做了皇帝,当时只有九岁,一个九岁的孩童怎能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他只有随波逐流罢了。此后,献帝刘协凭借着自己可怜的智慧与挟持他的各色人等进行了无力的反抗,但这在那些久经政坛的军阀眼里只能算是孩童的游戏罢了!无奈的献帝只能辗转于各个权臣之间,苟且偷生,天子的尊严所剩无几。

    2受制董卓:傀儡皇帝无可奈何

    献帝刘协虽贵为天子,却无权执政,面对天下兴衰,只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幌子,任由臣子摆布。

    刘协当上皇帝后,并没有机会行使天子的大权,董卓入主洛阳后便意欲大权独揽。但他的人马只有不过三千步骑,仅仅是城中的袁绍、袁术统领的官兵的十分之一,实在是少得可怜。董卓善诈,便弄了一个小把戏来迷惑人们。每当夜深之时,董卓便把人马偷偷带出城去,到了第二天清晨,却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让这支人马开进城来。这样反复数次进出之后,洛阳的军民也搞不清董卓到底调来了多少兵马。不久,董卓又接连收编了原来何进及执金吾丁原的士卒,并把丁原手下的骁勇之将吕布收作义子,从此兵力强大,洛阳城完全在其控制之下了。

    董卓拥立献帝之后,自封为太尉,不久,又戴上相国、太师的桂冠,位居三公之上。董卓极其傲慢,他上朝不趋,并可佩剑上殿,文武百官言语行为稍有不顺即被他处死。由此可见董卓的位尊权重。董卓原本就是个残忍的家伙,一朝大权在握,便纵容手下官兵残杀洛阳城里无辜的老百姓,他的士卒,闯进私宅,奸淫妇女,掳掠财物,其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的混乱状态。朝中一些有见识的官员,包括典军校尉曹操在内,都先后离开了洛阳朝廷,另有图谋。

    此时,各地枭雄讨伐董卓之声纷纷响起。董卓担心废帝(也就是弘农王刘辩)活着,会给其他不同意他拥立献帝的那些人留下一线复辟的希望,使他们讨伐自己师出有名,便决意置刘辩于死地。董卓派人给刘辩送去毒酒,刘辩只能任人宰割,他悲愤地饮下毒酒,结束了18岁的生命。

    董卓在朝廷内外充溢的讨伐声中,也有些惧怕,决定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可怜的献帝只能离开洛阳宫中随董卓前往长安。到长安以后,董卓仍不改其嗜杀成性、疯狂掠夺的作风,在距长安260里处的郿县修筑了一座被称为“万岁坞”的高墙大院,挑选一千多美女陪住其中,积聚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可供30年吃的粮食,准备以此雄踞天下,终老。

    董卓自知多行不义,树敌很多,积怨过深,不得人心,也时刻警惕防范着身边的人,他的义子吕布因武力超群而成为董卓的贴身保镖,经常跟随在他的身边,反对他的人都很难有机会下手除掉他。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借用美人计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义父子关系,吕布杀掉了董卓,董卓灭族。董卓之死,真是大快人心,兵士们高呼万岁,大街小巷,老百姓载歌载舞,长安城中一片欢呼雀跃、饮酒相庆。

    献帝因董卓而登基,其间并无实权,只能做一些对董卓利益无扰的事情。兴平元年(194年),关中地区旱灾严重,献帝让侍御史侯汶开仓接济灾民,但仍然有那么多饿死的人。献帝虽年幼,仍意识到可能是侯汶克扣,经查验证实了侯汶假公济私的情况,于是献帝下诏杖责侯汶,从而使饥民切实得到赈济,为百姓做了一点好事。

    没有董卓,献帝不能成为皇帝,有了董卓他却空有皇帝之名。董卓控制了他这个天子,使他成为董卓给朝臣及诸侯看的一个招牌。献帝想重振祖业,却连起码的尊严也无法保障。看来,刘氏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军阀之争:身世浮沉雨打萍

    才出狼窝,又入虎穴,汉献帝的日子何其苦矣。

    汉献帝在董卓手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袁绍因董卓拥立献帝而与其反目成仇,关中十八路诸侯联合打起反抗董卓的旗号。董卓也懒得利用献帝,因为他没有扑灭群雄的野心,在这种情况下,献帝虽然处境艰难,却还没有沦落到被人当工具的程度。但因董卓是个不守礼法的人,献帝也十分担心他哪一天会不高兴便杀掉自己,在董卓的淫威下,献帝噤若寒蝉。这时,各地豪强地主以袁绍为盟主,围攻洛阳讨伐董卓,废帝刘辩已为董卓所杀,对于献帝来说诸侯们推翻董卓是件好事。献帝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挣脱董卓的魔掌,并希望借助诸侯军阀的势力将其消灭。

    司徒王允指使吕布刺杀董卓后,本来是献帝登上政治舞台的一次极好机会,而朝政大权又由王、吕两个人把持着,唯一不同的是,献帝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王允虽然是位忠义正直的臣子,但他在董卓亡后,对余部的处理缺乏合理的判断。他没有及时分化董卓的残部,瓦解官军从而稳定民心,却不断扩大打击面,株连很广。老百姓纷纷传言王允准备杀尽凉州(即董卓部下)人,形势一下子在王允的重压之下发生了极大变化。

    凉州人李傕、郭汜等都是董卓的部将,董卓死后,他们派人到朝廷请求给予赦免,但缺乏政治眼光的王允未能同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李、郭二人率军向长安城进发。他们收拾董卓残兵达10多万人,于初平三年(192年)五月将长安包围起来,由于长安城内吕布的坚守,李、郭与之相持8天攻不下城。后因吕布之兵发生内乱,李、郭之兵才得以攻进城中。李傕、郭汜联军的凶残比起董卓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允被杀,吕布率残部投奔袁术。献帝落入李傕、郭汜之手,晋升李傕为车骑校尉,郭汜为后将军,两人共掌朝政。李、郭二人动不动就威胁献帝要割掉他的脑袋,可怜的献帝终日食不知味,夜不能眠。兴平元年(194年),献帝行加冕礼,改年号为兴平。

    次年即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二人又因相互猜忌而最终兵刃相见。李傕派人胁迫汉献帝出宫,暂时取得了主动权。接着,他纵兵入宫大肆烧杀抢劫,宫阙被焚烧殆尽。献帝无奈派大臣到郭汜营中调和,郭汜嚣张地扣留了几位大臣。此时,献帝不过是李、郭争斗的一种工具罢了。后来,献帝在董承等大臣的保护下逃离李傕、郭汜两路人马的追堵。经过千辛万苦,于当年十二月逃到了安邑,兴平三年(196年)七月回到了故都洛阳。洛阳城在经过董卓之兵的毁灭、破坏之后,人丁稀少,只剩断瓦残垣,一片荒凉,满目疮痍。

    献帝在李、郭之争中,处境最为悲惨。他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了李、郭争斗的工具,在生活上更是凄惨到有时连饮食都难以供应。虽贵为天子,却沦落到如此田地,辗转流徙于豪强军阀之间,生命都难以保证,献帝再也无心去实现他的任何政治理想和恢复刘家祖业的心志了。

    4被禁曹操:天子还是政治工具

    对于一个沦落惨败的统治者来说,又成为统治的工具,应该是不幸中的大幸,起码物质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尊重。是天子、还是政治工具,已经不重要了。

    献帝于兴平元年(194年)夏,李催、郭汜发生火并,辗转东迁洛阳旧都之后,随着军阀混战局面的形成,他的政治作用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还都之后,朝廷百官甚至没有居住之处,粮食少之又少,有的官员饿死在断垣残壁之间。当时各州郡首领均拥兵自重,没有人来洛阳过问皇帝的艰难处境。

    此时,兖州刺史曹操却及时来朝见献帝了。曹操曾经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因功升为济南相。后来汉灵帝设置西苑八校尉,曹操当了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成为皇帝核心武装的将校之一。但不久后灵帝死去,废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掌权,东汉政府长期存在的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尖锐起来,政局十分混乱。董卓以武力废掉刘辩,立刘协为献帝,自封相国,把持朝政,并纵兵洗劫洛阳。曹操亲历这场变故,也亲眼目睹了董卓之祸,他对此十分不满,拒绝了董卓的封官诱惑,逃离洛阳,在陈留招募兵马,与关东各地军阀一起联合起来反对董卓。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失去了对各地州郡的控制。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各霸一方,造成了大分裂的局面。公元192年,青州的黄巾军攻入兖州(今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杀了刺史刘岱。兖州的官吏请曹操担任兖州刺史。曹操遂集中兵力打败了黄巾军,得降兵30万之众。他从这些兵士中挑选出青壮年,充实和扩大自己的队伍,组成了有名的“青州兵”。从此,曹操在兖州有了立足点。

    得知献帝逃离李、郭二人之手,回到洛阳后,曹操的一位谋士对他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流亡在外,奉行仁义的军队会很容易地取得胜利;拥有丰富的财源,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应该尊奉天子,用朝廷的名义向那些叛逆之臣发号施令;发展农业和桑蚕业,以积蓄军用。这样,将会成就霸业。”此言深得曹操之意。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建安元年(196年)秋,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献帝在这种情况之下,备感欣慰。曹操见洛阳残破,城中无粮,便要将献帝迎到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汉献帝和大臣听说到了许昌就有粮食,都盼望着早点迁都。就在当年八月,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昌,许昌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也叫做许都。许昌是曹操的地盘,从此,曹操牢牢控制了东汉政府,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活动。

    献帝得到了物质上的保障与曹操的尊重。与他在董卓及李、崔二人控制之下的形势不同,曹操表面上对他还是礼遇的。献帝迁都许昌后,任命曹操为大将军。曹操具有了杀违犯军令者的权力,有了总统内外诸军的权力,总之是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后来,曹操因表面上拉拢袁绍而辞去了大将军之职,改任司空,但是天子在许昌,曹操高出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可想而知。

    汉献帝在许都过着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天子生活。但他有时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为曹操在不断地诛除公卿大臣,不断地集军政大权于己身。曹操将皇宫侍卫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他先是打击了最有影响力的三公,罢免了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然后诛杀了议郎赵彦;接着又发兵征讨杨泰,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太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他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又将大将军之职让给袁绍,以稳定大局。献帝与臣子们被隔绝起来,忠于刘氏江山的朝臣们被杀,曹操的专权行为,引起了汉献帝和一些朝臣的极大不满。

    献帝在曹操的控制下生活着。这时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正进行着频繁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孙策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刘璋割据益州、凉州被韩遂和马腾占有、公孙度盘踞辽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伎俩被各军阀看穿之后,军阀斗争越演越烈,刘家江山已摇摇欲坠。

    5衣带诏:无谓的反抗

    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历史的演变,总有其规律,在被囚禁的情况下做一些内部策略,只能是一些无谓的反抗。

    曹操将献帝控制在许都之后,对如何消灭各地军阀,尤其是与自己势力相当的军阀袁绍,是很讲究策略的。起初,他拉拢袁绍,避免与他过早地交锋,先打击其他较弱的势力。曹操从陈留起兵到进入兖州,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割据力量;又经过了三四个年头的艰苦战斗,先后打败了进犯兖州的淮南军阀袁术和徐州的陶谦、吕布,巩固了兖州,扩大了地盘。一些地方豪强如李通、任峻、许褚、吕虔、李典释也先后率领宗族、家兵前来追随曹操,使曹操的势力更加强大,敢与称雄北方的袁绍分庭抗衡了。曹操受封大将军,掌握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因怕迎奉汉献帝会激怒袁绍,曹操又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自降为司空,对袁绍仍持低姿态。一系列的事实证明曹操的策略是成功的。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大军,得到了北方大片土地。此后曹操相继占领北方州郡,到建安十二年(207年),降服乌桓,统一了北方。

    汉献帝被曹操禁于许都之后,也不是无所作为。他见曹操有集权于一身的趋势,就企图削弱他的权力,又准备找机会除掉曹操,以恢复自己的皇权。他便用鲜血写成了一封诏书,秘密地藏在衣带之中,这便是“衣带诏”。献帝把它赐给密臣董承,让他与刘备等人密谋诛杀曹操。然而,献帝试图收回皇权与对命运抗争的这种积极努力却不幸地失败了。建安五年(200年),密谋被泄露,除刘备已借故出走幸免于难之外,董承等主要参与的大臣都被曹操问斩,并处诛灭族人。献帝的董贵人是董承的女儿,当时已有身孕,献帝求曹操放过她,最终却未能幸免。

    献帝的伏皇后见董贵人之死,内心极为不安,于是写信给其父伏完,历数曹操的罪状,请求他尽早寻找机会除掉曹操。曹操得知后勃然大怒,进宫胁迫献帝废去伏皇后。献帝犹豫不忍,曹操便霸道地让尚书令华歆起草废后诏书,逼着献帝盖印。伏皇后得诏书后正想搬出后宫,忽然华歆又带人来搜捕她。伏皇后吓得躲进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发现。华歆揪住伏皇后的头发,将她拖到外殿。献帝正在外殿坐着,看到自己的皇后披头散发,光着双脚,情形十分悲惨,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华歆将伏皇后拉走,致使伏皇后最终幽闭而死。随后,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都被曹操毒死,伏氏家族受株连被处死的有100多人。汉献帝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妻离子散,却无力保护他们,大受刺激,痛苦时时折磨着他的心。同时,他也明白,更大的变故还在后面等着自己。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曹操立他的第二个女儿曹节为献帝的皇后。

    汉献帝实际上没有做过一天真正的天子。初登大宝,就被董卓把持朝政;董卓之后的李、郭二人又将献帝作为他们争夺的战利品;逃回洛阳,又落入曹操之手而移驾许昌,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恐怕曹操一旦发现这个天子已无足轻重,就不会再需要这个“傀儡皇帝”了吧?

    6禅位曹丕:刘家江山终易姓

    汉献帝一生生活在傀儡的影子下,最终还要背负败落刘氏家族江山的骂名,哀其之大不幸!

    曹操于建安十八年(213年)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同时,加“九锡”:御用大车和兵车各一辆,各配有四匹黑色雄马驾车;龙袍、冠冕并配上红色的礼鞋;诸侯享用的三面悬挂的乐器和三十六个人演出的方阵舞;住宅的大门可以漆成红色;登堂的台阶可以修在檐下;虎贲卫士三百人;象征权威的兵器斧、钺各一柄;朱红色的弓一把,朱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祭神用的美酒一罐,并配有玉圭和玉勺。“九锡”是古代天子的待遇,可见曹操已经在为取代大汉王朝而作精心的政治安排了。献帝明白,曹氏代汉自立为帝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这年七月,曹操的魏国开始建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社稷坛和曹氏祖先的宗庙。建安十九年(214年)三月,献帝颁布诏书指出魏公曹操地位在诸侯王之上,改授金制印玺、帝王和诸侯专用的红色绶带,以及诸侯王专用的远游冠。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献帝十分高兴,以为曹操一死,自己便可亲政,于是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当然,这只是献帝幼稚的幻想而已。曹操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曹丕就命手下的人捏造出种种祥瑞,说汉室气数已尽,必将被魏国代替。并且还命华歆等人到许都胁迫献帝让位给他。华歆起草好了献帝退位的诏书,逼迫献帝颁布,献帝只有认命,派御史大夫张音将诏书送给曹丕。曹丕得到诏书,心中大喜,但却故意不肯接受,上表献帝作出推辞的姿态,如此反复之后,华歆等人致书劝曹丕登临大宝,又胁迫献帝交出了传国玉玺。可怜的献帝没有一个自己的亲信及相当的势力范围,只得任由他人摆布,即使他一再努力,也没能保住刘家已徒有虚名的江山。

    献帝于公元220年10月告祭祖庙后,禅位给曹丕,他的禅让标志着汉朝400余年命运的终结。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将献帝废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搬出宫外,却仍以汉天子之礼看待。做了大半辈子傀儡皇帝的刘协,终于告别了他的玩偶生涯。十四年之后,魏青龙二年(234年),献帝抑郁而终,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献皇帝。

    综观历史,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傀儡的一生,他历尽磨难,饱受人格的凌辱,任人摆布,毫无君主之尊严。与历代帝王比较而言,他的命运是凄惨的。然而,他最终还要背负刘氏江山败落在他手中的骂名,真是大不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