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014章 危机将至

第014章 危机将至

    与王夫之四人聊了一个下午后,第二天。

    张书缘一早便就去了范家的矿场巡视。

    这矿产名为“明辉”原本是属于范永斗和王登库的合资产业。

    但随着他们几人的倒台,这产业便就被冲了公。

    虽然是被查封了,但张书缘并不想让它停止运转,在与小英国公商量了一番后,他二人便一致决定让这煤矿继续运转了。

    “明志去帮我喊这里的管事过来,我有话要问他。”

    “是,小的这就去。”

    明志一抱拳颠儿颠儿的就跑了出去。

    看了眼跑出去的明志,张书缘就不禁一笑,心想这小子变化还挺大的……

    没过多久,明志就带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头走到了面前。

    “小老儿李二奎拜见钦差大老爷。”

    “嗯,起来了吧,本官喊你来是想听听这煤矿的情况。”

    “哦哦,回大老爷的话,这矿藏十分丰富,已经是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先后多次转手于……”

    李二奎慌乱的从地上爬起来,吞了吞口水说道。

    “那这是老矿了啊,李老爷子,这煤矿每年能产多少煤炭啊。”

    和煦的笑了笑,张书缘就给了他个安心的眼神道。

    “回大老爷的话,这矿每年大约能产十万斤。”

    “十万斤…”

    听着李二奎的话,张书缘就点了点头,但心中却是不免的叹了口气。

    因为这个数字对于山西来讲实在是太少了……

    “嗯,李二奎本官问你,你想不想洗脱罪民的身份啊?”

    “回大老爷,想!小老儿做梦都想啊!”

    一听这话,李二奎顿时就跪地磕起了头来。

    “好,既然想,那本官就交代你一件事,只要你做好此事,本官保你洗刷罪民的身份,而且还能送你一场造化。”

    “啊?!”

    李二奎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就愣住了。

    “怎么?不愿?”

    “不不不,小老儿愿为大老爷肝脑涂地。”

    “不是为我肝脑涂地,而是为我大明,你先起来回话!”

    “诶…诶……”

    “你从现在起,将产出的煤全部打碎。”

    “啊?大老爷…这…这打碎了还怎么卖啊?”

    “你听我说完,将煤打碎成粉末之后,用水搅拌到一起,弄成糊墙的那种就行,然后你让人去铁厂做出这个器具,然后将煤泥用这器具给蹲一下,做成这种形状即可。”

    张书缘说着,就将事先画好的“煤球模子”图纸交给了他。

    “大老爷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器具,本官称它为煤球模子,用它做出的煤球极其易烧,而且还很持久。等你做成之后,本官将会在秋末派人来拉!”

    “大老爷,那这煤…煤球要做多少个啊?”

    “没有数量上限,只要这煤矿还在,这煤球就不能停!”

    “好,小老儿记下了。”

    “嗯,李老爷子本官可看好你啊,希望你多努努力,早日洗刷身上的罪孽。”

    “是,老儿晓得了。”

    “明志我们走。”

    交代完事情之后,张书缘便转身就走了,而那李二奎旋即就跪地恭送。

    走在回衙的路上,明志就不由的好奇问道。

    “大人,这让那老头做煤球干什么?”

    “卖啊,还能干什么?”

    张书缘笑呵呵的看着他。

    “卖?那产出的煤直接卖了不就行了?干嘛要多此一举?”

    “啧,我告诉你,这煤炭产出来是很大的,而且卖起来价格也极贵,又有多少人能够用的起?”

    听到这里,明志瞬间就想起了每年过冬时的家中亲人。

    没错,这大明是有煤炭的,但能用的起地实在是少数,而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冻死在家中。

    “我让那李二愧去做此事,一是要让这煤炭人人都用得起,二是我要用这煤炭来给陛下赚钱。”

    没有丝毫掩饰,张书缘就直接道出了原因。

    “大人真不愧是陛下的近臣,实乃我大明大士也!请大人受小志一礼。”

    走在路上,顾不得旁人眼光,明志就走了前方直接就趴在地上来个五体投地。

    “诶,你这干啥,快起来,你不嫌丢人,我还丢人呢。”

    虽然心里有些飘然,但张书缘知道这其实并不算什么。

    好一阵的劝说之后,他才将明志给拉起来……

    又在山西待了两天,跟整个山西的有才之人都会了几面,又安排了一些出身良好的人顶替那些贪官污吏后,他就打算要回京了。

    与王夫之几人辞别后,张书缘一行人就骑着马奔向了京城……

    等他回到京城之后,时间已经是来到了四月初一。

    刚回到郡王府,屁股还没坐热,王承恩就找上了门。

    “呵呵,恭喜小哥又立新功啊。”

    “诶,王公公,您这咋跑我这了?”

    “诶,叫咱家公公?看来这去了山西一遭回来就生分了啊。”

    “没没,跟谁生分也不能跟您生分啊,来来王大哥坐。”

    见王承恩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张书缘就知道这老小子是故意调理自己了。

    “呵呵,好了,咱家也不跟你开玩笑了,我这过来是陛下知道你回来了召你入宫。”

    “啊~”

    一听这话,张书缘顿时就累觉不爱了,这还不能让人好好歇歇了。

    但无奈,谁让他朱由检是皇帝,谁让他又想扶明呢……

    跟着王承恩,很快二人就进入了到了坤宁宫暖阁。

    这本想着学那些大臣一样给他施礼,可腰还没弯下就被朱由检给来个熊抱。

    “哈哈哈,小哥可算是回来了,此去真是想死朕啦。”

    “陛下…松…松手,我喘不上气了……”

    朱由检是真的很高兴,这一抱居然就无意识的使出了大力,差点没把他给憋死。

    要知道,朱由检可是会骑射的……

    听到这话,朱由检是赶忙松手,上下的打量着这位后世小辈,看看他有没有被自己给弄伤了。

    “没事儿吧?朕…朕没挤坏你吧。”

    “没事儿,就是差点没了。”

    虽然知道张书缘是在开玩笑,可朱由检却是极为认真,这又是让王承恩弄来茶水,又是让一旁的宫女给他拍背舒心,搞的张书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玩闹了一阵过后,朱由检就乐呵呵的讲起了他此番的功绩了。

    “陛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管怎么说现在咱们有了钱可以省去很多事了。”

    “是啊,这有了钱感觉还真不一样。”

    朱由检此时是意气风发,脑袋中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当然,实际上有些事情他已经是在做了。

    “陛下,这钱全部都到京了吧?”

    “嗯,都到了,朕也在前日的朝会上动了这笔钱了。”

    “啊?!您动了?这……”

    张书缘傻了,他还想用这笔钱去投资产业和布局呢。

    “怎么?这笔钱不能动?”

    “能动…陛下,您用了多少?”

    “用的不多,也就八百万两。朕把拖欠的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发了,又拨了点钱给各地修补城镇以及筑河。”

    “八百万,还好还好……”

    听到这里,张书缘终于是长舒了口气,他刚才还以为朱由检是把钱全部都给支出去了。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是处处需要钱的,而那两千万两说起来很多,但真要用起来恐怕再来一倍也打不住。

    因为,大明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缝补了。

    “陛下,这剩下的钱,我希望您不要随意支取了。”

    “哦?为何?”

    “陛下,据后世记载,自今年后半年起,我大明便正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中原各地是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由此便掀起了农民起义,我大明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哦对对对,这高兴的差点都忘了这事了。”

    朱由检一拍脑门瞬间就想起了那本杂书的内容。

    这本以为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一展宏图扶大厦于将倾了,但兴奋了半天却是忘了还有天灾这档子事情了……

    其实,自他爷爷父亲那辈开始,这天象就已经是出现了异常了。

    虽然他们是察觉到了气候异变,但却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按照老办法去祭神或皇帝去发罪己诏,来祈求老天开恩。

    “小哥,你说的那个什么冰河时期,可有办法解决?”

    不过一瞬,朱由检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一把拉住张书缘的手就问了起来。

    “唉,没办法,这冰河时期是与地球自身的运动有关,就算是我那个时代也解决不了。不过,陛下不用去想这个,只要我们将境内的利益重新分配一下,就可以成功避免百姓起义!”

    “哦,对对对,只要人能有吃的就不会造反。”

    “对,所以接下来这笔钱,我要用来去丈量土地,理清人口,发展外物,编造新军。同时还要安排人去海外购买粮食,另外还要寻找两种农作物,一个名叫土豆,另一个是叫红薯,当然也许这两种植物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但其形状味道应该和后世差距不大。”

    张书缘是尽可能的用白话,让朱由检理解的自己的意思。

    “小哥,你说的什么土豆和红薯是在产在哪里?可能满足百姓需求?”

    “能,至于我说的两种作物恐怕得需要陛下出手了。”

    “哦?为何,难道你不知道那作物在何方?”

    “陛下,不是不知道,而是这两种作物的原产地距离我们太远,而我境内…应该是已经传入了,但具体在哪儿我就不好说了,因为后世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又说是在福建,又有说是在两广,总之应该是有了。”

    “好,那你将这土豆和红薯的样貌味道写出来,朕这就交代曹化淳去办。”

    “等等陛下,除了要找这两种作物以外,您还得再找一个人!”

    “谁?”

    “宋应星!”

    “宋应星……”

    “对,他是我大明为数不多的牛人之一,按我们后世的说法,他就是科学家,可以制造出您看到的手机。”

    “此言当真?!他…他现在在何处?”

    “应该是在江西,至于是在哪个府…我就想不起来了……”

    张书缘有些不好意思,没办法,毕竟谁也想不到会有朝一日穿越啊。

    “好,你把东西给写出来,朕这就去安排曹伴伴,对了,等下小哥勿要走你我喝一杯。”

    “嗯!”

    点了点头,张书缘很快就在纸上写出了土豆与红薯的特征以及图案。

    将写好的东西交给朱由检后,他旋即就去往了乾清宫接见曹化淳了。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去而复返了。

    “参见陛下。”

    听到朱由检回来的声音,张书缘便就睁开了睡眼。

    这几天的一路奔波,他也休息的不好,所以自从朱由检走后他就坐在凳子上睡着了。

    见小哥要起身施礼,朱由检赶忙让他坐下。

    “小哥,怎么了这是?”

    “没事,是有些困……”

    “没事就好啊,大伴代朕去请皇嫂皇后。”

    “是皇爷。”

    王承恩旋即领谕就去请人了。

    殿内沉香缭绕,只剩他与朱由检坐在一块。

    “对了陛下,刚才光顾着说布局了,西南石柱秦良玉将军到了没?”

    趁着人还没来,张书缘就想问问近来的情况了。

    “没呢,前日收到的奏报,说是才走到陕西地界,怎么小哥想动一动军队了?”

    “嗯,有这个想法,说实话陛下,起初我还认为史书上记载的军事情况。是金人恶意杜撰的,可这去了趟山西我才发现,那金人在史书上还是说轻了。”

    点了点头,张书缘便就沉吟道。

    “哦?说轻了?”

    “对。据我观察,我大明军旅有几个情况,一是京营混杂战力堪忧,二是地方卫所糜烂有军户逃亡现象,三是地方卫所兵备有人在搞贪墨。据这三条,就不难猜出我大明主力为什么会连战连败了。”

    “什么?!”

    砰的一下,朱由检一巴掌就拍在了桌上了,整个人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陛下别急,急也改变不了什么。”

    “小哥,你说的事情是真的?里面参与都有谁?你可让明志去查了?”

    “没有查。”

    “为何?你不是想……”

    “陛下,我不是不想查,而是没办法查,一个不好那是要掀起大乱的,所以我才问秦良玉将军到了没。”

    说到这里,朱由检不自觉的便就捏起了拳头,整个人的后背是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要知道,京营可是他老朱家的安命本钱啊,这要是日后战况不好,这如何依靠京营去打仗,那岂不是去给敌人送菜?

    “所以陛下急不得,我们只能是得等卢象升或秦良玉到了才行。”

    “倘若陛下由此觉的安全出了问题,可以让许显纯搞一搞腾骧四卫,搞这个问题不大。”

    的确,腾骧四卫属于宫内的二十四监之一的御马监管辖,其不单拥有养马之能,还有一支独立于朝堂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