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毒士:箭矢被劫?草船借箭惊女帝 > 第150章 曹太傅往日辉煌,一人守一城,西域满插大夏旗!

第150章 曹太傅往日辉煌,一人守一城,西域满插大夏旗!

    “密探来报,前些天已经发现了函谷关内,西域人士正在召集兵马,大批乌压压的西域猛将,皆行军前往北境!”

    哗!

    凝固许久的空气,就此似乎变得更为紧迫。

    女帝洛令仪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目光透着忧虑。

    最担心的,还是要来了。

    “为了我大夏境内无忧,微臣将近乎倾尽所有心力,将藩地内能用到的兵甲抽调,让他们去补足苏太尉镇北军的兵力!”

    “西域境内,上拜天神,撮土焚香,胡为乱信之事多么疯狂,有多难以教化,陛下自当了解!”

    “庄泉县最贴近西域函谷关,民众本就刁蛮,加之财主横行!”

    “现在出了霍乱之事,微臣实在是无可奈何!”

    “请陛下恕罪!”

    高裘冷汗直冒,不住的对着洛令仪磕头。

    “禀告陛下!”

    “高将军所言属实!”

    “西域境内,似乎正在召集兵马,末将手下的密探也刺探到,西域军士正由函谷关行进至祁连山一带,意为驰援北方羌族!”

    不过三两句,曹亮便听明白了当前的情况。

    庄泉县是小事,不过就此地官兵,连普通百姓都难以管制的异状,将另一件国之大事拉出了水面。

    大夏破吴,让西域和北境察觉到了危险。

    本来相互制约,将近达成平衡的两个国家,竟然打算联手给予大夏重创!

    如果不出意外,待到北方兵马充足,只要一入寒冬……

    则又是大夏的生死存亡之战!

    谢捕风神色有些焦急。

    在众人提及函谷关时,隐匿在众多大臣中间的曹岳,脸上有些许落寞和遗憾之色浮现。

    “报!”

    “此事老臣可以作证!”

    “庄泉县乃至附近周边大小区域,都在召集兵马前往北境城邦,增派镇北的兵力!”

    “庄泉县一事,并非辅国将军无能,而是形势所迫!”

    此刻,一个身着正红色官服,头发花白,面容充满岁月痕迹的老人,站一众年轻臣子前方。

    “臣以为,陛下现在应当征调更多兵力,援助北方!”

    “大夏危急存亡之秋,万万不该行更变律法之事!”

    “微臣忠告,切莫听信曹御史之言!”

    “否则太傅惨剧,还将重现!”

    说话的人,是大夏太保,李固封。

    太保,正一品大官,本是无具体执掌的官职,但地位极其重要!

    李固封更是以年迈之躯,依旧以学识教授整个翰林院的学士,传闻学识多广,说话分量极重。

    此言落幕,身后翰林院数十位学士接连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诸多大臣闻言,似乎想到了什么悲惨的回忆,神情都是有些难看。

    也有人发现了不知何时到来的曹亮,其中身穿冕服的大小藩王,更是都没有给他任何好脸色。

    曹亮不在意那些,已经从这么只言片语中,察觉出了什么。

    大夏境内藩王割据已久,推恩令这等蕨根的计策,颁布实施是难。

    但女帝已经决断,此事再无转机。

    回到京都时,曹岳就跟他大致说过朝堂几位重臣的相貌和性格。

    李固封这个名字,也有些熟悉,曹岳似乎提起,曹公府日益衰败,在朝堂之上大肆贬低弹劾曹公府无人的,总有他的身影。

    注意到乔婉有些忧虑的神情。

    也不难猜。

    这老头此次要在女帝面前弹劾的,估计是我才是。

    “胡言乱语!”

    左相李司怒斥道:“推恩令乃治理藩地之策,陛下早已下令分发,不从者,当即处斩!”

    “征派兵力驰援北境,和我大夏境内的地方整治有何关系?”

    “现庄泉县发生百姓抢县令之粮的荒唐之事,更证明尔等无法帮陛下治理疆土!”

    “朝政当变!”

    “此等计策,更显曹公子高见!”

    “怕是太傅大人在世时,将你这老庸人压得喘不过气,你才屡次出言妄断其后辈曹御史之功!”

    左相一职,权力地位皆在太保之下。

    不过看这个李司的口气,应该是跟李固封早有不合。

    “何为妄断?!”

    李固封冷冷一笑,“嫡子即位,乃数代朝臣智慧所得!”

    “不管二十年前面对曹太傅,还是现在在大殿之上,老臣只有一言!”

    “更变朝律,就是不该!”

    “诸位想想,我大夏镇守函谷关久矣,本可以此关险要之地势,截断西域、北境互通之路!护我大夏万世福泽!”

    “可是曹太傅不听所有老臣的谏言!”

    “他不愿将那方寸之地让予敌国,分明以一座小城,就能换得休战,换取让西北休养的时间!”

    “他却狂妄自大到,以为自己一人,拖着一身疾病的年迈之躯,就可以在那城中,守下来进犯的万千雄狮!”

    “最后守出来了什么?!”

    “拱手让了整个函谷关吗?!”

    周遭有些大臣的情绪,尤其武将,似乎被这句话逐渐推向极端。

    “此为拱手?!”

    “你敢说此为拱手?!”

    谢捕风脸上的怒色再也压制不住,“二十年前,大夏也是如现在这般腹背受敌。”

    “西域军师出计,举国之力断函谷关粮草,曹太傅却凭着八万残兵败将,对六十四万西域雄兵!”

    “国土于他一柄烈弓庇佑,分毫不让!”

    “那一战,函谷关内如临绝境,险些易子相食,才守下来大夏西北数千余里的疆土!”

    “后来曹太傅更是再度起兵,近乎杀穿整个西域!”

    “北境遇险,事态紧急!景帝以十三道金令宣他援北,他便放下了唾手可得的西北基业!”

    “无人不称他忠义两全!”

    “函谷关现在虽落入西域之手,可其中每年都有老将,手持曹家将旗造反!”

    “这是曹家遗风,是曹太傅气节!”

    “整个西北两千余亩,都有曹公府!都有曹太傅的影子!”

    “正是曹太傅的血性,才让他和苏太尉联手,一战便打的北方羌族十年不敢来犯!”

    “你一个短视的宦官,现在却敢言他面对进犯,不该出兵围剿犯我大夏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