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阁老的事情结束后,庄党几乎就不出头了,毕竟,皇上一个响亮的大耳刮子直接扇在了他们的脸上。
朝中的人也都看清了皇上的脸色。
一时间,内阁之中,张阁老愈发说一不二,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的风气也为之一变。
这种变化在翰林院中尤为明显。
作为内阁的预备人才,翰林们作为低级官吏也是能接触到阁老们的。
以往不是没有人以文章邀宠的。
食君之禄,林贺早就做好了准备,或许有的时候得厚着脸皮写一些夸耀圣功圣德的文章,却没有想到,现在连阁老们也有这份需求啦?
一个个的都不满足于现在的权势,还想着能够青史留名,在文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林贺看着一个个疯传的文章,忍不住冷笑起来。
“这些人可真是无半点气节!”尹挺怒斥道,满脸不屑。
林贺默不作声,心想,人家舔的可带劲儿呢。
这些文章越写越多,最起码说明了一件事,写这个是有用的,不然,赔本的买卖谁干啊?
林贺就看着那几个跳的最欢的人一个个升官了,提拔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
以往这些人的才干是够的,只不过朝廷人才济济,没有空缺。
现在有了空缺,自然要补上去啊。
林贺从宫门口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张阁老带着几人急匆匆地从他面前走过,张阁老精神马壮,如返老还童了一般。
林贺想,这翰林院,他是待够了。
林贺烦躁地时候翻翻自己写的行记,翻到写文葆光的那一篇。
如果不想在翰林院伺候这群官油子的话,那就去地方上做一些实事吧。
不过,他还得熬过这剩下的一年半。
回到家中,云娘正吃力地挺着肚子在院子散步,林贺走过去扶着云娘的手臂。
看着云娘这么大的肚子,林贺十分担心,这几个月,云娘脸上、身上都没有长肉,只是肚子愈发大了,一个大肚子扣在瘦干的身体上,给人一种站不稳的感觉。
云娘一眼看出了林贺的情绪不对,安慰地拍了拍林贺的手臂,“莫要再生气了。”
其实林贺的憋气根本没有任何的用处,这世道就是这样,你不干,永远会有人抢着干。
不过,咱要是不干呢,就不要再自己苦恼了,接受现实就好了,不要徒然气坏了自己的身体。
人生在世,自己高兴就好!
林贺羡慕云娘的豁达,不过接受归接受,他也得想想自己的后路了,自己也得为家人负责啊。
---
打铁还需自身硬,林贺决心要下苦功。
平时林贺最重要的两个工作任务就是日讲和在御前伺候。
林贺各个击破。
太子是最关心几位皇孙的教育情况的,时时查问。
林贺拿出了考举人时的劲头,一遍遍地打磨自己要讲的内容,构思自己的拆解方式。
务求做到“清、雅、趣”兼备。
这个方法教了一段时间,果然进步明显,起码几个小的能坐住了。
这个坐是指有兴趣地坐下了,而不只是怕被太子老爹揍而坐下学习。
林贺也久违地见到了太子,几十年权势的熏陶下,太子即使姿态平易近人也有一股威势在。
“十几年前,你父亲也站在你此刻站的位置。”太子的声音很雄浑,边说边审视着阶下的林贺。
这林家两父子倒是都适合教书。
想了想林伯英这些年在刑部也是勤勤恳恳,太子看着林贺愈发满意了。
“微臣父亲一心教育微臣要学有所成,为朝廷尽绵薄之力。”林贺又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太子这样,太子的胜算还是更大一些。
即使他不想做一个政治投机者,他也不得不承认,私心里他是想选太子的。
朝廷现在的情况,求稳而已。
林贺每日在翰林院,手中过去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军政大事。
这几年虽说是风调雨顺,大体上没出什么大事,但是各地风波不断。
户部的银子不多,但是西南、西北两处虎视眈眈,但凡有一处出问题,那天下就还得乱。
这样的情况下,林贺自然希望政权能够平稳的交接。
毕竟,太子已经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了,但凡想要扳倒他,必然是血流成河。
林贺做出了选择,太子却还要考验他。
“林大人,孤想让子玉入朝站班,父皇似乎有一些顾虑,你以为呢?”太子的声音不怒自威,回响在空荡荡的大殿中。
林贺咽了咽口水,就赌这一把了。
“殿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即使是微臣弱冠之年已经中了进士,微臣的祖父祖母和父母仍把微臣当孩子对待。”
“只有等到微臣娶妻之后,在长辈眼中,微臣才彻底长大。”
太子若有所思。
其实皇上未必不知道皇长孙到了入朝的年纪了,但是他老人家就是不说,旁人也不好提,毕竟,皇长孙又不是皇太孙。
不过,等皇长孙择妻成亲这几件事一步步走下来,皇上想装傻也不行了。
知道了林贺不声不响干了这么一件大事,林伯英有一瞬间心跳都停了。
林伯英咽了口唾沫,“你是怎么敢的?”
林伯英是看透了的,自觉家世不显又不善交际。
林伯英就选择了到刑部,既是自己兴趣所在,又不必踏入无谓的纷争之中。
刑部是个苦差事,油水又不多。
自己熬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六品主事,或许和他的同年们相比不值一提,但是林伯英还是挺自得其乐的。
翰林院的风气不好,林伯英也理解,“不然等你任期满了,也到刑部来?”刑部是累了一点,但是最起码心不累。
现在的尚书武大人心正,刑部上下也十分和谐。
林贺摇了摇头,读了这么多书,写了这么多文章,林贺也认清了自己。
自己还是不甘于窝在某处一辈子不起波澜的过日子。
既然老天爷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能托生成一个男人来到这个世界,或许就是想让他做什么。
他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这两辈子的知识做一番事业呢?
即使只能让一个百姓,因为他的到来而过上了好日子,那他就不白来这一遭。
他不求像别的穿越者一样,干一番翻天覆地的大事,但是好歹也不能虚度时光,错失机遇。
他做出了选择,就不后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著名的横渠四句,林贺脱口而出。
林伯英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的儿子,能有这个志向,他与有荣焉!
既然自己选择了求稳,那就让儿子出去闯荡闯荡。
林贺上了太子的船,却撑着自己的桨,目的地也在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