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伯英看来,林贺他们读书的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自己不仅经常给他们买一些新书看,而且,就在他开始讲八股文后没多长时间。
朝廷编选的《钦定四书文》一书就正式刊印了。
林伯英托关系拿到了第一手的新书,还多买了两本寄回大陵县去。
这本书算是官修的八股文教科书,里面收集了诸多名家的八股文范本,其中不乏历届进士的文章。
林伯英的文章也被收录进去了。
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有负责编修的翰林学士的点评,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来说是珍贵至极的。
饱学的翰林学士们点评之后还会在有的文章后面附上自己的另解,文中有什么难点事典语典也会做出注释。
林贺和郑谷如获至宝!
林伯英也很喜欢,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从中能体会到皇上取士所要求的风气文气,为士人提供“制科之标准”。
“重要的是体会这些文章的破题之法,其他的都是小道。”
“嗯嗯。”林贺和郑谷都点头称是。
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经发售,就供不应求。
“最近书肆门口挤着的都是学子,都等着下一批的书到货呢。”郑谷道,他回家的时候会路过书肆。
本来他是想着去书肆买最新出的话本子,结果看到那么多人,就转头回家了。
林贺疑惑,“小舅舅,你现在还看话本子呢吗?”
他已经很少看见小舅舅看这些闲书玩乐了,这一年感觉小舅舅唯一的玩乐就是陪黄皮玩儿了。
“没有,是你小妗子要看。”郑谷笑着回答,这些天妻子整理自己的书籍,发现好些自己原来买的话本子,就取出来看。
没想到一看就入迷了,把自己有的二十多本看完后,还是很心痒痒,所以自己才去书肆买的。
最近新出了一本《瑞仙亭记》,妻子十分喜欢看,他就去书肆看看新一期的出来了没有。
“噢噢,这样。”林贺想来也并不奇怪,这个时代的女子也没有什么别的休闲娱乐方式,能认识字看看话本子消遣一二也是很不错的。
虽然小舅舅每天都回家,但是白天是不在家的,小妗子在家也没什么事。
林贺想到自家娘亲,她好像从来不闲着,每天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虽然现在家里在京城没有田地,她还是能找到很多的活儿干。
照顾孩子,做饭,收拾家里,就算有奶奶和大妞帮忙,也还是没一刻能歇下来。
有一点时间就想着给他们兄弟做一身新衣服啊,给家里改善伙食啊什么的。
相比于其他的官夫人,自家娘亲也算是十分朴实了。
林贺这几年也跟着父母去其他官员家做客过,就算是八品的小官,家里也至少养着一二仆役,女主人是很少干活的。
家里现在其实也能买的起奴婢,那些奴婢甚至不如家里的马贵,但是自家娘亲和爷爷奶奶都是很拒绝的。
浪费钱不说,他们也不习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那多别扭啊,我可受不了。”郑谷说着还打了一个冷颤,一副想起来就十分难受的样子。
“咱们家这么多人,什么都能干啊。”老林头也是拒绝,这些年家里的分工很明确,女眷们干做饭扫地这些轻活儿,他就干劈柴打水这些重活。
孩子们好好学习,认真念书,伯英好好做官。
实在不需要别的什么人伺候。
“就是,不许买啊,钱多了烧的慌真是。”李氏愤愤道,边说边瞪了提议买仆役的林伯英一眼。
林伯英尴尬地摸摸鼻子,没再说话了。
现在家里人的分工都很明确。
林伯英负责好好当官赚钱养家,郑杰和大妞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活动,奶奶李氏偶然帮忙。
家里的重活由爷爷老林头负责,主要就是挑水劈柴倒垃圾这些。
林贺就负责好好读书,将来考中功名,再挣钱。
至于满院子跑的林二宝林喆,主要的任务就是不要打扰大人读书干活,最好可以自娱自乐。
这个分工,很完美!
修葺院子的时候,老林头舍不得用砖头通铺院子,只是修了一条过人的小路。
李氏来了京城后看到,就寻思着种点什么。
不能把好好的土地浪费了,这就是一个农民最朴素的观点。
辛辛苦苦拾掇了好几天,终于在院子里开辟出两个长条形的土地。
李氏计划着重一点粮食,比如土豆之类的,还可以种一些菜,随吃随摘。
若不是怕说出去有碍林伯英的官声,李氏甚至想象以前那样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被林伯英拒绝了,一来,他也不想家人太辛苦。
好不容易能过上好日子了,怎么能继续受累呢。
二来,院中养些鸡鸭鹅的,到底不干净,容易有味道。
若是旁人来家里做客,一看,林大人家里养着一群鸡鸭鹅,这像话吗?
李氏被说服了,转头又提议在院子里种几棵树。
“不管是枣树还是梨树,都行,这样院子里也能有一个乘凉的地方。从前老家院子里种着的桃树,也可以吧?”李氏一谈论起这些来就兴致勃勃。
种地是她的立身之本,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
林伯英这回同意了。
“种吧,娘。”
林贺插不上嘴,只能静静地听着。
刚来京城的时候,他曾提出过要买一个奶羊的需求。
也是被自家老爹以这些理由拒绝了。
不过,林贺现在每天也有羊奶喝。
附近有人家养了羊,每天下午推着平车走街串巷的叫卖,都是当天现挤的羊奶。
郑杰已经和人家说好了,每天下午送一斤羊奶过来,雷打不动。
林贺喝了,觉得味道有些淡,不过不影响。人家往里面兑点水也在所难免,索性价钱林家现在也付得起。
“娘,你和面的时候要不往里面加点羊奶试试,肯定好吃。”郑杰经常蒸馒头,吃着挺暄软的,不过林贺想,加一点羊奶肯定更好吃,会有一股奶香味。
郑杰瞪大了眼睛,很不可置信的样子,“羊奶那么贵,都是给你们孩子喝的,放到馒头里面岂不是浪费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大手大脚呢?”郑杰疑惑,这么浪费的法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去去去,你出去吧,别打扰我做饭。”郑杰索性把林贺轰出了厨房。
林贺:……
他其实就是觉得,家里人每天吃的都是主食和菜,蛋白质太少了,营养成分比较单一。
喝点奶补补钙对身体好。
不过家里人都觉得奶贵,只让林贺和林二宝喝,林贺也无奈了。
尤其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更应该喝点奶。
林贺被推到门口,郑杰伸手就要关门,林贺艰难地抓住门框,“那要不磕两个鸡蛋进去,娘,我是觉得你们吃的太素了,应该多吃鸡蛋多喝奶,对身体也好啊。”林贺苦口婆心,终于劝动了。
郑杰收回手,若有所思的样子。
须臾,郑杰点点头,“好吧,不过也不用和面的时候往面里面磕鸡蛋,一人煮一个鸡蛋吃吧。”
郑杰认同林贺的想法,应该吃点儿好东西,保养身体,不吃了那些银子也得送到医馆去,还不如有个好身子。
林贺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还好能劝动。
其实郑杰一点也不小气,平时出门见客都挺大方的。
只不过过日子,节约习惯了,尤其是节约粮食。
现在得变一变观念了!
不说要吃山珍海味,平时的肉和鸡蛋还是不要节省了。
郑谷决定,下午就出门割点肉回来,寻常割两斤肉,家里能吃四五天。
而且大多进了林贺的肚子。
公公婆婆都习惯这些好吃的给孩子们吃,看林贺吃得欢,长得快,微微动一两筷子就停下来了。
应该多割一点,让家里人都敞开肚子吃!
家里现在吃得起!
有钱就是如此任性!
林贺拿了一个小马扎坐在院中。
大妞正在和林二宝玩儿。
林二宝看见黑耳就想摸,想拽,林贺是不许的。
大妞就坐在马扎上,把林二宝夹在双腿中间,控制住他。
摸摸林二宝的脸,他就笑个不停。
林贺不太理解,林二宝每回笑都是放声大笑,声音十分尖锐,笑着笑着林贺都怕他一口气喘不过来厥过去。
林贺拍拍腿,“二宝,过来哥哥这儿。”
林贺一说出口来,林二宝就过来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林二宝特别听林贺的话。
林贺说一不二,指哪打哪!
林二宝听到哥哥的声音,迈着小短腿就过来了。
“哥哥,狗狗,玩儿。”林二宝向林贺发出了玩狗的邀请。
林贺假装变了脸,“不行,欺负黑耳的话就打你屁股!”
林二宝抓着林贺的手玩儿了起来,咯咯笑。
不远处卧在地上的黑耳抬起眼睛看了二人一眼,又懒洋洋地躺下了。
------
黑耳小的时候,真的受过不少罪,被丢弃在桃林里找不到回家的路,整天在桃林里转悠,忍饥挨饿,没吃过几天饱饭。
饿了就只能啃一啃地上的草。
瘦的皮包骨,叫声也不太大,总之是一条十分虚弱的小狗。
直到遇到了它的主人------林贺,被带回了林家。
从此,它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在一众狗中,也算是佼佼者。
到家里没几天,它就有了自己的豪华版的狗屋子,还是特地为它做的。
屋子是木制的,有三尺左右宽,上面封了顶,以便遮风挡雨。
主人林贺还特地拿了他小时候不用的小褥子铺了进去,这样就冻不着它了,主人挥挥手,招呼黑耳住进去。
黑耳小心翼翼地走进去,踩了踩,软软地,很暖和,卧在上面很舒服。
白天,它早早地醒来,陪它的主人吃早饭,主人坐在桌子上吃,它也在桌子下吃它的早饭。有它在。主人的食欲都好了很多。
一般情况下,它的主人很少让它吃剩饭,它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都是给它单独做一些狗饭,不加盐。
偶尔,它还能得到一块肉吃。黑耳很是满足。
吃过早饭,主人就进屋子念书了。
这个屋子是不准它进去的。它就在院子里晃悠,晃悠累了,就到自己的窝里休息一会儿。
等到半上午,林二宝得到允许出院子里玩了。
它就可以陪着林二宝玩儿一会儿,它在前面跑,林二宝在后面追。
黑耳最喜欢玩这个游戏了。
有的时候,主人的娘亲还会给它梳一梳毛,顺便检查一下它的身上有没有跳蚤之类的小虫子。
黑耳每天都干干净净的,一点儿也不难受了。
中午吃完午饭,主人终于可以陪它玩一会儿了,抱着它,摸它,还会和它说话。
黑耳就乖乖地躺着,任由主人抚摸。
等下午主人去读书了,它还会出门玩。
不过附近没有什么同类。
它也就是走到巷子口看一看。
黑耳越长越大,看着十分凶悍,平常宵小看见黑耳在巷子口都不敢进来。
有了黑耳在,整个巷子里的人家都安全了些。
因此,黑耳有时候还能接到别家的投喂。
不过黑耳并不在意,一日三餐它都能吃的饱饱的。
在林家,黑耳生活地十分地舒适,只有两件事对黑耳来说是危机。
头一件事,它的尾巴差点被剪短。
事情还要从这天说起。
到了京城后,老林头也慢慢地和街坊邻居熟悉起来,老头们时常坐在一起聊天。
自从他家有了黑耳,自然话题就多了起来。
“林兄,你家怎么忽然养了一条狗呢?”邻居老张头问道,这两天总能在巷子口遇见,乍一看还挺吓人的,生怕它扑过来咬自己一口。
“那是我大孙子在谭拓寺捡来的,看家护院呢。”老林头不甚在意,养条狗也没什么,家里不缺那一点粮食。
“看着挺凶的,是条看家护院的好手。”老洪头赞道,“我以前也养过狗,要是训得好了,凶得很,夜里也警觉。”
老洪头沾沾自喜,把自己以前养狗的事迹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