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15日,北梁有传闻称,农民打井时挖出了旱魃。炎国边境的龙王庙水缸中,出现了死蛇。
整个秋冬,北方旱情持续,赤区北部、北梁和炎国的旱情上报日夜不停。
降州的界河断流三次,各有一星期的时间。奇石县麦未下种,有猪瘟传播,病死猪超五成。横渠和齐山两地夏无麦、秋无禾,形成大祲。
互水县连续七个月无雨,夏麦绝收,秋苗枯死,连草也尽枯。冬麦无法下种。海竟府麦薄收,亩产不足一斗,旱秋持续,无法下种。
宁乡大旱、太平乡大旱、新郑大旱、黎红大旱、灵石大旱……
孝义、风河、宝乡、机谷、柳地、纵乡等12个州县土地龟裂,寸草不生。
炎国南部先旱后霜,中秋后反复雨雹,初冬时,平原上竟有无数冰柱一夜长出,雪白一片,仿佛刺刀。此外,狼灾的记载首次出现在炎国边境的志书中。
秋末初冬,北梁爆发小范围鼠灾,集中在6个旱情较轻的州县。大量老鼠诡异地涌现,田地里满是洞眼,村民带猫狗去捉,一洞能扒出数十只小鼠。
与此同时,百越的经济崩溃已经彻底爆发。
过去几个月,百越各国的王室用尽了各种办法挽救布币,包括大量开库兑银,许诺用布币缴税,可用布币购买政府田宅等。这些措施各自延缓了一段时间的布币寿命,但最终还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布币已经彻底丧失民间的信任,尤其是早先赤区间谍当街大量抛撒布币,直接让坊间认为布币已经毫无价值。
有关“不得拒收布币”的法规已经成了一纸空文。起初零星有店铺拒收布币,逐渐扩大蔓延,最后几乎已经找不到收布币的商家。
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遭受重创,有百年历史的琢玉财团、四通钱庄、檀香商会相继倒闭,数十个跨国贸易线路中断。海越国最大的四个码头,吞吐量暴跌70,各国总共有上千个大小码头关闭。
各地都上报了百姓自杀的事件。布币贬值为废纸,受伤害最严重的就是底层百姓。许多家庭的积蓄有一多半兑换为布币,挤兑发生后又无法及时换为银两,最后家产蚀空,几十年几代人积蓄化为一堆废布。
万神县,上千名农民去县衙门口长跪,每个人都怀揣大把布币,哭泣不止。安州有十多名渔民投水自尽。良县有暴民围攻县衙,要求兑换现银,否则以死相逼。围攻半日,衙役们抬出了县长,已经是上吊而死的尸体。该州民乱,数千人手举火把夜袭县衙,打死看守,冲进公库,却发现没有一两银。
集市价格飞涨,市场秩序丧失殆尽。商贩日渐稀少,各大城街道都出现荒凉景象。
逆势繁荣起来的是大烟馆。原本大烟馆的数量在各地都很稀少,布币作废后,烟馆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开。
烟馆老板大多操着北方口音,挂出招牌:本店可收布币。
百姓们于是成群结队地进入烟馆,挥霍般大把大把掏出布币,随后倒在隔间里吞云吐雾。有人是自己偷偷来吸,有的夫妻一同来吸,更有甚者全家老小一齐进入烟馆猛吸。
大量烟鬼沾上烟瘾后,烟馆老板又把门口的牌子换为“本店只收现银”。结结实实套住一大堆人。
支付不起现银的烟鬼们,要么签订字据赊账,要么变卖田宅妻女,要么签署一张供应契,承诺未来三年将在自家土地栽种罂粟,九成收获供给烟馆,获得免费来吸的机会。
这种供应契危害极大,因为种大烟会消耗土壤肥力,三年连种后,需要数年才能恢复。但大量农民不得不签,他们已经被套住了,网眼紧的很,根本出不来。
百越各国的城市,都涌现出大量站街女,下至十几岁,上至老妪,瘦骨嶙峋,三三两两,衣着暴露地盯着过往的阔佬。乡野间则涌现出无数土匪,各县都上报称“盗贼蜂起”,打劫商队行人,更有甚者袭击官府队伍。各地军队频繁出动,没日没夜地剿匪,剿灭一处,另一处又起,疲于奔命。
跨国的人口贸易兴盛起来,主要是售卖奴隶向北进入赤区。
边境线的村庄十有四五成了活人市场。壮丁用长绳拴住两手,每十个或二十个串在一起,神情麻木地站在路边,等待被买主挑走。女人大多关在笼子里,单独一笼、母女一笼、姐妹一笼,饿至脱相,呜咽不止,惨不忍睹。
百越各国都专门出动军队,打击人口贸易。仅九月份,便处决国内人口贩子3500名,另有1800多名赤区来的人口贩子,不敢随意处决,都遣返回赤区。但如此大规模的打击收效甚微,据估计,整个秋天约有6万壮丁和8万妇女被卖入赤区,没来得及卖入赤区,就因病饿而死的奴隶则预估达到两万人。
冯牧在原都城街头,也看到了一些长相带百越特征的女人,大多已成为大户丫鬟女婢,也有一些和衣着普通的男人一起,大概是被普通人买了当老婆。
对于这种人口贸易,冯牧秋初发了通告,要求严厉禁止。但如何禁止,不禁止有何后果,却一概不提。于是上宽一尺下宽一丈,各州县很好地领会了最高首领的意思,张贴告示,“不提倡”购买百越人口。
秋末,冯牧再次发了通告,要求各地重新统计公民人数。一个月后统计名册被马车拉去原都城,只见各地都多了成百上千的新增人口。紧接着冯牧再下通告,要求加强治安,严禁有针对这些“新增人口”的犯罪行为,凡是统计在册的,一律按照赤区公民待遇。
百越各国都向冯牧去信,要求打击人口贸易,要求赤军在边境制止人口贩卖的商路。
冯牧立刻回信,对人口贸易表示深恶痛绝,慷慨陈词,洋洋洒洒,痛骂几张纸,并诚恳地表示一定要下重拳打击跨国贩卖奴隶的罪行,还双方民间一个朗朗乾坤。
当然了,他就是说说而已。
北方的烽火彻底熄灭,炎军甚至有后退的趋势,因为补给线太长,军粮供应困难,最前线的三十万名赤兵忍饥挨饿,有哗变的风险。裘直入冬就因为心力交瘁患了大病,据说连续多日吐血不止,上厕所时差点摔进粪坑里,已经在准备继承人的事情。
一转眼,快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