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有一支进化大军 > 第37章 轰轰烈烈的工地

第37章 轰轰烈烈的工地

    茂盛的竹林,包围着城池。

    阳光毒辣,空气热的像火炉。

    城门轰然打开,紧接着,轰隆隆的脚步声出城!

    上万人手拿柴刀锄头,走出城外!

    冯牧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他回头看那些人,上万人结队出城,场面极其壮观。

    要是自己的军队能有这么多人就好了。冯牧心想。

    很快,到了竹林前。

    已经有城防军,在竹林里拉好了绳子,划分区域。每一分地用绳子围成一小块。

    “全体都有!开工!”冯牧威严大吼,马鞭指向竹林。

    人群中有维持秩序的城防军,立刻扯着嗓子喊起来:

    “县令大人有令,开工!”

    “第一队上前!”

    “第一队上前!”

    第一队人,总共一千人,听到命令立刻举起柴刀,大吼着冲向竹林!

    他们争先恐后,寻找被绳子围起来的竹子地。

    只要砍出来这么一块地,就能拿到五枚白鹿币的工钱!

    对于很多伐竹工来说,这笔钱高的惊人,平时砍伐一分地的竹子,只能拿到半白鹿币,冯牧给的工钱,是市价的十倍!

    很快,竹林里散开了上千名伐竹工,纷纷举起柴刀,开始噼里啪啦的挥砍起来!

    刀刀劈在竹子上!

    竹屑纷飞!

    一根根竹子轰然倒地!

    “第二队上前!”冯牧大吼。

    人群中的城防军呼喊着传令:

    “第二队上前!”

    “第二队上前!”

    又是一千人,潮水般涌向竹林!

    他们拼命往前奔跑,寻找还无人砍伐的竹林,占为己有,纷纷挥刀砍伐起来!

    接下来,第三队、第四队、第五队全都按顺序进了竹林。

    五千人同时开工,大肆砍伐竹子!

    冯牧骑在马上,立于高坡,高高地俯视着周围的竹林。

    茂盛的竹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稀疏,就像中年男人的头发,起初茂盛,很快就掉的稀稀拉拉,最后彻底光秃秃!

    很快,就有大片的竹林彻底倒伏,被完全砍尽。

    青油油的竹子,铺在土地上,遍地都是。

    冯牧举起马鞭,高声下令:

    “第六七八队上前!收竹!”

    三千人开始前进,他们没有拿着柴刀,而是拉着一辆辆的竹车。

    竹车和马车差不多大小,只不过马车是用来给马拉的,而这些竹车,则是用人拉的。

    没办法,马匹是稀缺资源,没有那么多马车,只能用人车。

    三千个车夫进入砍伐完的竹子地,把地上的竹子都抱起来,堆放在车上,用绳子捆扎好,掉头回城。

    冯牧觉得这么多竹子,烂在地里太可惜,于是派了这些车夫,把砍伐完的竹子运回城,先堆放在南城区的空地上。

    至于具体拿这些竹子干什么,冯牧暂时还没想好,总之不能扔在野地里浪费。

    车夫们都跑的很快,争先恐后,按照规定,运一车竹子回南城,就能拿到五枚白鹿币的工钱。

    上不封顶,能运多少车给多少钱,当场结清。

    所以大家都想多运几趟,拼命多挣点钱。

    三千辆满载的竹车,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扬起大片沙尘!

    场面极为壮观,有千军万马之势!

    冯牧坐在马背上,陷入了沉思。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军事专家云: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看到这些竹车,冯牧突然想,如果发动城里人用竹车运军粮,这一下数千车军粮,也是十分恐怖!

    足够支撑上千人的部队长途作战。

    看来,竹城虽然小,还是有一定战争潜力的。冯牧要做的,就是提高竹城的人口,提高自己的威望值,将来才有机会彻底爆发竹城的战争潜力。

    “第九队!第十队上前!”冯牧高喊。

    最后两队人纷纷冲进被砍伐过的竹子地,举起锄头,开始掘除那些竹子的根。

    随着他们不断刨除竹根,这些野竹林算是彻底被推没了,大地变得光秃秃起来。

    上万人在烈日下挥洒汗水!

    冯牧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热的满头大汗,有点顶不住了。

    于是他也不骑在马上耍帅了,赶紧骑着马回到了城墙下,下马站在阴凉地里。

    城墙下,上千名妇女小孩,正用竹竿和粗布搭起棚子。

    棚子越来越多,连成一大片。

    然后,一口口锅支了起来,一箱箱碗筷送了过来,一车车柴火和食材运了过来。

    她们是冯牧从城里发动出来做饭的。

    酷热天气,上万人在工地苦干,需要足够的饮食保障。

    冯牧提前就承诺过,凡是出来干活的工人,三餐一律免费管饱。

    但是,县衙里又没有足够多的厨子。

    因此,冯牧召集了城里一批妇女,告诉她们,在城外开锅造饭,每卖出一碗,县衙给付一碗的钱。

    付钱的标准,按照城里饭店的价格。

    因此,大量对自己厨艺有信心的妇女,带着孩子出来搭棚子卖饭。

    很快,到了饭点儿。

    一些疲惫不堪的工人,成群地前来,找棚子坐下。

    一口口锅开始下食材做饭,菜香肉香立刻开始弥漫!

    工人们端着碗,开始拼命大吃起来。

    免费的饭,不吃白不吃,很多汉子食量惊人,一张嘴就是半碗饭空了。个别身材高大的,能连吃八九碗!

    冯牧背着手,四处游转,查看情况。

    只听一片高兴的讨论声:

    “我今天上午赚了十白鹿币!”

    “哈哈哈哈!我赚了二十!这一上午的工钱,赶上之前一个月的钱了!”

    “白吃白喝真是爽啊!我好久没这么敞开吃了!”

    “吃的好饱啊!我现在感觉好幸福!”

    “要是天天都能干这个就好了,不出一年,我就能买个大院子!”

    看到冯牧背着手过来,很多工人慌忙放下碗,拜倒在地:“县令大人好!”

    “除了在公堂上,见到我不用跪。”冯牧笑着摆摆手,“饭菜还可口吗?”

    工人们笑逐颜开:

    “太可口啦冯大人!”

    “感谢冯大人赏我们吃饭!”

    “冯大人真是父母官啊!”

    有个小伙没有拍马屁,弱弱地开口提意见:

    “饭菜倒是很足,就是喝的挺少,渴呀!有点喝的就好了!”

    冯牧点点头,“是我疏忽了,尽快给你们解决喝水问题。”

    第一天轰轰烈烈的开工结束了。上万人一直干到接近夜里十二点。

    效果出乎冯牧的意料,已经有上千亩地被清空了。

    速度可谓超快!

    第二天一早,继续开工。

    这天的城墙下,除了支起棚子卖饭的,还多了很多小商贩。

    大部分小商贩,都是卖饮料的。

    卖低度酒的最多,一大桶一大桶的米酒果酒,酒上放着瓢。几文钱就能舀一瓢喝。

    还有一些小孩,挑着井水卖,井水更便宜一些,一文钱就能喝一大瓢。

    卖饮料的大军,足足有近千人之多!

    这些人都是冯牧派衙役满城找的,衙役们昨晚敲开每一户酒家的门,告知冯牧的政策。

    政策很简单,就一句话:

    “可以去城墙下卖饮料,每天赚得的十分之一交税。”

    郑国恩在任时,卖酒收税是十分之七,这个税率太吓人了,冯牧给砍成了十分之一。

    全城的酒家都激动了,这是巨大的商机!

    上万人在烈日下苦干,肯定是焦渴难耐,这时候去卖酒,绝对大赚!

    果然,上午刚刚开工没一会儿,就有大量的工人去买饮料喝。

    昨天赚了很多钱,工人们也都阔气起来,买酒买水眼都不眨。

    短短一天下来,县衙收到了一万一千钱的饮料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