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唇亡齿寒,您真的拒绝出兵?”
邱茂华不死心,再次问道。
李自成也没急于回答,挥手让邱茂华退下。
“容朕思索片刻!”
见李自成,邱茂华只能不甘心的告退。
待他离开后,大将刘宗敏当即问道:“陛下,我们真不出兵?朱天云灭了清国,下一个死的就是我们大顺,他是大明宗室藩王啊!”
“刘将军,不是陛下不愿意出兵,是不能出兵。”
宋献策叹了口气,无奈的摇摇头。
“大顺军以步兵居多,出关携手清军围攻大凌河城本就及其危险。”
“以祖大寿在朝廷公布的救世军人数,和邱茂华的叙述来看,救世军兵力不会低于七千。”
“试想一下,七千支新式火枪防守大凌河城,我们攻城火炮会被救世军的火炮轰击炸毁,攻城士卒以血肉之躯,如何能挡住救世军射程几百步的火枪?”
“就算付出巨大伤亡攻下大凌河城了,顺军也剩不了多少人,凶悍野蛮的清军会不会趁机攻击我们大顺军?”
“不用猜,绝对会!女真野人是未开化的蛮夷,毫无礼义廉耻。”
“所以,大顺不能出兵!”
“还有第二个不能出兵的因素,民族大义。”
“大家回想一下,最近大半年清军是不是消停了,都没出现在边关,仿佛消失了似的?”
众人点头,确实是这样。
原本还疑惑,难道清军转性了?都不来劫掠中原!
结果,现在才知道是被朱天云牵制住,损失惨重,哪里还有功夫来袭扰关内。
“辽王朱天云和他的救世军是抵抗清军的,赢取继松锦大战明军惨败崩溃后难得一见的大胜,现在更是要决战清军,解决这个让北方百姓恨之入骨的毒瘤。”
“设想一下,大顺军此时和清廷联手,百姓会怎么看?怎么想?”
懂了。
文臣武将恍然大悟。
可知道原因归知道原因,致命的风险依然存在啊!
高一功灵魂拷问:“军师,救世军灭了清国,回头挥师入关,大顺该如何是好?”
“……”
宋献策无计可施,只得求助的看向李自成。
这棘手的问题,还是交给皇帝来决断吧。
此时的李自成,心情烦躁不安,很想骂娘。
眼见就要攻占北京灭了明廷,在紫禁城再次登基称帝,宣布大顺是正统,最后统一全国,让大顺绵延万代。
结果,朱家皇族又跳出个辽王朱天云,以雷霆之势击垮不可一世的女真蛮夷,估计用不了三个月就能灭掉清国,荡平关外。
难道,大明命不该绝?
是了,大明气数未尽啊!
纠结许久,李自成短视、软弱、狭隘、过激的性格让他心理斗争十分强烈,最后还是小农思想占据上风,企图偏安一隅,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不可发兵帮助清廷,暂停东征计划,守好大顺现有的国土,改革民生,整顿吏治,打造火器,积蓄力量,朱天云不是神!大顺军以逸待劳,必然能击溃来犯之敌。”
???
闻言,宋献策牛金星对视一眼,想说别这么天真,又不知该如何规劝。
刘宗敏高一功等武将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
与其和救世军硬碰硬,还不如偏居一隅积蓄力量,保住当前的利益。
至于为何不东征,众人都默契的闭口不谈。
打到北京又如何?岂不是逼崇祯调救世军入关勤王?
打下北京也不行,朱家的京城都丢了,朱天云都不需要皇帝下旨,必然会挥师入关。
所以,还是止步于西北比较好,起码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陛下英明,崇祯肯定也不会轻易让朱天云入关的,因为朱天云已经能威胁到崇祯的帝位,大顺可以高枕无忧了。”
丞相牛金星开口打破诡异的气氛,算是赞同李自成的决定了。
殊不知,李自成这个看似软弱无能的决定,却在未来为大顺的文臣武将迎来一线生机。
“下旨,烹杀邱茂华,传檄天下,大顺从此不东征,支援粮草一万担,支援辽王灭杀女真蛮夷!”
文臣武将竖起大拇指,忍不住佩服李自成的高明。
即是对朱天云示好,也是捧杀。
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的朱由检会不会气炸?
……
大凌河城。
正月二十五,初春时节,辽东大地冰雪消融,清军大部队终于抵达大凌河城周围,进行最后的战斗部署。
李自成烹杀清廷使者邱茂华,并传檄天下表明态度,还支援粮草给救世军,用以灭清的大新闻也让大江南北津津乐道。
辽王朱天云,和他神秘的救世军也正式被世人所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战绩轰动全国。
太神奇了,几十年的鏖战,打得明军伤亡惨重,劫掠残杀汉民几百万,强极一时的女真蛮夷,居然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辽王朱天云,闷声不做气的打得快要亡国了,就很让人难以置信。
大凌河之战,清廷多尔衮举倾国之兵而来的决战,也让千千万万关内的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牵肠挂肚,时刻盯紧消息,祈祷辽王能获得胜利。
“王上,李自成太阴险了点,真不当个人啊!”
城内,王大锤骂骂咧咧,恨不得扒了李自成的皮。
传檄天下,不东征,不与清廷联手围攻救世军,支援粮草拥护救世军灭清,夺笋啊!
他这样做,让北京的崇祯皇帝怎么想?
“打住,别跟个怨妇似的,整天叽叽歪歪,崇祯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有种派兵来收了老子的兵权啊,你看他敢不敢!”
朱天云不屑一顾,坚持信奉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老子有实力,还怕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