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春风1991 > 第864章 院士的青睐

第864章 院士的青睐

    三天后,奋进号上的所有人都下船了,大部分人都在上面待了足足三天,完成了全柴联合动力装置的测试检验之后才收工下船上岸休整,这里面包括七十岁高龄的杨志谦和六十多岁的年海红二位老爷子,当然也包括他们带的技术骨干。

    作为全柴联合动力装置的制造厂掌门人,年海红的心情是最好的,时刻都是笑眯眯的,时刻都是下巴微微昂着的。

    搞科研的谁不想当院士,但是成为院士太难太难了,难到年海红作为国内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大拿都与此无缘。

    但是现在,年海红看到了一丝曙光了。

    全柴联合动力装置定型之后,他是有可能跻身院士之列的。

    他当然是高兴的。

    到了琴岛,再去济南也就没多远了,三百多公里的车程而已。

    来到了山东当然是要去看看济柴总厂,看看这家春风集团旗下唯一一家动力系统制造厂。

    朱英杰和杨志谦都决定参观完了济柴总厂之后,就从济南直接打道回府,对此姚远是爽快答应下来的,并且答应安排返程。

    礼宾部驻琴岛办事处派来的车队接上这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地往济南去,上次姚远处理海外劳务派遣的事情时,也是从琴岛去的济南,可谓是轻车熟路了。

    为了避开那些繁杂的形式,姚远没有通知当地政府任何人,车队在天黑之前悄悄开进了济柴总厂厂区。

    当夜安顿好后,姚远正准备好好睡一觉,林小虎却过来报告,脸色古怪地说,“阿远,杨院士想见你,年老也在。”

    “哦?”姚远感到惊讶。

    杨志谦就算不支持他那几位弟子的倾向,也不会表示反对,否则他不会亲自带队过来。

    除了电力推进系统,奋进号上能给他们看的都给他们看了,参观完济柴总厂之后,杨志谦团队打道回府,接下来陈家出什么招,姚远接着就是了,但是姚远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把船舶重工打上某个标准——船舶重工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简单地说,这是全国人民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的。

    姚远拎得很清楚。

    披上薄外套,姚远和林小虎来到了小会客室里,果然,年海红在和杨志谦说着话,茶几上的茶表明他们谈了有一会儿了。

    林小虎带上门在门外守着,看到不远处的房间门口处,王建奇和郑琳鬼鬼祟祟的往这边张望,他举步往那边走,王建奇和郑琳缩回了房间离去,林小虎于是作罢。

    小会客室里,姚远给二位泰斗继续泡茶。

    年海红说,“小姚,杨院士想和济柴总厂合作搞几个重型动力系统项目。”

    来的路上姚远已经想明白了,身不由己的杨志谦八成是想要借此机会换一个阵营,对此姚远是欢迎的。杨志谦这样的领域泰斗,倾向哪一边那一边就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姚远说,“我举双手欢迎,只要杨院士这边没有阻力。”

    他的言外之意,杨志谦听出来了。

    杨志谦笑道,“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年海红解释道,“小姚,老杨是院士,船舶重工能拿他怎么办,老陈家那几个人能拿他怎么办,你啊想太多了。”

    姚远一愣,忽然发现的确是这个道理。

    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地位的身份,地位之超然,已经超脱了派系理念之间的限制了。

    “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子实在让人操心得很,我今年七十了,还能再带一批学生,也只能再带一批了,他们,我就管不了了。”杨志谦轻声感慨着。

    当老师的,说到底是放心不下弟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本科之后的老师那就真的跟父母亲差不多,当老师的怎能不为学生着想,王建奇等几位又是杨志谦带的最后一批学生,他当然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结束自己的教育生涯。

    但是现在,他决定再收一批学生作为关门弟子。

    是什么让这位打算收山的院士萌生了再带一批学生的念头,原因不言而喻了。

    姚远惭愧得很,道,“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们搞科研的想法其实都蛮简单,小姚你本身就是有大成就的机械工程专家。”杨志谦说。

    显然,年海红已经把姚远的一些情况向杨志谦介绍过了。

    姚远苦笑着摇头,心道,我只是把上一辈子四十多岁的成就提前拿了出来而已,他忽然想到了柳明伟,试探问道,“杨老,不知道你对最后一批学生有什么要求。”

    “你有推荐?”杨志谦笑着问。

    姚远说,“其实您见过,朱总团队里的舰艇电气专家柳明伟,奋进号加速性能比一般全柴联合动力装置的船舶更厉害的原因,就是他分析出来的,悟性非常高。”

    显然,杨志谦已经从年海红这里知道了奋进号动力系统的秘密。

    杨志谦却是摇头说,“柳明伟我认识,这个小伙子当不了我学生,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他不愿意。”

    “小姚,柳明伟是国内唯一选择专门研究舰艇电气的青年专家,而且现在已经是部队的人了。”年海红解释说。

    姚远很意外,“现役军人了?”

    杨志谦点头,“他主动申请的,部队缺乏技术人才,求之不得,把他列为高技术人才典型来对待。归根结底还是柳明伟个人的选择,他现在专攻舰艇电气,从个人成长和技术发展来说,让他转过来研究动力系统,也不合适。”

    “原来如此。”姚远明白了。

    杨志谦笑着说,“再有合适的人选随时向我推荐,我还能带四五个学生,还有精力。”

    姚远是西海工业大学出来的,当然是有许多从事科研的同学的,杨志谦是这么想的,就当卖姚远一个人情。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推荐过来的人有没有跟着院士学习的潜质。

    就着这个话题说了几句后,年海红说,“小姚,杨院士想了解一下济柴总厂以及在集团事业版图里的情况,你介绍一下吧。”

    年海红还是厂长,但已经逐渐脱离具体事务了,充当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当然最熟悉济柴总厂了,不过,济柴总厂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在春风集团的事业版图里是什么位置什么角色,姚远才是最清楚的,因此干脆全部由姚远来介绍。

    院士团队主动要求合作,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姚远当然是积极的、欢喜的。

    姚远稍稍整理了一下措辞,道,“济柴总厂在春风集团工业版图里扮演着唯一重型柴油动力系统制造厂的角色。”

    这一句话是他对机柴总厂的战略定位。

    “截止现在,济柴总厂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功率层次的柴油机,计划在济南、武汉、上海、南港建成四大发动机生产基地,目前南港那边的已经投产了,在沈阳、成都、南港建成了三大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南港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建成。”

    “济柴生产的190型柴油机成为了油田客户青睐的发电系统主机,年老三个月前率队参加了法兰克福工业展,三天时间拿下了五千多万美元的订单,绝大部分是购买190型柴油机的。目前这个产品已经形成系列,济柴已经确定将这款柴油机作为主力产品进行延伸改进。”

    顿了顿,姚远说到了杨志谦最关心的部分,他说,“全柴联合动力装置是春风科学院和济柴总厂联合研发的,济柴参加了研制工作,也是唯一的制造商,双方已经签署协议共同发展全柴联合动力装置,未来的合作范围会扩大到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

    “春风科学院不从事经营业务,收入来源依靠技术授权费用、专利特许使用费等,所以,包括全柴联合动力装置在内的新式动力系统,都是交给济柴总厂来经营的。”

    姚远回忆了一下,看向年海红,说,“去年的济柴总厂的销售额好像是15亿华夏币?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我没来得及看。”

    “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已经颇10亿了。”年海红笑道。

    今年破20亿大关是板上钉钉的了,因为上半年有一个法兰克福工业展,大部分产能都用于出口了,到了下半年随着出口订单的陆续完成,积攒的国内订单会出现一个爆发期,等于差不多一年的国内订单集中在下半年来完成了。

    除了位于南港宝骏汽车生产基地里的济柴发动机制造二厂投产之外,武汉和上海的生产基地都还在建设中。

    为了解决产能的问题,济柴总厂计划再建一个像位于南港的二厂那种依附工业园区、可以很快投产的生产基地,初步选择放在长春。

    结果,当地政府得知此事之后,连夜找上门来劝说济柴总厂把新生产基地建在济南,年海红已经不管具体事务,避而不见,新一代厂领导则实事求是地表示,当地的产业配套已经饱和,容下另一个生产基地了。

    被南方实业收购之前,济柴动力厂就是当地政府手里面一块鸡肋,扔了可惜,留着没多大用处,唯一之前的就是总厂所在的这块地,卖了开发房地产是再好不过的。

    为这事,年海红不知道和当地政府斗了多少场。

    如今风水轮流转,不但不要求济柴搬去郊区,还在周边多划拨了一些土地给济柴总厂建新的生活小区。

    平心而论,济柴的总厂驻地所在的位置已经不适合继续做工业生产了,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为了让济柴总厂把新的生产基地留在济南,当地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在火车站附近挑了一大块地,政府出面搞掂拆迁,并且做好了七通一平。

    当前政府能够做到三通一平的都很少,更不要说七通一平了,可见当地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

    七通包括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一平指的是场地平整。

    这些基础建设很耗钱。

    经过综合考虑,又感于当地政府的诚意,济柴总厂最终决定在济南建第五生产基地,主要生产190型柴油机系列,这才把产能问题解决掉。

    听了姚远的介绍,杨志谦很是感慨,他说,“济柴总厂是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动力系统制造企业无疑了。”

    “有代价的。”姚远实事求是地说,“济柴总厂目前的主力销售产品是190型柴油机,为了产品推广,为了和德日两国的同类产品竞争国内市场,我们针对性地采取了分期付款模式。”

    “分期付款?”杨志谦对金融这块是半懂不懂的。

    分期付款模式在西方盛行,但在90年的华夏还是一个代表着高端和神秘的消费销售模式。

    姚远说,“我们选择了渔船动力作为突破口,南方实业作为控股股东,在东部沿海收购了几家中型造船厂,随后和深度发展银行合作,推出了一款可以分期付款采购的近海渔船。”

    “这种渔船必须使用190型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渔船可以先付30%的钱就能拿到渔船,尾款可以选择在12个月-36个月这个期限里还清,利息只有2%。”

    杨志谦马上想到这种模式的恐怖之处了。

    如果社会上有1万元,可以采购1套190型柴油机,采取这种付款方式的话,就可以采购最少3套。

    不过他不是金融专家,也只能想到这些。

    姚远继续说,“另一种方式是只针对190型柴油机本身,比如已经有渔船的,想要更换发动机的,我们提供包安装以及免费保修三年的服务,同样只需要付30%的钱,尾款12个月内付清。”

    通过这两种方式,两年后,190型成为了东部沿海近海渔船普遍使用的柴油机,初步压制住了德日两国的同类产品。

    姚远说,“济柴总厂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利润的大部分是190型柴油机系列创造的,这很不健康。全柴联合动力装置定型之后,将会作为济柴总厂第二种主力产品来运营,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列产品,杨老,与您合作非常的关键。”

    杨志谦很佩服姚远的规划,他道,“你已经规划好全柴联合动力装置的民用路子了,我过来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