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逐北鹿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敕勒

第一百一十八章 敕勒

    起先元魏使阿那瑰北还,打的主意是分裂柔然。可婆罗门与俟匿伐败走来投发生得太过仓促,到元魏朝廷得此消息时漠北草原竟已是被高车侵占大半,与此同时如何处理婆罗门与俟匿伐的追随部落也是一大问题。时凉州刺史袁翻有奏言:来者既多全徙内地,迎送艰难,同时蛮夷乱华,殷鉴不远,覆车在于刘石……蠕蠕二主,皆宜存之,阿那瑰于东偏,婆罗门于西裔,分其降民,各有攸属。袁翻奏章所言大义是随着投降大魏的柔然部落太多,各内州郡没有多余之地无法安置,只能让其居于边疆,很容易就会造成昔日匈奴刘氏和后赵石氏的情况,重蹈割据称雄的覆辙。不如让阿那瑰和婆罗门分别统帅各自部落领民回到漠北,给予他们支持让其与高车国厮杀,待到成功击退高车就分别安置于东西两侧,到达分裂柔然的实际目的,是外为置蠕蠕之举,内实方高车之策。此策很是绝妙,可人算不如天算,阿那瑰回到漠北后连续击溃高车大军,很快与其分庭抗礼。相较之下婆罗门就蠢笨不少,不但无所作为还在次年叛离元魏,抢掠凉州,后被州郡军所击败擒获送到了专门安置草原部落头领的洛阳燕然馆中。之后阿那瑰一路壮大,虽没有彻底驱逐高车,可到底是重新统一了柔然诸部,阻止了柔然衰败的势头。如今漠北大旱,阿那瑰率诸部掳掠北疆致使元魏不得不发大军征讨。这在朝廷大臣们看来乃是实在没有想到阿那瑰竟然狼子野心不知感恩,又怀有雄才伟略,可落在斛律金眼中却委实愚蠢得紧!他这一番呛声立时是让元修义的脸色冷了下来,穹庐中的气氛也几乎凝滞。作为左仆射,哪怕是有名的贪财之臣,可元修义仍是在朝堂摸爬滚打,在地方经营多年的狠角色,在其冷冷逼视下哪怕是斛律金也是感受到了压力。只听其缓缓道:“怎得,斛律将军是对朝廷诸公,对陛下的决断有异议?”贺拔度拔最是反应迅速,刹那间手掌刀柄,仿佛斛律金再有一句不对便要拔刀相向。莫敬一余光瞥见这一幕也是效仿,张宁虽不愿恶了斛律金,可也只有照做,一时间双方竟是颇有几分剑拔弩张之态。唯有杨钧依旧古井无波,没有任何举动。此时斛律金亦是意识到自己失言,瞧着几名镇将的举动,没由来地生出几分悲戚。敕勒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它早在春秋时就已是出现在史料中,也曾数次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可从未得到过真正的自由。秦汉时受匈奴人统治,只能充当牧奴,被蔑称为“赀”,只能散居于北海一代。好不容易挨到匈奴衰落,将其击走,鲜卑又随之崛起,接着又是柔然!数百年来他们竟是只能屈居于他人羽翼之下,而对他们的称呼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如赤狄、敕勒、高车、丁零……以至于许多人都以为这乃是多个民族,只将其统称为东胡杂夷,可谁又能知道赤狄是春秋时汉文史籍对该族的称谓;敕勒是西晋初年以后,塞外各民族的称法;高车是北朝人受汉化者独有,丁零则是自汉时起就延续至今日南朝的叫法。而对待他们敕勒人,元魏当初的做法其实与匈奴无二。小部落与零散牧人编入大族世家,放牧作奴,大部落则在元魏北疆划出一块领地,美其名曰休养生息,可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定期收取贡赋,战时驱以作战。斛律部与尔朱氏就是后者的代表。因而对阿那瑰的控制失败,元魏朝臣们的判断失误却是需要他斛律部用人命,用战士的鲜血去填!他本就非拿腔作调的虚伪之徒,以性情耿直闻名,当下在片刻的悲戚后竟也是霍然而立,与张宁三人针锋相对,并冲着贺拔度拔脱口骂道:“你这狗日的杂碎,敕勒人中竟还有你这等货色!”贺拔度拔闻之气结,元修义更是勃然大怒,可转念念及自己等人正身处斛律部中,倘若自己此刻再发话呵斥可就真意味着翻脸了!那后果……不说自己的谋划会如何,恐怕连性命都会不保!当真不该托大,不带护卫而来!本是为了向四名镇将彰显实力,却不料这斛律金是个炮筒子一点就着!平日里他哪儿是这般啊!念及于此,元修义强行沉下脸去,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心里却是腹诽不断。贺拔度拔涨红了脸反唇相讥:“我贺拔氏世受皇恩,哪儿与你一般!”他口才不利,哪怕是反唇相讥也显得软绵无力。斛律金又骂道:“世受皇恩?不过是早来些的猪狗罢了!”敕勒人曾于十六国时建立翟魏政权,以黄河为屏障,周旋于东晋、后燕、西燕三国之间,后被西燕吞并,敕勒人再度流散。待到鲜卑拓跋氏崛起,元魏以不可阻挡之势建立魏国,由于发展扩张的需要大量敕勒人被迁到漠南以及河北地区,敕勒人因此被分成了几部分。主要集中在柔玄,怀荒,御夷三镇周边的东部敕勒,这里没有特别强盛的敕勒部落,多被编入营户受到驱使压迫,阿留苏就是其中一员。居于武川,怀朔,沃野的西部敕勒以贺拔氏为代表,而滞留于漠北受柔然统治的则被称为北部敕勒,以及去到河套以西不断迁徙的河西敕勒。其中西部敕勒中如贺拔氏因多次随军征战,逐渐被元魏接受,赐予爵位能出任较为体面的军职。可待到斛律氏归降时,元魏基本已定北方,加上后来迁都洛阳,斛律氏本身又是敕勒昔日首领倍侯利的后人,威望甚高,就一直被元魏忌惮彻底无法出头。反倒是曾被柔然奴役的北部敕勒趁着柔然内乱,由阿伏至罗带领判出柔然,于西域车师前部西北建立了新的政权,被称作高车国,与柔然鏖战至今,一度占得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