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自己的幻想中明明是位儒雅的翩翩公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冉郎中,如此说来,你昨日在大殿之上所言并非胡言乱语?”
扶苏问得很严肃,那架势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感觉。
冉空见状,当即站起身来,正色道:“我冉空在此立下毒誓,昨日在大殿之上所言绝无半句虚假,同样的,我若有半句忽悠公子之言,必遭天打雷劈!”
【老天爷啊,我这毒誓当不得真的,您可千万别信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您若在天有灵,千万别和小的计较!】
【如若不然,待二十年后,始皇死而地分,秦二世而亡,天下百姓将会再度陷入战乱之苦,流离失所啊!】
“嘭!”
什么?寡人二十年后会死?
始皇一巴掌拍在案牍之上,吓得大臣们浑身一哆嗦,本来想谏言的大臣们也纷纷缩回了脚步。
今日的王上实在是太骇人了。
好怕怕!
没工夫搭理底下的人,始皇此刻还陷入深深地怀疑之中。
这怎么可能呢?
寡人费尽一生所打造的大秦万世基业,竟然才存在了不到百年——
不!
听冉空那口吻,大秦一统天下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五十年!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始皇的内心的波涛汹涌许久不无法平息。
赵高看着始皇罕见地露出这样一副模样,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他不清楚始皇到底在生气什么,但求生欲极强的他下意识就端起茶盏,说:“王上?喝盏热茶吧,您可得保重龙体安康啊!”
始皇一语未发,却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眼下,他虽只灭了韩国和赵国,但以大秦眼下的军事实力再加上冉空的话,不难看出,大秦在未来将会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国度。
而他嬴政,则是这个国度的主宰。
既为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千古一帝,他定是位功过三皇德盖五帝的存在,又怎么可能轻易离世?
还有大秦,既已经成了唯一的国家,又怎么可能会二世而亡?
如果说这话的人是其他人,始皇定会毫不迟疑地将其斩杀,并夷三族。
可是……
说这话的却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人的心中所想。
呃……
这话虽然有点奇怪,却是事实。
从昨天起,始皇在发现能听到冉空的心声后,一开始有些疑惑狐疑,但经历了荆轲刺杀一事后,他明显是对冉空有了一定的信任。
毕竟,季空昨日所言确实不假。
这也就为他在始皇心中的信任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始皇才会对他的心中所想感到震感。
另一边的冉空还不知道,自己差点儿又被始皇夷了那已经不存在的三族。
他依旧义正词严的忽悠着扶苏。
“孔夫子确实有大才,但你知道他的那些弟子都是怎么拜他为师的吗?”
“自然是因为夫子博学多识,学富五车!”
“此言差矣。”
冉空摇着头,在确定周围没人后,才悄悄凑到扶苏的耳边,道:“夫子虽然学识渊博,但对于初见者来说,哪儿会注意到这一点?”
“事实上,每一个被夫子收为学生的学子都是被他那九尺高的身形,外加一身腱子肉,手持长剑的样貌给吓得。”
“你想啊,若是有一个孔武有力,浑身肌肉的男子走到你面前问你,要不要拜他为师,你说谁敢拒绝?你敢吗?”
“不……不……”扶苏拼命地摇了摇头。
就在冉空以为他被吓到的时候,对方反倒字正腔圆的反驳道:“不对!”
“《论语》上可是画着夫子样貌的,那明明是为长相和蔼的睿智老者,那里会是你说的那般不堪!”
“切!”
冉空轻蔑地笑了笑,说:“《论语》作为启蒙读物,意在教导众人知识和规矩,若是将夫子画得太过真实,那你说,这是在教人知识还是教人打架?”
“那学了《论语》的人又究竟算是文人?还是武者?”
这话问的扶苏直接就慌了。
他不敢再有任何的言语。
可以看得出来,他此时的内心极为不平,显然是已经陷入了挣扎之中。
许久之后,他才一脸真挚地望着冉空,好奇地说:“既然如此,还望冉郎中为在下解惑,告诉扶苏,孔夫子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存在,而儒学的真谛又是什么?”
【哎呦呵,他竟然还真上套了?好事儿啊,这证明他还没被儒学给忽悠瘸,还有救!嗯,只要扶苏有救,大秦就有救了!】
【那些儒生既然想让我好生理解儒家思想,不要歪曲事实,那正好,我今日就好好地和扶苏讲讲儒家真正的仁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想罢,他便将胳膊搭在了扶苏的肩头,两人一阵嘀咕。
而另一边,下令退朝后的始皇则深深皱起了眉头。
冉空这厮到底在干什么?
还和那帮迂腐的儒生同流合污不说,竟然还想着教导扶苏仁政?
不过……
怎么总感觉他说的仁政和淳于越那些儒生说得会有些差别呢?
他应该不会再将扶苏给我忽悠成其他样子吧?
嗯!
以那厮的一张嘴,恐怕将扶苏带坏,还真是分分钟的事儿。
“赵高,赶紧命人去咸阳宫扶苏课堂外候着,问问看冉空都教了些扶苏什么?”
看着始皇微微皱起的眉,赵高心下一紧。
他清楚,这是始皇心急,甚至还略微带有几分不安的情绪。
该死的,冉空这个小老弟到底做了什么?还能不能靠谱点儿啊,这才好过了一天就又将王上惹恼了?他是觉得自己活够了吗?
他活够了,可自己还没活够啊!
看来兜里还揣着他给的那一百两银子是时候找个机会退回去了。
也不知这家伙又干了什么蠢事。
眼下,也只愿他自求多福了。
可另一边,冉空这会儿正对着扶苏说得兴起呢。
“说起孔夫子啊,首先要提的就是他手下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三千弟子如今已经鲜为人知,但那七十二贤人却书上有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