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率领四十万大军退出幽州,回援冀州。
等他赶到时,曹操早已退出冀州,根本就没有打算同袁绍正面开战。
当然,城池是还给袁绍了,但城中府库资源都被掠夺了个干净!
连城中百姓都被曹操带去了兖州,袁绍气的跳脚,却又奈何不得那龟缩不出的曹操。
“啊!”
“气煞我也!”
“曹孟德,你这无耻奸贼!”
“居然连城中百姓也不放过,可恶!太可恶了呀!”
城中百姓,曹操自然不肯放过。
百姓是啥?那是国之根本,那就是生产力啊!
只要把从冀州带回来的八城百姓好生安置,令其安居乐业,从事生产活动,那又是无形中增加了曹营势力的生产力!
听起来的确令人诧异。
乱世之中,有人屠戮百姓,剥削百姓,屡见不鲜。
但其实真就还有抢夺百姓的!
百姓就是人口,人口一多,自然生产力上升,而且人口一多,招募军队也就更容易!
所以在群雄眼中,百姓固然有所累赘之处,但更多的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
曹操可谓是把能从冀州带走的资源,丝毫不落的全部带走了!
袁绍不气才怪!
一国国力比拼,除了科技、文化、兵力、财力等等方面的考量,人口其实是重中之重!
袁绍从南赴北,又从北返南,一路消耗巨大。
如今短时间内是肯定不能再想着占取幽州了。
打仗,拼的不只是军队,还有粮草,还有钱!
只顾一味地穷兵黜武,不懂得休养生息,只会在连年征战之下,导致民怨四起,怨声载道!
如此积弊,久则生乱!
袁绍身边谋士都不是庸人,自然不会让袁绍犯这样的错误!
而且,也确实打不了了。
和公孙瓒打了那么久,尽管有三州之地作为根基,也顶不住连年不断的征伐。
所以袁绍只能暂时作罢,修生养息,屯兵积粮,等待时机。
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袁绍回到冀州休养生息,自然就让吕凤年有了机会建立根基!
吕凤年本就是打着共退袁绍的旗号前来坐镇易京,是幽州的英雄无疑。
易京城外一战,吕凤年轻率八百大雪龙骑,连同几千部众,拒敌三十万!
这份逆天本事,幽州军无不信服!
所以很快吕凤年就开始转战幽州各地,将袁绍势力清除了个干净!
短短十日之间,幽州之地已经彻底姓吕!
曹操更是不嫌事大,向献帝刘协讨要了一份圣旨。
此为天子诏书,任吕凤年为幽州刺史,继承前任幽州刺史公孙瓒所有官职!
曹操讨要这道圣旨,的确是让很多人想不明白。
这不是助长吕凤年气焰?
这道圣旨一出,吕凤年更加名正言顺的掌控了整个幽州!
然而人家曹孟德就是要你吕凤年好好的在幽州站稳脚跟,好好的跟袁绍斗智斗勇!
袁绍气的咬牙切齿啊!
河北之地,青、幽、并、冀四州,袁绍已得其三,只差这最后一块幽州了。
曹操这一搞,吕凤年就那么稳稳当当的统领了幽州之地。
那自己和公孙瓒打了那么多年,打了个寂寞?
袁绍自然不肯罢休,每天都在谋划着怎么夺取幽州,怎么教训曹贼,怎么问鼎天下!
吕凤年可不管你们袁绍也好,曹操也罢,是何居心!
总之,这天子诏书直接封任吕凤年为幽州刺史,那可是帮吕凤年解决了不少麻烦!
幽州军民尽归吕凤年统领,这一下不只民心所向,还有官方认可!
吕凤年都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更高兴的还在于,公孙瓒交给吕凤年的三千白马义从!
吕凤年十日间转战各地,除了收复幽州失地,还有个目的,就是召集三千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为轻骑兵,个个善射,箭术高超!
虽然在三国大时代,如流星划过,但无人否认他们短暂却又耀眼的辉煌!
好在,有白马义从虎符在手,三千白马义从很快召集完毕,果真如书上所说的气势磅礴,杀气凛凛!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三千白马义从尽皆跪立马旁,朝着手持白马虎符的吕凤年高声喊道。
军威如山,声震九霄!
这支令得北方羌族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的无双轻骑,即日起归吕凤年所有!
吕凤年也被白马义从的气势所感染,纵然胯下是毛色截然相反的踏雪乌骓马,吕凤年依然大声回应三千白马义从。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b>()